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简短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简短文案:
他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修完了美国普渡大学四年的博士学位,他还被中国人民授予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两弹元勋”。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邓稼先。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邓稼先取得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取得的博士学位。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带着满脑子的原子知识和给父亲的两双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转眼,已经到了1959年6月,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们,遇到了苏联公开违约,撤走专家的大麻烦。中央决定自己动手,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设计的负责人。在遇到了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学时,邓稼先在数学家周光召的帮助下,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邓稼先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虽历经千辛万苦而百折不回,受尽磨难而决不放弃。回国后,“舍弃小家而为大家”成了邓稼先的真实写照。世人只仰慕成功者绚丽的鲜花,谁会注意邓稼先在大漠戈壁的寂寞,邓稼先成功了,正是源于他那长久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的结果。
1985年,邓稼先因长期接触核物质,患上了肝癌。几天之后,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换上了癌症。他无力的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的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却安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的这么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力挽救他的生命。1986年,这位中国的“两弹元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人,他的祖国。
他,肩负着民族的期望和等待,独自行走。只留下一个寂寥而孤独的背影,见证他的坚强不屈。于是,是他,邓稼先,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在世界人的面前。也是他,在毅然返回祖国后,一肩扛下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重担,告别了城市的璀璨灯火,隐姓埋名在荒僻的大西北干着最粗最苦的重活,浑然忘记自己曾有过家喻户晓的辉煌。也是他,带领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团队,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正是他,秉承中华传统的谦虚内敛,创造而不占有,成功而不自居,就这样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简短文案:
题记: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藐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中国式尊严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再北京任教。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而邓稼先却放弃了美国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回国,投身于中国国防事业。1958年8月,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送等基础物理的研究。在这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的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领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邓稼先对新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邓稼先的生命追求和奋斗目标;这是邓稼先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这是中华名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这是中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是中华名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新生日子!这是属于中国式的尊严。邓稼先是中华名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半个世纪的友谊邓稼先与杨振宇从小就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有住隔壁。少年时代的邓稼先和少年时代的杨振宇总是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时,邓稼先与杨振宇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又是校友。解放前夕,邓稼先与杨振宇又都赴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邓稼先就与杨振宁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文革初期”,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别“四人帮”批判围攻。邓稼先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是只要说一句违心的话,就会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局的的损失,他顽强的顶着,处境很危险。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1971年杨振宁先生从纽约经巴黎飞抵上海。下飞机后,开列了他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张名单很快传到中央,邓稼被立刻召回北京会客。不久,在周总理亲自干预下,基地里暗无天日的局面结束了。自1979年以后,杨振宁多次回来访问、讲学,邓稼先总少不了与他叙旧聊天。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无悔的选择“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是邓稼先为鸡自己所选择的路而说的。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他还会已走过的道路,他的方向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因为他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能这样估计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邓稼先庆幸,我们更应该想邓稼先学习!他将是我终生人生价值的楷模。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简短文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 邓稼先的爱国事迹简短文案:
古往今来,有多少成功人士,他们不是在挫折中滚打摸爬中一路走来。爱迪生,历经十年,伴随着无数次的尝试,终于给人类带来了电灯;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戈壁滩,耗用6年,冒着生命危险的尝试,终于让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很多时候,面对着遥不可及的成功,只要你能提起胆子,在风雨中尝试挑战,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在成长中,成功终会与你相伴。
尝试——无意中,让它们尝试存活……
虽已过去许久,却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住在爷爷家,他为了迎接我,早早赶往市场,买下几斤新鲜的,还发着金光的枇杷。等待着我的品尝,毫不客气的我从篮子里拿过一个,迅速剥开,咬下去,饱满的汁水似乎要喷出来。很快,剩下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果核了,端详着这一个个褐色的小东西,和果实比起来,难看一千倍!我四处搜寻着垃圾桶,哪里都没有,邻居家的孩子招呼我出来玩了,没办法,我将它们随手丢进了院子旁边的小坑里,就跑出去玩了。日月马不停蹄的交换着,转眼间,我已经来爷爷家一个多月了。那天依旧是睡到自然醒,突然发现院子中央长了什么东西,好像是绿色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步两步,凑近了一看,原来是一些小苗苗,到底是什么呀?我拉着爷爷,爷爷笑了笑,说:“哦!这是枇杷苗,能结出小枇杷的!”一听这个让我想起了上个月我将枇杷核扔进大坑的那一幕,没想到我无意中的一个举动,让幼小的生命尝试着在人间活下来,可有一些却放弃了存活的念头。忽然,一滴滴雨珠慢慢落下来,越来越快,哦!马上要下雨了,爷爷忙着收衣服。我拉着爷爷要他帮小苗搭个小棚子,可他笑了笑,“就这么点挫折都经历不了,还能结出果实?”第一次觉的爷爷那么残忍!
尝试——暴雨中,让它们尝试坚持……
自那场雨之后,似乎是应了爷爷那句话,小苗的存活几率是越来越低,唯有两株还依然活在不断尝试中。夏天台风天气,它们的叶子似乎多多少少都开始枯黄了可似乎他们有一股坚持不懈的精神,长了再枯,枯了再长。在每一次尝试面前,他们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坚持!爷爷找来了小刀,削掉了它们的枝叶有好的,有坏的,我问爷爷为什么削掉那些好的枝叶,他摇摇头:“它们只有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挫折,才会越长越
好!”可看到伤痕累累的它们,我实在不忍心,不过爷爷的猜测水平实在是一流,它们经历了爷爷施加的磨难后,越长越好。它们在这条充满磨难的路上,继续走着,他们会越走越好,因为他们在尝试着……
尝试——在余寒犹厉中成长。
一年寒假,我又来到了爷爷家住一段时间。
寒风席卷了整个小区里的绿意。初春的阳光洒下,将光秃秃的树桠印画在地面上。落尽了叶的枇杷树无力地伸展,一片颓然,满目萧瑟。
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洗刷着冬季的足印。我沐浴着晨曦,漫步在春日里的小区。猛地抬眼,一抹稀少微绿、一抹稀少的橙色映入眼帘,仿佛点亮了灰色的世界,让我心头一颤,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原来,那就是小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在中的枇杷树!两个小小的橙色圆球,“镶嵌”在枯槁的树枝间。它在料峭春寒中苏醒,尝试着面对凛冽的风,尝试着抵挡刺骨的冷。风裹挟着一分荒凉而来,纤细的树枝猛地晃动,发出喑哑的呻吟。两个未成熟的小枇杷咬着牙,匍匐在枝头。寒风撕裂着它孱弱的几片树叶,而它却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尝试着与大自然的考验抗衡,尝试着在烈风中直起身子。终于,它经受住寒冷的侵蚀,在枝头绽放出独有的靓丽。在尝试中,我看到,它成长了,长成,长成初春的第一抹生机。
十年之后,我也已经十二岁了,可是那棵树却长的就是比我们人快,它们已经比我高了,在一次次不断尝试中,它们在成长着。这两棵不起眼的枇杷树中仿佛与含着一个道理:“真男儿来自地狱。‘地狱里’它们越长越高,证明着他们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路途。”也告诉给了我们:“再一次次的尝试中,你走过一条条的路,不管是阳光路还是独木桥,路上总会留下一个个脚印,这仿佛也在证明着——‘你在尝试中不断成长着’”!
走出寒冷,走出困顿。我们需要尝试。在尝试中,让我们的心灵坚毅,让我们的生命重塑价值。在尝试中,我们体味着命运的历练,我们张开臂膀,拥抱蓝天。在尝试中,我们成长,成长为迎寒盛开的木棉,成长为冲破阻碍的彩蝶,成长为新一轮的旭日。在尝试中成长,就能看到,自己的人生,春暖花开。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邓稼先的爱国事迹》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邓稼先的爱国事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