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游洞庭,赏君山作文 洞庭君山的诗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游洞庭,赏君山作文 洞庭君山的诗句文案:
游洞庭,赏君山
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终于迎来了令人期盼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相约外公和两个表姐妹到远在岳阳的姨妈家去玩。姨妈家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她住的地方在声名远扬的岳阳楼边,于是,我们怀着无比憧憬的心情到了姨妈家。 次日清晨,姨父说带我们去游洞庭、赏君山,我和弟弟妹妹们都乐开了花。清风伴着我们的笑脸,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闹市区,来到了洞庭湖。
一、风波不动影沈沈
清晨的洞庭湖如同笼罩了一层轻盈的白纱,湖泊被烟雾淹没,远处,天地间连成一片,似玉娟般那么薄,那么淡,那么轻……仿佛一伸手触摸便会损坏它那原本的淡定。湖岸边,看得见水里的鱼虾在芦苇和柳枝间欢快自在地穿梭。不远处的小岛上白鸥时而展翅飞翔,时而聚集在一起休息。此情此景,怪不得会有“应是水仙梳洗处”的美丽传说,怪不得会留下“潭面无风镜未磨”的千古名句。顺着湖堤而下,我们来到湖中的铁桥,一望无际的湖面一直延伸到天的那端,融成一片朦胧……
二、碧色全无翠色深
从湖岸欣赏完洞庭湖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坐上汽艇,飞驰在洞庭湖水面,凉爽的湖风,溅起的浪花调皮地打在脸上,似乎还带有泥土的芳香,驱散了心底的闷热。船上人们的欢呼声、湖面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到处都洋溢着热情与激动。站在快艇上,眺望天际,我情不自禁在心中吟起了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老前辈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心中无比感慨,真是不虚此行!经过十多分钟的航行,君山的景色,渐渐清晰起来,来到君山脚下,我们激动地挤下船,小道的兰花香气淡雅,一路的香草颜色青葱。一股清风吹来,它像一股缓流的绿水,在心底浅浅地流过。一路美丽的风景,引着我们登上了君山。
我们先来到了“有缘桥”,那沧桑的石壁上是一条条历史的痕迹,一道道壁画也斑驳地印在上面,桥好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弯弯的背脊承载着无数风雨的腐蚀和岁月的风化,细细品味“有缘桥”这个名字,它又象征着怎样美好的历史和寓意呢?
从桥上下来,我们倘佯在静谧的山间小道上,眼前出现了一个亭子,亭内吊着一口大钟,历史的锈迹班驳可见,钟声铸就的史诗将宋时的烽火定格于粗糙的钟壁,那绕梁的余音中,似乎还隐约可闻“等贵贱,均贫富”的激昂呼声。人们为了纪念那一场起义,便将这一口“飞来钟”保存至今。我们逞着羊肠小道继续前行,此时山林的风景尤其优美,有些游客吹着口哨,调着小曲,忘情地在山径小道上嬉戏。前者呼后者应,别有番情趣。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两颗没有树心,只有树皮的奇特的树,如此奇景,让我心生疑问,这时,同行的导游阿姨向我们做起了解说:“君山上有一种黑蚂蚁,专吃这种奇特的香树心,所以就成这个样子了。”我惊讶于这种只有树皮的树还能活得这么顽强,这么茂盛,怪不得别人说:人要脸,树要皮。真让我心生顿悟、大开眼界!顺山而下,我们来到“柳毅井”, 这里是传说中柳毅传书的地方。井水透彻清凉,井上方是一座雅致的小亭,是极好的小憩之地。井边的苍松枝叶挺拔,枝尖上顶着一髻松果,好似一颗颗绿色的宝石,印证着那不老的传说不管经过多少年的岁月变迁,也如这青松般青翠欲滴,在历史的轨迹中散发着它绿色的光芒。
“轰、轰……”头顶突然响起了惊人的雷声,乌云从山的那边蔓延过来,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真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啊!只可惜还没来得及看到“会跳舞的茶叶”、“会流泪的竹子”和“能活一万年的金龟”,大家只好叹息着、垂头丧气地冒雨离开,雨淋在身上,冷冷的,而心中的遗憾却让人更冷。 乘船看下了雨的洞庭湖,又添加了几分艳丽,一滴滴雨落缀在洞庭湖上,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澜。微风也禁不住诱惑开始做美,湖旁的柳树将它那纤细又修长腰肢倾斜着,依靠着洞庭湖,在这一片美景中,忘记方向,忘记时光,忘记神伤……
中学生作文( )
游洞庭,赏君山
游洞庭,赏君山作文 洞庭君山的诗句文案:
记得那是秋季的一天,我来到洞庭湖边,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几乎看出了神。啊!真美呀。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游鱼和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微风拂过,水面上不时泛起几丝涟漪,与皎洁明媚的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图画。 秋天,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正忙着打鱼,有的渔民用鱼叉叉鱼;有的渔民用鱼网网鱼;还有的渔民用鱼竿钓鱼,真是五花八门,有意思极了。微波粼粼的湖面,蓝绸子般的湖水一只伸到远处的深山。远远的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飘动。突然刮起一阵风,就可以看见一个个小浪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来,可又怕有人抓它似的,又马上退了回去,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在皓月银辉的洞庭湖显得更加迷人,青翠的群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就如同在白色的银盘中放了一颗小巧玲珑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了刘禹锡写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游洞庭,赏君山作文 洞庭君山的诗句文案:
《望洞庭》是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是一篇家喻户晓、千古流传的诗篇。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一作:山水翠)
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游洞庭,赏君山作文 洞庭君山的诗句文案: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中这样描写,“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这样浩大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洞庭湖的景象如此浩大,以致于“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也便会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两种不同的人的想法。自己也探求过古仁人的想法,或许不同于上面两种心情,应该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在朝廷做官时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时为君王担忧,也便是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暗示自己也是这类人,突出他心怀天下的特点。
登上岳阳楼,洞庭湖山收眼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是自己国家的江山啊,那样雄伟豪壮,却又是那样让人放心不下,还是要在别人担忧天下的时候先为这个国家操心,在别人快乐以后料理后事自己才能快乐。《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当时正被贬官“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自在,可他没有像许多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不问世事,任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当一个先忧之士建立了功勋之后还能后乐,更加难能可贵。
这便是一个人的责任心吧。一副对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就是形容他的。自己本为国家社稷着想,却也落得贬官之地,处在江湖之远,也还久久放心不下国家。百姓过得还好吗,人民过的还好吗,君王统领的还好吗种种杂念在览尽天下山水后一涌心头。
终归还是放心不下。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游洞庭,赏君山》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洞庭,赏君山》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游洞庭,赏君山》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