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

2023-03-18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

白芳礼,这位平凡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
白芳礼出生于1913年5月13日。他从小没念过书,一辈子也不识几个字。13岁时,白芳礼离开河北老家,靠蹬三轮车糊口;解放后,他成为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拉三轮车,他成了劳动模范。虽然不识字,他却很喜欢知识,尤其喜欢有知识的人。
1987年,白芳礼老人做出了令全家震惊的决定:捐出多年蹬三轮车积攒下的5000元钱给老家的学校办教育;同时,继续在城里蹬三轮车助学支教。那一年,老人已经74岁。
老人一般都是在天津火车站迎送过往的旅客,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有特殊困难的人身上。他在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上挂起了一幅写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字样的小红旗,对部分乘客实行价格优惠。
今年5月,白芳礼老人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经过近两个月的住院治疗,于7月初出院回家休养。9月,老人病情再度恶化,高烧的同时神志不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在经历了20多天的深度昏迷后,23日早晨,这位“感动中国”的老人静静地走完了人生之路。
一位退休三轮车工人,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在他74岁的时候,重操旧业,决心用自己的双腿,给贫困学生踩出一条希望之路来。在随后十多年里,他把蹬三轮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教育机构,用以资助贫困学生。据统计,他的捐款累计高达35万元,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受益。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直到将近90岁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才无可奈何地说:“我干不动了……”
这位老人名叫白芳礼。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登在报纸上,我永远不会知道,这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世界,曾经有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报纸上说,他的事迹“感动中国”。以中国地域之广大、人口之繁庶,不可能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白芳礼老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而此时此刻,我却清楚地感知,起码我自己,正在为这位已经作别人世、步入天堂的老人感动不已。
我由感动而变为羞愧。我对白芳礼老人了解越多,我的羞愧感越是强烈。我念的书比他多,体魄比他强健,生活比他宽裕,人生道路比他平坦,但是这位从来没有读过书、一辈子靠蹬三轮车谋生的老人,却使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庸俗与卑微。我也知道身边有很多觅食维艰的穷人,这些穷人的孩子由于学费高昂而不得不踯躅于校门之外,我除了写数行闲文、发几句牢骚,几乎未曾想过,还能为这些穷人做些什么。我会为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穿捡来的衣服鞋袜吗?我会为他们吃冷馒头加咸菜吗?我会为他们睡大街住塑料棚吗?我会为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奔劳不息吗?不,不会。我只会站在旁边,振臂一呼:“看哪,这里有很多穷人,你们快来帮帮他们吧!”然后悄然离去,置身事外。
我也为某些官员羞愧。他们出入豪华餐厅、高级宾馆,锦衣玉食,花天酒地,挥人民之金如粪土,撒人民之银若等闲,当此之时可曾为穷人动过一丝一毫的恻隐之心?
我为某些沐浴着“富民政策”的雨露而大发其财、盆满钵满的富商巨贾们羞愧。即便他们的财富是凭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合法挣来,而不是走歪门邪道甚至是靠欺凌穷人损害穷人利益攫取而来的,我也要问一问:你们住钻石级豪宅,开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吃满汉全席,喝法国人头马苏格兰威士忌,穿华伦天奴路易威登,打高尔夫球,养拉布拉多猎犬……在夜深人静之时,可曾偶尔想过,那些穷得无法上学的孩子,应否过上稍稍体面的生活?
我真的觉得白芳礼老人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心灵与景象,也可以照见我们许多人的鄙俗。衷心祝愿白芳礼老人在邈远的天堂享福,无须再起早贪黑蹬三轮车,无须再啃冷馒头喝凉水。他是该好好歇一歇了。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

初冬的早晨,趁着周日休息,一个人驱车从杭州赶往六、七十公里之外的德清新市镇,为的是去拜访一位拉煤老人——陆松芳。老人今年已经81岁了,自打58岁那年,老人来到德清新市,他就开始了拉着平板车给家家户户运送煤饼的生涯。长年拉着七、八百斤重的平板车走街串巷,老人的背早已蜷曲,但他的心底非常阳光。
见到老人的时候,他已经在为用户送货上门了。在一家小吃店的门前,老人正穿着一件早已发旧的深蓝色的外套,戴着用了多年的围裙和手套在卸煤饼呢。他的脸上和手上都是黑黑的,鞋子已经破旧不堪。得知我是一个人开车从杭州过来,他很惊讶,马上就显得很不好意思。我们寒暄了几句之后,老人就继续忙着卸煤饼、继续为原先预约好的几户人家送货上门了……
老人在往平板车上放煤饼,这一箱煤饼老人只卖11元,老人卖一箱煤饼大约能赚8毛钱。
这样的忙碌,通常是从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开始的。
多的时候,煤饼装到了满满一车,到第二、第三趟的时候,平板车上的煤饼会少一些。通常的情况下,老人一天要拉三车煤饼……
20多年中,街上的行人不停地更换着交通工具和身上的穿戴,老人身上的装束却几乎什么都没改变……
这么多年来,德清新市镇很多人家的煤饼都是陆松芳老人拉的,哪家什么时候该换煤饼了,老人基本上是心里有谱……
很多人家图方便,经常会一次性购买六、七箱煤饼,老人从不用别人帮忙……
家家户户的煤饼,他都会一排排码好……
非常有序,从无怨言……
好的时候,老人一天能赚三、四十块钱……
每次对方付钱的时候,老人总要目测一下真假钞票……
每一毛钱,他都细心保管……
对于自己,他却很舍不得花钱。吃饭,经常是用开水泡一下,就着剩菜打发……
手套,一戴就是很多年……
鞋子,大多是他捡来的……
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子,拉着重重的煤车,老人走遍了新市镇的大街小巷……
每次到了这样的拐角处,老人需要克服的障碍物还不少。遇到沟沟坎坎处,还需要花特别的气力。就在这个拐角,老人的煤车卡住了,我上前帮忙推了把,发现这煤饼车死沉死沉的,好重啊!花了很大的劲儿,煤车才得以通过……
毕竟81岁的老人了,这么重的体力活,已经不太适合于他了。累了,他就在路边歇一会儿,然后继续赶路……
每次歇下来的时候,总要到午后了。老人经常要忙到十二点多、一点多才能吃上午饭……
老人说,小时候他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现在,他要尽力回报社会……
平时,老人是一毛一毛地赚钱;但到了有需要的时候,他总是一百一百地捐钱。这里修路修桥一千,那里洪灾雪灾又是一千,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他更是一下子就拿出了1万1千块钱。街道的工作人员让他少拿一点,他还坚决不肯。要知道,赚这1万1千块钱,需要老人卖掉50万斤煤饼才能赚到……
陆松芳老人曾先后被评上浙江省和全国的道德模范,但是对于荣誉,老人根本不看重。德清当地的一位朋友事后告诉我说,09年老人评上全国道德模范的时候,县里领导邀请他去北京参加颁奖活动,老人却是一个劲儿地退却说不去,不要浪费路费,直到听说飞机票已经买好,不去不能退一样浪费时,老人才同意去了北京。不过这趟领奖,让老人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当我说要去他家里看看时,老人马上就把家里珍藏的宝贝——荣誉勋章拿出来给我看了,还戴在脖子上让我拍……
当我说,要给他好好拍张照片时,老人说等等等等,原来他要好好洗把脸……(其实他不知道,在拍荣誉勋章的时候,我已经把他拍进去了。)
现在,果然不一样了……
德清当地的一家企业曾经联系上老人,说愿意终身奉养他,每月给他1000块钱养老。陆松芳老人却谢绝了。他说,他不要别人的钱,那些钱就算给他,他还是会捐掉的。等哪一天自己干不动了,他儿子会养他的。而现在,趁着还能跑,他希望继续为更多的人做点善事……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

感动中国龚全珍事迹
人物生平:
龚全珍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人物事迹:
龚全珍,女,90岁,中国共产党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离休教师。
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龚全珍离开繁华都市的教育工作岗位,随甘祖昌离开都市回到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参与家乡建设。县文教局安排她在坊楼乡九都中学任教,此后便扎根这片红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从教师战线退下来的龚全珍始终关心下一代的教育成长。2003年,她加入了县镇两级的老干部宣讲团,经常进机关,入企业,进学校,下基层,为青少年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有一次,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讲完后,她来到了学校的图书室,看着空荡荡的书架,她有了新想法。回到县城后,她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生活费,到县新华书店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了凫村中学。不久后的一天,龚全珍在县关工委看报,无意中听到工作人员说起县关工委打算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但还有部分资金缺口的事,她又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400元。
2004年,在一次下乡宣讲时,龚全珍龚全珍偶然认识了下坊乡湾溪小学三年级学生郭艳兰,当得知她的父母亲均患病,全家生活非常困难,小艳兰随时面临辍学的情况后,龚全珍落泪了,她资助小艳兰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进入了初中。龚全珍还购买了复读机和磁带,鼓励小艳兰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27年来,龚全珍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贫困学子结成“1+1”帮扶对子,资助学生达百人之多,捐款达10余万元。对于这一切,龚全珍平静地说:“为党工作是本分,离休不等于离岗,自己做的事情哪怕再小,都是在延续甘祖昌建设美好家乡的梦想。”
“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最后的党费;生前资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资助到毕业……”这是龚全珍向党组织递交的承诺书。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离世,这一年,龚全珍63岁,尽管已过花甲,但为了不给儿女增添麻烦,龚全珍住进了县幸福院。在幸福院的5年中,她把自己当作是院里的工作人员,组织老人们开展政治学习,擦地板,补衣服,还拿出生活费为老人们买营养品。院里有个12岁的女孩谢小英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小学二年级就缀学帮人做保姆,还有一个工友老刘的孩子刘海青学汉字拼音硬是拼不出来,龚全珍便自己掏钱买来课本、文具,辅导他们读书,后来,她索性办起了一个幸福学习小组,将院里的孩子都组织起来。她的幸福学习小组一直坚持到1997年才搬离幸福院。
在幸福院旁,住着残疾人尹韵娇一家子,2005年,尹韵娇检查出患了白血病。龚全珍了解到她的困难后,不顾年迈,主动帮助她照看小孩,并带头捐款3000元,联系好医院,让她接受治疗。在龚全珍的带动下,她的亲朋好友纷纷慷慨解囊,帮助尹韵娇战胜了病魔,对尹韵娇一家的关心和帮助,龚全珍一直坚持了15年。家境贫寒的社区党员刘青松体弱多病,龚全珍主动与其结对帮扶,并多次上门看望,捐款捐物。社区里一个困难家庭中就读中学的女孩面临辍学,并不宽裕的龚全珍毅然资助其2000元,使得这名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2011年,琴亭镇在社区建立龚全珍工作室,聘请她作为辅导员,她愉快地答应。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担任社区辅导员期间,她一丝不苟,语重心长,真情流露地谈自己的革命信念,讲述甘将军不谋私利,一生为党、为人民作奉献的感人事迹,并勉励社区同志要珍惜大好时光,搞好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龚全珍工作室”建立以来,龚全珍共组织开展讲党课、参观活动、思想辅导、走访慰问等30余次,参与学习教育活动人次650余人,让社区党员和居民接受了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
“我从不认为自己身份特殊,但我有一份特殊的责任,就是要把老甘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开国将军夫人,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精神,是将军夫人永恒的坚守。
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中央媒体及省、市各媒体纷纷报道她的事迹。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中国共产党萍乡市委分别在全省、全市开展向龚全珍同志学习活动。她先后荣获国家、省、市“扶贫助学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爱心老人’”、“优秀共产党员”、“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萍乡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 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故事文案:

9月23日,白芳礼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3岁,他生前曾用蹬三轮车的钱,一点一点为孩子们资助学费。2012,央视把处在另一个世界的老人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出了这样一段解说词:“桃李的芬芳,离不开无言的泥土。” 是的,平凡而不平庸的老人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平凡是棵向光而生的树,在经过无言无声的灌溉后,它的果实,浸透了成功与雄壮。 社会上有太多的成功,太多的荣耀,面对着它们我们不免感到自卑,现实的苟延残喘,心灵的强烈渴求,他人的无限期望中让我们对英雄无比膜拜。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诚然,每一个人的虚荣心都会在功名面前放得无限大,内心的满足和优越为人们所向往,但是残酷的现实往往给我们当头一棒,屈指可数的机会,虎视眈眈的对手,前所未有的压力常让我们抬不起头。不禁要问:“非要成为伟大的人物,本出色的将才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吗? 所有的伟大,往往始于“平凡”。所谓的英雄,史诗,往往是从平凡做起。诚然,英雄和强者往往凭借出色的谋略,过人的胆识,精确的判断在社会中博得头筹,虽然他们表面无比的光鲜,但是每一点成功,背后却蕴藏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女士正是从普通的业务员做起,经历了上司的责骂,同事的猜疑,客户的苛刻,最终成为了万人之上的董事长。不难看出,成功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步步为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步履维艰,如果连平凡都不愿经历,那么成为史诗的梦想不正如空中楼阁,南柯一梦吗? 平凡,绝不等同平庸。平凡,也绝不等同无用。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工作平凡的人,他们必不可少。消防员的舍身扑火,人民警察的追贼缉凶,清洁工人的兢兢业业……他们的收入可能连一般的工薪阶层都比不上,但是谁又能说,我们少得了他们呢?试想,倘若一个社会没有平凡者,一个国家只会追名逐利,一个文明唯英雄主义,是尊,那么它们只会慢慢残缺,扭曲,腐烂,崩塌。国家现在正在提倡工匠精神,若把平凡小事做精做细,那么自能平凡之处见伟大。 平凡若也能铸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曾有这样一个问题:“是一段史诗铸就了一个英雄,还是一个英雄铸就了一段史诗。”我更倾向于后者。对于科比做史诗英雄的号召,他的一位女粉丝给出了“平凡努力但仍充实满足”的不同回复。是的,平凡的沙也能聚成伟岸的塔,若是遇上有心人,平凡的枯朽之木也能逢上希望的春天。 平凡,更是对自己人格体格的磨练,袁隆平本是一个普通的农业科学工作者,但他正是在多次的失败中不断总结,最终培育了“野败”,成为新的水稻改良品种,平凡的水稻,平凡的袁隆平,却在不断的失败和跌倒中完成蜕变,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平凡,甘于默默奉献,那么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的复兴,文明的进步不是指日可待吗?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平凡是棵向光而生的树,它结出的果实历久弥香,名为——伟大。是的,平凡的极致就是伟大,每个人都可以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结语:《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感动中国的老人》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