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 文案:
一、时间概念。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天》记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说明“年”的称谓从周朝开始。唐玄宗曾将其改为“戴”,唐肃宗又改“戴”为“年”。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实行公历,称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分别称为阳历“年”和阴历“年”。
二、古时传说中的野兽。“年”以百兽为食,严冬晚上下山搔扰,猎食人、畜。有一次,“年”来到一家门口,恰好这户人家有人穿着红衣,点着竹子取暖,正巧发出“啪啪”的声音,“年”吓得掉头就跑,人们从此知道它怕“光”怕“声”,一见“年”到,就用此法驱赶,第二天人们相互祝贺。由桃符发展的红纸春联、放鞭炮、初一拜年等习俗,均由此而来。
三、丰收的意思。《谷梁传》:“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丰收。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是谷穗成熟的样子。《说文解字》也称:“年,谷熟也。”这样“年”就成为庆贺丰收喜悦的意思。
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 文案: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 文案: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必知文学常识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三代:夏商周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6.三教:儒释道
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1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 文案:
1.岁寒三友:松竹梅
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生文学常识之年意三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