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

2023-03-22 高考作文 类别:游记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

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

写作学写游记
【目标导航】
1.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在写作活动中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增强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你游览过的一个景点,围绕其中的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2.我们应该都有过出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3.你一定看过一些展览,参观过一些纪念馆或博物馆,请选择一次这样的经历,以《参观》为题,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写游记。
【写作要求】
1.选择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要深入风景细节,展开具体描绘。
2.写游记,可以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拟出写作提纲,确定好材料的选择和叙述的详略。
3.切忌平铺直叙,要学会选材和剪裁,安排内容要做到详略得当,简明扼要。要学习运用课文中写景的不同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4.描写风景时要写出你的独特体验,也可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知识的介绍,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技法点拨】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对本次游记写作的训练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观察抓特征“走马观花”式的对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景点的特征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具体特征就会清晰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就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的尴尬局面。
2.选准角度讲层次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
3.写景状物融真情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世佳作。我们写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涵。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写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景才不是“死”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美文。
4.藻饰语言求优美优美的语言及巧妙的手法,也是游记打动读者的法宝。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化品位。
【范文引路】
大理苍山开心游
我小时候,有一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雀之灵》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翩翩起舞,柔美而生动的舞姿,让我感受到艺术的美。妈妈告诉我,这位舞蹈家是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从此,我知道了云南,并十分向往到那彩云之南走走看看。
去年国庆节,我终于圆了彩云之梦。妈妈和我到达第一站——大理。据导游介绍,大理的自然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幅画——风花雪月图: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我迫不及待地想跳进画中。
上午,我们直奔苍山。仰望苍山,山势陡峭,拔地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我们乘坐索道车,一口气到了海拔三千多米处。远眺山间,传说中的玉带云神奇地出现了:山峦之间一条乳白色的云带,长长一片,像仙女织就的锦缎,飘在半山腰,我们仿佛进入了仙境。我们继续攀登,乘着风,踏着云,不时有几声小鸟的鸣叫,好似在为我们加油。
走着走着,远处隐隐传来“哗哗”声,我们赶紧都加快脚步,我更是一路小跑,充当急先锋。突然,我眼前一亮,一股洪流顺着山崖直冲而下,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是空中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冲入潭里,激起无数的浪花。满是青苔的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洗马潭。我把手伸入潭水里,一种冰凉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爬山的劳累顿时踪影全无。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苍山顶峰。蓝天下,周围的山峰连成一片,像一支阵容强大的军队。远处山脚下的洱海,犹如一条银丝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洱海又像一面梳妆镜,满天的白云和青山都尽在镜中,云影在徘徊,山峦倒立在水中,一色青青透出诗情画意。围在洱海四周的白族民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此间山水顿时添了几分人气与活力。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随后的几天,下关山口,令人神清气爽的风吹着我的面颊;在上关,我躺在广阔开满鲜花的草原上,望着蓝天白云“发痴”;洱海边,一轮玉盘般的圆月下,我觉得世界是那样静美……我爱苍山洱海,我爱云南的好风光。
名师总评小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给我们勾勒出一幅诗情画意的大理苍山风景图。写游记作文最简便的结构方式,就是沿着自己的旅游顺序,在脑子里再“旅游”一遍,然后用笔记录下来;其间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对素材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显然,逛了一趟彩云之南,可写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小作者仅选取了仰望苍山、亲近洗马潭、俯瞰苍山这三处有代表性的景点,让我们领略到“彩云之南”的民俗风情。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游记在“旅游热”的今天来说,特别重要,熟练掌握游记的写法很有必要。其实游记是一种散文,大家都写得出来,但是要写得有味道让人觉得有意思就比较困难。本次作文课通过多次师生互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的兴趣很高,纷纷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次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容量过大,增加了难度系数。要很好地完成任务,需学生提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在活动中,最好教学生与学校、家长保持联系,让他们事先知晓活动的目的、方式、时间等,在大家支持的情况下,对游记的写作进行适当取材。有条件的要保持材料的新鲜性。

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1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游记
是以作者真实的旅游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一种记游性散文。它是以大自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描绘风光,描写景物,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生命,使读者随着作品所展示的山水画卷,神游千山万壑,领略奇丽风物,观赏名胜古迹,见识鸟兽虫鱼,瞻仰建筑风貌,宛如身临其境。
怎样写好游记呢?
一、要抓住景物特点。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进入我们眼界的景物也不例外。同是风景胜地,无锡以湖山见长,壮观开阔;苏州以园林着称,幽雅恬静;庐山以瀑布取胜,优美如画。即使我们熟见的景物,在不同时令不同地点,它们的状貌也会有所不同。有位同学观察颇细,他认为东海看日出可称为“浮出”,在城外小丘看日出可称为“闪出”,在泰山顶上看日出则应称为“跃出”。翻阅古今传世游记,其成功无不与写准了景物的特点有关。因而我们观景,要把握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唯其如此,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
二、要运用多种手法。游记属文学作品,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手法:1、写景与抒情结合。游记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山是作者眼中的山,水是作者心中的水,山山水水通过感情的漂染,就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在再现自然物象时,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景,或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都应灌注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见识和爱憎,使自然景物成为有情之物,成为抒情言志的艺术形象。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幽冷寂的环境,正是当时作者不幸遭遇下郁闷心情的曲折反映。姚鼐的《登泰山记》写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雄浑的景象,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2、叙事与寓意结合。游记中的叙事不能只停留在事件上,若能在所叙之事中寓含某种真理,则能提高其品位,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在记叙了作者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经过后,得出一个真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说明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其意义大大超越了游石钟山本身,显出深刻的文旨。3、现实与历史结合。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只是无限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一瞬,眼前的景致常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若能在游记中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则能增强作品的历史纵深感,扩大其思想内涵。此外还可有机插入诗词典故、民俗风情、传说歌谣等以增加游记的知识性、情趣性。
三要呈现清晰的游踪。游记具有“记游性”特点,它要与游踪为线索,把游踪、风貌、观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紧扣游踪行文。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游踪一目了然。第一日,写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先写中午江面“云雾迷蒙”,再写下午三时后“天转开朗”的景色,接着写长江上游夜景。第二日写江轮穿过三峡的惊险情状,由瞿塘峡而至巫峡、西陵峡,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三峡奇景依次展现。第三日描述三峡直至武汉这一段江西“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的景象。这一章结构方式虽有变化,但从早到晚,自西而东,游踪仍然清晰。由于所观地域风貌的特殊性和选材重点的不同,我们常见的有两种记游览的方式:1、连贯式。这种方式是按时间先后依次写出游览全过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2、跨越式。这种方式是摄取游览过程中几个重点镜头连缀成篇,游踪具有跳跃性,如沈从文的《春游颐和园》。
四、要讲究辞采优美。游记不能只以景取胜,还应讲究辞采的优美,以使之更引人入胜。一般来说,交代游踪要用叙述,再现风貌要用描写,由于二者常常同步,所以决定游记语言多是叙述与描写相融合的“描写性”语言。请看一位同学的游记散文《登泰山看日出》中一段文字:“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旧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全是沸沸扬扬的云海。”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细腻刻画,用艺术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语句整中见散,参差搭配,灵动轻快,读来上口,富有韵味。
当然,要想游记写得美,必须写得真,虚构的作品不能算游记。要写得真,就必须多观察,要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尽情去观赏去感受。
怎么样写游记
一、什么是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二、游记的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三、游记的写作方法
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记中的线索
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
主体指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3、游记中的写景
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主体,景是客体。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
4、游记中的地点
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5、记游要分清主次
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李白也说:「大地假我以文章。」
不错,伟大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和人生的刻画。枝头好鸟,水面落花,无不是大自然中美好的文采,然而这些体验,完全须靠我们到处游历,静观万物才能有所得。处在现代都市樊笼的人们,每天忙碌追逐,何暇去顾及周遭事物的美,以及星斗的转移,草木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抱怨生活的枯燥、烦闷、拘束,不如听听徐志摩的劝告:「为了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这山水佳景,就是心灵最好的医药,但却俯拾即是,不必远求。细读中国的散文名作,大家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百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诗文中的山水名句,真是不可胜数。我们在读这种美句的时候,是否觉得心灵涤净,拨动了我们审美的情思和感动的心弦,而神游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呢?
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我们读到了搜奇寻幽的山水游记的最佳作品。他笔下的景物,并非只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也不是客观存在的。他利用主观的艺术表现,透过自己的心灵加工,表现出山水的蓬勃生机,也体会了无穷的妙趣,并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感慨寄陈于叙事上,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此类山水游记名篇,与阅历甚浅的我们写出的泛泛游记(不是「流水帐」的记叙,便是流于「导游」的单调介绍),简直有天壤之别。让我们再次细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看看他是如何纵情山水,以自排遗。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水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是熔合了写景、抒情、叙情、议论于一炉的名作。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更能动人。真是映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谚:「但要闻名,莫要见面」,山水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
由此可知,游记并非只是描写名山秀水,最重要的是放入自己的「真感情」,以自己的「独具只眼」,主观地写出所游地点的「特色」,升华「自然山水」而成为「人文山水」。李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就是带着有「色」眼光看山水吗?「眼前景」若能触动「心中情」,那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使真正的风景进入读者的心中,彷佛赋予生命而鲜活了起来。所以同学们在写游记前得先回忆此次游览牵动了你什么情思,触发了你什么灵感,给予了你什么精神力量。这种「情景交融」的方式才能写出佳作,否则只是空泛描述,就像照相机摄影一样,表现不出任何生命力的。
以下的写游记该注意的事项:
(一)忌「头重脚轻腰肢细」的毛病:同学们写游记时,材料的取舍、布局应最先注意。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会犯了这样的毛病:
A:「头重」:不重要的起头太长,占了太大篇幅。例如:旅游的准备过程,连置装、买零嘴、邀同学讨论,都要大肆记叙一番。
B:「脚轻」:收束快速。碍于全文已废话连篇、时间不够,便草草收场,或随便发表一些与名胜古迹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心得交代了事。
C:「腰细」:文中主要的中间段正是精华,却写得又
短又少。而最关键的应是「到达目的地后的游览经过」,若是三言两语,不痛不痒,容易给读者「行色匆匆,一无所获」的感觉,这样的游记显然是失败之作。
(二)选择有特色的定点有条理的叙述:针对自己有兴趣的地点,充分发挥眼睛、耳朵、头脑、手脚的妙用,尤其是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游览赏玩时,随手笔记新鲜有趣的事、物。写作游记时,将上述资料作一妥善的剪裁,结合自己所走的路线,作有条理的叙述,才不会有东拉西扯,语无伦次的毛病。
(三)「描写」技巧的发挥:描写技巧的好坏深深影响读者的印象。描写好的文章,不止令人神往,更能使此地风景声名大噪。所谓「不是当年两篇赋,如何赤壁在黄州。」今日我们印象深刻的黄冈赤壁,若不是苏轼的生花妙笔,怎会将错就错地认定它就是三国时代的古战场昵?所以,好好运用你的描写能力吧!「
具体」而「深刻」地「主观」描写,带领读者进入你描写的意境,引起他的共鸣,才是成功的描写。我们引一篇「湖水」为例子:
湖水是摆在地上的大镜子,蓝天、白云都想瞧一瞧自己的美貌,岸边的花木也来凑热闹,使得湖中也有蓝天、白云,绿的叶,红、黄、紫、橙、蓝……的花朵,哦!这一潭湖水,竟然成了巨人使用的调色盘,而翠柳姑娘的发丝不停地在水面上轻轻拂动,像是巨人的画笔正在沾染色彩,想画出一幅精美的风景画……
这样的「湖水」多吸引人,彷佛就在召唤我一样,那样的美又多能吊起我的遐思!读了这种游记,真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
(四)加入自己的历史情怀,抚今追昔,缅怀历史人物的流风遣迹,藉古今的对比,发抒对人物的慨叹:这种切入的角度往往可看出你思想的深度。若平时即有文学素养,对某地某事某物有特别的纪念性应了解透彻。尤其在游览名胜古碛时,配合古代人物以发思古之幽情,更藉此寄托身世之感,这篇游记的价值便大大地提高了。我们试看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剖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是诗人游历夔州,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之下完成的作品。我们可看出杜的笔触激情昂扬、热烈的歌颂之外,也对自己的壮志未酬叹惋不已啊!
至于结构的安排,同学可灵活运用顺叙、插叙或补叙的技巧,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描写或记叙自己所见闻。另外,提醒大家的是别再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如何结束此篇游记,造成情韵绵邈,引人注目,可得在自己的心得感受上,下番功夫好好着墨,收束得好,不仅给人震撼的感动力,读者虽并未亲身经历,也得到了最佳的「卧游」的效果啊!

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

写游记,要注意了解情况,掌握可靠的材料,小编收集了游记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写好游记,首先,要抓住特点。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能成为一篇流水账。江河湖泊,高山原野,亭台楼阁,各具风姿,要想抓住特点,就必须仔细观察和思考。比如以游黄山来说吧,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中外,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称。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咏黄山的诗,诗中说:“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明代着名旅行家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列为我国名山之冠。这就抓住了黄山的特点。每处风景胜地都有其特色,春夏秋冬,云雨风雪,气候不同,各有特点。清晨,在黄山之巅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令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朝霞笼罩下的黄山,丰姿俊采,格外妖娆。云飞雾绕,使整个黄山在寂静中呈现出一片动的美感。如果你们观察仔细了,就可以写得生动、具体,写出与众不同之处。
其次,记叙要有顺序。写游览过程,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变换,先选准一个立脚点(或叫观察点),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外到里,或从里到外;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线路”清楚,让读者看了你写的文章,就如同跟着熟悉的“向导”亲临其境一样。比如游北京的潭柘寺。这座古寺依山而造,地形起伏,气象壮观。全寺建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中轴线上,自前面的牌楼、山门、大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直至最后的毗卢阁,升降错落,巍峨壮观。左路是庭院式建筑,有方丈院和行宫。万岁宫、太后宫,碧瓦朱栏,修竹丛生,流泉潺潺,是个幽雅别致的地方。右路是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楞严坛、戒坛和观音殿等,瑰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写游记介绍景物,一定要有个顺序,不能时而说东,时而道西,杂乱无章。
最后,要写出新意。“意”就是思想,“新意”,是说作文中应该有新鲜活泼、引人深思、发人感奋的思想。游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写景上,要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融情于景,寓深刻的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大家都读过杨朔同志的《海市》,这篇游记的立意是:“朋友,我现在记的并不是那虚无缥缈的海市,而是一个真实的海市。”这个真实的海市,就是作者的故乡蓬莱,“它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思得多呢。”立意新颖而深刻,很值得学习。当然,游记的“立意”一定要和文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能为了追求“新”,而生搬硬套,或者牵强附会。
此外,写游记,还要注意了解情况,掌握可靠的材料,同学们到一个地方游览,如果有旅游指南一类的书,最好买一本,这里面有具体翔实的资料,既是一件纪念品,又可以作为写游记的参考

写作学写游记作文 文案:

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传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狼山因为落座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势陡峭,拔地而起,临江高耸,直插蓝天,气势更加非凡。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想起萃景楼前两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我们的胸怀也顿觉无限宽广!这样的山,怎能不名闻遐迩呢?
狼山之名所以闻名,更因为它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近代革命先驱、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葬在狼山。又如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出自南通籍画家范曾之手,同样令人敬仰。
傍晚,回程途中,妈妈感慨地说,一切为中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说的是啊!
快乐的狼山游,真是难忘而甜美的记忆。
这篇游记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善于挖掘和引用了大量人文资料,从自然山水写出了人文内涵,写出了狼山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意义。其中的神话传况、名人故事、经史典籍、古人诗文、墓葬文物、景点楹联、地理数据等等,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和阅读价值。作者记述游览见闻是有选择的,不是只顾自己的玩兴,什么开心就写什么(其实那天,他们在狼山脚下的水上乐园玩得很“疯”,文中就只字未提),可见写作态度很认真:又因为善于穿插,所以结构匀称,毫无堆砌之感。文笔优美,语言精炼是本文的又一特色,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出来的狼山景色,都生动形象,充满豪情,又各有千秋!这一点也值得称道。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写作学写游记》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作学写游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写作学写游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