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唐明皇与杨玉环作文 唐明皇与杨玉环x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唐明皇与杨玉环作文 唐明皇与杨玉环x文案:
第一场 定情册封
唐玄宗李隆基,文治武功,精通音律。在位二十余载,呕心沥血,且喜塞外风清万里,民间粟贱三钱,太平世界,胜于贞观之年。便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每日笙歌宴乐,快慰平生。在宫廷宴乐中,他发现跳霓裳羽衣舞的杨玉环非但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艺术禀赋极高,便将她纳为贵妃。
第二场 安杨交恶
杨玉环的义兄杨国忠也受到重用,逐步进爵至左相之位,他善于理财,可是也贪污受贿。野心家安禄山在右相李林甫去世后企图取而代之,遭到杨国忠的阻拦,二人交恶,互相攻奸。
第三场 华清池赐浴
李隆基从此不早朝,与杨玉环日日游宴。春暖花开,他们到骊山踏青。唐明皇在华清池赐浴,以此地特有的温泉水,洗尽杨玉环的民间凝脂,使之具有贵族气息。
第四场 安禄山认干娘
杨玉环与李隆基常在宫中探究音律,鸾凤和鸣。他俩到李隆基创办的梨园,也就是演艺班子里去演习。梨园里长满梨树,梨花盛开。梨园弟子为皇帝和贵妃表演各种舞蹈和参军戏、角抵戏。说笑话的丑角演员常有讽谏之言。唐明皇杨贵妃不在乎礼仪。原来杨玉环出身教坊,也有梨园生涯,她为自己遇到唐明皇这样的知音深感幸运,也为唐明皇开创梨园、发展艺术的业绩所折服。她带头下拜,众梨园弟子随之下拜,在梨树之下,拜认李隆基为梨园祖师爷。
安禄山学过舞蹈,他趁唐明皇和杨贵妃玩得高兴时赶到梨园,表演了拿手的胡旋舞,赢得皇帝和娘娘的青睐和赞叹。安禄山抓住贵妃口中的一个赞词,不失时机地认杨玉环为干娘;在唐明皇的促成下,杨玉环被动地认了这个义子。
第五场 贵妃醉酒
唐明皇有三宫六院,偶尔也去别的妃子处。此日杨玉环与唐明皇约好在百花亭饮宴,谁知唐明皇中途驾转西宫梅妃处,杨玉环只得一人在百花亭独饮,酩酊大醉,趁醉发泄苦闷和不满。他在太监的启发下,割下一缕青丝,托高力士捎给唐明皇,以表心迹。
第六场 长生殿
唐明皇收到杨贵妃的青丝,特地去探望贵妃。时值七月初七,杨玉环到长生殿对月乞巧,以双手在金盆中捧月,并倾诉她对唐明皇的思念,对纯洁和永恒爱情的追求。唐明皇赶到长生殿,在杨玉环身后听闻,大为感动。于是二人重归于好,对天盟誓。适逢岭南新鲜荔枝送到,杨玉环更加笑逐颜开。唐明皇在荔枝宴上击羯鼓,为杨玉环表演自己的绝活。杨玉环也以自己新创的盘舞回报。谁知乐极生悲,探马来报,被封为渔阳节度使的安禄山造反,大兵正向长安进犯。荔枝宴大杀风景,慌乱不堪。
第七场 马嵬坡
唐明皇被迫在御林军的护卫下,携杨贵妃逃离长安,南下西蜀,途中驻扎马嵬驿。御林军统领陈元礼诛杀了杨国忠,于是发生了唐明皇、杨贵妃和陈元礼之间的争论。次日六军不发,狂呼要杀杨贵妃。唐明皇与陈元礼紧急磋商,就战乱的责任问题,坚决为杨贵妃辩护,并要以身抵挡欲闯贵妃营帐的军士,这一切,都让杨玉环看见了。在陈元礼实在控制不住局面、危及皇帝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杨玉环挺身而出,甘受白绫,做安史之乱的替罪羊。她与唐明皇诀别,唯一的要求是把她葬在梨树之下。她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御林军继续前进。
第八场 迎像哭像
数年之后,安史之乱平息,但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历史发生重大转折。
李隆基下野,立太子为皇。失去皇帝的权力后,人性在他身上复归,爱情变得更加贞洁起来。他日夜思念杨玉环,检讨荒淫误国以及往日种种过失,浩叹人生不能两全。他以神思,上穷碧落下黄泉,追寻杨玉环的幽灵而不可得,遂请来杨贵妃的画像作祭。他老泪纵横,昏然谁去------恍惚间,到了月宫,去叩杨玉环的门环。
第九场 仙境续缘
杨玉环宛如嫦娥,盛装来迎。二人在天上,永续人间之缘。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唐明皇与杨玉环作文 唐明皇与杨玉环x文案:
电影《妖猫传》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一个不同于世代流传的故事内容。马嵬坡事变,玄宗为安抚将士、重回长安,与方士设计将贵妃囚于棺中,死生不复相见。而杨贵妃不尽知其中的真相,不知其残忍,方才带着些许企盼结束了这何其尊贵的一生。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它明天会出现什么。”这是电影《阿甘正传》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生活,到底是充满了太多未知和猜测,没有人能预料到明天会发生什么。而想要弄清楚生活的奥秘,这是连最注重细节严谨的科学家们都做不到的事情。平凡如我,又何必尽知呢?
生活总是给我们留下无数的谜团,可有的人却不着急将它们一一解开。汉高祖刘邦起义时,他甚至不知道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也正是因为不知、不尽知,他才凭借身上一股如少年般的热血冲劲,完成了建立大汉王朝的光荣事业。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上帝的孩子顽皮,将世界上每个人的死亡时间都通过通讯设备让所有人知晓。那些知晓自己生活真相、生命长短的人,并不如希望中的那样享受生命,反而惶恐不安,时时刻刻忧愁不展,甚至做一些十分无意义的事去虚度光阴、等待死亡。若是这样,那这些人是何其可悲!
由此可见,对生活的真相太过于执着,也未必是件好事。有的人即使有知道的机会,也会去选择不苦求、不执着。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倒是挺值得学习的。我实在是欣赏苏轼那个天生的乐天派,喜欢他的大智慧,喜欢他的装糊涂,即使遭遇贬谪也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能祝福世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能在东坡之上吟出“人间真味是清欢”
所以,半明半昧、半知半解,带着朦胧色彩的生活,才更美。她就像生活在山水深处披着纱的姑娘,神秘而清逸。若是强行将那面纱摘去,反倒少了些许情趣,最后只得惆怅失了那片自己期盼向往的净土。
有人说过,不必太拘泥于没有明白的奥秘。有的时候,我们求不得,也不可求。
与其刨根问题,不如淡泊随缘。毕竟,在未来的道路上有荆棘、有坎坷,但更多的是生活送给我们的惊喜。难道不是吗?
唐明皇与杨玉环作文 唐明皇与杨玉环x文案: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题记
寒风,凄雨,孤灯,冷月,唐玄宗脸上淌过一滴浑黄的泪,带着无尽的恨,去了…… 他的灵魂离开了躯壳,向着心中日思月想的那座仙山飞去,泪就象断了线的珠子……
“玉环,我终于能见到你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玉环坐在屋中,口中默念着,痴痴的望着窗外池中嬉戏着的鸳鸯,不觉皱起了眉。悔意渐渐涌上心头。“娘娘,屋外有只孤魂自称是唐玄宗非要见您,您看……”“什么?!”玉环跳了起来,“屋外有只自称是唐玄宗的孤魂……”她不及听完丫头的话就向外冲去,她推开面前的厚重宫门,顾不得云鬓因奔跑已显得散乱,顾不得绣鞋已经跑丢了一只,只是兀自飞奔。她费尽力气拽开最后一道宫门,终于来到了他的面前。
当年丰满温润的玉环现在虽为仙人,却因为思念瘦弱了自己的身躯。当年威武的少年,今日却也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仙宫中。玄宗和玉环相互诉说着这几十年以来的经历。说到伤心处,玄宗叹道:“再给我一次机会,那么在马嵬,我会选择去陪你,也免去了这几十年以来的日夜煎熬。”不料,玉环本满含笑意的眼却忽然变了颜色。“不,若能再来一次,我不会只让咱们停留在爱情面前,过不了爱情这道坎。”玄宗脸上充满了不解:“你……”“陛下,在我进宫之前,您曾创造了开元盛世,天下太平,民生富足,各国来朝,威振四海。可是因为我的到来,却让您乱了心智,竟招致了安史之乱,从此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岌岌可危,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举国上下尽是责备、怨恨之声,陛下,这些都太不应该。在我居住在仙山的日子里,我认识了很多来自过去和未来的人,她们一样花容月貌,却比我多了太多的胆识。”
“昭君出塞,不畏路途遥远,不顾异族、异乡、异俗的孤独,虽远走异域,却挽回了大汉的稳定。西施,纯净而又瘦弱,却用自己青春圣洁的身体挑起了复国的重任;貂蝉美丽动人,而她正用自己的美艳让汉家皇室得以暂时的延续。更有才女易安,用细弱的笔冲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桎梏,使一腔或惆怅或坚强的心绪流传千古。木兰铮铮铁骨为国出征,视死如归,功败身退,荣归故里。也许她们生前受了苦,可她们的所作所为自有历史评判。而我,更不应该因为一己私利而束缚你,使你放纵了自己,忘了天下苍生……”玉环说着不觉地垂了头,声音越来越低。
“玉环,这一切都过去了,我都不怪你。”玄宗忙说。
“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能重来一次,我不会只做一个博您一笑的妃子,而要做一个永远支持您事业的贤妻,女子虽弱,却也想兼济天下,流芳千古,而不仅仅是一段风流佳话。”
“玉环……你……”玄宗望着玉环眼中的坚定和悔意,忽然想到,曾经,在一个个歌舞升平的夜晚,他的胸怀忽然狭窄,狭窄到只装得下美人和玩乐。眼前只有金樽美酒,曼妙舞姿,却忘记了身后灾区百姓已经饿死街头,作乱军队的大旗已经来到了皇城之下。是他自己亲手将大好河山毁得遍体鳞伤。想到这,他又一次流泪了,这泪,承载了一个失足明君的无限后悔。
“玉环,真如你所说,若一切都能重来,一切也许都会不同。灾难,也许从未发生,可是……”玄宗的手越握越紧,渗出了点点血丝,却淹没不了悔恨汹涌而来。
高大的屋中一片寂静,一种叫做悲伤的气氛充斥其间,玄宗和玉环似乎都无力去打破。一切都已经结束,一切却又如同刚刚开始,可惜主角再不是他们。空中忽然传来了一声幽远而低沉的叹息。
这是历史的叹息。
除了看清现在我们别无选择。
因为,历史不能重来。
唐明皇与杨玉环作文 唐明皇与杨玉环x文案:
小编导语:这是《长生殿》读后感作文,洪升的《长生殿》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主要描写了唐明唐和杨玉环的爱情,这种“情”,不受空间的束缚,超越生死的界限,可以感动金石,挽回天地,如白日不朽,如青史长存。更多关于《长生殿》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十七世纪的最后十余年里,中国剧坛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这便是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作为清代乃至全部戏曲史上体大思精、“气味深厚”的两大悲剧,南北双星同时闪烁着凛冽而又凄凉的点点寒光。
《长生殿》的作者洪昇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一生郁郁不得志,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一日在吴兴浔酒醉落水而死,而这一天正是杨玉环的生日,也是唐明皇在长生殿上命梨园小部演奏《荔枝香》新曲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巧合。洪昇为人疏狂孤傲,不趋时流,他才高八斗,在当时很有知名度,但他却很少与权贵交流,他的朋友王泽弘说他:“性直与时忤,才高招众忌。”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顿,有时卖文为生,有时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就是在这种困顿潦倒的日子里,洪昇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创作了著名的传奇《长生殿》。《长生殿》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长生殿》给洪昇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厄运。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在佟皇后丧期内,洪昇因邀约众多的朝彥名流在生公园观看内聚班为他专场演出的《长生殿》传奇,而被革去国子监籍,并被迫回到故乡杭州,悲苦地打发着他的晚年时光。可以说《长生殿》的戏里戏外都 是一出大悲剧。
从思想上看,《长生殿》是丰富而复杂的。对理想化的至情的讴歌是洪昇的创作主旨,这种“情”,不受空间的束缚,超越生死的界限,可以感动金石,挽回天地,如白日不朽,如青史长存。这种“情”主要是男女之间“精诚不散”、生死不渝的情,其次还包括忠臣孝子“昭白日 、垂青史”的情,最后作者还借对这种“情”的讴歌表达了他的历史兴亡感。它以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由浅入深、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内容,细致地描写了李杨爱情的发展。在上 半部分中,李、杨爱情作为帝妃爱情,是有缺陷的,作品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描写。首先,李、杨爱情最初是肤浅的,唐明皇不过是爱杨玉环的美色,而杨玉环不过是为了得宠于君王,一门荣耀。唐明皇最初也是不够专一的,他曾与虢夫人来往,偷幸梅妃,并由此引起了杨贵妃的怨愤,造成了爱情的波折。此外,李杨爱情最致命的缺陷还在于他们身为帝妃,迷恋爱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唐明皇“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仙乡,”寄情声色,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责任。他穷人欲,“占了情场”,导致“朝纲”。为了他心爱的妃子,他又“逞侈心”,大封杨氏一门,造成了杨国忠的专权,杨氏一门穷侈权欲。特别是为了满足杨贵妃的朵颐之乐,他竟不惜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涪海南两道每年进贡新鲜荔枝,以致贡使昼夜奔驰,驿马为之疲羸,驿吏因之逃亡,甚至为此踏坏禾苗,踩死人命,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激化了民族矛盾,引起了人民和士兵的怨恨。唐明皇为了迷恋杨妃,也使安禄山得到了重用,发展了其野心,造成了叛乱,激化了民族矛盾。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帝王后妃这种特定爱情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反过来也造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但是,在上半部分,李杨爱情也是逐步发展的,他们的爱情缺陷也在逐步克服中。他们的爱情由浅入深,逐渐趋向成熟和专一。李之爱杨,开始是出于对杨的美貌的爱慕;谪逐之后,李开始感到知音人去;《制谱》中,又感到杨聪明绝伦;《舞盘》中,一个跳舞,一个击鼓,志趣相投;《絮阁》中,又感到杨的“情深”;至七夕盟誓,则爱情已达到了真挚专一的阶段。但身为帝妃,他们的爱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一致命的,缺陷并未克服,则是转而又导致了马嵬驿之变的恶果,在这场巨变中唐明皇被迫赐死了杨妃,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剧。因此,作品的下半部继续描写李、杨爱情的进一步发展,把他们的爱情发展到理想化地境界,并使他们克服了帝妃爱情的根本缺陷。首先,作品极力描写唐明皇赐死杨妃后的痛苦,反复描写唐明皇的刻骨相思和无限深情,突出强调唐明皇爱情的专一和坚守前盟:“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惟只愿速离尘埃,早赴泉台,和尹地中将连理栽”。杨玉环也死抱痴情:“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迥万转情难变”,“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作品把李杨笢到了生死不渝、感天动地的理想境界。同时,李杨帝妃爱情的根本缺陷也得到 了克服,唐明皇交出了帝位,杨玉环也不再是贵妃,他们脱离了帝王后妃的地位,与政治脱离了干系。他们认识并忏悔了自己的罪恶。唐明皇自责“此乃朕之不明,以致于此”,杨妃更真诚地忏悔自己是“罪孽沉重”。逃亡途中的艰苦跋涉和野老所献的粗麸麦饭,使唐明皇由往日只顾个人的享乐,开始体恤群众的疾苦,杨玉环也一再忏悔“弟兄姐妹,挟势弄权”所造成的恶果。这样,作品便使李、杨爱情与国家、人民群众的矛盾得到了解决,使之变成了非帝妃的理想爱情。同是,作品还对李杨的爱情缺陷有所批判,但主要还是歌颂理想爱情,表达崇高的爱情理想。作品认为,李杨爱情的缺陷,有的是帝妃身份不可避免的产物比如唐明皇之所以偷幸梅妃,是因为他不得不去安慰这个痛苦寂寞的女子,作为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专情一人与其他嫔妃有关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絮阁》对唐明皇偷幸梅妃的批判是轻松的。李杨的爱情缺陷虽然关系到国计民生,但作品认为,这种穷人欲、逞侈儿、弛朝纲,都是由至情至致,而这种至情是十分难得的:“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因而,驿这一点的批判也并不严厉。《褉游》、《进果》等出所描写的现象,虽然在客观上具有严肃的批判意义,但作品却经喜剧式的轻松笔调加以描写,这就淡化了其批判作用,也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是轻松的批判,安史之乱和被迫处死杨妃,是对李杨爱情缺陷的惩罚,但作品以悲剧笔调加以描写,可谓有批判,也有同情。而且,作品最后让李杨有月宫重圆,终于还是原谅了他们的爱情过失。可见作品的批判并不占主要 地位。对李杨理想化的爱情的无保留的热烈的歌颂才是主要的。作品写李杨的相思和深情,直至生死不渝,感动了织女,让他们月宫团圆。真情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天上人间之隔,即达到了所谓“至情”,从而 实现了“天人之合”的团圆。
艺术上,《长生殿》兼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上半部分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安吏之乱前夕的社会矛盾和历史面貌。作者人历史素材出发,又不拘泥于历史细节,进行了必要的取舍、剪裁、概括和虚构。如对杨玉环做的“净化”处理。驿杨国忠,把他由杨玉环的从兄改为亲兄,把他在安禄山封王后才拜相改为早已拜相,把曾屈事安禄山改为与安禄山势均力敌,成为各种关系和矛盾的集合点,从而把李杨爱情 与安史之乱有机地联系起来。作品下半部分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李杨感一动地的爱情,把李杨爱情 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就把一个存有缺陷的爱情悲剧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或以为后半部虚无缥渺,缺乏现实基础,实际是没有理解作者所要表现的总体思想,也没有从传奇的结构方法上着眼。《长生殿》以钗盒为线索结构全篇。在剧情开始的第二出,唐明皇就拿出金钗钿盒,与杨玉环定情,最后一出唐明皇和杨玉环又各执钗盒之一半会合于月宫:“收拾钗盒旧情缘。”中间部分,金钗、钿盒的实物出现八次之多。几乎在每个重要关节,都有金钗的出现,钗盒作为李杨定情的信物和至情 的象征,如同乐曲的主音,在乐曲中不断地反复出现。作品围绕钗盒描写李杨爱情的离合,全剧由三离四合构成。李杨钗盒定情是合,杨玉环妒而被谪是离,复召进是第二次合,偷幸梅妃是第二次离,重归于好是第三次合,马嵬自缢是第三次离,最后月宫重圆是最后的合。从而使全慢衔接紧凑,针线绵密,伏笔照应,极具功力。其次,它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社会政治为副线铺展剧情,描绘人物。这两条线索互为因果,有机统一,又错综发展,互相交插。李杨爱情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矛盾的发展又促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长生殿》的语言以清丽流畅为基本特色。它善于化用前人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但又不堆砌词藻、典故。文词优美、充满诗章而又晓畅自然。音律精妙绝伦。
因此,《长生殿》自问世以来,一直流行剧坛,盛演不衰,直到今天,《长生殿》若干片断经常在昆剧舞台上演出。
结语:《唐明皇与杨玉环》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明皇与杨玉环》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唐明皇与杨玉环》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