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

2023-03-16 六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

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

进入十二月八日,就算是进入年了。俗话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这一天的早上把五谷杂粮和糖放在一起煮熟,一家人吃。听爷爷说腊八粥在以前叫散伙饭,早上地主把剩下的五谷杂粮放到锅里熬上一锅稀饭,让长工吃后就放假了。
真正的年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天在我们这里叫做小年。晚上要祭灶。这天小孩子最开心了,因为他们可以吃上盼望已久的灶糖。灶糖有圆形的和长条形的,是玉米或者红薯片熬制的,上面沾了好多芝麻,所以我们也叫它芝麻糖。晚上,大人们把灶糖,烧饼和一只大红公鸡栓在炉灶前,点香放鞭炮为灶王爷送行,让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进善言。红公鸡就是他的大红马,烧饼就是他路上的干粮,而灶糖就是让他多说好话。这个仪式在我们老家是很隆重的,但是我们小孩子不管这些,就等着吃糖了。
腊月二十四就要扫房子了,以前住的都是些草房或者瓦房,烟熏火燎的,房子的犄角旮旯积累了好多烟尘,就跟蜘蛛网一样。这一天人们用长长的扫帚伸到房子的高处去钩这些脏东西,所以就叫“扫房子”。打扫好了卫生,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
按照我们家的习俗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八这天门上要贴上对联,屋里贴年画。正堂是四扇庭,东西两边的墙上是戏曲中的故事人物,大小门贴对子,门板上贴上门神,让门神看好家,防止牛鬼蛇神进来。这一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贴对子,只要贴了对子就不能讨债了,穷人们可以安安生生过年了。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天晚上无论是大人或者是小孩都不能早早去睡觉,全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拉家常,我们这里叫“熬福”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就要比早了,这天早上是祭天的日子。所以谁家起的越早,谁家就越心诚。家的主人一睁开眼就要起床,不能说话,轻轻触碰一下家人,家里人都心领神会,一个个起了床,女主人包好饺子,煮好以后,先捞上一碗,由一家之主放到院子里的供桌上,然后面向天空,向老天祈福。然后点燃三柱香插在香炉里,跪下来扣头以示虔诚。之后再燃放鞭炮。等香燃烧完后,我们全家就可以吃饺子了。
正月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以防把财扫出去,不能用剪刀,用剪刀传说是会破财的。
从正月初二到初五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以前的拜年可是一件很庄重的事,长辈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晚辈跪在他的脚下磕头。长辈要把晚辈搀起来,是小孩的,磕完头之后,大人要给小孩发压岁钱。
到正月初五这一天早上,全家人吃饺子,放鞭炮,叫破五,意思是年基本过完了,可以干活去了。
年虽然过的差不多了,但从初六开始各种娱乐的年俗才刚刚开始。我们这里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就是舞龙,舞狮子,跑旱船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跑旱船了。船家女是男人扮演的,穿上花衣服,进到竹子和彩色布做成的船里,两手提起旱船,外面一个小丑拿着船篙,一边划,一边与船家女对唱,内容都是些娶媳妇等的逗乐的段子,甚是搞笑。像这样的娱乐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
我家乡的年俗还有很多,只不过我记不得了。今天就讲这些,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这里过年的快乐!
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

我是地地道道的牡丹区小留镇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就给大家说说我家乡的年俗吧!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齐鸣,人们睁开双眼,忙碌起来,炸丸子,冻豆腐,蒸馒头,包饺子……迎接着年的到来。我与弟弟也不甘示弱,凑上去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咦,老爸和大伯怎么无影无踪了?想偷闲?哈哈,没门儿!哟!原来他们在贴春联,漆黑的大门贴上了红色的大花,增添了不少年的喜庆……
过年了!小镇里的人们起得很早,“咝溜”饺子下了锅,盛到碗里,然后上供,敬天敬地敬神。点燃金光闪闪的元宝,寓意财源滚滚。接着,面对神仙,轻轻跪下,双手合十,带着美好的愿望磕头。妈妈与大娘带着笑脸去给前辈拜年去了,我与弟弟也跟了上去,比葫芦画瓢,妈妈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慈祥的老奶奶给了我一把糖块!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妇女们换上了红色的衣服,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扭秧歌……
“咚,咚,咚”烟花跃然而上,点缀得天空十分美丽。大人们,小孩儿们,在大街小巷聚在一起,仰望着漂亮的烟花。我与弟弟买了孔明灯,写上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放飞,迎接2018年新的“征程”

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

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称“新年”又叫“岁朝”,是一春之始,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淮北一带,家家早起迎春,小孩提灯笼,先给老年人叩头,谓之“拜早年”。家长在院中放一张小桌,燃年香,新年头一顿饭,要先盛一碗,并拿两个馒头放在供桌上,敬奉天地、祖先。家长跪拜祈祷:“老天爷、老地爷、列祖列宗、爷爷奶奶,有饭您先吃,有事您先知,保佑年年丰收,岁岁平安”。早餐吃蒸馍,素扁食(饺子),忌吃荤。意味蒸蒸日上,素素净净过一年,预祝一年吉祥。做饺子时,在其中几个饺子中塞入硬币,谁吃到这硬币饺子,就意味发财吉祥之兆。五更时,还要拿几个细面馍、杂面馍和饺子,给牛猪狗等家畜吃,使牲畜也过好快乐的新年。皖中、皖西一带,主人牵牛进牛栏时,要放鞭炮,以示庆贺。皖中、皖南、皖西及淮北一带大村庄、集镇,元旦上午,各家各户要相互拜年,每家备茶点招待客人,彼此见面时,相互说“新年好”、“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的吉利语言,边说边拱手致礼。在农村,本家族的长辈,即使平时相互有意见,甚至见面不答腔,到初一那天,也要登门拜年,长辈家也客气款待,这就是“长幼有序”的传统礼仪;不然会受到亲邻的指责。初一这天,男女老幼都穿戴一新,婴幼儿童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惹人喜爱。初一全家都要休息,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动针线。但皖西山区,初一吃过年饭后,一些男性成员得上大山伐柴,按同音意为“发财”预兆。淮北有的地方,初一上午天气晴和,可套上牲口去犁一圈地,新一年可望有好收成。
〔接送财神〕
农历正月初二清晨,皖西、皖中城乡一带为接财神时间,大小商店都要举行迎接财神的隆重仪式。一般商店都在供奉“财神”的神龛前陈列种种祭品,点烛焚香,鸣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落。街道两旁的爆竹纸屑常厚五寸许,这既是欢乐也是预祝财运亨通。财神赵公明的神龛两旁,有“手执钢鞭多进宝,身骑黑虎广招财”的对联。这来源于《搜神记》《封神榜》的传说。在农村,自正月初二以后,有穷人专送“财神”,“财神”为黄表纸印的木刻神像,每到一家门前,便高声念道:
财神财神,听我号令,左脚踏金,右脚踏银。
财神菩萨进门来,又招喜事又招财。
财神菩萨笑呵呵,银子、元宝往家里拖,拖进不拖出,三天拖一屋,买田又做屋。
财神菩萨喜洋洋,珍珠玛瑙用斗量。
财神菩萨笑盈盈,万事如意喜临门。
东边栽起摇钱树,西边安放聚宝盆。
荣华富贵享不尽,人寿年丰福满门……”
他们念完之后,给一张“财神像”,各家主人给一点钱或粮米送他们走,便把神像有意倒贴在墙壁上。孩子们见了就会大叫“财神贴倒了”。家长就是为了讨孩子们的好口气,忙接着说:“财神到了就好”!全家皆大欢喜。正月初五日,淮北一带定为“财神日”,是日家家要敬奉“财神爷”。

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 家乡的年俗怎么写文案: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有一句口头禅: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就是说,腊八饭一吃人们就迷了,只要是上街,见什么东西都往家里买。
我的家乡有一句民谣:“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这是因为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我的家乡还有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
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七的习俗。“宰年鸡、赶大集。”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热闹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我的家乡,每到春节前夕,一般的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都要上坟去祖祭祖。这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重头戏是贴春联,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这时爷爷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小孩子们都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领到了红包之后才肯睡觉。
正月初二,是女儿回娘家,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女儿都必须在同一天归来。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的人家,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希望在写《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家乡的年俗_各地民俗作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