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

2023-03-17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

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

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有70年历史,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仍印刻在后辈人的脑海中,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
单从时间表上看,长征不过如此,但只要细细的了解,便会发现,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一共转战十四个省,历经风吹雨打,全程两万五千里,那时环境相当艰苦,红军没有充足的军需供应,没有充饥的食物,陷入了枪林弹雨与人饥马困交织的境地,他们以草充饥,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经历了千百次的战斗,最终才获得了胜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巍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浑的画卷。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一道道实枪重荷的关口,用行动不知写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惊心动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拿飞夺泸定桥来说,22名红军突击战士,早将生命置之度外,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艰难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铁索的泸定桥上行进,最终消灭了对岸的守敌,夺取泸定桥。当时,他们命悬一线,桥下是奔腾呼啸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为了长征的胜利,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惧怕,勇往直前,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不愧为胜利之师。红军骁勇善战,但又不失人性关怀。在穿越一望无际的草地时,到处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泽泥潭,危机四伏,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相扶相携,共度难关。记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金色的鱼钩》、《永远的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描写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课文,都记录了红军让出食粮,扶老弱的生动事例。《永远的丰碑》描写的是一位老军需处长将棉衣分发给每一个战士,自己却被冻死行军路上,与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丰碑的感人故事。
从长征胜利到现在,已有70年历史,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仍印刻在后辈人的脑海中,我要缅怀革命先烈,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

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草地,雪山,沼泽,11个省,18座山,24条河,两万五千里的跋山涉水,无数中国红军的壮烈牺牲,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和不远处的胜利。想起这些,眼前仿佛涌现出许许多多不畏生死,不怕困难,对中国革命有着执着追求的英雄。
四渡赤水河,急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一路艰难险阻,一路英勇无畏。枪林弹雨,无所畏惧,在十三条铁索上冲过火海;皑皑白雪,不在话下,从凛冽寒风中翻过座座雪山,死水沼泽,奋不顾身,吃野菜皮带也走出草地。终于,历时一年,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敬佩感油然而生,惊异于他们勇敢顽强的同时,也引起我的深思。有时,态度,决定成败。除了精神和气节,更难能可贵的是信念。历史隧道中,一年,十年,百年……只有一代又一代人,不吝敬赞的,才是不朽的传奇,才是永恒的生命。长征中的艰险同时让我明白苦难并不因为什么才具有意义,它让我们懂得坚持,懂得把握自己,让我们在黑暗中扔拥有信念,拥有一颗跳动的心脏。当我们退畏不前时,不要认为一件事遥不可及,要拿起信念,勇敢面对。
“如果你想登上山顶,必须穿过山谷,翻越陡坡,不畏凶险的悬崖峭壁。”历史如辙,可以承载奇迹,长征,是我眼中的信念。

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

毛主席曾经说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啊,红军战士们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险阻看做成平常事,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勇敢顽强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程,是传奇的,是神圣的!而他们,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我的眼里,长征不仅仅是两万五千里的路程,它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在!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秋天,班级举行了一次小型运动会。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的奔跑着,挥洒着汗水。忽然,“扑通”一声,有一位同学摔在了地上。我急忙前去。这时,他已经站了起来,轻轻用手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甩了两下头,望望自己膝盖那处流了许多血的地方,无奈的叹了口气。我停下了脚步,静静地站在那边,注视着他。他并没有叫疼,也没有找个地方处理伤口,而是又开始了他的奔跑。
我的心突然震了一下。想到了那段悠久的长征历程的一个场景。寒冷的冬天下,很多人坐在冰凉的雪山洞里。本来穿的衣服就不多,还要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不少人都饥寒交迫着。风呼呼的吹着,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在你的脸上刮着。一个军需管理者皱着眉头,躲在角落瑟瑟发抖。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是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他悄无声息的将棉袄脱下,一步一步艰难的走向那个孩子,轻轻的盖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母亲感激的望着他,他笑了笑,孩子也笑了笑。他朝着四周大喊:“同志们,不要放弃,胜利就在眼前了!”大伙好像就被打了鸡血似的,重新振作了起来。他们大声地说道:“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就这样,大家又开始了路程。而那个人也带领着大家走出了这片悲凉之地。最终,他在走出雪山的最后一刻,光荣的牺牲了。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不禁酸了。啊!红军战士们是多么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团结一致啊!我被他们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生活在这样美好环境中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描写长征作文 描写长征的诗句古诗文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就是红军长征大无畏的气魄。
从1934年10月开始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先后实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红军战士们从江西开始行走他们的路程,途中经过福建\/广东\/湖南\/广西……直到陕西。在途中他们走过迢迢长路,越过万水千山,终于在1936年10月艰难地夺取了长征胜利。
在很多的感人故事中,翻越哈巴雪山这胜利片段我铭记于心。1935年4月29日,红军开始翻越海拔5300米的哈巴雪山。缺乏经验的红军指挥员在攀登雪山前穿的单衣,不过到了山上,雪花纷飞,山顶气温低到零下20多度。如果那是我爬上山,想必动弹不得是肯定的。加上氧气稀薄,红军伞兵行动十分不便。寒风袭来,大家穿上所有的衣物也无济于事,窜到裤子里的雪马上化成凉水,裤腿下半截冻得硬邦邦。腿脚都磨破了,鲜血直流,穿着草鞋的脚冻的钻心痛,真是令人难以忍受……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高山反应越大,胸口好象压着大石头,嗓子干的要命,嘴唇也难抿起来。两条腿重千斤,每迈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力气……经过10多小时的艰苦攀登,红军们终于翻过雪山了。但是,在途中严重的缺氧和饥饿寒冷,很多人因饥寒交迫而永远长眠于雪山之上。看到这里,只觉得泪水在眼圈里打转,难受极了,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和我们永别了!一个多么悲壮的故事啊!
不过,这仅仅是红军长征中的沧海一粟,\"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红军指挥员在长征中就是凭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军事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孤舟强渡大渡河;22勇士飞夺卢定桥;红二\/红六军团转战乌蒙山;红四军激战嘉陵江;四渡赤水江等等。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吧。天上每
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特别是在通往湘西的途中,红军以极为惨重的代价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由出发时的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中,经历了大约120次主要战役\战斗,共阡灭40个团,击溃敌军数百个团,击落敌机4架,缴获长短枪3000多支\轻重机枪330多挺\火炮20多门\骡马约2000多匹。在长征途中,红军不但要与围追堵截的数百万敌军殊死搏斗,还要与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搏斗。一露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共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终年覆盖冰雪,跨过大河24条,占领大小城市62座,纵横11个省,长驱25000里,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9个月,曲折转战4个省,曾三过纵深近1000里的水草地,行程10000里;红军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途径四省,转战进万里。这个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便是长征精神的见证!
红军长征---作为一个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人们对红军长征的理解相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持续地深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改变,长征历史都将成为人类历永恒的古碑,熠熠生挥,将指引着有理想的人们勇敢奋进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描写长征》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长征》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描写长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