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

2023-03-22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一)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内控功效表现紊乱、机制失衡,从而引发的经济犯罪和经营失误屡见不鲜。经过归纳总结,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环境薄弱
1、对内控认识不足,意识薄弱
企业对内控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或简单理解为内控仅是指内部会计控制。理解不到位,执行制度也成为做表面文章,形成一支笔或一言堂。
2、制度不健全。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内控组织形同虚设
我国许多企业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审计委员会等,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公司总经理往往兼任董事长或董事会董事,审监会往往与审计监察部属一套人马。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健全,因而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
4、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企业可以通过应用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唤醒员工的主题意识,只有领导足够重视,身体力行,内控才真正能成为全员参与、全员控制的行为。
(二)风险意识不强
环境控制和风险控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会面临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等,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对所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三)内部监督缺乏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实施必要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加以修正。目前我国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四)信息不通畅。
企业的信息被管理者控制,而企业员工对此一无所知。员工仅局限于自身所在部门,使一些业务出现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后不了了之。
(五)考核企业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有些企业领导为在任期内出“成绩”.便指使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还有些业务主管部门.为了加快本系统的经济发展.在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下迭一些脱离实际的经济增长考核指标,而部分企业领导者为讨好主管部门.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迭的有关指标。
(六)、费用支出失控
如某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纵观目前企业内控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成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的长期健康有序生长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的制订与实施,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保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二)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
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虽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3、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
4、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5、内部控制环境受其上级部门影响比较大。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三)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我国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
一是有助管理层改善经营方式实现经营目标,二是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或损害,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却不尽人意,为此,本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引起读者共鸣,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添砖添瓦。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具体地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制度墨守成规
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墨守成规形式主义倾向,一是千篇一律,表现在内部控制的文本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相互拷贝,一套文本可以供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使用,内部控制文本完全没有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二是一成不变,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文本一旦形成后,很少修改,事实上,企业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在不断更新,固定模式的内部控制文本将使它失去了活力,也使内部控制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2.授权、执行、记录、检查之间存在兼容现象
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相互制约,要做到这点要求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和记录人员之间要相互分离,但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没有很好地做到分离制约,使内部控制虚置,造成企业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
3.内部控制执行乏力
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套内部控制的措施、方法和程序,但在具体执行落实过程中却大打折扣,有的企业没有执行机构、有的企业没有执行人员、有的企业没有制定内部控制标准、有的企业没有进行内部审计或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有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暗箱操作”、有的企业在执行中受到管理者的不正当干扰,如此等等使内部控制走过场。
4.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任何一项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执行。目前,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企业管理观念陈旧,把人看为企业的附属物,对人的管理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卡、压,限制了人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到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执行的自觉性;有的企业基础工作薄弱,定额资料不全,使内部控制的执行带来困难,有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事实上,内部控制不等同于内部牵制或内部监督,内部控制要把企业当时取得的业绩同企业预计的目标相比较,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措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三、对策
要使内部控制达到它的目的,要克服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内部控制的种种不足,关键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有所创新、不断完善,为此,应进行如下几项工作:
1.内部控制制度应不断推陈出新
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手册、文件的简单组合,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部控制本身是一种动态行为,它必然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使之不断完善,真正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此可以从下述方面入手:(1)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企业内部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随着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如体系的不够健全、内容不够完备、可操作性不强、滞后明显等,对此,应当对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正。修正进要充分考虑企业当前发展的实际,比如:企业的规模、性质、生产工艺过程、管理模式等,建立一套新的内部控制制度。(2)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要求企业必须从内部控制制度上进行创新,以防止由于环境变化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调整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调整过程中,一方面要删去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条款;另一方面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增加新的内容。
2.强化企业的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分离制约的需要,是实现内部控制目的的必然要求,强化内部牵制要做到:(1)对一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有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或人员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正确性检查,它由适当授权、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凭证和记录、接近控制、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如会计信息政策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必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审批;又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印鉴的保管、记账等业务应分工管理,相互牵制。(2)在内部牵制中必须采取工作轮换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牵制效果。工作轮换是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个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个岗位的履职时间,对关键岗位应频繁轮换,从轮换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出制度的缺陷、管理的缺陷,以便采取措施克服。(3)内部牵制既包括相关部门之间的牵制,也包括上、下级之间的牵制。
3.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落实
为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落实,为此,除了企业应设置内部控制执行机构、配备足够的执行人员,提高管理者素质,以克服“暗箱操作”和不正当干扰外,还要着重进行如下工作:(1)制订和完善内部控制标准,正确记录经济业务执行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实绩与标准目标进行比较,借以发现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种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提出纠正措施予以补救,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2)要特别关注重要的控制程序的执行。如:核对会计记录数字的准确性、保存调节表、日常编报资料和试算表、核对预算及执行结果等。(3)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切实加强考核、监督机制,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此外,还要将内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轨道发展。
4.建立良好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要切实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当特别注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的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对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2)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只有完善和健全的基础工作,才能提供历年来完整、准确的各项定额资料,以制定好的、合理的内部控制标准,满足内部控制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企业的定额资料不仅项目越来越多,而且还出现了实时业务,因此,企业应及时采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来改进和强化企业的基础工作。(3)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是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对内部控制的意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能自觉地维护内部控制的分离和制约,自觉地支持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执行,自觉地强化沟通和管理交流,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

事业单位附属单位较多,经常性、非经常性经济活动众多,大部分资金由国家财政投入,内部控制尤为重要。其控制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行、国有资产的管理,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加强内控管理,可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各种名义的铺张浪费,监督日常业务运行,促进内控工作的有效运行。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工作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应围绕单位整体系统建设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
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例如,有的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六)预算外资金监管不力,把预算外资金视同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
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统一的资金的管理制度,只实行简单的收支两条线方式,在资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显。
(七)缺乏完善的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很多单位依据规定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控制失效现象严重的情况也未建立责任追究制。
(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远滞后于需求
分析目前的状况,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内控信息技术研发方面,从理论、方法、技术到产品都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是,我国的内控信息化建设有着更为强劲的需求。
完善内控建设,打造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平台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让单位的领导真是认识到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控制环境的好坏。同时,还要将这一意识贯彻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全体职工在管理层的引导下,应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以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内控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众多规章制度息息相关。事业单位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与之相关的其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强化内控制度的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评价,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体决策和议事机制
事业单位的决策权应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比如,事业单位应对重大事项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经过必要的研究论证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最终决策应通过党组会、办公会或部门与科室联席会讨论决定。事业单位采用集体决策制,可以有效的规避错误和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协同,强化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应把业务过程和财务管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控制渗透到业务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业务过程中的舞弊。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事业单位应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小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岗位,配备专、兼职的人员管理财产,大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用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专用设备的验收和日常的设备维护以及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将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账户的同时,也关心相关财政部门让它支多少、怎么支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机制要与支出机制的建立相联系。事业单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应体现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数,并借鉴预算内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建立一整套的开支标准、考核依据及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对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由事业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进行。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面渗透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涉及所有业务和全体人员;同时,评价指标要以事实为基础,指标结构科学、清晰、合理,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价各个环节独立。对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改进措施。
(七)紧跟时代脚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内控建设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

企业存在的问题
1、领导相互牵制,“三个领导一个兵”,下属做事,不是“左右为难”,就是“进退两难”
根本原因:(1)岗位职责不明确
导致后果:(1)下属不知道听谁的,责任无法一对一。解决方案:(1)明确岗位责任;(2)责任一对一。
2、“张飞”领导“诸葛亮”,不懂装懂,对专业人士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根本原因:(1)领导没有自知之明,利用权力,妄加批评。
导致后果:(1)影响执行的结果,下属因为惧怕领导权力,有可能把对的做成错的。
解决方案:(1)领导做对的事,下属把事情做对。(2)对事情结果负责任。
3、人才结构老化、多数不胜任者占据公司的主要领导职位;人才战略产生管理内耗
根本原因:(1)老板没有狼性,对家庭成员、创业元老,碍于面子问题,不愿下手;
(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不敢下手。
导致后果:(1)不胜任者占据位置,能人有能力没有发挥余地,人才内耗;(2)员工不进步,企业逐渐丧失战斗力,甚至倒闭。
解决方案:(1)企业家要有狼性,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淘汰机制(优胜劣汰);(2)人力资源的储备;10、员工总是不尽力
根本原因:(1)员工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2)员工不知道工作的意义,看不到自己的未来;(3)缺乏做事的流程和考核标准。导致后果:员工只做任务,不做结果。
解决方案:(1)与下属沟通他所在职位的意义,树立公司远景;
(2)让所有员工明白:员工与企业是商业交换的关系,交换的是结果;
(3)让每个部门制定工作的详细流程;
(4)用淘汰机制激发员工行动能力。11、制度一条条,执行没办法
根本原因:(1)制度太复杂;(2)流程可操作性不强;(3)监督不到位。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达不到结果
解决方案:制度制定后,执行力实施的三化原则:
(1)流程化:事前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
(2)明晰化: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内容都要明晰化。强调什么,就去量化什么。不能量化,就难以考核;
(3)操作化:把明晰的流程做成可操作的、有数量目标的,还要有行动措施
4、总有许多理由让你的决定在执行一半时放弃
根本原因:(1)执行中追求完美;(2)老板对结果不够坚定。导致后果:00.1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往往等于0.解决方案:(1)执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2)阶段性地检查结果;
(3)真正的执行型人才三大标准:一、信守承诺二、结果导向三、永不言败
5、不开会不知道做啥,开会了也解决不了啥
根本原因:(1)议的结果不明确;(2)没有设立流程
导致后果:失去了开会的意义,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形式。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解决方案:设立会议流程
(1)会议前:准备好会议所需资料。定义会议结果,一切以结果为导向。(2)会议中:只谈与结果有关的话题。(3)会议后:总结,作出具体实施方案。
6、付出比计划多10倍的精力,可往往只得到计划中10%的结果
根本原因:(1)没有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2)计划太完美,执行没有重点;(3)缺乏监控流程。
导致后果:付出很多,计划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因为企业是靠结果生存,长
期没有结果,企业就无法持续。
解决方案:(1)跟执行层沟通计划的意义,明确计划所要的结果;(2)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并检查与监督;(13)根据结果设立计划实施的流程
7、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根本原因:(1)责任没有锁定好;(2)奖罚不明确
导致后果:企业内部形成推诿、扯皮风气,导致团队丧失凝聚力,业绩滑坡。解决方案:(1)明确部门责任,界定清楚(一旦出现错误,没有推卸责任的机会);
(2)对主动承担责任、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予以嘉奖或肯定;(3)培养或选择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作为晋升对象,树立榜样。16、员工总有很多“道理”,让你觉得他没有做好事情是有原因
根本原因:(1)老板对结果的定义不明确;(2)员工只是在做任务没有做结果。
导致后果:(1)员工做事,但没有做到想要的结果;(2)效率低下。解决方案:(1)领导者要明确结果。
(2)员工跟上级沟通上级想要的结果。(3)明确执行力的定义:任务≠结果个
8、有些制度、规章在老员工身上执行时就会拐弯、变形根本原因:熟人文化,凡事“情在前,理在后”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
解决方案:(1)领导者观念要突破,凡事“理在前,情在后”(2)制度的执行是自上而下的,先从老总以身作则开始。18、能人来了,制度却坏了,能人走了,业绩就滑坡。
根本原因:(1)老板过于依赖能人;(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导致后果:(1)制度变形让员工感觉不公平;(2)能人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
解决方案:(1)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作好人力资源储备19、你的团队不缺能人但缺乏活力
(4)用淘汰机制激发员工行动能力。11、制度一条条,执行没办法
根本原因:(1)制度太复杂;(2)流程可操作性不强;(3)监督不到位。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达不到结果
解决方案:制度制定后,执行力实施的三化原则:
(1)流程化:事前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
(2)明晰化: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内容都要明晰化。强调什么,就去量化什么。不能量化,就难以考核;
(3)操作化:把明晰的流程做成可操作的、有数量目标的,还要有行动措施
9、总有许多理由让你的决定在执行一半时放弃
根本原因:(1)执行中追求完美;(2)老板对结果不够坚定。导致后果:00.1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往往等于0.解决方案:(1)执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2)阶段性地检查结果;
(3)真正的执行型人才三大标准:一、信守承诺二、结果导向三、永不言败
10、不开会不知道做啥,开会了也解决不了啥
根本原因:(1)议的结果不明确;(2)没有设立流程
导致后果:失去了开会的意义,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形式。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解决方案:设立会议流程
(1)会议前:准备好会议所需资料。定义会议结果,一切以结果为导向。(2)会议中:只谈与结果有关的话题。(3)会议后:总结,作出具体实施方案。
11、付出比计划多10倍的精力,可往往只得到计划中10%的结果
根本原因:(1)没有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2)计划太完美,执行没有重点;(3)缺乏监控流程。
导致后果:付出很多,计划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因为企业是靠结果生存,长期没有结果,企业就无法持续。
解决方案:(1)跟执行层沟通计划的意义,明确计划所要的结果;(2)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并检查与监督;(13)根据结果设立计划实施的流程
12、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根本原因:(1)责任没有锁定好;(2)奖罚不明确
导致后果:企业内部形成推诿、扯皮风气,导致团队丧失凝聚力,业绩滑坡。解决方案:(1)明确部门责任,界定清楚(一旦出现错误,没有推卸责任的机会);
(2)对主动承担责任、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予以嘉奖或肯定;(3)培养或选择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作为晋升对象,树立榜样。16、员工总有很多“道理”,让你觉得他没有做好事情是有原因
根本原因:(1)老板对结果的定义不明确;(2)员工只是在做任务没有做结果。
导致后果:(1)员工做事,但没有做到想要的结果;(2)效率低下。解决方案:(1)领导者要明确结果。
(2)员工跟上级沟通上级想要的结果。(3)明确执行力的定义:任务≠结果个
13、有些制度、规章在老员工身上执行时就会拐弯、变形根本原因:熟人文化,凡事“情在前,理在后”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
解决方案:(1)领导者观念要突破,凡事“理在前,情在后”(2)制度的执行是自上而下的,先从老总以身作则开始。18、能人来了,制度却坏了,能人走了,业绩就滑坡。
根本原因:(1)老板过于依赖能人;(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导致后果:(1)制度变形让员工感觉不公平;(2)能人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
解决方案:(1)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作好人力资源储备19、你的团队不缺能人但缺乏活力
根本原因:(1)员工不明确自己的结果;(2)公司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不完善。
导致后果:(1)员工有能力,没有发挥出来
解决方案:(1)把员工的个人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2)设立完善激励机制、淘汰机制。20、关键人员“叛逃”造成巨大损失
根本原因:(1)制度不完善;(2)授权与监督不平衡(3)能人体系;(4)核心员工的管理
导致后果: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巨大损失
解决方案:(1)完善人力资源制度;(2)授权与监督平衡;(3)备人力资源,建立不依赖于能人的制度体系;(4)加强对核心员工的管理
21、协调的事很多,却越协调,事越多
根本原因:职责不明确、都在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以公司结果为导向。导致后果: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相互扯皮,造成企业内耗。
解决方案:(1)明确公司结果,统一目标;(2)明确职责;(3)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
14、小企业犯大企业病,程序繁多、部门壁垒、信息不通等
根本原因:(1)组织结构臃肿,以显示企业管理的水平;(2)各部门以自我为中心。
导致后果:(1)企业内部沟通不畅,部门之间互相设置障碍,效率不高。解决方案:(1)有效简化组织架构;(2)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统一企业核心文化。
15对员工做事的结果没有清晰的定义;(2)没有检查和监督;(3)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
导致后果:(1)“好人主义”导致企业的权谋文化,都去搞人际关系,而不提供结果
(2)员工不能提供结果,导致企业无法生存
企业管理都会存在哪些问题?
我咨询过的一个老板说:“公司小,没有必要!”有意思的是我去帮别人咨询调查的时候,有的连基本的规章都没有,甚至岗位职责不清新,谁都能管,但谁都又不管,最终要推到老板那,老板皱着眉头说“就这么着吧”,公司没有“责权利”,也没有标准。员工不知道每天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考核就是出勤。真晕!
烦琐复杂型
这里就要提到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流程管理,部门制度规划的很细,层层设置关卡,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搞的很复杂。最后就等着,影响了工作情绪,什么时候批了什么时候做,也不理了,耽误了事我也没办法。
自我粉碎型
也许有领导的原因,制度规定到了老板那就成了废纸。别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亲情化管理太重,自我粉碎,也就没了规矩,各自孤立,互不沟通,信息流堵塞,老板最清楚一切细节。甚至申请办公物品都要老板亲自批。多累呀!我接触过一个电气企业,老板就是业务员,唯一的业务员。其他员工“假装干活,混一天算一天”。
打肿充胖型
岗位设置到是很全,一看真是个大公司,搞一个副总整天没事干,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提不上来。怨声载道!“以目标定事、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中国不少企业存在“以人定岗”的问题。主要出力的人员整天忙死,其他人都闲死。部门设置重叠,打肿脸装胖子,既浪费又会发生事端,何必呢?设置一定要合理科学。
完美苛刻型
很多管理者,做事追求完美,常常用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去要求别人,这样很容易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出现各种紧张气氛;管理者觉着“烂泥扶不上墙”,被管理者“害怕紧张,为什么我总打不到他的标准”的各种现象。
半吊子型
执行不到位就是半吊子。这种作风存在很多人身上。做事做一半,没有结果,也不负责任。还阵阵有词,不高兴就走,也不接受教育。如何是好?现在都要讲执行力。很关键。
有一次在某食品公司做咨询中,在车间里,我顺手拿着躺在地上的扫靶,放好后,叫人拿来标签贴上,写上扫靶,告诉员工,用完后归位。这是一个车间管理很小的一个事情,把扫靶放到该放的位置。
管理不仅是一种平衡艺术,更是科学的行为方式,孔子老人家都说过“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我个人理解:系统规划,一步到位就是管理。谋事成系统,做事有规划,流程要简练,执行有标准。
企业公司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的总结与意见
对于现阶段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的总结与意见
对于这样一个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立图打造行业内旗舰品牌的企业来说,在不断攀高的销售数字和发展蓝图面前,有关领导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即将面对的困难与阻碍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面临品牌化和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正在经历转型与变革的好易企业,在日常的销售和经营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应该尽快发现和及时解决好现在面临的各种困扰,重视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得失,重新理顺企业的组织流程,以保证企业的良好运作和发展势头。就企业目前在经营管理上面出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旧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企业发展要求
公司虽然在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并
较为严谨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原有的部分条款明显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要求;
出现问题的原因:由于是一家以业绩即销售数字为主要发展指标的营销型企业,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重视的是利润数字而忽略了企业管理,导致了发展不协调,管理相对滞后的情况。建议:规章制度并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管理体制应因时而宜,以适应企业转型期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要;问题二、部分职能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有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层管理部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发生问题时往往不能自己解决,经常出现大小事情都要拿到高层领导那里才能处理的现象;出现问题的原因:部门的工作职责没有区划到位,很多中层干部没有应有的或不敢使用自己应有的权限。各部门的配合和街接不够,也导致了出现问题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中层管理者的权限,严格遵照己经定好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处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做到部门内出现的问题部门内解决。中层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问题三、工作职责划分不清造成工作失误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经常出现,一件事情往往出现没人管或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来管的情况,最后无人跟进,变成被搁置或被遗忘,造成工作失误,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些事情不知道该找谁办,谁来管,有员工想买个垃圾桶领了几天都没有结果,最后不了了之。名片印了十数天,直到最后才发现卡在了根本不必要的环节上,延误了工作。遇到某些工作都觉得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互相推卸责任,不仅影响了工作,也造成了同事之间的矛盾和磨擦。出现问题的原因:由于某些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对需要调整的工作职责也没有形成制度和正式的书面材料,或不能按照即定的岗位职责进行工作,因此产生了员工对工作范围和职责说不清楚、糊里糊涂的情况。建议:重新划分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责,形成书面材料,直属经理通过后,召开部门会议宣布,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如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工作变动也应照此办理。每件工作安排真接负责人跟进并及时汇报工作进度与结果。问题四、员工中普通存在工作状态低迷现象员工中普遍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工作热情不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的现象,很多人感觉压力大,满腹牢骚,每天都不知自己在忙什么,缺少工作目标;
出现问题的原因: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可能存在偏高的情况,休息得不够充分,一个月正常的休班日得不到保证,甚至没有午休时间,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和体能透支,难免会造成工作上的差错。出现了工作失误后受到处罚,又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恶性循环,从而对工作失去了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失去了工作目标,出现了情绪又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反映到有关领导,下情不能上达,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建议:请有关领导重新考量部分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和休假制度,对于员工的工作作阶段性的总结与评估,设立奖惩制度,对成绩予以肯定,对失误进行分析,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与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
问题五、晨会流于形式,气氛沉闷,不够活跃;出现问题的原因:每天内容单调重复,没有新的内容和形式建议:引进新的形式和内容,尽量活跃气氛
问题六、企业整体发展不能适应企业领导者的超前意识
出现问题的原因: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发展有强烈的企图心和远大的抱负,迅速的行动力和超前的理念,往往令其它员工不能即时跟上企业发展节奏,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症和无所适从的表现。可能出现了还没有调整和准备好的情况下做超出了自己能力的工作的情况。建议: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沟通,重新整合企业资源,总结工作经验,适时进行调整,加快企业发展进程。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 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文案:

一份有4015位企业经营者参与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四大困难:一是外需不足导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均大幅下降;二是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企业设备利用率下滑明显;三是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四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仍然比较严重,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经营者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应对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创新投入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也认识到,经营状况的下滑和盈利的减少,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政策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属企业家凋查系统组织实施的“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截至2012年10月1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4015份,样本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个行业,其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5.9%和94.1%;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9.1%、35.3%和55.6%。职务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2.5%。本报告为整个问卷调查报告的一部分。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外需不足对企业出口有较大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我国的出口需求明显萎缩。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外贸出口需求“严重不足”的企业经营者占19.8%,“不足”的占64.2%,两者合计比重比2011年高了27.1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值;认为“合适”的占11.6%;认为“很旺”或“较旺”的仅占4.4%,为近三年来的最低值。
本次调查了解了这些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情况。调查显示,今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比去年“下降”的占45.7%,“持平”的占26.1%,“增长”的占28.2%。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少17.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1年下降了30.9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出口数量下降较多的行业有:纺织、服装、医药等,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少30个百分点以上;而造纸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相对较好,出口数量“增长”的企业要多于“下降”的。
在出口数量大幅下降的同时,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也明显下跌。调查显示,今年企业产品出口价格比去年“下降”的占43.3%,“持平”的占43.5%,“增长”的占13.2%。出口价格“增长”的比“下降”的少30.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1年下降了37.3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出口价格下降较多的行业有:纺织、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等,出口价格“增长”的比“下降”的少40个百分点以上;而食品行业相对较好,出口价格“增长”的与“下降”的大致相当。
——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有较大依赖,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这在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回落的同时也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本次调查了解了目前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况。调查显示,认为本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企业经营者占12.8%,“比较严重”的占54.3%,“基本不存在”的占32.9%。从不同行业看纺织、服装、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汽车和电气机械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的企业超过3/4。
产能过剩还体现在设备利用率的下滑上。调查显示,认为2012年设备利用率在“75%及以下”的企业经营者占49.2%,“75%至90%”的占34.1%,“90%以上”的占16.7%,企业总体平均设备利用率为72.7%,比2010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比2008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食品、橡胶塑料、钢铁、有色金属和汽车等行业平均设备利用率低于70%,相对较低。
——企业人工成本持续上升。
近年来,人工成本上升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调查显示,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5.3%,连续3年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还有:“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企业利润率太低”、“资金紧张”、“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明显低于前两年,排名也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五位。
本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了2012年以来企业人工成本和物料采购价格的变化情况。调查显示,认为目前企业人工成本比去年年末“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87.8%,“持平”的占11.4%,“下降”的占0.8%;认为“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7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了10.2个百分点。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和中型企业人工成本上升相对较多。
关于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调查显示,认为目前物料采购价格比去年年末“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39.8%,“持平”的占29.6%,“下降”的占30.6%;认为“上升”的比“下降”的多9.2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了72.4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和中型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下降相对较多。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关于未来6个月我国经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风险,调查显示,选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企业经营者占51.8%,排在所有12个选项的第四位,这表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为此,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目前的流动资金情况。调查显示,认为目前企业资金“紧张”的企业经营者占42.8%,比2011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正常”的占50.6%,“宽裕”的占6.6%。其中,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比重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了预调微调的力度,因此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比去年略有缓解,但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仍然比较严重。
应收账款的上升也反映了目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情况。调查显示,认为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28.6%,比2011年上升了2.8个百分点:“正常”的占54.7%,“低于正常”的占16.7%。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比重多于大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民营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比重多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外资企业。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克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