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

2023-03-22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

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

我们国家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的人们很早就开始十分重视文明礼貌。正如我们在语文书上学过的孟子的名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觉得礼仪就是注意您的言语,您的行为。做文明时代的我们,忘记文明,等于后退。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绿色,少一些污染。
美丽的校园,来自于我们的努力;不能让垃圾在校园里横行。用文明的言行让你保持安康和整洁;不能让废纸塞满您的口袋,远离蚊虫。对于同学,我们应充满更多的关心,对于校园,我们应充满更多的爱护。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每个人对于错误都应该知错就改,古话说得好:“知错就改善莫大鄢”。共创文明时代,我们一个都不能缺少。
我给您讲个故事吧:星期天,妈妈对明明说:“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场买点东西吧!”明明很快乐,因为可以顺便买点好吃的和一些课外书等。于是我和爸爸来到商场,准备乘坐电梯去二层超市。上电梯时人很多,我赶紧跑到前面冲上电梯,爸爸着急地说:明明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安全要按顺序排队乘坐。明明回到爸爸身边,准备和爸爸按顺序上去。
爸爸一边把明明拉到他的前边,一边接着对明明说“乘坐电梯时不仅要按顺序,而且还要靠右站立,以便有急事的人在左侧顺利通过。明明按照爸爸的要求,和爸爸一起顺利来到二层超市购物,买完东西明明高快乐兴的回家了。这次购物我不仅买到了明明需要的东西,而且从实际生活中知道了关于乘坐电梯的一些小常识,以后明明会按照有关要求乘坐电梯,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也希望同学们在乘坐电梯时按顺序靠右站立,人人争做文明小使者。文明礼仪在身边,让我们做文明的小使者,把我们的国家的“文明古国”的称号发扬光大。

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

依据其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的不同,礼仪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礼仪的本质、特性,礼仪和起源和历史演变,礼仪的功能和原则等等。
礼仪修养的本质、意义、特征和方法等问题。
言谈、举止、服饰等方面的礼仪要求。
从家庭走向社会,进行社会交往,是礼仪行为向大社会的拓展。社交礼仪通常包括见面与介绍的礼仪、拜访与接待的礼仪、交谈与交往的礼仪、宴请与馈赠的礼仪、舞会与沙龙的礼仪、社交禁忌等等。
人们在公务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工作礼仪(如工作汇报办公、办公室礼仪等)、会议礼仪、公文礼仪、公务迎送礼仪等。它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
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用书信和其它文字方式表达情感时,为了达到彼此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加深友谊的目的,所遵循的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人们所遵循的原则。
规范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包括日常生活礼仪、岁时节令礼俗、人生礼俗(如婚嫁礼俗和丧葬礼俗)等。充分了解这些风俗习惯,有助于促进交往的成功。
礼仪的特性
一般来说,礼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规范性
礼仪是一种规范,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2.多样性
礼仪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它涉及到不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同时,不同的个人,在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特定领域里有特定的礼仪要求。因此,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礼仪都是丰富多样的。
3.继承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都是在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差异性
即使是同一礼仪形式,也常常会因时间、地点和对象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例如,同样是握手,男女之间力度就应不同,新老朋友之间亦应有差别。同样是打招呼,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不同。
社会性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始终,遍及社会的各领域,渗透到各种关系之中。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存在,就会有礼仪的存在。
应用性
礼仪具有限很强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就是有关交际艺术的科学。
实践性
与纯粹的理论演绎、概念探讨、逻辑抽象显然不同,礼仪来源社会实践,并且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
普及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交际活动,每个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而礼仪正是一门可将交际活动导向成功的学科。因此,礼仪是一门人人必修的普及性学科。
综合性
礼仪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科学,这是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但在另一方面,它又广泛吸收了其他许多学科学科的成果,用以充实、完善自身。在这个意义上,又可将它视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限定性
礼仪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之下,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在这个特点范围,礼仪肯定行之有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范围,礼仪则未必适用,这就是礼仪的限定性特点。
可操作性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
变动性
礼仪是在人类的交际活动实践之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由此而引起的众多社会交活动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出现,又要求礼仪有所变化、这就使礼仪具有相对的变动性。
礼仪的原则
遵守及自律原则
礼仪是一种规范,在交往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行为举止。
敬人及平等原则
在礼仪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尊重他人。事实上,所有的礼仪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表示对他人的敬重,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顾及他人尊严,切不可失敬于人,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才掌握了礼仪的灵魂。
真诚及适度原则
礼仪绝对不是外表上的伪饰,真正掌握礼仪精髓的人应该是表里如一的人,为人诚实、待人真诚、言行一致。只有这样,在运用礼仪时才能水虚伪、不做作,自己对对方表现出来的尊敬与友好才能更好地被对方理解并接受。
理解及宽容的原则
这条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容忍、体谅、理解他人,学会沟通,留有余地,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咄咄逼人,过分苛求。
见面礼俗
跪拜礼是代见面时的礼仪。古人席地而坐,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并使臀部离开脚后跟,用两膝着地则为跪。跪着行礼则为跪拜,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人的跪拜礼大致可分九种:
稽首、顿首、宝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名即分,教指教化,名教即指通过上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之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生物的一个重要之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白虎观会议会后,名教观念盛行。东汉末年,名教陷入危机。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数。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伦,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与行动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三礼五礼
经过孔孟弟子及他一些儒学大师的努力,到了战国时期,寄托着儒家礼乐王政的政治理想的三部礼学专著:《周礼》、《札记》、《仪礼》成书并面世了。它们不仅记载了周代礼仪制度的基本参照物,由此,它们并被尊为“礼经”。
按照“三礼”的说法,古代礼制的内容被归纳为五大方面:一是用于祭祀的吉礼,二是用于丧葬的凶礼,三是用于军事的军礼,四是用于接待使臣、宾客的宾礼,五是用于朝会、燕飨、册命、乡饮酒礼、婚嫁等方面的嘉礼,此即所谓“五礼”之说。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制定礼仪,编写礼书,也都按照“五礼”的体例进行要。它们组成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最重要内容。
作揖与拱手的由来
古代的作揖,就是后代称之的拱手。拱手的姿势最初是双手抱拳前举,模仿前面戴手枷的奴隶。拱字古人解释为执,甲骨文中的执字就是由手枷和人的象形二字组成,殷墟出土的戴枷的女奴就如同拱手的姿势,因而“作揖”这种礼节可能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不晚于商末周初。但当时这种礼节只是在奴隶主和自由人中流行,含意是愿意做对方的奴仆,供对方驱使,为以方服务,它是礼貌上一种友好的表示。古人作揖的方法有许多种并且有许多等级,可参见邓拓《燕山夜话.握手与作揖》。
握手的来由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着什么武器。这种习惯古时便已逐渐演变成于分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握手以示亲近。《文选》汉苏武诗之三有:“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后汉书》二四《马授传》:“授素与述同里,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三国志.魏.曹爽传》:“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邓拓曾写过一篇文章,认为握手在欧洲最为普遍,而在中国古时实际上被看做佻的举动,或是特殊感情的表现,并非我国传统的正式礼节。古礼中见得更多的倒是跪、拜手、拜、稽首、作揖等(见《燕山夜话.握手与作揖》)。但今天“握手礼节”在中国是很普遍的了。
筵席与坐席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席是常见用具。细分之,铺在底下的叫筵,覆在上面的叫席,通称筵席。《周礼.春官注》“筵,亦席也。铺陈曰席,籍之曰席。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为位也。”
按古代礼制,筵长一丈六尺,铺上缁布(黑色的麻布),席长八尺,铺上绿色的丝绸。假使不是宴饮,为了便于讲话指划,席与席之间距一丈左右。“虚坐尽后,”表示谦恭,也便于相对讲话。
至于饮食时,又要“食坐尽前”,以防食物溅污坐席。因为俎豆皆陈于席前。若坐后,容易溅污坐席,那就不够礼貌了。
捧席有一定规矩。《礼记.曲礼》:“奉席如桥衡。”意思是捧席要横捧,左高右低,表示主次。铺席时,则分主次,正馔(主食)在左,庶馐(菜肴)在右。卷席时,要先从末端卷起。《公食礼》:“卷自末。”这是卷席之法。
古人坐席,又有尊卑高下之分。《礼记.曲礼》:“请席何乡”,就是指坐席朝什么方向。“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为上。”从坐席中可看出地位之尊卑。《史记.项羽本纪》中记鸿门宴上的座位也可看到:“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羽是主位,东向坐。则南向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可见范增在项羽军中的地位之尊。张良地位最低,不叫坐而叫侍。侍,就是在旁边陪坐。
坐席时,有时表示向对方致敬、离开座位,叫做“僻席”。《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候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避席,表示对武安候的敬畏。膝席,膝不离席,只是抬一抬身子而已。《刺客列传》中记燕太子丹接见荆轲,“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

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文明礼仪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如:帮助一些老人过马路,在校见到老师问好,不破坏公共财物……
我经常见到公共垃圾桶的气味很臭,每天经过这里的人都得捂住鼻子路过,有的人要扔垃圾,就随便乱扔。一些爱护环境的人路过这里都会忍着臭简单的清理一下,清洁工则天天要扫干净。如果人人都把垃圾人好的话就不会那么肮脏。
还有一次我在小区骑单车,看见有一位先生把垃圾随地乱扔,一位清洁工阿姨跟他说不要乱扔垃圾,他不听,接着用完一张纸又随便乱扔。最后被管理处的叔叔看见了,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文明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文明从我做起。

关于礼仪作文 关于礼仪的故事文案:

文明礼仪知识资料
一、礼仪的概述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为准则和规范的
总和。它是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的统称。
2、礼仪的分类?
礼仪依据其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的不同,大致上可被分为政务
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几大分支。
3、礼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礼仪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规范性;二是操作性;三是差异
性;
四是时代性。
4、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宽容、敬人、自律、遵守、适度、真诚、从俗、平等的原则。
其中自律原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平等原则是礼仪的核心。
5、学习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学习礼仪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内强素质,二是外塑形象,三
是增进交往。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在交往中问题最小化。
6、学习礼仪的三个基本理念。
第一个理念,尊重为本;第二个理念,善于表达;
第三个理念,形式规范。
7、“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谁提出的?
答:孔子。
8、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
宁,是谁的名言?
答:荀子。
二、仪表礼仪
9、仪表礼仪应注意哪些方面?
(一)应该注重仪表的协调;(二)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应注意场合。
10、仪表礼仪包含哪些内容?
仪表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要点:
第一、要注意修饰;第二、要注意化妆;第三、要注意举止;
第四、要注意表情。
11、修饰的内容有哪些?
修饰主要指仪容(即面容)修饰,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发型。总体要求:整洁、规范、长度适中,款式适合自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关于礼仪》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礼仪》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关于礼仪》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