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印象东山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印象东山作文 文案:
周末的中午从苏州市区驱车一小时,突见“大海”,打开车窗,当缓缓的秋风吹来,才意识到看见的是太湖。沿太湖大道向东行驶,路边两侧的垂柳随风轻轻摇曳。
驱车要到达的地方-洞庭东山,又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位于苏州吴中。东山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边天,渔帆鸥影点点,与洞庭西山、光福等72峰交汇面成绮丽宽广的太湖风景区。
离东山镇约6公里处,有一S型道路,过往的朋友都忍不住停车拍照留恋,也有不少电影在此取景。北面是重重叠叠,粉墙黛瓦的特色民宿。南面就是近距离的接触太湖,眺眼望去,水天相接的地方白帆点点。太湖水也是千姿百态,时而像一只行走的企鹅摇摇晃晃;时而像一条游龙正游向远方;时而像一只温驯的小猫,温顺极了;时而像两只发威的猛兽,正在勇猛的搏斗。阳光下的湖面闪烁、耀眼,真像五彩的丝线飘荡在水面上。微风拂过,无际的湖面上,像是有无数的小生命在跳跃、在嬉戏、在舞蹈……
环太湖大道的尽头就看到了久负盛名的国宾馆-东山宾馆。2016年郑熙之导演的《少女大战武林高手》让我知道了启园,2003年电视剧《橘子红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江南第一楼-雕花楼。而东山雕花楼宾馆于1982年5月1日正式挂牌以来,先后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铁映、吴邦国、李岚清,新加坡李光耀资政、王鼎昌总统等国内外宾客百万人次,东山雕花楼宾馆是各种会议、旅游、商务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环山公路作为东山主要交通干道。莫厘峰、碧螺峰、玉笋峰,山上那黄灿灿的橘子,闪着明黄的光芒。欣赏着这东山独特的乡村风景,却见“陆巷”的牌坊,停车前往。
原来位于苏州后山太湖边的陆巷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陆巷古村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中有明代老街、三元牌楼,各种厅堂鳞次栉比。陆巷古村名人辈出,被誉进士摇篮、教授之乡。村北的寒谷山、低而秀丽,每当夕阳西下。一轮红日缓缓西沉,红火闪耀,无比壮观。
当我陶醉于陆巷古村,在含古农家乐停顿了下来,老奶奶端来一杯茶,茶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茶叶在茶水中旋转起舞,茶水中还有浓浓的茶毛,这肯定就是由乾隆皇帝取名的-碧螺春。老奶奶也陪我闲坐下来,同我介绍着东山的特产:太湖蟹、太湖三白、鸡头米、猪油糕、白玉枇杷、乌紫杨梅、板栗毛栗子、橘子……
夜幕降临,太湖边上的渔家灯火陆陆续续的亮了,不少游客在湖面上边吃饭边欣赏着太湖的夜景。这时的太湖非常平静,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灯火,为宁静的小镇增添了不少色彩。
点评: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印象东山作文 文案:
凤凰山有两大景区:东山景区,西山景区。东山景区是传统的景区,有著名的凤凰洞,双龙背,烽火台,百步紧,老虎口,箭眼,神马峰---;西山上后开发的景区,以山势巍峨著称。西山路线有一条,东山可就有三种走法: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一般需要时间在一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我土生土长的凤城人,上凤凰山无数次了,可是大循环还是从为涉足过,很是遗憾。4月7日风云网组织上天华山,因为天气的缘故,没有成行,于是凤城分队计划了凤凰山之行。
清晨,雾或许是阴天的幕布笼罩着,我们一行11人,在银河的风云网的大旗下进发了。花花绿绿的一行人,一字前行,多少给这阴暗的天气带来一道风景,路人不少驻足,向我们投来询问的,羡慕的--目光。我们挺进砬子沟,攀登东山岭,当大家气喘吁吁,汗水涔涔的站在岭上的时候,七醉八舌的讨论起这个岭的坡度是多少,有说大概有70度,有说不超过40度。我从没有用眼睛目测过角度的经验,只是坐在岭上往下看,觉得树叶掩盖下的山坡,瘦瘦的,薄薄的,好象立在山梁的木版。休息过后,大家下到谷底,来到了西山景区下面。从佛池,一弯碧水,月牙泉样的,水边有一高十多米左右,几百吨重的大石头,上刻一个大大的“佛”字,大约是清朝时期留下的。我们在登顶的路上,看到一个生物奇迹,两棵树,长到一米左右的时候,其中的一棵,把一只手--一个树枝伸过去,和另一棵树融为一体,相搀相扶参天耸立。这不是连里树吗?叫夫妻树更恰如其份。我见过黄山著名的连里树,那其实就是一个根,长出的两棵树,应该叫双胞胎更为贴切。全国的旅游者,还有专门上山朝拜的年轻人,把一把吧同心锁,锁在那里,寓意永结连里,我看受愚弄的可能性太大了。我们的叫夫妻树,是在贴切不过的了,可惜啊,长在深山人未识。爬到山顶,我们就进入了正式的凤凰山登爬活动。凤凰山绵延起伏,峰峦叠嶂,山路就在这峰峦间蜿蜒,曾听说过,国家旅游专门的人士评价,凤凰山的旅游线路开辟,在全国是优秀的,可能也有这个缘故,凤凰山被国家旅游部门授予:aaaa级的风景区。开始登山,就在石阶前看到了一对高跟鞋的后跟,一定是有情侣来过,先前还很注意女性的优雅,不料想,凤凰山不仅给你机会表示忠心,还要考验你的耐心,我们的主人毫不含糊,在掉了一个后跟后,索性把另一个后跟也掰了下去,和情侣一道走这充满风险而又风光无限的道路。第一个岭还没到顶的时候,一个驴友问:bo lekai(膝盖的俗称)怎么写啊?我语塞,一时还真的想不起来是怎么写的,方言就是如此,人人都会用,叫起真来,能写出来的,还真是不多,“呦”,我的膝盖碰到了石头上,呕!刚才的驴友一定也是碰到了膝盖才想到问题。我们继续向着目标凤凰山的最高峰——神马峰进发。一路脚登手攀,跌跌撞撞到了缆车站,我们坐下来休息,补充些水,要不的话,可能要脱水了,汗出的太多了。在缆车站遇到了两拨人,大连来的一拨,走到此地就分了两路,有人看到缆车,像看到救命的稻草,坐在高高的缆车上,悠悠的下去了,也好,能在高空中俯瞰凤凰山的美景。还有广东来的客人,说着我们听不懂的中国话(中国真是一个大的国家,都是中国人,有的时候,你就是听不懂另一个中国人说的话),穿着西裤皮鞋,显然没有把凤凰山放在眼里。我们爬到下一个景点--飞来石(应该比黄山的飞来石要好的多,黄山的飞来石是坐在那里的,我们的飞来石是飘在那里)。共页,当前第页12
印象东山作文 文案:
写秋天的山作文450字
写秋天的山作文1
来到山脚下,抬头仰望,看见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山顶,像一条条玉带。走在小路上,看见满山遍野菊花,被秋风吹得摇来摇去,好像在向我们点头,又像在说:“你们好,欢迎你们来东岳山,”还像金色的海洋。
我们来到半山腰,就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啊!原来这就是桂花的花香,迎着花香,不知不觉就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桂花林,桂花树上开满了金黄色的桂花,像一粒粒点缀在绿色绣花布上的金子,又像是一个个小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的往外瞧。一片片圆圆的叶子,衬托金色的小花,好像几个胖娃娃躺在一个摇篮里,贴近一闻,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真香呀!
我们又来到松树林,我发现了有一棵松树与众不同,犹如鹤立鸡群。我走到松树下,仔细观察起来,发现有一棵松树最大,要5、6个小朋友才能合抱,它的树冠如同一把绿线大伞,树叶苍翠欲滴,绮立多姿,美丽极了。
啊!迷人的东岳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写秋天的山作文2
国庆放假,爸爸开车带我们去爬石佛山。石佛山又称石佛岭,位于我们郎溪县姚村乡境内,主峰353米。
爸爸把车开到半山腰的停车场内。我们站在这里,低头往下看,只见山脚下人们种的有许多蔬菜,有大白菜、萝卜等,长得绿油油的、嫩嫩的,十分惹人喜爱。抬起头往山上看,只见山上苍松翠柏绿竹成林,它们中间还有一棵棵枫树,秋风把枫叶染成了各式各样的红色:有深红、橙红,还有半红半橙,远远望去,就像一颗颗天然的宝石散落在绿色的地毯上,真美呀!
我们沿着石级往上爬,一路上怪石、危石很多。我们边走边玩,爸爸还帮我们捉了两只蚱蜢呢!我们把它放进空的饮料瓶中,然后把瓶身弄几个小洞,这样蚱蜢就不会缺养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便到了山顶,我们去参观了“蟠桃石”、“风动石”。最有趣的是那“风动石”了,那个大大的石头倾斜压在别的石块上,山风稍大或游人用力去推,它便会晃动不停,可它却不会掉下山崖,真有趣呀!
站在山顶,能看到石佛山山脚下的天子湖的全景,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微波粼粼。真漂亮呀!原来,这里是真正的“青山、秀水、奇石、幽林”啊!
写秋天的山作文3
秋天的贝壳山,层林尽染,树木茂盛,瓜果飘香……可美丽了!
一路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花。野棉花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裙子,微风轻轻吹过,它像是向我们点头微笑;马尔山像是在炫耀他朱红的长头发,不时地甩甩,又像一把扫帚,扫呀扫呀,把大地都扫干干净净了;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橙黄的,雪白的,淡红的,橙黄的像一串串肉片,雪白的像一朵朵白云。
一路上的果子也很多。打谷炮又被称为野葡萄,它看似是蓝色的,像一颗蓝宝石一样,我把一个打谷炮捏碎了,我的手一瞬间就被染成了紫色,这下我才明白它是紫的呢!路旁边栽有许多板栗树,板栗的壳上有许多刺,像一只海胆一样,里面就是板栗肉了,有的有一颗,有的有三,四颗呢!
我们的声音在山间久久地回荡,山林被我们吵醒了。我和周小力,向榜涵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颗红艳艳的,小小的红籽儿刺,把它当子弹玩。我们玩得真开心呀!
美丽的秋娃娃我爱你,美丽的贝壳山我爱你!
印象东山作文 文案: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