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

2023-03-22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翻译李贽《焚书》原文:郑子玄者[1],丘长孺父子之文会友也。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亦可喜,故喜之。盖彼全不曾亲见颜、曾、思、孟[2],又不曾亲见周、程、张、朱[3],但见今之讲周、程、张、朱者,以为周、程、张、朱实实如是尔也,故耻而不肯讲。不讲虽是过,然使学者耻而不讲,以为周、程、张、朱卒如是而止,则今之讲周、程、张、朱者可诛也。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然语人曰[4]:“我欲厉俗而风世[5]。”彼谓败俗伤世者,莫甚于讲周、程、张、朱者也,是以益不信。不信故不讲。然则不讲亦未为过矣。黄生过此[6],闻其自京师往长芦抽丰[7],复跟长芦长官别赴新任。至九江[8],遇一显者,乃舍旧从新,随转而北,冲风冒寒,不顾年老生死。既到麻城[9],见我言曰:“我欲游嵩少[10],彼显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然显者俟我于城中,势不能一宿。回日当复道此,道此则多聚三五日而别,兹卒卒诚难割舍云[11]。”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实为林汝宁好一口食难割舍耳[12]。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宁之抽丰来嗛我[13];又恐林汝宁之疑其为再寻己也,复以舍不得李卓老,当再来访李卓老,以嗛林汝宁:名利两得,身行俱全。我与林汝宁几皆在其术中而不悟矣;可不谓巧乎!今之道学,何以异此!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所谓山人者一也[14],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能诗,则自称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幸而能讲良知[15],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16]。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17],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为商贾,则其实不持一文;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故可贱耳。虽然,我宁无有是乎?然安知我无商贾之行之心,而释迦其衣以欺世而盗名也耶[18]?有则幸为我加诛,我不护痛也。虽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等事,决知免矣。[1]译文:郑子玄,是常与丘长孺父子论诗作文的朋友。文采虽然不如他们父子,但性格质朴诚实,有羞耻之心,不肯借讲学以宣扬道学,这很可喜,所以我喜欢他。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也不曾亲眼见过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只见到如今讲周、程、张、朱道学思想的人,以为周、程、张、朱等人确实就是这样了,所以以讲道学为羞耻而不肯讲。不讲虽然是过错,但是假使学者感到羞耻而不肯讲,是以为周、程、张、朱等人只不过是和现在的道学家一样,那么如今那些讲周、程、张、朱学说的人也就该杀了。郑子玄以为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都是满口仁义道德,而心里想的是升官发财;等得到高官厚禄以后,仍然自鸣得意地谈仁义、讲道德;而且还要装腔作势地对人说:“我要纠正世俗、感化世人。”他认为败坏社会风俗的,没有比讲周、程、张、朱的道学更严重的了,所以更加不相信,不相信所以不肯讲道学。那么不讲也就算不上是过错了。有一个姓黄的读书人经过这里,听说他是从京师到长芦去“打秋风”的,又跟长芦的长官到别处去上任。到了九江,遇见一个地位更高的人,他就弃旧从新,随新主人转道往北,顶着大风冒着严寒,也不顾年老有生命危险。已经到了麻城,来见我说道:“我准备去游览嵩山和少林寺,那位显者也想去游嵩山和少林寺,拉我同行,所以到了这里。可是显者还在城内等我,我势必不能在您这里宿夜了。回来的时候一定还要经过这里,到那时就可以多相聚几天再作别。现在太匆促了,实在舍不得离开您。”他的话是这样,他心里又是怎样想的,我料想他内心实在是为了宁汝林知府那里有一笔钱财舍不得放弃罢了。只是宁汝林知府从前曾三次赴任,他没有一任不跟随前去的,去了一定满载而归,这一次感到还没有满足,就象饿狗惦记着隔夜没吃完的狗屎一样,却竟敢欺骗我说是为了去游嵩山和少林寺。他以游嵩山和少林寺来掩盖自己随宁汝林知府去打秋风的行为而欺骗我;又唯恐宁汝林知府怀疑他是为了再来找自己,就又以舍不得李卓老,应当再来拜访李卓老为借口,以欺骗汝宁林知府:真是名利双收,处事和品行也都十分周到了。我与宁汝林知府几乎都中了他的圈套而不醒悟啊,这能说他不狡诈,现在的道学家,和他有什么两样!由此看来,现在的所谓圣人,恐怕与现在的所谓山人是一路货,只不过有幸运与不幸运的差别罢了。有幸而能写诗,就自称为山人;不幸运而写不了诗,就辞却山人之名而以圣人自称。有幸而能讲良知,就自称为圣人;不幸运而讲不了良知,就推托圣人之名而以山人自呼。辛苦辗转、翻来覆去,为的是欺骗世人、获取私利。名为山人而心里却和商人一样只想要钱,口里大谈道德而目的却在逾墙偷盗。自称山人而心思和商人一样,已经很可鄙了,反而还要掩盖打秋风的本意而故意表示是为了游嵩山和少林寺,以为别人是可以随便被欺骗的,这就更加可鄙了。现在的讲道德、性命的人,都是所谓游嵩山和少林寺的人;现在的患得患失,志在求取高官厚禄、上等田园宅第、风水宝地,打算留给子孙受用的人,都是象黄生那样托名于宁汝林知府,而装作舍不得李卓老的人啊。既然这样,郑子玄的不肯讲学,恐怕实在不值得奇怪了。况且商人又有什么可鄙的,他们身携数万资财,经历风涛危险,受尽关卡吏员的欺侮,忍耐着集市交易时人们的辱骂,经历了万般辛苦,所携的资财很多,所得的收入甚微。但是必须结交上公卿大夫,然后才能获得盈利而避开祸害,怎么能象山人那样昂首而坐在公卿大夫的座上,现在的所谓山人,称他们为商人,其实却身无分文作为资本;叫他们是山人,却又非公卿大夫之门不进,所以就令人可贱了。话虽然这么说,我难道就没有这种表现,怎么知道我没有商人的行为和想法,而披着佛教的袈衣来欺骗世人而获取虚名,有的话请对我加以惩罚,我决不包庇自己的短处。即使如此,至于那些患得患失,买田宅、求风水的事,我是绝对没有的。[1]注释:[1]郑子玄:与下句的丘长孺都是李贽在麻城时的朋友。[2]颜:颜回,又名颜渊,字子渊,孔子得意弟子。早亡。后世尊为复圣。曾: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传孔子之学,以授子思。后世尊为宗圣。思:子思。孔子之孙,名伋。受学于曾子,后世称为述圣。孟:孟轲,字子舆,子思的再传弟子,后世尊为亚圣。[3]周: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程:指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洛阳人。并为理学奠基人。张:张载,字子原,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人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其学派称“关学”。朱: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今属山西)人。他把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人称“程朱学派”。[4]哓哓(xiāo)然:争辩不休的样子。[5]厉:同“励”。风:教化,感化。[6]黄生:其名及生平未详。[7]京师:这里指明代京都北京。长芦:在今河北沧州市西。抽丰:指找关系走门路向人求取财物。也作“秋风”或“打秋风”。[8]九江:今江西九江市。[9]麻城:今湖北麻城,时李贽在此讲学。[10]嵩少:河南嵩山的别称。嵩山西为少室,故称“嵩少”。[11]卒卒:同“猝猝”,仓猝。[12]林汝宁:指汝宁林知府。汝宁府,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13]嗛:字或当作“赚”,欺骗。下同。[14]山人:指隐士。[15]良知:孟子用以指天赋的道德观念。《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后来王守仁据以提出“致良知”说,作为道德的修养方法。[16]穿窬(yú):《论语?阳货》:“其犹穿窬之盗也与!”穿,穿壁;窬,同“逾”,越墙。[17]赀:同“资”,财物。[18]释迦:释迦牟尼,佛教的始祖。这里指佛教。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渺小的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盖不住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多少年来,多少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忘却了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劳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被困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名为懒散的孤岛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要依赖别人的劳动,自己萎缩在生活的角落里,并且嘲笑着光荣的劳动者。今天我在这里的讲演,就要说说自己的心声。
我也注意到了,今天的社会中,有勤劳者,有懒散者,有热爱劳动者,也有不尊重劳动者。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种天然,繁忙于晨兴,戴月于归途。要知道,清晨尚在熟睡的现代都市,是被清洁工唤醒的,戴上口罩,挥动扫帚,累了就坐在路边,从怀中摸出余温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听一听风声。
学生与老师,不约而同前往学校,在书声琅琅的窗前,等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工人爬上了吊车,农民堆好了柴草。
勤劳如此平常。
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超然。当陶渊明除去园中杂草,荷着锄,拭去汗,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悠然如飞鸟,超然若浮云。
劳动对于他们,不是疲于奔命,更不再意味着渺小而平凡,他们在享受劳动,享受这一古老的传统,在此之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性情,难以割舍,难再分辨。
勤劳如此不凡。
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敬畏。他们能够敬畏路边的清洁工,能够停下车,静静等待他们扫过眼前的路,而不是鸣笛示警;能够敬畏餐厅中的服务员,能够耐住性子,等待他们端菜过来,而不是喝三道四,指指点点;能够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说一声“谢谢”,而不是漠然路过。
勤劳值得尊重。
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此时此刻,我想对你们说:我们虽然处于科技发达的时代,有着人工智能,但人类仍然渺小,年寿终将有尽,荣乐也不过只享受一世,真正不朽的,在于一双勤劳的双手,用它去劳动,去创造,将渺小变为不朽。
谢谢大家!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

七年级下文言文字词翻译
赵普
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字词:习:吏事:寡:学术:
及:为:以:
译文:
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qiè)取书,
字词:释:每:私第:第:
阖:户:启:箧(qiè)
译文:
原文: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字词:之:竟日:。及:次日:
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原文: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字词既:薨:发:之:,则:
译文:
原文: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字词:性深沉:有岸谷:,虽:
忌克:而:以:为:
译文:
原文: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字词:龌龊:循默:
译文:
原文: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字词:其尝:为:
译文:
原文: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
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字词:明日:其:以:碎裂:
颜色:而:之:以:
译文:
原文: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字词:他日:补缀:缀:乃:
悟:卒:其:。
译文
两小儿辩日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1)东:游:(2)辩斗:(3)其:故:(4)以:始:(5)去:而:(6)日中:(7)初:而:乎:
(8)及:(9)则:(10)盘盂:(11)为:
(12)沧沧凉凉:其:(13)汤:(14)决:(15)孰:谓:知
黔之驴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黔:好(hào)事者:船:以:
至:则:之: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之:庞然大物:然:以:为:
(3)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蔽:。窥:之:稍:。近:。
慭慭:然:莫:相:。知:
(4)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大骇:。大:。骇,。远:。遁:。
以为。且:。噬:。己:。
(5)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往来:。视:。之:
异:。者:
(6)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益:。习:。其:终:。搏:。
(7)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稍:。近:。益:狎(xiá):荡:。倚:。冲:。冒:不胜:。蹄:之。
(8)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计:之:技:止:耳:。
(9)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因:跳踉:阚:断:
其:尽:乃:去:
黄鹤楼
(1)州城西南隅(yú),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yī)登仙,尝驾黄鹤返憩(qì)于此,遂以名楼。”
隅(yú):者:云:登仙:,尝:驾:憩:以:名: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列:之:存:。
(4)观其耸构巍峨(wēi’é),高标lóngzōng,上倚(yǐ)河汉,下临江流
耸构,“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wēi’é):。
lóngzōng:倚(yǐ):。临:河汉:。
(5)重檐翼馆,四闼(tà)霞敞;坐窥(kuī)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重檐:。翼:闼(tà):。霞敞:。
窥(kuī):。井邑:荆吴:。形胜:。
之:最:
于园
(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步:。所园:。园:。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显者:刺:同知:携:款:之:
(3)[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奇:磊石:。磊:植:上:植:
缘:上:以:
(4)[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临:。绝壑:。绝:
(5)[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旋:缠:
(6)[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艇子:蒙丛:啾唧:其:
颓然:碧窈:
(7)[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诸:。俱:以:。显:。憾:。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2)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 又与焦弱候文案:

导读: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译文)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6、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9、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译文)不可以骗取功名,不应该虚假名声。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1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6、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18、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译文)指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小心谨慎,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2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2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译文)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2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译文)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28、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2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3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3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译文)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
3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36、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37、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3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3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4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4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4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分。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5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5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5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5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55、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6、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5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5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6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6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6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6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6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6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68、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6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7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7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译文)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7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译文)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7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7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7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7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7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7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7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8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8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8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结语:《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李贽《又与焦弱侯》原文及译文注解》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