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

2023-03-15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

秦国秦嬴不详不详
秦侯不详不详
公伯不详不详
秦仲不详不详
秦庄公前821-前77644
秦襄公前777-前76612
秦文公前765-前71451
秦宁公前715-前70213
秦出公前703-前6967
秦武公前697-前67621
秦德公前677-前6743
秦宣公前675-前66213
秦成公前663-前6603
秦穆公前659-前61940
秦康公前620-前60911
秦共公前608-前6026
秦桓公前603-前57726
秦景公前576-前53739
秦哀公前536-前50135
秦惠公前500-前4919
秦悼公前490-前47713
秦共公前476-前44333
秦躁公前442-前42913
秦怀公前428-前4253
秦灵公前424-前4159
秦简公前414-前40014
秦惠公前399-前38712
秦出子前386-前3851
秦献公前384-前36222
秦孝公前361-前33823
秦惠文王前337-前31126
秦悼武王前310-前3073
秦昭襄王前306-前25155
秦孝文王前2501
秦庄襄王前249-前2472
秦王(嬴政)前246-前22026
秦帝系表(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前221-前21011
秦二世前209-前2073
子婴前2078个月
晋国晋唐叔姬虞1042
晋侯燮姬燮
晋武侯姬宁族
晋成侯姬服人
晋厉侯姬福859
晋靖侯姬宜臼858841
晋厘侯姬司徒840823
晋献侯姬籍822812
晋穆侯姬费王811785
晋殇叔784781
晋文侯姬仇780746
晋昭侯姬伯745740
晋孝侯姬平739724
晋鄂侯姬却723718
晋哀侯姬光717710
晋小子侯姬小子709707
晋侯泯姬泯706689
曲沃桓叔姬成师744732
曲沃庄伯姬鱓731716
曲沃武伯姬称715679
晋武公姬称678677
晋献公姬诡诸676651
晋惠公姬夷吾650637
晋文公姬重耳636628
晋襄公姬欢627621
晋灵公姬夷皋620607
晋成公姬黑臀606600
晋景公姬据599581
晋厉公姬寿曼580573
晋悼公姬周572558
晋平公姬彪557532
晋昭公姬夷531526
晋顷公姬弃疾525512
晋定公姬午511475
晋出公姬凿474452
晋哀公姬骄451434
晋幽公姬柳433416
晋烈公姬止415389
晋孝公姬颀388
晋静公姬俱酒249
重要事件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
前628年,晋文公驾崩,其子晋襄公即位
前627年,晋秦肴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前621年,晋襄公逝世,其子晋灵公尚幼,国相赵盾掌握政权。
前607年,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前600年,晋成公逝世,其子晋景公即位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知氏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前349年,韩、赵两国杀晋君,晋国灭亡
赵国赵简子赵鞅42(前517年――前476年)
赵襄子赵无恤51(前475年――前425年)
赵桓子赵嘉1(前424年――前424年)
赵献侯赵浣15(前423年――前409年)
赵烈侯赵籍9(前408年――前400年)
赵武侯赵□13(前399年――前387年)
赵敬侯赵章12(前386年――前375年)
赵成侯赵种25(前374年――前350年)
赵肃侯赵语24(前349年――前326年)
赵武灵王赵雍27(前325年――前299年)
赵惠文王赵何33(前298年――前266年)
赵孝成王赵丹21(前265年――前245年)
赵悼襄王赵偃9(前244年――前236年)
赵幽缪王赵迁8(前235年――前228年)
代王嘉赵嘉6(前227年――前222年)
魏国-395丙戌魏武侯元年
-376乙巳韩、魏、赵分晋
-369壬子魏惠王元年
-318癸卯魏襄王元年
-295丙寅魏昭王元年
-276乙酉魏安厘王元年
-242己未魏景闵王元年
-227甲戌魏王假元年
-225丙子(秦灭魏)
韩国韩国君主列表
韩景侯前409年-前395年在位15年
韩烈侯前394年-前372年在位23年
韩哀侯前371年-前369年在位3年
韩共侯前368年-前359年在位10年(懿侯)
韩厘侯前358年-前333年在位25年(昭侯)
韩威侯前332年-前326年在位7年
韩宣王前325年-前312年在位14年(宣惠王)
韩襄王前311年-前296年在位16年(襄哀王)
韩厘王前295年-前273年在位23年
韩桓惠王前272年-前239年前34年
韩废王前238年-前230年在位9年
郑国国君世袭
郑桓公姬友在位36年前806年-前771年
郑武公姬掘突在位27年前770年-前744年
郑庄公姬寤生在位43年前743年-前701年
郑昭公姬忽在位1年前700年
郑厉公姬突在位4年前700年-前697年
郑昭公姬忽在位2年前696年-前695年(复位)
郑子亹姬子亹在位7月前694年
郑子姬婴在位14年前693年-前680年
郑厉公姬突在位7年前679年-前673年(复位)
郑文公姬踕在位45年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姬子兰在位22年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姬子夷在位1年前605年
郑襄公姬子坚在位18年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姬沸在位2年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姬睔在位14年前584年-前571年
郑厘公姬恽在位5年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姬嘉在位36年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姬宁在位16年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姬趸在位13年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姬胜在位38年前500年-前463年
郑哀公姬易在位8年前462年-前455年
郑共公姬丑在位31年前454年-前423年
郑幽公姬已在位1年前423年
郑繻公姬骀在位27年前422年-前396年
郑康公姬乙在位21年前395年-前375年
齐国君主
姜齐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份在位年数
齐太公姜尚,字子牙前年—前1000年在位年
齐丁公姜伋(一说姜及)前999年—前年在位年
齐乙公姜得前年—前年在位年
齐癸公姜慈母前年—前年在位年
齐哀公姜不辰(一说姜不臣)前年—前863年在位年
齐胡公姜静前862年—前860年在位3年
齐献公姜山前859年—前851年在位9年
齐武公姜寿前850年—前825年在位26年
齐厉公姜无忌前824年—前816年在位9年
齐文公姜赤前815年—前804年在位12年
齐成公姜脱(一说姜说)前803年—前795年在位9年
齐前庄公姜购前794年—前731年在位64年
齐厘公姜禄前730年—前698年在位33年
齐襄公姜诸儿前697年—前686年在位12年
齐前废公姜无知(公孙无知)前686年在位2月
齐桓公姜小白前685年—前643年在位43年
齐中废公姜无诡前643年在位3月
齐孝公姜昭前642年—前633年在位10年
齐昭公姜潘前632年—前613年在位20年
齐后废公姜舍前613年在位5月
齐懿公姜商人前612年—前609年在位4年
齐惠公姜元前608年—前599年在位10年
齐顷公姜无野前598年—前582年在位28年
齐灵公姜环前581年—前554年在位6年
齐后庄公姜光前553年—前548年在位6年
齐景公姜杵臼前547年—前490年在位58年
齐晏孺子姜荼前489年在位10月
齐悼公姜阳生前488年—前485年在位4年
齐简公姜壬前484年—前481年在位4年
齐平公姜骜前480年—前456年在位25年
齐宣公姜积前455年—前405年在位51年
齐康公姜贷前404年—前379年在位26年
田齐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份在位年数
齐太公田和前404年—前384年在位21年
齐废公田剡前383年—前375年在位9年
齐桓公田午前374年—前357年在位18年
齐威王田因齐前356年—前320年在位37年
齐宣王田辟强前319年—前301年在位19年
齐愍王田地前300年—前284年在位17年
齐襄王田法章前283年—前265年在位19年
齐废王田建前264年—前221年在位44年
燕国燕惠侯38(前864年――前827年)
燕厘侯36(前826年――前791年)
燕顷侯24(前790年――前767年)
燕哀侯2(前766年――前765年)
燕郑侯36(前764年――前729年)
燕穆侯18(前728年――前711年)
燕宣侯13(前710年――前698年)
燕桓侯7(前697年――前691年)
燕庄公33(前690年――前658年)
燕襄公40(前657年――前618年)
燕前桓公16(前617年――前602年)
燕宣公15(前601年――前587年)
燕昭公13(前586年――前574年)
燕武公19(前573年――前555年)
燕前文公6(前554年――前549年)
燕懿公4(前548年――前545年)
燕惠公9(前544年――前536年)
燕悼公7(前535年――前529年)
燕共公5(前528年――前524年)
燕平公31(前523年――前493年)
燕孝公38(前492年――前455年)
燕成公16(前454年――前439年)
燕闵公24(前438年――前415年)
燕简公姬载42(前414年――前373年)
燕后桓公11(前372年――前362年)
燕后文公29(前361年――前333年)
燕易王12(前332年――前321年)
燕王哙姬哙9(前320年――前312年)
燕昭王姬职33(前311年――前279年)
燕惠王7(前278年――前272年)
燕武成王14(前271年――前258年)
燕孝王3(前257年――前255年)
燕王喜姬喜33(前254年――前222年
楚国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鲁国姬伯禽前1043年-前998年在位46年
鲁考公姬酋前997年-前994年在位4年
鲁炀公姬熙前993年-前988年在位6年
鲁幽公姬宰前987年-前974年在位14年
鲁魏公姬晞前973年-前924年在位50年
鲁厉公姬擢前923年-前887年在位37年
鲁献公姬具前886年-前855年在位32年
鲁真公姬濞前854年-前826年在位29年
鲁武公姬敖前825年-前816年在位9年
鲁懿公姬戏前815年-前807年在位9年
鲁废公姬伯御前806年-前796年在位11年
鲁孝公姬称前795年-前769年在位27年
鲁惠公姬弗涅前768年-前723年在位46年
鲁隐公姬息姑前722年-前712年在位11年
鲁桓公姬允前711年-前694年在位18年
鲁庄公姬同前693年-前662年在位32年
鲁闵公姬启前661年-前660年在位2年
鲁厘公姬申前659年-前627年在位33年
鲁文公姬兴前626年-前609年在位18年
鲁宣公姬馁前608年-前591年在位18年
鲁成公姬黑肱前590年-前573年在位18年
鲁襄公姬午前572年-前542年在位31年
姬野前542年在位3个月
鲁昭公姬稠前541年-前510年在位32年
鲁定公姬宋前509年-前495年在位15年
鲁哀公姬将前494年-前468年在位27年
鲁悼公姬宁前467年-前437年在位31年
鲁元公姬嘉前436年-前416年在位21年
鲁穆公姬显前415年-前383年在位33年
鲁共公姬奋前382年-前353年在位30年
鲁康公姬屯前352年-前344年在位9年
鲁景公姬匽前343年-前323年在位21年
鲁平公姬叔前322年-前303年在位20年
鲁文公姬贾前302年-前280年在位23年
鲁顷公姬雠前279年-前256年在位24年
注:哀公至顷公在年年数、时间,据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作了修正
卫国諡号姓名领导年代
卫康叔姬封
卫康伯(牟伯)
卫考伯
卫嗣伯
卫疌伯
卫靖伯
卫贞伯
卫顷侯前?年-前855年(在位12年)
卫厘侯前855年-前813年(在位42年)
卫共伯姬余前813年-前814年(在位2年)
卫武公姬和前813年-前758年(在位55年)
卫前庄公姬扬前757年-前735年(在位23年)
卫桓公姬完前734年-前719年(在位16年)
卫前废公姬州吁前719年(在位1年)
卫宣公姬晋前718年—前700年(在位19年)
卫惠公姬朔前699年-前697年(在位3年)前686年-前669年(复位,在位18年)
卫黔公姬黔牟前696年-前687年(在位10年)
卫懿公姬赤前668年-前661年(在位8年)
卫戴公姬申前660年(在位1年)
卫文公姬毁(父为卫昭伯,姬顽)前659年-前635年(在位25年)
卫成公姬郑前634年-前633年(在位2年)前631年-前600年(复位,在位32年)
卫中前废公姬瑕前632年(在位1年)
卫穆公姬遫前599年-前589年(在位11年)
卫定公姬臧前588年-前577年(在位12年)
卫献公姬衎前576年-前559年(在位18年)前546年-前544年(复位,在位3年)
卫殇公姬秋前558年-前547年(在位12年)
卫襄公姬恶前543年-前535年(在位9年)
卫灵公姬元前534年-前493年(在位42年)
卫出公(父为卫后庄公,姬蒯聩)姬辄前492年-前481年(在位12年)
前475年-前456年(复位,在位10年)
卫后庄公姬蒯聩前480年-前478年(在位3年)
卫中后废公姬起前477年(在位1年)
卫后废公(袓父为卫襄公,姬恶)姬般师前476年(在位1年)
卫悼公姬黔前455年-前451年(在位5年)
卫敬公姬弗前450年-前432年(在位19年)
卫昭公姬纠前431年-前426年(在位6年)
卫怀公(父为姬适)姬亶前425年-前414年(在位11年)
卫慎公姬颓前413年-前371年(在位42年)
卫声公姬训前370年-前359年(在位11年)
卫成侯姬不逝(姬遫)前358年-前329年(在位29年)
卫平侯前328年-前320年(在位8年)
卫嗣君(卫孝襄侯)前319年-前277年(在位42年)
卫怀君前276年-前245年(在位31年)
卫元君前244年-前219年(在位25年)
卫废君姬角前218年-前209年(在位9年)
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勾吴吴王为姬姓吴氏(摘自《史记》,但不大可信)
01吴太公姬太伯
02姬仲雍
03姬季简
04姬叔达
05姬周章(吴公开始称王)
06姬熊遂
07姬柯相
08姬彊鸠夷
09姬馀桥疑吾
10姬柯卢
11姬周繇
12姬屈羽
13姬夷吾
14姬禽处
15姬转
16姬颇高
17姬句卑
18姬去齐?─前586年
19姬乘(又名寿梦)前585年─前561年,25年
20姬遏(又名诸樊)前560年─前548年,13年
21姬馀祭(《左传》作戴吴)前547年─前544年,4年
22姬馀昧(《左传》作夷末)前543年─前527年,17年
23吴武王姬州於(又名僚)前526年─前515年,12年
24姬光(又名阖闾)前514年─前496年,19年
25姬夫差前495年─前473年,23年
越国序列称号名字在位时间(备注)都城
(一)夏朝时期:
01越侯无余前1888—前(建国)前1888年定都:秦余望南(绍兴花街)
02越侯丕诚
03越侯宗元
04越侯绍圣
05越侯毅正
06越侯子诚
07越侯娄
(二)商朝时期:
08越侯俶(衰落)前1598年迁都:埤中(诸暨店口)
09越侯枋
10越侯菪
11越侯潜
12越侯扃
13越侯厉
14越侯皓
15越侯僮
16越侯浑淳
17越侯仲庚
18越侯太辛
19越侯咸享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

当时齐国非常强大,齐愍王率齐军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的势力于观津,接着与三晋攻秦,助赵国灭中山,打败宋国,扩地千余里。诸侯各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都表示臣服,齐愍王因此而骄矜自满,甚至想吞并二周,自己做天子。齐王的行为激起了众怒,所有的诸侯国都对他十分不满,造成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恶化。
燕昭王认为时机成熟,召来乐毅,与他商议怎样攻伐齐国,乐毅说:“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人多,根基较深,且熟习兵法,善于攻战。对于这样一个大国,虽有内患,但仅由我们一国单独去攻打它,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齐国,必须联合楚、魏、赵、韩诸国,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方可制胜。”这就是所谓“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派乐毅出使赵国,然后又派使者联合楚、魏,还通过赵国旁敲侧击,暗示攻打齐国可获得利益,以此来诱导秦国。各诸侯国都受过齐国欺凌,都愿意与燕国联合去攻打齐国。
前284年,讨伐齐国的战争开始了。燕王调集全国所有的军队,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同时,秦太尉斯离也率领军队和韩、魏的军队会合,赵王还任命乐毅为相国。这样,秦、韩、魏的军队就由乐毅统一指挥。齐愍王得知消息后,迅速调集所有军队,与联军会战济西,结果齐军主将指挥不力,致使齐军大败。
乐毅见胜负已定,让秦、韩两国军队先回国,答应以后会重谢他们。派魏国军队攻占原属宋国的土地,命令赵军收复河间。然后亲率燕军,径直追赶败逃的齐军。
乐毅身旁的谋士剧辛觉得有点不妥,建议道:“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我们依赖各国的协助才可以大败齐军。现在应该及时攻占边境城镇,扩大我们燕国的疆域,这样才是长远之计。您现在经过境内外这些城镇,却不准备去攻占,反而打着旗号要深入腹地。这种做法,对齐国其实没什么损害,我国也得不到好处,却与齐国结下深仇大恨,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乐毅说:“你的目光未免太短浅了,齐王骄横暴虐,任用阿谀谄媚之人,而不相信忠臣贤士,在国内横征暴敛,百姓早就对他不满了,没有民心。现在齐军打了败仗,我们乘胜追击,深入腹地,齐国肯定大乱,齐国百姓肯定会背叛齐国,依附我们,这样我们征服齐国也就不远了。我们现在不乘胜追击,一旦齐王痛改前非,体恤下属,爱惜民众,那我们再要图谋齐国就难了。”
剧辛这才恍然大悟,暗暗佩服乐毅的才识。于是乐毅继续率军深入。齐国百姓果然大乱,齐愍王见大势已去,仓皇逃跑,后来在鼓里被楚国将军淖齿杀死。乐毅率军进入齐国的都城临淄,就像当年齐国抢劫燕国一样,燕国军队将齐国的金银珍宝和贵重物品都运回燕国。燕昭王无比高兴,亲自前往济上犒赏将士,封乐毅为“昌国君”,并把他留下来招降还未投降的城邑。
乐毅严肃军纪,禁止抢掠,礼遇民间的贤人,减轻赋税,废除严苛的法令,改善过去的政治,齐国人民欢天喜地。燕军长驱进军,如入无人之境。六个月之内,乐毅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邑,都更设为郡县治理。
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乐毅在军事理论上有什么建树,但他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不凡业绩,证明他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军事家。他在《报燕惠王书》中提出的国君用人的思想,对封建帝王在用人问题上提出了要求,他与燕昭王在兴燕破齐的事业中建立的君臣情谊,为封建社会的贤人志士所向往。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

所幸范雎没有死,他化名张禄,逃出魏国,到了秦国。范雎历尽艰险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秦国的实权掌握在宣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手里。范雎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王约定日子,准备在离宫接见他。
走到半道上,范雎瞧见秦王的车马来了,故意装作不知道的样子,毫不回避。秦王身边护驾的侍从大声喊道:“大王来了。”范雎冷冷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
秦王这时也听见范雎在那儿嘟囔:“只听说秦国有太后和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这句话正说到了秦王的心坎上。他赶紧把范雎请到宫里,屏退左右,然后和他单独交谈。
秦王和范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范雎说:“秦国土地多,士兵又都十分勇敢,要想统治诸侯,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十五年来却没有什么成就,这说明一方面丞相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另一方面大王您也有失策的地方啊!”秦王很好奇,问道:“我有什么失策的地方呢?”这时范雎发现有人躲在旁边偷听,他不敢提到宫里的事,就先说秦国对外的策略。
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攻打齐国,就算能获胜,也没法把两国连起来呀,所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策略是远交近攻。”秦王一听,很有兴趣地问:“什么是lsquo;远交近攻rsquo;呀?”范雎解释道:“对离我们远的国家,比如齐国,要暂时与他们交好,先把一些邻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才能扩大秦国的土地,真正做到得寸则王有寸地,得尺者王有尺地,今舍近攻远,不亦谬乎!所以先把韩、魏两国兼并了,消灭齐国的日子也就为时不远矣。”秦王听了,连连点头称是,说:“秦国真要能打下六国,统一天下,就多亏先生了。”秦王拜范雎为上卿,并且按照他的谋划,把魏国、韩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不久范雎又建议秦王废除太后的权力,又收回了穰侯的相印。然后,秦王拜范雎为丞相,封地在应(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魏王感受到了来自秦国的威胁,非常害怕。魏国丞相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派须贾到秦国来求和。范雎听说须贾到了秦国,便换了一身破旧的衣服去见他。

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 春秋战国诸侯年表文案: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前230年秦灭韩
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
前225年秦灭魏
前223年秦灭楚
前222年秦灭燕、赵
前221年秦灭齐,秦王政称皇帝,为始皇帝。
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国-起源
造父封赵
秦之先为嬴姓,世代辅佐殷商。武王伐纣,诸姬并起。与殷商属于近枝的嬴姓就走向了衰落,尤其是蜚廉这一支嬴姓部落因愚忠于纣王而被周王室所厌弃。恶来战死,失去了宗主之位,在周王室的安排下,恶来之弟季胜担任蜚廉族的宗主,季胜曾孙造父善御戎,幸于周穆王,随穆王游历四方。后徐偃王为乱,造父驾车一日千里,穆王归镐京,得以平叛。穆王因功封造父于赵城,造父立赵氏。
别居犬丘
造父举族受封,最大的得利者自然是造父一脉的直系子孙,恶来系子孙荫蒙赵城而为赵氏。
造父善于御戎,侄子大骆善于繁衍马匹。受造父之荐,周王室不计前嫌,启用罪臣恶来之后大骆,封于汧(qiān,千)河、渭河之间管理马匹。周卿士申侯将其女配与大骆为妻,生子赵成,在申侯的干预下,使赵成为大骆继承人。周孝王另封赵非子。后赵成遭到犬戎攻杀,孝王又使非子继承大骆,续嬴姓之嗣,号曰秦嬴。
恶来、季胜的后代们自此各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非子死后,其子秦仲与戎人血战有功,周封秦仲为大夫。由于两家的亲缘关系较近,至周宣王时,赵叔带在朝为卿,秦庄公在外征战,嬴姓崛起。
秦国-兴盛时期
位列诸侯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
前771年,西周王朝周幽王之子宜臼敌通犬戎,犬戎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襄义举,驱犬戎,保社稷。
前770年,宜臼即位为周平王,平王慑于犬戎之威,决意东迁洛邑以避其锋,秦襄公为周王室开路,护卫周王至新都。平王因秦襄公之功,始封秦为诸侯,并许之“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襄公得到了周王室的空头支票,谁也没有想到仅仅20年,秦襄公以及他的儿子秦文公就让这个支票兑现了。
秦晋之好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秦德公元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
秦宣公时,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边境冲突。秦宣公、秦成公皆非长命,幼弟赵任好立,是为秦穆公。
秦穆公很有雄心,为了使晋国亲于秦,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本想立晋文公已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而强大晋国、称霸中原,为秦国未来的不得志种下了恶果。
称霸西戎
穆公意欲插手中原,却被晋文公、晋襄公父子所阻,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秦穆公将矛头指向西戎,史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国-称霸受阻
东进受阻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国力得到加强,不久穆公归天,子赵罃立,是为秦康公。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晋国的夹攻之势。时晋灵公顽劣成性,赵盾(亦为造父之后)把持晋政,晋国霸权几欲崩溃,楚庄王北上争雄于晋,然秦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前604年,秦共公崩,其子荣立,是为秦桓公。桓公不恤国政,民多怨也。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一魏氏之族。
前578年,秦桓公背盟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暴死。其子石立,是为秦景公。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方针,时晋悼公立,诸卿和睦,晋国复强,楚国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无力再与晋国周旋。
偏安一隅
在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
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三晋伐秦
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攻灭智伯,智氏覆亡。赵襄子执政,三家架空晋侯,号称“三晋”。前425年,赵无恤卒,魏斯继之为执政。前413年,魏斯率领三晋联军向诸侯发难,三晋势力急剧膨胀。
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拜吴起为将,侵吞秦之西河,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
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起兵50万与魏军一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输得倾家荡产,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幸运的是三晋中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魏赵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前385年,秦公子赵师隰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献公立,仿魏制而用于秦,秦国局势得以稳定。
秦国-大国崛起
商鞅变法
前361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魏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
秦公驷称王
孝公既殁,子驷立,诸诬商鞅,驷惧而诛之,收秦之国柄。驷继父之威,积极对外扩张。
秦公驷继立,公族、客卿两用之,文武相继,国势日强。苏秦奔赵,山东诸侯惧西秦而欲合纵,张仪相秦,外连衡而斗诸侯。
前325年,秦公驷称王,史称秦惠文王。秦王驷联韩魏而攻齐楚,败义渠而并巴蜀,夺西河而吞宇内,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四雄并立
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之端倪。
魏国经魏惠王时代的消耗,国力匮乏,在秦、赵、楚、齐等大国的夹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晋当中赵肃侯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了三晋的领军人。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一生征战,使赵国雄踞北方。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的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前333年,大败越王无疆,并吴越之地,天下震动。
昭王称霸
前307年,秦武王气绝而亡,诸公子争力,穰侯魏冉欲立芈八子之子赵悝,赵武灵王趁秦乱而谋之,于燕立赵稷,秦人纳之,是为秦昭王。昭王幼,芈八子为太后,穰侯摄政。
前293年,韩魏欲攻秦,秦将白起战于伊阙(河南洛阳南),大败二国联军,斩24万人,掳魏韩联军统帅魏国大将犀武。
前283年,燕赵之相乐毅率三晋、秦、燕五国之兵而攻齐,陷齐70余城,后田单虽复国,然田齐衰败大势已定。
前278年,秦将白起出武关伐楚,次年攻入楚国腹地,陷郢都,楚卒溃败不能战,楚顷襄王迁都陈丘以避秦军之锋。
自此齐、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前270年,秦王稷见欺于赵惠文王,昭王怒,攻赵阏与,赵将赵奢于阏与大败秦军。
秦昭王知赵之强方锐,不可与之争,乃用范雎为相,迫宣太后归政,逐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范雎出谋“远交近攻”,昭王以为然,定为国策。
前260年,秦昭王攻韩,韩割上党以赂秦,上党降赵。秦昭王怒,欲夺上党。赵起倾国之兵以拒秦,秦调关中之卒以攻赵,两军对峙于长平,赵廉颇不能退秦,王龁不能败赵,相持数年。
赵孝成王以赵括为将,秦昭王秘遣白起为帅,赵括攻秦不克,赵军粮道被截,反被秦军所围46天,赵括战死,白起坑杀赵军40万于长平。赵国一蹶不振。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秦国的险胜而告终,秦国的最后对手被击溃,统一天下终成定局。
秦国-灭亡
秦始皇死后,赵高勾结胡亥与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帝,并赐秦始皇长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昏庸,没有秦始皇对各地反抗力量的驾驭力。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因可判死罪的失职而领导民工起义。反秦斗争随后由项羽与刘邦分别领导,西入关中攻秦。这时赵高杀丞相李斯,杀二世,立始皇孙子婴为秦王。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灭殆尽。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春秋战国历代诸侯列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