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

2023-03-22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

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

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
1、其宇宙观和认识论。
庄子没有专论宇宙观的文章,只在《大宗师》和《齐物论》两篇中涉及到。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大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对道的解释,把“道法自然”的老子学说继承下来。他明确地阐述了道的本质作用:“道”是“有情有信”,但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是宇宙的本体,产生万物的根源,道是超时间、空间的绝对,“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的作用特别大,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可以主宰一切。他认为道的本质是物质的,是混浊状态的“气”,而这“气”没有固定的形态,叫做“无”。这种物质性的道,就是世界根源。庄周的道,实际上是指主观意识之外的,不受任何力量支配的宇宙精神。
《庄子》还讲到“道”可生万物,对宇宙形成进行了探索。在《天运》篇中举出了天地运行,日月其争,云雨转换等自然现象,提出了大量的物与物的运行问题,但最后解释为物的产生归于道了。最终把物说成了一种精神的东西。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物质,有时可以合而为一,没有什么区别。庄周还认为“物”可分化,分化就是生成,生成也就是毁灭。“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他把“物有分”,和“齐生死”化为一体,说明了他的观点的一致性。
《庄子》在《追逐游》、《秋水》、《在宥》、《天地》等篇中,还阐述了“无己”、“无功”和“无名”的概念。“无己”是把自己看成是虚幻的。在头脑中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都忘掉。“无功”、“无名”就是反对人们追求功名利禄。
此外,在其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具体讲就是,君主治理天下,没有比无为而治更好的了。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他举例说,古代君王管理天下,毫无欲望,无所作为,天下财富足。君主只有运用无为之道,天下才能大治。在《天道》篇中说:“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不处于帝王职位而被天下人仰慕的道德品质)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隐士)服,以此进为(做官)而抚世(统治人民),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统一)。”这段话说明,不绝对反对功名.而把“无为”当作最大的功名。
《庄子》书中从“无”的论点出发,进而又否认是非、大小、贵贱,有用无用的区别。所以世间也就没有了对错之分,没有客观标准判断是非。《齐物论》中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是典型的相对论观点。从上述可见,《庄子》“道”可以生万物,万物最终化为乌有。从不可体察的道产生了世间不可认识的万物,最后达到“无待”,达到了绝对的“无”。
《庄子》书中哲学主体“无为而治”属唯心主义范畴,是一种消极的治世思想。但在庄周所处的时代,面对丑恶和污浊的社会现象,愤恨当世,找寻不到摆脱现实的道路,只好凭命由天了。
2、《庄子》书中的辩证法思想极为深刻,这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
首先,认为事物的变化在于自身运动。在《天道》篇中说:“天道运(运动)而无所积(停滞),故万物成(生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归附);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指出天道的运动,王道的运动是时刻不停的。而运动的动力在自身。在《秋水》篇中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中深刻地认识到了天地、王道、人、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
《庄子》书中的对立统一观点,认为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在宥》、《秋水》、《则阳》、《齐物论》中均有揭示这种规律的论述,“于是乎喜怒相疑、遇智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故日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则阳》中又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认为安与危、是与非、生与死、缓与急等都是对立的,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书中还说明了事物在对立统一中还可以互相转化的原理。其中—条认为转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在《则阳》中说:“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从量化的转变看到了质变。在《人间世》篇里又谈到了事物可向相反方向转化。且以巧斗力者(凭借智巧角力取胜),始乎阳(开始用公开办法),常卒乎阴(最后就用秘密的办法),泰至则多奇巧(用异乎寻常的诡计);以礼饮酒者.始乎治(有规距),常卒于乱(饮多了乱了规矩),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一切都是这样),始乎谅(诚实),常卒于鄙(险恶);其作始也简(微小),其将毕也必巨(巨大)。”意思是说:以巧斗力,开始正大光明,最后是以阴谋决胜负,多用奇巧之计谋。以礼饮酒,开始饮酒有规矩,最后常以乱告终。大至多有奇乐,乐极、昏醉,则乱必生:其他事情也一样,开始于尊贵,必将以鄙弃告终。这些论述虽然还在神秘虚无主义“道”的支配下,但却具有了明确的辩证法因素。
3、伦理思想
《庄子》在谈道德时,用不少篇幅讲到人与天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继承了孔子的宿命论倾向,抛弃了强调人事的思想,同时否定了老子所承认的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伦理道德观点。
书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大宗师》中说:“天与人不相胜也”。即天则人,人则天,两者相同相合,差不太大。因为天人合一,进而认为,真人之所以与众不同,置生死于度外,因为他懂得这些全是天的远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人只能安而顺之,而不可能更改。《庄子》认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是不可以改变天的。只有认识了一切事物的发生,而且都是必然发生的,才可对任何事物变化,都不动激情。
基于上述观点《庄子》提出了自己对人性的看法,“同乎无知,其德不高;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所说的“素朴”就是对人性的回答。其内容就是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同这种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相对立的便是社会的法度、礼义、规范,这种对立的东西就是自然本性的桎梏,如同羁绊对烈马的束缚一样。于是他主张要消除对回归自然本性的干扰,复归到纯真无为的自然性中来。
既然人性属自然属性,同自然没有差别,那么人就应该回归自然,应该保持内心中的宁宁安泰,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逍遥自由。
《庄子》提出的处世哲学,就是顺其自然,为人做事不偏不倚。《秋水》篇中说:“是故大人之行(指得道的人),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思:动不为利(举动并非有利于人),不贱门隶(但也不贱视家奴);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做事无须借助人),不多食乎力(自食其力),不多贱贪污(不以贪污为卑贱);行殊乎俗,不多辟异(标新立异);为在从众(随俗),不贱佞谄(向人献媚)。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勉励),戮耻不足以为辱(差耻);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量度)”。意思就是要求人们做事不偏不倚,不去伤害人们,也不去施舍,不与别人争荣誉、财物,也不辞让,不凭借别人帮助,自食其力,行为与世人不同,也不赞扬古怪的人。《庄子》主张的处世哲学是“中道”。为什么采取“中道”?因为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他知道树木成材,要被砍伐,甘甜井水,先被饮完。要人们效仿意怠乌,飞行时不领先,退却时不落后,栖息时夹在中间,因此同伙不排斥它,别人不伤害它。
《庄子》“无为”的思想贯彻于整个人生哲学中。认为人生在世“身若槁木”,“心若死灰”。所以无所谓喜、怒、哀、乐。在《天地》篇里要求人们做到“寿而不悦,夭而不悲,通达不以为荣,穷困不以为丑。”《庚桑楚》中又说:“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总之要求人们要象婴儿那样无知,忘掉自身,丢掉各种欲望,茫茫然彷徨于尘世之外,逍遥在无所事事之中。
不过,《庄子》书中追求的“中道”“无为”同庸俗的宿命论有所不问。虽然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但不完全把人归于自然,而听天由命。他也提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庄子最害伯的,或最深致悲哀的是精神之死,不是形体之死。宗教观念是身体已死而灵魂不死,而庄子提的是身体存在而灵魂已死。所以在《田子方》明确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可见,庄子注重的是心死的问题,他害怕没有追求,害怕心早死于身。
4、庄子的无神论思想
周代,春秋时期天命神鬼的观念很深,庄子毅然发起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是特别可贵的。首先,庄子把“天”剥夺过来,赋予自然的含义,在《大宗师》中谈到了“天”的问题。说,知道大自然的作用,知道人的作用,是最高的知识。知道自然的作用,是懂得宇宙万物的形成;知道人的作用,即是懂得人的智慧限度,不去汲汲求知,注意养护精神,享受自然赋予的寿命,这是极高明的智慧。《庄子大宗师》中所说的“天”实际上是自然,而不是具有人格化的有意志的“天”或“神”。
《庄子》书中贯穿整体的是“天与人一体”“通天下一气耳”等,这事实上已经否定了鬼的存在,其思想向着无神论迈进。在《知北游》中说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认为人的生死,只不过是气的聚散,没有什么灵魂存在。庄周本人临死时,提出厚葬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人从自然中分离而又最终归于自然。《庄子》书中也有反映神不灭的思想内容。在《大宗师》、《寓言》、《知北游》、《养生主》《德充符》等许多篇中都提到了神不灭问题。《大宗师》中说:“夫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意为人的肉体会有变化,但精神没有损伤,精神可以不断变易身体,而没有真正的死亡。《庄子》一书中,一方面具有无神论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一方面又有神不灭的思想。一是唯物主义的。一是唯心主义的。有的学者解释说,庄子思想形成和发展是有层次的,其整个思想体系中没有取得一致。这种矛盾现象,只要我们把庄子放到那个历史时期的范围里,对社会政治,人们的观念做具体的分析,就不难解决了.
“永恒”,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宇宙人生内在本体的永恒是最难理解的一层,因为它非常抽象,非常“形而上”。易经称为“太极”,周敦颐称为“无极”,老庄称为“道”,佛家称为“真如本际”,康德称为“物如”,一般科学家、哲学家称为“本体”。本体虽难捉摸,但它是确确实实的存在,超乎时空而遍在于时空,所谓“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永远如此,无有变异,而实为一切变易现象之依据。
一个最通常的比喻是水与波,本体喻如水,现象喻如波;波有起伏变幻,而水还是水,永不变易;然而离波无水,离水无波,水与波非一非二,本体与现象亦复如此。现象森罗万变,本体湛然不动,然而离现象则本体不可得,离本体则现象无所依,现象与本体非一非二。
佛家认宇宙依成、住、坏、空之过程而循环,道家说“有无相生”,天文学家亦认为星球之形成乃由无形化为有形,再由有形化为无形,亦即由虚空中产生微细之宇宙尘,再由无量宇宙尘相吸而生成大气团,大气团逐渐凝聚为星云,最后成为星球,星球存在一段时间,又复毁灭,归于虚空。这一由空而有,复由有而空的变化过程,虽奥秘难知,但空与有,本体与现象的不可分性,却是可以断言的。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定律,更可说明:“本体”相当于“能”,而“现象”则相当于“质”,质与能为一体,现象与本体亦为一体,能量不变、不灭,本体亦属永恒。然而究竟科学上说的“能”,是否完全等于哲学上说的“本体”,却不易断定;可以断定与理解的是,能与本体确实存在,而由科学上“能”的观念,似乎有助于指引我们对“本体”的观照。
宇宙与人的本体无二无别,因此要了解宇宙的本体,只须从人自身下手即可,我是谁?真正的自我是什么?这个问题能解答,宇宙的本体如何?便不难解答。自我的追求是古今哲学家及现代心理学家共同的兴趣所在,但是许多人却把“个性”当成自我,如此便无法找到自我的本体。因为本体是纯一的,“个性”则是有差别的,“个性”不能作为本体看待甚为显然。佛教的《圆觉经》与《楞严经》在自我本体的寻求上有一个非常高妙的解析,经上大意说:身体内的各种物质成分皆从外来,非我本有,皆当还诸大自然;心理上的各种记忆、经验、意识、情绪、意念、习惯亦由外界所引发,故亦应还归于外界的人事物;最后剩下来的便是自我,自我者何?即“虚灵不昧”之本性、本体。它万古常存,不增不减,清净光明,所以儒家的《大学》便称之为“明德”,要人人去明“明德”。
宇宙人生过去所发生过的事实,无论其大小,都值得探讨研究,参考借鉴,因为它们都对后代产生或大或小,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眼前发生的一切事件,以及各人现前的思想言行,都将成为永恒,所以都须谨慎小心,提高觉悟,不可懵懵懂懂,以随便为潇洒,以任性为自由,因为即使一句不妥当的言语都可能成为心中长久不安的因素,而苟取纤芥的不义之财,也会造成人格上永恒的污点;反之,一切高贵的品行及正大的思想,将在永恒历史的时空中,成为闪亮的明珠,也在各人的心田里,成为永恒的安慰。这就是人类重视历史,注意品德的意义所在。
宇宙人生复杂森罗的表象中,寓有超越时空的不易之理,我们应当深入观察透视,归纳演绎,以使心灵有所觉悟,本此觉悟,发为言论与行动,继往开来,创造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体生命的光辉与幸福。
自古以来,真、善、美一直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三者都有“永恒”的性质,它们始终是那么超乎时空地散发着光辉,令人不厌地赞叹、述说、追求。只要一个人对于真、善、美有深刻充分地体认,便掌握了永恒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了永恒的活力,使自己活得多彩多姿,自得其乐。你可曾见过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在真理的钻研中,或在真理的宣扬中,厌倦过、灰心过?虽然他们的钻研有如入海数沙,永无止境,但他们的脚步永不停歇;虽然他们的宣扬,一遍又一遍,但他们却永不觉得单调乏味。你可曾看见那些伟大的慈善家,在劝人为善,救济世人的工作中,厌倦过、灰心过?虽然他们终因工作而肉体衰老,但是他们仍然继续发展事业,乐此不疲。你可曾看见过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在艺术的探讨与创造中,厌倦过、灰心过?虽然他们的理论或作品有时曲高和寡,但他们依然是不眠不休,不畏孤寂。总之,吸取过真、善、美甘露的人,他们共同的性格是——不重视外在的富贵,而以拥有真、善、美为莫大的幸福。
我们一般人虽非什么哲学家、科学家、慈善家、艺术家,但在和谐清醒的心境中,我们对真、善、美有一种永恒的向往,因为我们都曾领悟某些真理而豁然开朗,都曾被高贵善行深深感动,也都曾对着艺术的杰作,惊叹神往;由此可证,总有一天,我们的心灵将能完全契合于真、善、美的领域。这就是人类研究哲理、科学、伦理、艺术的目的所在。
最高超深远广大的永恒在于证验无形内在的本体,人类由此而进入宇宙的核心,获得无限、无量的光明,超越真、善、美而达于“圣”境、“神”境,亦即达到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老子所谓的“不可道”,孟子所谓的“不可知”,佛家所谓的“不可思议”,中庸所谓的“至诚如神”之境。这是古今中外圣哲共入之境,也是人生最根本的归宿,而人类追求高超宗教境界的意义也在于此。
在刹那变易的宇宙中,不可能有不老的果树,不病的肉体,不变的爱情,不绝的香火,但生、老、病、死等等现象,并不妨碍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永恒性。
归结言之,永恒的内容不外乎:历史事实的永恒,事理定律的永恒,清净本体的永恒。在人的直觉中,永恒距离人似是那么遥远,又似是那么接近;的确,对于不认识永恒的人来说,永恒是遥远的,但对于认识永恒的人来说,人是生活于永恒之中的。宇宙与人的内在是永恒,周遭、自身的一切是永恒,人无时无刻都在创造着永恒,愚者不能显发清净本体,故不明事理,所以他们制造永恒来束缚自己,妨害他人,破坏宇宙、社会的秩序;智者能觉悟本体,故理智高超,所以他们创造永恒来超脱自己,利益他人,建设宇宙、社会,使之优美和谐。
人若诚心希冀永恒,追求永恒,最后必能发现永恒,并创造永恒的价值。人将因发现永恒而绽放心灵的花朵,并因创造永恒的价值而使花朵结成丰硕的果实。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变化是不变的,不变的是变化。这说明一切皆在变,万事万物时刻在变,没有永恒的存在。
没有永恒,何等空虚?没有永恒,价值何在?没有永恒,何所寄托?所以,寻找永恒,为智圣们所殚心竭虑;追求永恒,为贤哲们所孜孜不倦。世界上果真有“永恒”吗?人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是生住异灭,生命是永恒的吗?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沧海桑田,江山是永恒的吗?曾几何时,只有一块大陆、一个海洋,地质板块漂移着,五湖四海、四洲七洋是永恒的吗?
每天24小时,该是永恒的吧?2006年的元旦增加了一秒。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每100年慢1秒。地球日的过去曾经比24小时短,未来将会比24小时长。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永恒的吧?太阳的燃烧,能量的释放,是以每秒抛洒几百万吨的物质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太阳的质量在变小,太阳的引力在变小,星星的轨道能不变?
太阳的光芒照四方,该是永恒的了吧?太阳的光芒来自其正在进行的热核反应,正在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科学家们计算,太阳上的热核燃烧还可以进行200亿年。
遥远的星辰是永恒的吧?最近的恒星离我们4光年,一般肉眼所见的恒星,距离我们的空间尺度在几百光年,借助于科学的眼睛,人类可“见”的天体远达几百亿光年。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接受到天体的信息是几百亿年前的了,而一般天体的寿命也就是几百亿年。时间,总该是永恒的了吧?《时间简史》说:我们所见所不见的星辰正离开我们而去,我们所在的宇宙正在膨胀。宇宙的膨胀起始于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前夕是宇宙黑洞。宇宙大爆炸的瞬间,时间开始了!时间的本质是物质运动留下的不可逆的痕迹。
那么,思想是永恒的吗?道德是永恒的吗?真理是永恒的吗?有人要问,没有永恒,真善美还有什么价值?还值得追求吗?
“永恒”,多么吸引人的字眼!古今中外无人不想到永恒,不追求永恒,梦想永恒;他们憧憬永恒的爱情,永恒的价值,永恒的青春活力与美貌。
有心中的希望,便有行动的追求。每一个人都在追求他心中的“永恒”。秦始皇追求长生不死,更追求所谓“金城汤池,子孙万世”的基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里的人们,追求后代子孙绵延,香火不绝;志士豪杰追求名载青史,留芳百世;“我为卿狂”的人们,追求天长地久,夫妻恩爱;诗人、艺术家追求传世的艺术佳作;科学家、哲学家追求放置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启人不惑的真理;神仙家、宗教家追求永恒的生命、永恒的乐土;企业家、工商巨子追求滚滚的财源;一般百姓虽不敢有所奢望,但何尝不寄望于后代,何尝不力图多活几年,巩固他们生存于世间既得的一席之地。
“永恒”,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就宇宙说,大至星辰的生成、毁灭,四季变迁,花开花落,小至电子循环,分子聚散,种种生灭变化,都记载于宇宙亘古的无形历史中,不可更改、抹消。而此无量事件既已发生,对当时及未来必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其影响又是无穷久远。因此,宇宙中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论大小,就其曾经发生而言是永恒,就其发生后的影响而言亦是永恒。就人生说,大至君临天下,旋转乾坤,生老病死,衣食娱乐,细至举心动念,一言一行,种种人生过程及活动,一切事件既已发生,无论有没有人目睹,不可更改、抹消。人生无数事件既已发生,对当时或未来的宇宙、社会、他人必有影响,且其影响又是无穷久远。因此,人生中发生的任何事件,无论大小,就其曾经发生而言是永恒,就其发生后的影响而言,亦是永恒。
宇宙人生现象之中所蕴涵的理则或因果定律万古常新,超越时空,永恒不变,故谓之真理。朱子云:“一物有一物的理,一事有一事的理。”推而思之,人之生有生理,病有病理;一国之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一人之幸福有幸福之理,灾难有灾难之理;美感有美学原理,经济有经济学原理;物质界有物理,细分之又有核子物理,大气物理,乃至声、光、化、电皆有其理;精神界有心理,细分之又有儿童心理,青年、老年心理,普通心理,变态心理,商业心理。一般人所谓的真、善、美,事实上亦归于真理所统摄,因为“真理”是宇宙万物所以然之理,“善良”是人我和谐幸福之理,“美感”是艺术创造之理。一切的原理离不开因果法则,而因果法则的共性是;因素相同,结果必然相同,因素改变,结果必然改变,其中精微,难测难知。宇宙变化,复杂奥妙,难有截然相同的因,故亦难有截然相同的果,但相似因得相似果的情形则比比皆是。

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

作文素材:品读庄子庄子鼓盆而歌
心不优乐,德之至也
在庄子看来,没有快乐忧愁的境界是人最原本的德性,即“心不优乐,德之至也”。
人之所以有快乐和忧愁,与个人的得失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己有所得就快乐;有所失就忧愁。在人的心境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时候,心中就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没有了自己和自己的得失。既然没有自己和自己的得失,那也就没有了快乐和忧愁。人与大道融为一体,也就是人的本性回归于道。这是人本性最纯洁的时候,庄子将本性称之为德,心中无忧无乐,就是德性最为完美的时候。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除了认识自己的长处之外,最重要的还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思改进,也才能思考如何改进。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不会想到改变现状的。所以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将心态时时归零。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受学习过程中新注入的清冽甘泉。还要经常将杯子倒空,因为我们每次学习吸收新东西,很快又会将我们心中的杯子装满。
庄周晓梦迷蝴蝶
庄周梦蝶是表现庄子齐物论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就能无往而不快乐。庄周梦蝶的故事写得轻灵飘渺,常被后世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引用。
有人说庄子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庄子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子,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虽然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但是庄周梦蝶是庄周渴望的境界,而蝴蝶梦庄周,也是蝴蝶的选择、向往。
至人无己
庄子在 逍遥游 中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是小识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而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扔有所凭借和依托,所以也达不到真正的逍遥游。真正的逍遥游是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依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追求人生呢?“神人、圣人”的境界太过高远,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追求“至人”的修为。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金钱地位,否则就会被外物所拖累,让自己生活在烦恼之中罢了。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在 逍遥游 里,讲了同样的膏药,一个利用它得到了功名利禄,一个人却无法摆脱家族世代漂洗的命运,悬殊的结局天壤之别。又例如大樗,人以为无用,其实不夭于斧斤,物无害者,正是其不用之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心思灵活的人眼里,物无弃物,人无弃人。所以物虽同一,而用则有异。境界的大小,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有智慧的人,自会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尽可多的知识,更要竭力追求智慧。
按自然原则生活
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把自我与外界高度融为一体,就会有鬼斧神工之妙。庄子不讲为我,而讲忘我。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限制,沉浸在自然。本来的面目中。做乐器的时候,就只是做乐器。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技巧,而是这种难得的心态。
有时候我们做不好一件事,做不好学问,发明创造比较艰难的时候,阻碍人的往往不是智力,不是学问修养,而是人对种种功利的考虑。庄子洞察到这一点,教人按自然的原则,以一种自然忘我的状态,做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这样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按自然原则生活,从偏执的自我中超脱出来,而不是仅仅世故地做事情、过日子。
心不得志才是疲惫
庄子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拖着麻绳绑着的破鞋见魏王,借此批判没有遇到好的世道,没有遇到好的君王,讽刺魏王是个昏君。庄子巧用猿猴随境遇改变心态的现象做比喻,揭示了昏庸的君王给社会造成混乱和灾难,导致贤能的人不能施展才华。
对庄子而言,像穿粗布衣服、拖着破鞋这样贫穷只是外在的,是不必介意的,因为相对于贫穷来说,士人的道德不能推行、生不逢时才是心里真正的疲惫和痛苦。
我们今天也有像庄子那样怀才不遇、逃不出环境束缚的人,这样的人内心十分的忧郁的,他们的才能不得施展,理想难以实现啊!
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物而不物,故能物物”这句话是说,支配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人才能真正主宰外物。诚然,没有欲望的人,永远是自由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我也有欲望,可我是欲望的主人,而你是欲望的奴隶。”
然而,人是欲望的动物,要求彻底摆脱欲望是不可能的。物质决定社会生存,不好好工作,那里有好饭吃,好衣穿。但要把握好度,不能让自己的人生被欲望所控制。庄子告诫我们要冲出物欲的牢笼,学会更高层次的追求。
学会包容
庄子一向认为万物没有好坏,顺应自然是最好的方式。比如,乌鸦的黑与天鹅的白都是出于天然,不足以分辨谁优谁劣。如果按照人的标准分辨天鹅白和乌鸦黑的好坏,这样无疑是对它们的残害,只有顺应自然,包容其黑白并存,天鹅和乌鸦这样的生灵才能自由自在,天地间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们应该彼此包容;每个人都有弱点,在他们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击垮。
适可而止
儒家认为仁义是道德规范的总纲,没有它社会就会乱套。而庄子驳斥仁义礼智信就如人体上的“骈拇”、“枝指”和赘疣,都是不符合本然的多余的东西。
超出本体的多余对于一个视觉明晰的人来说,搅乱五色、迷滥文彩;对于听觉灵敏的人来说,搅乱五音、混淆六律。这样便造成了过犹不及,而这个“度”就是“道”。合乎道,也就是在度之内,就是顺应自然的。就好像一个香蕉,熟的过分,就会变黑腐烂。
名利便是这样,如果让名利的欲望过分膨胀,就好像人工催熟香蕉,不小心就会变成烂香蕉。
作文素材:孟子
一个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是让人民供在神坛上的圣人;一个反对战争的人,是具有博大胸怀的善人;一个热诚的,优游自在的,无所恐惧的人,是最能够享受人生具有理想性格的伟人。
精心雕琢儒家文化之花
2379年前,在古老美丽的东方,在峄山泗水之间,诞生了一位仅次于至圣孔子的儒学大师、大思想家——亚圣孟子。他,这位齐鲁英豪在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齐鲁大地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中闪烁着格外耀眼的光芒!
贪玩的童年。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这就是另一个著名的故事“孟母断绩”的故事。孟子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沉醉于儒学的青少年时期。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醉心研究的晚年。孟子在儒学方面的刻苦钻研,终于让他名声大噪,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他先后游历了宋、滕、魏、齐、梁诸国,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因为他的学说当时被人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不切合战国时代急功近利、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可是孟子还是那么认真、那么执著、那么热情地到处宣传儒家的“仁义礼智”,讲解儒家的王道理想,推行儒家的仁政措施。他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也像孔子一样四处碰壁。
最后,孟子终于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 编撰完成;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孟子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这个人间。
【名著·评价】
东汉赵歧首称孟子为“亚圣”,唐代韩愈称孟子为“孔子以后一人,功不在禹下”。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可见,孟子将永远是——
我们的文化宝藏——孟子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著而坚定,焦灼而真诚。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
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 孟子 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
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 梁惠王 、 公孙丑 、 滕文公 、 离娄 万章 、 告子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
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观点·简析】
孟子 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的思想最受到后世人的赞扬。
“我”本善良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
简析: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资质看,人是善良的。人性中的这四端就如同我们的四肢。如果没有这四种心,简直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而其中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而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依据乃是人实现了对动物生存法则的超越,人在理性基础上生成的道德良知,使人能够推己及人,在心与心之间搭设彼此沟通的桥梁,敏锐地感受到弱者的不幸,并向弱者伸出救援之手。因而,对弱者的关怀,确凿地证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显示了人的尊严与高贵,反映出人性的璀璨光芒。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并以此为己任周游列国,推行他的这种治国理想,虽没有得到实施,但他的这种观点依然闪耀着璀璨的人性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

庄子名言精选(带翻译)
庄子名言精选(带翻译)
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习古堂国学网精选了庄子的经典名言,加以翻译,供广大庄子爱好者学习欣赏。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5.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2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2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35.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3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3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翻译】: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3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翻译】: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3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翻译】: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0.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41.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翻译】:骷髅说:“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放纵自如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不能超过呵。”)
42.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翻译】: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
4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翻译】: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44.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翻译】: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45.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翻译】: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4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翻译】: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47.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翻译】: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48.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翻译】: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 文案:

【基本常识】
作家作品
关于
庄子,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做过蒙城漆园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
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涡水,游于濠梁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1989年秋,中外学者云
集于蒙城,举行了全国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
背景链接
本篇是《秋水》的节选,篇名为篇首的二字,与中心没有关系。
原文主要阐述事物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中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通过河伯与北海若对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对事物的大小、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的相对性的讨论,阐明事物是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只有从道家的角度来看,万物才是齐一的,人的认识受时空的局限,只有认识大道的人,才能突破一切局限,所以无论是事物自身,还是人的认识,都要因自然之道,“无以人灭天,无以
故灭命。
【文本解读】
这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二、脉络
课文可分两层。
层,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
三、写作方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这种手法的运用,使人觉得通俗、明白、形象易懂。
设喻说理,以小见大。
这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通篇都在设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有的文言文托手言志,有的托物寓意,此篇即用河神见海神为喻,阐述深刻的哲理。平时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向这方面发展,注意平时的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四、问题探究
你怎样理解河伯对河神的那番感叹。
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此文,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了河伯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贵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
句段理解:
⑴重点句: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此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⑵过渡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此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开始的
“骄傲自满”向“自叹不如”过渡
五、基础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泾流渚崖仲尼伐纣伯夷
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是
A.不见水端
端:尽头。
B.旋其面目
旋:旋转,掉转。
c.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看着大海。
D.大方之家
方:道。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
A.河伯欣然自喜:河伯乐滋滋的高兴起来。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c.望洋向若而叹曰:抬头仰望向着河神若叹说。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的美事自己都占了。填写:
⑴《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⑵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
⑶由本文引出的两个成语是、。
用现代汉语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⑵于是焉
⑶百川灌河
⑷秋水时至
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顺流而东行。
⑵河伯始旋其面目。
⑶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学习这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同步解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将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文中划线句子体现了河伯怎样的心理?
0.试解释下列成语:
⑴望洋兴叹:
⑵贻笑大方:
1.译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你怎样看待河伯?
七、美文赏读
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岛间。蚌谓螺曰:“汝之形如鸾②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③,亦足仰德④”。螺曰:“然,
云何珠玑⑤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
内,不授于外。启予口,见予心,汝虽外美,其于内何?摩
顶放踵⑥,委曲⑦而已。”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注释]
1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③卑朴:低下朴陋。④仰德:德行令人敬仰。⑤云何:为什么。珠玑:珍珠。⑥摩顶放踵:从头到脚。⑦委曲:这里用于形容螺的形状。
3.蚌说螺的形体如“鸾之秀,云之孤”,你说螺的形体还像什么?再写出两个比喻句来。


.当螺问及蚌,为什么珍珠这样的宝贝老天不授予自己而给予了蚌时,蚌的回答中有两句十分关键的话,这两句话
是:
.有一个成语的意思是“肩并肩,脚碰脚”。其结构与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同,这个成语是:。
.螺之所以大惭,是因为。
.请在这一个故事的结尾写一句话,概括寓意。
八、【类文品析】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邯郸
奚恃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中道而反
⑵吾马良
⑶此数者愈善
⑷以广地尊名
⑸吾欲之楚
⑹犹至楚而北行也
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译句。
⑴此非楚之路。
⑵头尘不去。
⑶犹至楚而北行也。
“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指代什么?
学完本文,你一定有感想,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
1个人怎样才能让有利的条件为己所用,成就一番事业呢?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庄子思想精髓说课讲解》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