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

2023-03-22 二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1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

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

今天老师说要家访,我在想,老师来家家访?把我们叫到一个地方访问?
我看了短信才知道,老师要我们在党校门口等,七点三十分,老师骑着电动车来了。
老师到了党校门口,问我:“在家做了哪些活?”我说:“没干小活,今天把小区内的垃圾清理了。”老师又让我回家帮妈妈做一些劳动。
老师就问彭烁他们了.......
家长们就写家访结果,我爸爸写完时,天已经黑了,我向老师挥手再见。

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

今天,郑老师来家访。早上妈妈出门上班了。老爸在家。我一早起来收拾房间。我先把书架整理好,然后把画好的画整理到书架上,再把颜料桶放在三角阁里。我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11点的时候,郑老师来敲门了,我问郑老师:“你怎么来的怎么晚?”郑老师说:“我先去了管宇燕家,所以来晚了。”然后,郑老师对我爸爸讲了很多关于学校里的事情。在这期间,我给郑老师做奶茶喝。郑老师说我做的奶茶很好喝。之后老师就走了。今天老师来家访,我很开心。希望老师下次还能多多来家访。我还希望老师能在我家住一晚呢!

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

家访札记
走进学生钱伟健的家,顿时眼前一亮,偌大的院子中郁郁葱葱,绕着大房子的四周,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方进飞奔出门,跑得最快,亲切地叫老师,拉着我们的手,还是那般活泼、机灵,看起来像是瘦了点,样子倒很精神。问他是不是瘦了,回答说:“没有吧,我有25千克。”数学术语用得多准确。张老师问:“挑食了吗?”“没有,你看看我的手。”他伸出手,那意思是说颜色不错,不缺营养,显出一副天真可爱的认真模样。
奶奶递上他的寒假作业让我们看看,做得还真不错,字迹工整,并开始使用钢笔,已在为三年级学写钢笔字打基础。在检查、讨论作业的时候,他爷爷提出:“有些题严重超出二年级的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在逻辑上很有问题。”是他在辅导孙子做作业的时候发现的,说得有道理,有些题的确没有什么意义,不排斥编者的失误。
问起钱伟健寒假以来在家里的表现,在生活自理方面进步很大,自己洗澡,洗自己的小衣服,还扫扫地,我听了十分地高兴。现在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
随后参观了方进的书房、活动室,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书香世家。钱伟健的爸爸以前读过的书依然保存完好,钱伟健接着读,这正是放假前我推荐给学生的书籍之一。书房里整齐地摆放着书桌、书厨、电脑等,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活动室设在三楼,非常大。正面墙上有一块大黑板,黑板的两边书写着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黑板的中间是一道数学应用
题的分析过程。对着黑板的桌上放着颜体毛笔字帖,原来每天爷爷在这里教钱伟健学写字,先学钢笔,再学毛笔。然后奶奶同他一起学数学,上大学放假的姑姑与他一起学语文。
许许多多的玩具摆在活动室的后面,做完了作业就在这儿玩,在没有玩伴的现代家庭里,玩具是孩子们最好的伙伴。拼拼拆拆长智力,曾经做的坦克还拿了学校科技手工的二等奖。
钱伟健的爸爸、妈妈不在本地工作,多亏了爷爷、奶奶,生活、学习、玩耍安排得井井有条,爷爷、奶奶给他的快乐也许超出了母爱。出门我嘱咐他:“爷爷、奶奶多好,不要让他们生气。爸爸、妈妈工作忙,也不要天天吵着要去。有什么事就找老师。”他高兴地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我知道。我要把学习搞得很好很好,再去爸爸、妈妈那儿。”与爸爸、妈妈刚走时大吵大闹的情形已大不一样了。一份感动涌上我的心头:“孩子,你在长大!你有一个好爷爷!你有一个好奶奶!”
AB小学XYZ2017年春

家访[2]作文 家访2年级学生在家生活怎么写文案:

昨天,是金老师来我们家家访的节日,可是,这次的家访却与众不同。金老师邀我们家长去三友饭店吃饭,一边吃一边像开家长会一样。当然,我也见到了许多自己班同学,我兴奋不已,忙和同学会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多开心呀。当吃饭的时候,我们迫不及待地上了参桌,过了好久,菜才搬到桌上来,由于我们太饿,迫不及待吃了起,不一会就吃的精光。你们说我们班好笑不好笑。由于我们吃的太疯狂,金老师飞快得跑过来对我们说“你们不要抢,慢慢地吃。听了金老师的话,我们就慢慢得吃饭,吃好了饭,我们开始玩游戏,我们玩的非长快乐。玩了之后,我们就分别了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家访[2]》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家访[2]》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访[2]》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家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