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白娘子的传说作文 断桥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娘子的传说作文 断桥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文案:
吕洞宾卖汤团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听一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了。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吕洞宾听也不听,照样叫:“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转起来了。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吕洞宾风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在断桥的下边,有一条白蛇在修炼。白蛇修炼了五百年,有了灵性,她常常伸出头来,望着人间,见西湖上风和日丽,游人很多;男也有,女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有的看景致,有的荡湖船,有的植树,有的栽花,有的谈笑取乐,也有的忙着做营生…白蛇眼看这人间的繁华景象,心中十分羡慕。这天,她从湖底钻出水面,正巧那个小汤团从断桥滚下来,便接在嘴里,“咕嘟”吞进肚皮去了。
白娘子的传说作文 断桥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文案:
我为什么叫含芝呢?得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古时候,有位天女叫白素贞。她下凡嫁给许仙,人们叫她白娘子。有一天,许仙得了重病,昏昏迷迷,不省人事。白娘子十分焦急,到处求医。医生说,没法治了,恐怕就要死了。白娘子心如火燎,只好到天上求神仙。神仙说:有一种仙草,叫灵芝,可以搭救许仙的性命。只是那仙草生长在遥远的昆仑山上,此山十分险峻,采仙草异常危险。
白娘子毫不犹豫,请来朋友照料许仙,自己单身一人直向昆仑山奔去。她历经千难万险,登上山顶,又苦苦寻觅,终于在高山之巅找到了灵芝。
白娘子刚采了一株,忽然听到喊声:“住手!”原来,灵芝是有主的,看守灵芝的两个仙童手持长矛,向她刺来。白娘子情急之下,赶紧把灵芝含到嘴里,从腰间抽出双剑抵挡。白娘子寡不敌众,差点送了性命,但她始终不肯放下灵芝。
白娘子舍生忘死,盗来仙草,终于救活许仙的故事,在民间传颂百年。戏剧《盗仙草》一折,突现了白娘子的机智英勇。特别是她口含仙草、飒爽英姿、英勇搏杀的造型,使人为之一震。因此,家人给我起名—含芝。
亲爱的朋友,这回记住了我的名字吧。点击我每篇作文题目右侧的名字“含芝”,就立刻进入了我的作文本,可以看到我发表的所有作文了。我真心希望朋友们对我的作文批评、鼓励、支持。
白娘子的传说作文 断桥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文案:
白娘子的传说作文 断桥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文案:
结语:《白娘子的传说》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娘子的传说》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娘子的传说》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