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作文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作文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文案:
大学语言(文言文)议论文部分
议论文部分
议论文:基本知识点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
4、驳论的着眼点: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考核要求
1.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2.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3.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4.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樊迟、仲弓问仁
(一)孔子及《论语》的基本情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二)《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爱人、克己复礼
(四)重点字句:
1、樊迟未达2、举直错诸枉
3、富哉言乎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往年考题:
(2005)下列作品中,属于儒家学派重要著作的有()
A、《墨子》B、《论语》C、《庄子》D、《孟子》E、《老子》
单选:
1、单选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A、《孟子》B、《论语》C、《孔子》D、《墨子》
2、单选题:《论语》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
A、艰涩深刻B、微言大义C、言辞犀利D、逻辑严密
《老子》二章
(一)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二)《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
开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巨著。
(3)老子文章的特点:
1、语言朴素流畅;
2、多用排比韵语,音调协婉,便于诵记;
3、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
(四)本文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的对立统一來说明美和丑、善和恶的对立統一,揭示了事物都會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是互相依存、联系在一起的。
(五)重点词句:
1、斯恶已2、天之道
3、损不足以奉有余4、其不欲见贤
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六)练习:
1、《老子》,亦称()
A、《南华经》B、《道德经》C、《山海经》D、《冲虚经》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自()
A、《庄子》B、《论语》C、《墨子》D、《老子》
晏子对齐侯问
(一)《左传》:
1、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春秋左传》
2、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其书可以定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3、以鲁国为主体,记载了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经济,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代表作,是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4、区别:《左传》编年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杂史,《国语》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史记》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最早的编年体通史。
(二)本文从国家政治角度,论证“和”与“同”的本质区别。晏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和”,不是不分黑白、混淆是非的和稀泥,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君可则献其否,君否则献其可,君臣之间,应允许存在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和理想境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表。如梁丘据之同于齐侯,乃是为利益驱使谄媚君王,不说真话实话,影附响随,以保持表面上的一致。这不仅表明臣僚人品的低下,也容易助长君王的专制思想,这样的“同”,与“和”是有天壤之别的。
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说理形象生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所论显得精辟透彻,富有哲理启迪。
(三)什么是“和”、“同”,两者的本质区别
“和”:指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
“同”:指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认识的存在、发展
(四)“和”与“同”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态度:
“和”:指出对方不足,使其更完备,希望国君能把国家治理好
“同”:曲意迎逢,依附国君,给国家带来伤害
(5)本文艺术特点:
1、双重比喻,反复论证2、说理形象,论证精辟透彻3、语言精当,富有哲理
(六)往年考题:1、(2008年)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具有本质区别的一文是()A、《孟子·民贵君轻》B、《左传·晏子对齐侯问》
C、《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D、《论语·孔子论修身》
2、(2011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
翻译:齐侯从打猎场归来,晏子(等候)在遄台侍奉(他)。
3、(2007年)下列属于纪传体通史的著作是()
A、《国语》B、《左传》C、《史记》D、《战国策》
4、(2010年)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国语》B.《史记》C.《左传》D.《战国策》
(七)练习:
1、翻译: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2、多项选择:《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是()
A、双重比喻,反复论证B、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
C、说理形象,论证精辟透彻D、语言精当,富有哲理
3、单项选择:《左传》的记事主体是()A、鲁国B、秦国C、齐国D、赵国
4、单项选择:《晏子对齐侯问》一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子B、演绎法C、类比法D、归纳法
5、多项选择:《晏子对齐侯问》引用《诗经》的句子是()
A、民之所欲,天必从之B、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
C、德音不瑕。D、君子和而不同。
史伯对桓公问
(一)《国语》的相关知识。
(二)中心论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本文艺术手法(说理方法):
1、对比法。把“和”与“同”对立统一起来,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先秦哲学中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
2、类比法。多处运用了---譬喻,“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等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喻说明。
3、理论论证。史伯不仅引用《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古训作为历史依据,更以大千世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作为理论依据,来论断专制统治的必然衰败。
(四)重点词句:
1、其:将
2、弊:衰败
3、殆:恐怕,大概
4、裨:增益
5、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
6、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
:周幽王却要抛弃这种和谐的法则,而专门喜欢同一。
练习:1、“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来自于()
A、《晏子对齐侯问》B、《秋水》C、《召公谏厉王弭谤》D、《史伯对桓公问》
大同
(一)《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内容基本上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的先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的论述。其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二)大同:平等和谐的理想世界
(三)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因此,儒家向往的“大同”理想,正是对大动荡的混乱现实的一种强烈反拨。
(四)重点词句:
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大人世及以为礼。
3、刑仁讲让。
4、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五)
1、单选题:《礼记·大同》中与“大同“进行对比的是()
A、大和B、小康C、小和D、小同
2、(单选题)《礼记·大同》中使用最为突出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夸张C、排比D、对比
3、(多选题)《礼记·大同》的语言艺术特点是()
A、文章铺排扬厉,多用排比,气势宏伟。B、比喻手法的运用,语言形象生动。
C、章法脉络清晰,首尾相应,环环相扣。D、用韵讲究,节奏感强。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中心论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阻止老百姓开口,其危害性大于堵塞河流流动)(考出处)
(三)本文艺术特色:
1)语言深厚浑朴,精辟机警,寓于哲理性
2)论说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和说理力。
3)运用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四)重点词句:
1、堪:忍受
2、弭:消弭、制止
3、阜:增加
4、胡:怎么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6、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7、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五)往年考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2008)
A、《国语》B、《左传》C、《史记》D、《战国策》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3、《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体例为()
A、纪传体B、编年体C、断代体D、国别体
4、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翻译:所以,善于治水的人,排除雍障之物,使河水畅流;善于治理国家、统治民众的人,引导老百姓讲话。
(六)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说理特点有哪些?
1)语言深厚浑朴,精辟机警,寓于哲理性
2)论说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和说理力。
3)运用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谏逐客书
(一)李斯,秦著名政治家。
(二)在本文中,李斯以秦国四代君主都以客卿致富强而成霸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证客卿并不负秦,秦国历来也不却客。还列举种种珍宝器物虽不产于秦,都能为秦王所用,与用人进行对比,说明用人与使物也理应统一。
(三)全文处处交织着“昔与今”、“重物与轻人”、“纳客与逐客”、“利与害”、“损与益”、“已与仇”、“统一与亡国”等多方面的对比。一正一反,一利一害,两相对照,是非昭然。
(四)重点词句:
1、服太阿之剑:
2、太山不让土壤
3、弃黔首以资敌国
4、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五)练习:1、《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A、客商B、看客C、游客D、客卿
2、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缪公广招贤才、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
3、在()一文中,作者反复运用“昔与今”、“重物与轻人”、“利与害”、“损与益”、“已与仇”、“统一与亡国”等词进行对比论证。
A、《谏逐客书》B、《留侯论》C、《进学解》D、《五代史伶官传序》
4、谏逐客书》一文中所列举的辅成秦国帝业的客卿有()
A、百里奚B、商鞅C、孙武D、张仪
5、《谏逐客书》大量运用的句法是()
A、双关B、排比C、对比D、夸张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批评秦王重外物轻人才,秦王所重的“外物”包括()
A、色B、乐C、珠D、士E、玉
7、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50),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回答:
(1)这一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这段话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议论的前一部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过秦论
(一)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二)过:指出过失
(三)《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四)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五)本篇最大特点:——用叙事说理
(六)重点词句:
1、不爱珍器
2、奋六世之余烈
3、余威震于殊俗
(七)练习1、“过秦论”的“过”是()的用法。
A、名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名词作动词D、名词作状语
2、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A、非及向时之士也B、倔起阡陌之中
C、鉏耰棘矜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3、(多选题)《过秦论》中出现的对比有()
A、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B、秦与六国的对比。
C、秦与陈涉的对比。D、陈涉与六国的对比。E、孝文王和秦始皇的对比。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本文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三)主要论证方法:对比法
1.“满与谦”2.“损与益”3.“忧劳与逸豫”4.“兴国与亡身”5.“盛与衰”
(四)重点词句:
1、原:2、举:3、莫:
4、为:5、忽微:6、所溺:
7、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8、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以首。
(五)往年考题:
1、文段分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自然之理也。(2005)
2、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2007)翻译:
3、解释加点词: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2008)
原:
4、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011)翻译:
(六)练习: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答: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这两个警句告诫后人,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一个人为事业奋斗,都必须勤勉、发奋,不可贪图安逸、意志消沉。
2、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答: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力赞扬成功的发奋、勤勉及成功时意气的雄壮,接着写失败时形势的衰弱,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格外令人信服、发人深省。
3、本文的主要论据种类:
事实论据: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理论论据: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用:使论证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4、《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主要观点的是哪两句
(2)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据
(3)作者用什么办法来突出中心观点?
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从这里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论据是什么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一、题解:张中丞传即李翰写的《张巡传》,叙同序,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即后序。
二、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倡导古文运动。
三、安史之乱为背景:本文记载的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捍卫唐朝统治,死守睢阳城的事迹。
四、解读文本
一)全文特点:叙议结合二)写序的原因:补漏
三)对造谣中伤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和澄清。
1、第2段“两家子弟材智下——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驳斥的谬论:由于许远和张巡都是城破被俘,而张巡被先杀许远被后杀,
就认为许远是“”畏死而辞服于贼。
驳论方法:驳斥论点
主要论据: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而犹死守信以为“国亡主灭”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而犹死守
2、第3段“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其亦不达于理矣”。
驳斥的谬论及其着眼点:由于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所以认为许远是投降了敌人。
着眼点是驳斥论据。
论证法: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法
所用论据:一是引绳而绝必有处;二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属于日常事理论据。
3、第4段“守一城——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大意:歌颂张、许二人“守一城,捍天下”的伟大功绩,抨击逃跑者、坐观者、污蔑者的丑恶形象。
表现方法:对比、反衬
行文特点: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数量与趋势的对比。
4)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在睢阳保卫战中的英雄事迹和有关轶事。
1、第5段“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表现出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刻画南霁云的方法:语言描写、行为描写,肖像描写
侧面描写:一是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妒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反衬
二是用南霁云抽到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托
三是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2、第6段“及城陷——阳阳如平常”
表现张巡的性格特征: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为描写
表现方法:侧面烘托如“众见巡起,或起或泣”“众泣不能仰视”。
五、归纳重要知识点:
1、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张巡、许远、南霁云
2、本文主要的两种行文方式:叙述和议论
3、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
1)为许远辨诬
2)在辨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3)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4)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
5)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作文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文案:
前言:中华文化四要素:道统、天命、圣人、教化。行道从修道来,修道从教化来,教化从圣人来,圣人从天来,天从道来,道从诚来。
天地是道所造化,古今是道所运行,人物是道所生成;主宰这一切的是上帝,继承这一切的是圣贤,阐明生天生地生人物的道理而教化后世的,是经典的功劳。尽性事天的学问,没有比四书五经更完备的,正性立命的修养,没有比《易经》更详细的。儒教敬天配天的功德,可以说尽善尽美了。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朝闻道,夕死可也。”子贡说:“性与天道不可得闻。”
道统的源流,从伏羲开始,传至孔子,春秋战国,世道大乱,人心不古,相交征利,战乱不休。孔子奔走列国,明传教,暗传道,鲜有人知。儒家的“止至善、用极”,与道家的“得道”,佛家的“证果”同出一理,可惜世人不明儒教[真义],互相倡导的是[安章锻句]的文学,而搁置[生命实用]的学问于不顾,使得后世没承受[安身立命]的大利,这是先圣所料想不到的事。
儒门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讲的是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为政之道,都是圣人之道。《论语》以学道为开始,以知命为结果;《孟子》以义利之辨为开始,以知天事天为结果;《大学》以格致为开始,以治平为结果;《中庸》以率性修道为开始,以中和位育为结果。
不读四书,会有四输:出口无章,处世无方,仪容不庄,生命无光。
《大学》是儒教教人的薪传,以内圣外王一贯的绝学,而立人道极则。其[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开展,由内至外,由己及人,就是恕道的极致发展。而[六步道功:止、定、静、安、虑、得]的心性修养,更由粗而精,最后臻于至善的极境。与佛、道、耶、回之教不相上下,更是当今的[救世良教],所以当今儒教应运,世界通行。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好好学习。
下面我将自己从圣贤仙佛那里学习来的点点滴滴,书写在此,愿与有识之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挽世道为清凉,化人心为良善,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大学》一书,分七大纲领
一、全书总纲领(明德止善,是道功,教功,事功。立性体大道,成礼运大用。)
(一)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新补处,仙佛所补。原来的文章里面没有),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是学圣学贤,是大人的生命学问,指所学是为了立身行道。在于使人恢复灵明的本性,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近能与最亲近的九族和睦相处,远能使天下百姓皆恢复光明的自性,作自我的新民。达到最圆满究竟的境地。
1、述明明德(德明荷担天命,完成家国天下的治道,首在格致。)
(二)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的圣君贤相要使天下百姓皆能恢复灵明的本性,先要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先管理好他的家庭和家族,在伦理上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妯娌相亲,充满天伦之乐。要想治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必先修好自身的品格,言行相顾,舍己从人,虚心容物,二六时中,如对鬼神;要想修养好自身的品格,必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念头;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念头,必先诚实自己的意念;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发先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不为形役,以良知应物,使内外皆明、皆知,即《中庸》的“自明诚”;欲致其良知,必须先格心物。将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一切传染习性都除去,恢复固有本然的善性。明白一切万事万物之理,不害物也不为物所害,而能善尽物用。
(三)原文:物格而后致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将后天的一切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传染习性都除去,恢复固有本然的良知。如是推广行远,尽量发挥良知的能力,善尽天职而化民,意念虽然还想为恶,已经得不到支持的友伴了,所以叫做诚;意念既然有了歇止之处,心就会跟着意念端正,心念居正,本性就会光明磊落,得以修养,自身既修,现于言行,大德感召,家人没有不俯首不受感化的,家虽千口,心只一念,叫做家齐;国是一家一家的集合,一家齐而众家慕,推广行远,家家都迎向春风,礼乐施行了;再用政令刑法辅助,国家就大治了;国治诸候响应,朝野仰望,天下怎会不太平呢?
(四)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康诰.周书》篇里,周公对弟康叔训诫:你一定要访求商朝遗民中的贤人君子和年高德劭的长者们,请教商朝先人所以兴盛和灭亡的道理,而且务必要爱护人民。《太甲.商书》上说:人常常返照、护持上天所赋于人的本性。《帝典.尧典.舜典》说:能尽性至诚,光明原本崇高的德性。都是在说,人要使自己的本性常明。
2、述亲亲新民(圣人知新,亲亲仁民爱物,敬畏天命是根本。)
(五)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亲亲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物质,都有根本和枝末。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终结和开始。明白了这些根本枝末开始终结的道理,也就接近了解世界万事万物生灭消亡的真相。上自教养万民的领袖,下至平民百姓,都是怀恩报本,涵养性天的纯厚。如果根本扰乱,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不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次第做起,内圣功足,以不言化诸国,以立身教万民,而能治理好家国天下的,是没有的事。应该看重的却看轻了,应该看轻的却又看重了,想把事情做好,也是没有的事。
(六)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畏天爱民。
译文:商汤刻在铜盘上的铭文说:如果每日能够主敬存诚,洗心涤虑,借假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就应该保持天天自新,新了又新。《康诰.周书》上说:使人民恢复自性的光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篇》上说:周朝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是文王能日新其德而及于百姓,故其天命常新。所以,在上的人能够敬畏天命,慈爱黎民百姓。
3、述止至善(明定、静、安、虑、得五德,行仁、敬、孝、慈、信五事,贵知止。)
(七)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知道将心止于何处,然后心才有所定见,外定其身,内定其心,心才不会飘浮不定,手足无措。这样身心皆定,内心就不会纷乱,不起妄想。身心长定久静,就能安泰和顺。身心安泰和顺,安于真静,光明生,智慧足,静中真机现。既安能虑,所安愈坚,所进愈真;若不能虑,则所安不能久安,恐会退转。常止至善之境,至真至诚,不退不出,久于其所,就会有所收获,即圆满内圣外王的道功,教功,事功。所以君子皆以止至善(即道家之“成真”、佛家之“证果”)为归。
(八)原文: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袅,止于丘隅。]子曰:[乌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译文:《诗经.商颂.玄鸟篇》上说:首都及其周围的地方,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小雅.缗蛮篇》又说:‘缗蛮’叫着的黄鸟,落在山里树木最茂盛、最安全的地方。孔子说:‘缗蛮’叫着的黄鸟,都知道止于何处,何况是人呢,还不如鸟吗?
(九)原文:诗云:[穆穆文王,乌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篇》上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将他的德行推广行远,亲化民众。故岐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风湛然像蔚蓝的苍天,民风光明像秋水般没有杂染。做为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为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为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为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守信。
4、总结纲领(德是圣德,善是至善。圣人治世,贤贤亲亲,安和利乐。完成道统慧命的传承。)
(十)原文: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译文:《诗经.卫风.淇澳篇》上说:看那卫国淇水的转弯处,绿竹长得美好又茂盛,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道理学问的功夫,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养身心的功夫,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模样庄重,胸襟开阔,气度不凡,风度翩翩,这样一位仪表堂堂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十一)原文: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这里所说的如“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先修至德以凝至道的学问;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练,省察克治的功夫。说他庄重而开阔,是说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是说他非常威严、显赫、胸中一片光明磊落,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非常难忘啊!他的道德与事功达到非常美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十二)原文:诗云:[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以此没世不忘也。
译文:《诗经.周颂.清庙之什烈文篱》上说:啊啊!前代的周文王、周武王,真使人难忘啊!上根利器的人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九族;对下根利器的平民百姓,则要先安顿身家生活,让他们获得既得的利益,然后给予礼乐教化,他们才会很乐意地接受。所以,前代的君王虽然已经去逝,但是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5、述格物致知(分别叙述明明德八条目。格物先格情之不正面而归于正,良知即现。)
(十三)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人知其所亲爱而僻焉,之其所贱恶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之其所哀矜而僻焉,之其所傲惰而僻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其苗之硕。]
译文:所谓致知,就是使良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明物性,正物性,尽物性。不为物所蔽,亦不为物所役。人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容易陷入溺爱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爱的偏差,达到[亲爱而不溺],太爱自己也会有偏差。人对于自己贱恶的人,容易掉入轻贱厌恶遗弃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恶的偏差,达到(贱恶而不弃)。人对于自己畏敬的人,容易掉入畏敬疏远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敬的偏差,达到(畏敬而不疏)。人对于自己哀矜的人,容易因可怜同情他,于是生暗喜心而不自觉,要在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哀矜的偏差,达到(哀矜而不喜)。人对于自己傲惰的人,容易掉入傲视怠慢而不自觉,在要情感发动时,同时启动良知的监察,导正傲惰的偏差,达到(傲惰而不慢)。在感情上喜欢一个人,同时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盲点和缺点,,不因喜好情绪造成褒扬姑息的偏差。在感情厌恶一个人,同时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优点和长处,不因嫌恶情绪造成废人废言的偏差。性情涵养要从感性而理性而空性,修成性情中人。父母看不见孩子的缺点,,因为溺爱太过;农夫看不见稻苗肥大,因为贪心不足。
(十四)原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物不得尽其情也。此谓物格,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孔子说:听断讼案,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没有一个人不能悟到本来的真实,也就是让人人尽性尽情,得见本真而没有争讼。这就是心物已证已明,明物则物不害性;明物就是明道,明道就是明命,明命就是明性。这就是知道万物同出一个根源。这就是真格物,慧聪而德明,气真而道立;意念诚,葆真以无妄,全性而明天。
6、述诚意(诚是慎独戒欺,意念真实无妄为诚意。)
(十五)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嗅,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所谓诚实自己所发的意念,就是不要挟物欲来欺骗自己的良心正气。厌恶不好的气味,喜爱美好的事物。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隐微的心念,不愧屋漏,无惭衾影。
(十六)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惧其独也。
译文:品德低下的人在寻常起居之间,天理不能战胜私欲,心心念念,都是声色货利,没一件好事。看见那些品性端正的君子,就会自惭形秽,愧怍不安,从而隐藏他们错失不善的一面,露出伪善的一面;在明人眼看来,从外到里,就像看透心肺肝脏那么清楚。这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内行有愧而正气不足。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隐微的心念。
(十七)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子说:众多的眼睛都在看着,众多的手都在指着,难道还不够畏惧吗?富贵的人将房屋内外装潢舒适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离以道为家而光泽生命(自性圆明叫富,屋好比身体,性光圆明,流溢内外,哪有不润泽身体的?)。内心坦荡自在,身体自然安和舒泰。内在生命真诚,外在行为态度也就真诚;这就叫以生命对生命,以真诚对真诚。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7、述正心修身(修养之首,在端正身心四不正)
(十八)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听,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所谓修身,就在于要使自己的心念端正,心能正,则身正(思无邪),故正心为修身之本。一个人掉入忿怒不平,火气就上来,是心倒了身也跟着倒了,这时情绪欲望反过来主宰天性,主人变成奴隶了。一个人因为恐惧而丧失信心,就妄想妄见,必招魔灾。一个人好乐心生,贪生贪得,不死不休,心也不得端正。一个人忧患生痴迷,执着不放,就会没完没了,心也不得端正。一个人亡失了心,身体就失去了主人,虽有耳目口舌,都起了不作用。那他看到的,都是非心之正(邪见),非不见也;听到的也非心之正(邪闻),非不听也;食到的也非心之正(邪僻之味),非不食也。所以修身养性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念。
8、修身其家(修身以诚而人服,反身无过而人从。)
(十九)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所谓其家之道的根本在于修养自身。尧舜之道,不悖于仁,统领天下,而天下之人从之;桀纣之君反其所行,暴虐于民,而天下亦从之,皆自身作则之效也。身仁而人从仁,身暴而人从暴。自己所发出的政令和自己所行、所好相反,老百姓不能服从。也就是给出无效的指令,白费力气。所以,自己本身能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去做,自己本身没有此缺点,然后才能去责备别人的缺点。潜伏于自身内心的存心,如果不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要想以此去开导别人,使人明理,是不可能的。这就叫自身不修,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9、齐家治国(诚身而后其家,忠恕之道备。人效法其家而可以为国表率。)
(二十)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人也。
译文:所以治国必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能教化家人,竟能教化国人,是从来没有的事。君子把一身看作是国,治身中的国,存天理遏人欲,用天性摄政权,主宰心身共同做事,于是安身立命。而后推于家庭,就是齐家。君子齐家的效果,可以为国人效法,就能治国了。能对父母尽孝,没有不尽忠国君的;能对兄长尽悌道服事,没有不恭敬长上的;能本着慈幼之道来爱人,没有不得众人心的。《康诰》上说:人人具有赤子一样的本性,君王爱护百姓,如同父母照顾婴儿一样,真诚无私地保民爱民,离仁民新民,安和利乐的目标就不远了。君王不顾天性,只靠制度文物来管教,是本末颠倒,就好比是先学养育孩子而后再嫁人。
(二十一)原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利,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译文:做国君的一家人能行仁义之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仁义风气,就可普遍地兴盛起来;领导者一家人能行礼让之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礼让风气,就可普通地推行开来。领导者贪求声色货利,全国就会陷入寡廉鲜耻的混乱。其相应就是如此,这就叫一句话能够坏事,一个人能够定国。
(二十二)原文: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周南.桃夭篇》说:桃花娇嫩,桃叶美盛,一个贤淑贞静的女子嫁到婆家,必能使家人和顺。既然已经能齐家了,自然可以教化国人。《诗经.小雅.蓼萧篇》说: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齐家之至,足以教化一国之人。《诗经.曹风.鳲鸠篇》说:自己的行为不出差错,德性可以端正四方的国家。只有当一个人无论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时,然后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管理好国家必先管理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10、治平天下之一:明道立德以安民,忠信实善亲仁可得民。(此段言治国之本,在明道以立德,推己德以安人;拿得失作衡量,得国失国在君不在民。)
(二十三)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译文:之所以平定下天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能够先修其身,以立杆见影。吾孝吾老,顺其心,养其身,尽力做好子道,上行下效,则一国民众,都能以老老之道而孝其亲;在上位的人能够吾敬吾长,谦恭忍让,尽力做好悌道,则一国民众,都能以长长之道而敬其兄;在上位的人怀抱悲天悯人的宏慈,照顾鳏夫寡妇孤儿独老,人民也会慈悲喜舍,不违背慈爱的人道。所以君子有度量事理,推己及彼,推己之心以度人的忠恕之道。
(二十四)原文: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恶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于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于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上对下容易犯傲慢无礼:我们不愿意上位的人用不合理、不守礼的事加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下属设想,绝对不敢用无礼的行为加在部属身上;下对上容易犯不忠不诚:我们不愿意下位的人对我们不忠,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上司着想,绝对不敢用不忠的行为加在上司身上;前对后容易犯固执自是:看到前面的人做事固执不变通,刚愎又自以为是,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后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固执自是的行为加在后面的人身上;后对前容易犯敷衍塞责:看到后面的人做事马虎随便,拖拖拉拉不负责任,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前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敷衍塞责的行为加在前面的人身上;右对左容易犯抢功推过:看到右面的人做事抢别人的功劳,掩饰自己的过错,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左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推过抢功的行为加在左面的人身上;左对右容易犯以牙还牙:看到左面的人遇到冲突的事,只会报复攻击而少宽容体谅,我们要存警惕的心为右面的人设想,绝对不敢用以牙还牙的行为加在右面的人身上。这就是尽其在己,而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足以平定天下。
(二十五)原文: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僻,则为天下戮矣!
译文:《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篇》说:高峻耸立的终南山,山石堆积得又高又大,再远都看得到。太师伊吉甫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谨慎言行啊!人民都仰头看着你的行为。当家当国政的人,不可不小心谨慎啊!如果政令偏斜了或政策做错了,会遭受到天下人的羞辱,甚至杀戮。
(二十六)原文: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商朝的前王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德业能够与上帝的心相合;到了商纣王失德失民心,也就失去天心了。周朝应拿商朝的得失作为借鉴,因为伟大的天命如果没有德业作基础,是不容易维系保持的。有道能得民心就可以保国,无道而失民心就失国。所以君子的大道:尚忠信戒骄泰。在民之上,以忠信为主,忠则(己无不尽),信则(人无不从);民从而焉,天亦眷之,故得民者得国天下;否则在民之上,骄则民受其虐,泰则民怨其暴;而众心离,民离而天亦弃之,此其谓失国失天下。
(二十七)原文:《康诰》曰:[惟命不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文:《诗经.康诰篇》说:天命不与常,随着民心的向背而转移,(道先德),德立则得之,德失则失之。(道在善),善则得众而得国,不善,则失众而失国。楚书上记载着楚大夫王孙圉的话:楚国不把金玉当作宝贝,而以善德、善人当作宝贝。晋国子犯曾经说过:一个出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当作宝贝,只有把仁德、孝亲当作宝贝。
10、治平天下之二:同民好恶,进贤人退小人。(此段言好恶之道。为国者,好恶必公,以民为心;为民进贤退不肖,才能保国利国。)
(二十八)原文: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不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作文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文案:
古文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
2、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子张》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
6、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管子》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1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4、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1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0、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2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2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
23、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读书录》
24、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2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2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周易乾文言》
28、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29、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30、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
3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33、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3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36、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3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小雅蓼莪》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3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42、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
43、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
4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47、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4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49、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
5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5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咏史》
5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53、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
5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
55、五刑不如一耻。
吕坤《呻吟语治道》
5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5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58、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5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6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6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
62、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6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6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65、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
6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67、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6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7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
7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72、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7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7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7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论语里仁》
7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7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7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8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潜书讲学》
8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8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8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8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8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8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
8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9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性恶》
9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9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9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9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0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10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0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
10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10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写怀》
10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0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09、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1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11、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11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113、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贾谊《新书审微》
114、贫贱之交不可忘。
《后汉书宋弘列传》
11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11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
陈子昂《》
11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118、轻诺必寡信。
《老子》
119、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2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121、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赵冲国传》
122、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12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12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2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12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12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3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31、前车覆,后车诫。
《汉书贾谊传》
1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33、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学习到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3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135、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36、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137、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13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39、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4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1、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1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4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45、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14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
14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
14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149、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
15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15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152、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1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5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15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15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57、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15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题画竹石》
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
160、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荀悦《申鉴俗嫌》
16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16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16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16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16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6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16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16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16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17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171、父慈而教。
《左传》
172、改过不吝。
17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网
17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7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17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177、日新之谓盛德。
《周易系辞上》
17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
17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180、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18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182、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83、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
18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8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8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18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
18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18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190、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包拯《论星变》
19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19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19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19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19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19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9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9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20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20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0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0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204、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205、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20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
《文字自然》
20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2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2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2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2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作文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文案:
原文译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瑁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康诰》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絮矩之道”。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絮矩之道”。《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康诰》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学语言(文言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