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印象——学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印象——学作文 文案:
1.西班牙印象高一6班殷嘉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如春光般令人阴霾一扫而光。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漫游在巴塞罗那的街头,处处都是令人心醉的景致,街边的路牌是中世纪的风格,严肃冷厉,店铺墙面上是活泼有趣的涂鸦,教堂前喷池喷出无数的水花,绿荫之下一片清凉。道路两侧常有人抱着吉他演奏,年轻的男男女女在听到乐声后即兴起舞,热烈而奔放。就连老人也会小声地跟着旋律哼唱。印花的大红裙犹如蝴蝶,上下舞动,随着音乐结束,一曲终了。人群纷纷散去,那场阳光下的弗拉明戈却无法退散。什么样的人爱什么样的花,西班牙人最爱的花是石榴花。小到门牌上的花纹,大到教堂的彩色玻璃花窗,都有它的身影。明艳的红色绽放在市井街道的每一处,金色的阳光与它相应得更显华光。纵使是在秋冬日里,这盛开怒放、明艳张扬的颜色也会让你觉得自己身处春夏。因为被阿拉伯人统治过,西班牙的颜色也偏好蓝色。宁静与祥和,大概是阿拉伯人想要对西班人的改变。但是从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沸腾,是不可能被人磨灭的。相较于希腊爱琴海安静的蓝色,西班牙的蓝色更富有活力,就像是奔流不息的河流一样,冲刷着每一寸土地,生生不息。提及西班牙,除了富有盛名的橄榄、红花,就是海鲜饭了。海鲜饭由红花上色,红花与石榴花一样,都是热情的红色,但它是味觉与视觉上的红。海鲜饭一般由大虾、蛤蜊、扇贝、牛肉、牡蛎、墨鱼、蛏子等组成,颜色也分红色与黑色两种。前者用红花调味,后者用墨鱼汁调味,吃完之后满嘴乌黑。海鲜饭入口很脆,海鲜的鲜味大都保留在饭中,但入口的浓郁才是真正的主角。满口浓郁的香味,让人一下就想到了阳光下的那场弗拉明戈,唇齿留香,久驱不散。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最绚烂的一笔。于我而言,大约视觉再好也比不上汤匙上的一勺。一种饮食代表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代表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代表一个民族。无论多久之后,唇齿间的浓郁,艳丽流动的红、蓝、金,我都不会忘记。在阳光下的弗拉明戈,旋转不停。
2.甘肃印象高一6班李恩我还是三年前去的甘肃,那次旅行给我留下了至今都无法忘记的深刻印象。不管多少次将那段经历细细回味,我都会感动于甘肃一望无际的炽热沙漠、湛蓝的万里晴空,以及它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片辽阔的西北平原上的一切都令我无比着迷和沉醉。我还记得那天傍晚我们去了月牙泉。骆驼在沙漠里一起一伏的脚步与驼铃声组成了独特的旋律,闭上眼睛,听风从耳边吹过,我已然身在一列绵延前行的沙漠商队中,向着天空与沙漠的交界处旅行,身后留下一串曲曲折折的足迹。在高大的沙丘的阴影中驻足仰望,这是我头一次意识到:与自然相比,人渺小得就像是一粒细沙。翻过一座沙丘,就能看到月牙泉,形状好似一弯镶嵌在沙地中的月亮。田震曾在歌曲中这样形容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这句歌词更能表达出我的感受。夕阳西下,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闪烁在平静的泉水上,之后便是黑夜的到来。我终于亲眼看到夜晚的月牙泉,那真的是一面镜子,一面倒映了天空和繁星的清澈的镜子。关于月牙泉,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这片沙漠中有一座雷音寺,某日,一位想要与住持方丈斗法的术士在寺前挥剑作法,霎时间黄沙漫天,在四周聚起一座座沙山,唯独寺庙前的一碗圣水滴尘未进。术士尝试多次,依然未能用沙子将圣水填满,最终悻悻离去。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倒汇成一弯清泉,而施法作恶的术士则变作一块黑色顽石。那弯圣水汇成的清泉便被命名为“月牙泉”。这个传说为月牙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这座沙漠中的绿洲就这样存在着,将自己的故事为古今中外的旅人细细道来。我也记得去过敦煌莫高窟——这座世界最大的佛家文化宝库。如果不是亲自去过,你不会想象得到那些飞天的壁画和古老的佛像能给人以多么大的震撼。每一个飞天形象都有着微妙的差别,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安详的神情和优雅柔美的体态,在极乐世界无忧无虑地起舞。一幅幅壁画虽已蒙上尘土,原本鲜艳的颜色也因年代久远而变得灰暗,但凝视它们时,我依然会被带进那个佛教徒们用虔诚的信仰编织出的梦境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尊释迦摩尼睡佛。根据佛经记载,公元前587年的冬天,释迦摩尼告诉弟子,自己三个月后便会涅槃。三个月后,释迦摩尼躺在娑罗树下,头向北方,足指南方,面朝西方的极乐世界涅槃而去。从这尊大佛的表情中,我看不出半点对死亡的恐惧,他双眼半闭,面露笑意,恬淡而安详。每个前来的游人都放低声响,带着一次崇敬与朝圣的目光,生怕惊扰这位正要酣然睡去的大佛。其实,说起莫高窟,我第一个想起的便是那位敦煌的“罪人”——王圆箓道士。仰望敦煌壁画,每一幅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沉淀,那段尘封的历史也渐渐浮现,使得眼前的景色覆盖上了几分悲凉的色彩。我认为,旅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玩乐,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是值得回味、思考的,而敦煌莫高窟的经历给我的启示就是:每个国家、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都是无价的,需要我们永远珍惜和保护。我还记得去过作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有着“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名的玉门关等等。这个名为“甘肃”的地方带给了我太多的感触,它荒凉的土层下埋藏的是无尽的宝藏,它的美让我永远无法忘怀。恍惚间,我的眼前又呈现出了熟悉的画面:一列商队骑着骆驼在荒漠中前行,夕阳染红了半边天,驼铃叮铃铃的声音若隐若现,这便是甘肃留在我心中的最美的印象。
3.中原印象高一6班张李欣展开中国的版图,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光总是不禁落在那片土地,就像一位游子,深情凝望着许久未见的母亲。它位于黄河中下游,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就像流通的血液,连通了整个神舟大地。它是许多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他的的孩子遍布在各处,它的粮食供给养育了许许多多中原人。它就是河南,我生活了十几年,如同母亲一般的中原。时光匆匆,它见证了20多个朝代兴衰,物是人非,历史的积淀,给它留下了许多名迹,岁月的冲刷,给了他迷人的深沉,自然风光似是格外留念这片土地,五岳独尊——中岳嵩山,中原独秀——尧山,上古名山,神鬼传说——云梦山;河南明珠——南湾湖,河南小三峡——青天河,还有那被中原人视为骄傲的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这些自然或人工的胜景,在这片土地发光放彩,展现着活力。河南烩面,这个名号可谓是响当当,无论哪家哪户,主妇们总有一个好手艺的,羊的腿骨一起放在大锅里熬煮,(锅里只需放一点生姜片和葱段,其他的是什么也不用加的。)熬上一会,取出骨头,用刀把肉从骨头上剔除,再把骨头扔进锅里接着熬,总要几个小时才够,把肉切成片,待那骨头汤熬得发白。散发出纯正的鲜味后,汤头才算弄好,拉好面坯,下入不断翻滚的浓汤中,加入木耳,粉丝,黄花菜,煮好后沥去汤放到碗中,摆上肉片和事先煮好的鹌鹑蛋,撒上调味料,再淋上热腾腾的汤,一碗烩面才算完成。因为工序繁杂,耗时颇多,主妇们常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准备晚上那一碗热腾腾的烩面。这种味道充斥在我的记忆中,每每回味,总是充满幸福感。如果要问为何河南人独独钟爱它,那我只能说,那里有家的温暖,家的味道,河南的人口众多,外地到此打工时也带着各地的文化,饮食。他们在这里交汇,各具特色的饮食比比皆是,可还是无法打乱它原有的滋味。这就是中原,坚强有力的耸立在中国的胸膛上,用他的深沉展现历史光彩,用它深情的目光望着游子的眼睛,用它淳朴的滋味抚摸人们的脸庞。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只想说:“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不是因为父母,而是因为我曾生活在这片土地,我体会过它的深沉,深情和淳朴,它的美,就是我的中原印象。
4.北京印象高一6班杨欣怡我出生在北京这个地带,我觉得这对于我既幸运又不幸。北京是一个具有双重印象的地方,我幸运地亲身接触到了现在的印象,但却不幸地未曾见过另一种印象。我对于老北京的印象大部分来自于我的父母,他们在回忆自己的过去时多少会有一些老北京的印象。我与父母都没有见过胡同,但胡同的名字我记住了一些。东交民巷,金鱼胡同,烟袋斜街,帽儿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就连我自己也很奇怪是从哪里知道的,又从哪里把他们搬入我的脑海。我脑海中,胡同是又一堆青砖青瓦组成,或窄或宽,脚下的路也是由一块块石砖拼起,两旁是一户户大门,门都是朱漆的颜色,上面有铜狮子的门环,还有不同数量的门钉。胡同里时不时地传来卖各种东西的吆喝声。我与老北京能够直接接触的方式便是老北京的小吃。老北京的小吃种类很是广泛,以前还有一首儿歌里说“老北京的小吃真叫多,三天三夜吃不完。”驴打滚,豌豆黄,奶油炸糕,炸灌肠,焦圈,门钉肉饼,褡裢火烧。很多小吃我都亲身品尝过,老北京炸酱面的味道是我在这些小吃里最挥之不去的味道。讲究的老北京人会放上好几种菜码,浇上小碗干炸的炸酱,那个味道别提有多享受了。这些小吃在以前都是由推车推着在胡同里转,随遇而买,因此老北京的小吃又名“碰头食”或是“菜茶”。当我在吃老北京小吃那一刻,我才会看到老北京文化在我身上留下的缩影。除去小吃,妈妈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也常常会提到一些小野草。香椿和槐花算是比较常见的。还有毛毛堆,马齿笕,蒲公英,零钱儿,当然还有榆钱儿。妈妈说她以前在春天经常从榆树上撸下一嘟噜一嘟噜的榆钱儿,吃起来甜甜的。我对老北京的印象来自我的脑海,而对现在的北京我则是亲身接触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在现在的北京拔地而起,北京开始融合各个地区的元素,原先那些土路早已成为了马路,交通越来越发达,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这些现代化建筑推动着北京进入现代化。到了夜晚,城市中一片霓虹灯闪烁。北京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身处于这样的北京的我现如今却感到一种悲哀。因为我看到,这两种不同的北京印象正在起着冲突。北京在向现代化迈进,老北京的胡同正在一点点消失,老北京的那些小吃也正在被各类地区的其他食物所占据主要地位,逐渐的在退出人们的视线。老北京的文化正在被现代文化一分一毫的吞噬,我忽然觉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孩子。而这不该是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应该看到北京,是现代与古老互相融合的北京,我不想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印象,它们理应是两条北京的风景线,双线而行。我坚信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不应该平白无故的消失,同样,老北京的文化也不该是现代文化的牺牲品,我希望有一天,北京是两个时代集于一身的缩影。我相信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梦。
5.天府印象高一5班李泮XX年夏天,我和妈妈打着去看望出差的爸爸的名义,好好地体验了一把“天府之国”的生活。成都的生活节奏远没有北京的那么快。我们住的公寓虽然很早就有清洁的阿姨前来打扫,但公寓的外面却一直到八九点钟才热闹得起来。这对于我这种天生喜欢赖床的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纵使连续n天荒废了一整个上午,也不觉得怎么样。下午通常要活动一下,无论是打车去最近的家乐福逛一逛,还是更远一点去参观一个两个小景点,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唯一不好的是那一年出奇的热,随时碰到路上的金属护栏,都烫得要命。下午出行归来,公寓楼下总能看见三五成堆的乘凉的当地人在打麻将。年近五六十岁的阿婆全穿着十分清凉的吊带裙,加上更随意的踩着凉拖鞋,操着一口更流利的我听不懂的川普,打着清脆作响的麻将。这是常有的风景。从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牌友已经聚集,到了夜幕降临,路灯都几近昏黄的时候人群还不曾散去。这悠闲的队伍里往往还穿梭着零星的与之截然不同的人——担工。做这一行的不论男女,不分老幼,唯一的共性就是勤奋。恰好公寓内部在改造,麻将堆的旁边堆放了许多拆成瓦砾的建筑垃圾,有两三层楼高,散沙一样的从堆放着。担工就是清理这些东西的,身后背着竹楼,全靠人力地,背下来。往往是我出门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开始了这沉默的工作,而我回来时,他们还像刚刚开始一样地沉默地工作着。然而无论是混迹于麻将堆里的人阿公阿婆们,还是穿梭于瓦砾间的担工们,都是一样的安然自得。做工的苦与闲玩的乐,都是他们生命中稀松平常的部分,不经历才显得不完整。傍晚沿着锦江散步,不出十分钟便来到了著名的四川大学。然而我并没有幸进去,所以全部印象都是校园门前的野草,繁盛的野草起码有三十厘米,埋伏着一个又一个强大的蚊子军团——所以尽管很热,我还是愿意穿长一点的衣服出门。由于公寓下面是一条有名的商业街,加之消费水平较低,晚饭也多在外面解决。提到晚饭,便必须要说说四川的火锅了。这里的锅底刚端上来就很吓人,是一整锅红的溢出油的汤底。然而吃起起来却又与想象不同,是麻的。并不是特别的辣,只是有种通透的感觉,非常舒服。这与传统意义的辣,是不一样的。以上就是和成都有关的大部分印象。
印象——学作文 文案:
步入我末步入过的校园,轻嗅我末细闻过的芳香,会面与我末曾相识的面孔,踏着八月最后几日的雨露,走上那新的征程。
众里寻他
在整理过床铺、衣物和日用品后,静静聆听父母临走时的叮嘱,看着三个陌生却又亲切的室友,又看向宿舍窗外的绿阴小亭,雨露后的阳光轻轻洒下,一切和谐而又美好。在缺少实感的美景中,我们恭听着陌生的老师的嘱咐开始了高中生活。听着老师们在讲台上或温和或悠扬,或稳重或激昂的声音,初识的同学在课后却也如旧友般谈天论地,一切的忐忑只剩下兴奋。
将厚重的书本抬起,手中的重量提醒着我:不忘初心。来到高中的初衷和三年的目标,这重量是我必须承担的,在班主任的话语中,我更明白:伴随着苦与乐的高中生活已开启,我所迷茫的无实感的生活已成为现实。
蓦然回首
快乐交错着汗水,笔墨留印在白纸上,写下了时间的流逝,在无数感叹声中,期中考试的铃已被打响。我怀着紧张和不安的心情坐在考场里,伴随着内心的躁动,手指也禁不住颤抖起来。
猛地,想起初入校园的自己,想起多少节昏昏欲睡的午后却也依旧精神百倍的课堂和进校时的初心……拿起笔,下笔之时便停止了手指的颤抖,一切的杂音仿佛都已被排出了考场,用坚定的双眼阅读试题,成绩好坏都已不再关心,因为付出过的努力绝不会骗自己。
灯火阑珊处
运动会的圆舞曲能够顺利地表演出如梦一般的色彩斑斓让我依旧记忆犹新。接力跑的同学们奋力拼搏的场景也历历在目。我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项目——800米跑。本以为是中考项目不用担心,但在比赛提前了一小时开始的时候,心跳也忍不住加速了。开始落后的我在最后也尽力地跑着,看着其他选手周围同班同学在场外紧跟着跑,叫着加油。
我只愿再奋力跑着,即使无人察觉,即使无人助威,至少,要为自己的汗水继续拼搏,把其他人的加油声当作自己的,麻痹了双手也不管,就这样,谁都未察觉的角落,我完成了自己的比赛。
烦恼、痛苦、泪水、欢笑、兴奋、喜悦……一切都被写入了高一的历史中,一切都成为了高一的印象,我的兴奋、忐忑、紧张、拼搏都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回忆。
印象——学作文 文案:
学业像一本书,从第一天上学便写下了故事的开始
——题记
“好好学习”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依旧挺立在花坛前的影背墙上,雕塑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时节变迁,依旧风雨无阻的矗立在影背墙上面。因为夏天,花坛之中的万年青也不比之前墨绿,而是略带一笔勃勃生机的青涩之感。花坛后是一条径直的大道,大道两旁的杨树此时也枝繁叶茂。微风拂过,树叶飒飒作响,枝丫上偶尔驻足几只麻雀,掠过丝丝清鸣。用心感受一下,可以感受到一股自然的气息,其中还夹杂着面临中考的三年级毕业生的紧张学习气氛。看着一切切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心中浮起种种幸福而又心疼的画面。于是时间定格在此刻,追溯到那年的夏天……
初阳缓慢的从东方爬起,鸟鸣打破黎明的宁静。
于是我们便应声而起,不用去管那刺耳的起床铃声,然后在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衣冠楚楚的出现在教室里。早读最喜欢读语文,那些用飘逸的文字组成的优美句子和段落比那些繁琐的英语单词容易多了。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或小声低吟或齐声朗读,使人感觉心旷神怡。待等到任务完成或老师去别班视察时,我们总会将诗词篡改,作成一首打油诗,读出来常常惹得全班捧腹大笑。然后一个早读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悄悄溜走了……
黄昏暮后,夕阳染红了一片天,好似火烧的云彩,好似熟透了的樱桃……
这时大道也变成了同学散步的去处。在大道上漫不经心的走来走去,夕阳散发的柔弱泛着微红光透过林隙洒在过往的每一个行人身上。忽地,上课铃声骤然响起,同学们急忙小跑着奔回自己的教室。晚自习一般不会有老师讲课,只是在老师的辅导下自习。第一节课做完自己的功课,倚坐窗台,捧一本课外书,寂静的夜,无声的教室,这样的氛围读书再好不过。第二节课就将书桌中笔记本拿出来,轻翻到昨天未完的故事那页,笔尖轻触宣纸,一个个活泼的字体便在笔记本上蔓延……
天空忽然飘起了细雨,将我从记忆中拉回现实。不知是我的心情渲染了天气,还是天气渲染了我的心情,眼角一滴滚烫划过脸颊与雨水融合滴落在地上,渗透到这片土地中。一直向下向下……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执笔认真书写整个故事,不要结局这般凄美萧瑟
——后记
绳凯生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印象——学作文 文案:
在我印象中的富川,就如萧邦钢琴曲的旋律一般。
富川的水总是那么的清澈,富江河水慢慢的走过这座小城,在夕阳的余辉中,显得是那么的跳跃,令人跟着舞动,当她到达了碧溪湖,她就成了女子,带有一股淡淡的恬静,带着诱惑,总觉得要投入她的怀抱中。西岭山下的木朗河,咆哮的从山中奔跑出来,又咆哮着向远方冲刺。看着这些仿佛在听着萧邦的小夜曲,宁静中带有淡淡的激情。
富川的山总是那样清秀,是那样的连绵起伏,让人琢磨不透,给人神秘;当你到达山中,呼吸着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突然间有股定居于此的冲动,犹如身在梦境中,就像初恋时的感觉,仿佛全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忘掉,没有烦恼,充满幻想,就像是在听萧邦梦中的婚礼。
富川的古城老街总是那么的清幽,踏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看着石壁上被岁月斑驳的痕迹,于神楼之下看着楼上花灯璀璨如繁星,站在城墙上望着天空忽隐忽现的闪烁,在清晨,身处迷雾萦绕中,在夜晚,身陷万家灯火。如此之感觉就像在听萧邦天国的阶梯——缓缓上升。
真的,也许只有当身在其中才发现萧邦钢琴曲的旋律如此像我印象中的富川。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印象——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印象——学》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印象——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印象——学》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