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书五经】引用句作文 五经中的书是什么内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书五经】引用句作文 五经中的书是什么内容文案: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
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4、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
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尚书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礼记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周易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左氏春秋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书五经】引用句作文 五经中的书是什么内容文案: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
2、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3、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9、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1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1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2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2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
2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
2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24、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6、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
2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2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0、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
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3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
3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
3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4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4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4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4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4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
4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4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5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
5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5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
5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5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
5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
58、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
5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6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62、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
6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6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6、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6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6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7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7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7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4、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75、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7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77、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
7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79、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8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8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2、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
8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
8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8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8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8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8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9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9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
9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93、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
9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5、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9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9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10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0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0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0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
10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
10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10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
10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109、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1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1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14、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
11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11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7、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118、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1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2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2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1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2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12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12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
12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1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2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
13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13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
13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13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
13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135、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3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13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
13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
13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
14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14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14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14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
14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45、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
14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14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14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1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
150、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
15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1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5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15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155、学无止境。——荀子
15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15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15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5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
160、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婴
161、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16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6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6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6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6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16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169、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
17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7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
17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7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7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
17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7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7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
17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17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8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8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8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金榜VIP已享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五经】引用句作文 五经中的书是什么内容文案: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圣人无常师。——韩愈
3、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5、人无贤愚,非学曷成?——陆以田
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8、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9、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14、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1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16、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17、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18、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20、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21、嗜书如嗜酒,细味乃笃好。——范大成
22、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3、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24、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25、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7、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8、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水平。——卡莱尔
2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0、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31、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32、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33、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5、读好书就是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3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7、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3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9、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0、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41、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4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43、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
4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45、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46、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4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4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0、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51、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52、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5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5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协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5、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56、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57、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58、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59、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60、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6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6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63、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64、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6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
66、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67、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唐)吴兢
68、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6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70、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神童诗·劝学》
71、好书有不朽的水平,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72、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7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很多。——卢梭
7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7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7、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78、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79、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水准。——富兰克林
8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1、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2、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绝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83、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84、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能够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能够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85、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86、书籍是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能够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87、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卡耐基
88、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持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89、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90、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但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91、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但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92、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茨威格
【书五经】引用句作文 五经中的书是什么内容文案: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5、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6、上下同欲者胜。
7、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8、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9、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10、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11、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12、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1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14、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15、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16、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17、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18、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并计谋,为不可测。
19、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20、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21、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2、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23、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24、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25、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26、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27、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28、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29、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30、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31、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32、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33、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34、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35、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罢了。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36、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37、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38、凡为客之道:深刻则专,主人不克。
39、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
40、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41、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42、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43、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44、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45、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46、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萁、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47、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48、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49、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50、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51、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52、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53、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54、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输赢见矣。
55、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56、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57、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58、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逝世地。
59、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60、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回生。
61、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62、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63、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64、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65、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66、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弊。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67、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68、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69、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70、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71、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
7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73、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乎意料。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4、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75、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76、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77、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78、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79、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80、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81、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82、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83、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84、掠乡分众,廓地分守,悬权而动。
85、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86、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书五经】引用句》作文的经历,对《【书五经】引用句》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书五经】引用句》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五经】引用句》,希望对大家写《【书五经】引用句》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