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论语作文 论语原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语作文 论语原文文案:
学而时习之。
学而优则仕。
儒学对学习非常重视,《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荀子》则用大段大段的理论去阐述学习的目的、方法、对象,《朱子语类》也有整卷内容关于学习的心态、内容。至于以后的科举制度,夸张地阐释着“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如此大张旗鼓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孔子时代的学习,想来还是很全面的,作为学生,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职业技能”,其中文化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当时孔子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孔子的学生对于这六艺各有所长,并非腐儒、书生、书呆子,他们平时能传播礼乐、文化,谨守礼仪,战争的时候又能上阵拼杀,符合着先秦时期士人的传统。孔子自己对于这些技能也很在行,在《论语》中,孔子自己能操琴、善御、善射,至于礼、书自然掌握更多,只是“数”基本没有论述,不过,孔子的学生中,子贡做生意很在行,也许他在数的方面有所专长吧。但是,在孔子之后,儒家却没有继续把这六艺坚持下来,子思、荀子、孟子在其著作中并没有谈及这六艺,而是把儒家的基本
理念反复论证,更多地是作为纯粹的知识分子的面目出现在君王、重臣面前,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当代的儒哲学,无不是以文化作为重点,无不是以理论发扬为目的。其原因应还是在于知识的增多以及职业化,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则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择其一而专。论语读书笔记学,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条件是有先知先觉者。要完善自身,必须不断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学习,先生,也就是先于自己而知、悟者,职业化的先生,就是教师。基于此,师生关系在儒家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隆师亲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虽有夸大,但对于老师的尊重和敬仰可见一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者也”,其对象自然是学生,那么,传授些什么呢?笼统地方面是“道”,具体的方面是“德”,传授的方法通常通过解读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这也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学生诵经读书的场面,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就典籍中的疑难问题或自身疑问请教于老师,如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至于学生的年龄和毕业、文凭等现当代的条条框框,在古代并没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离开书院的标准。
学与习是息息相关的,其中的“习”对于古代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属于“传”,老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传授知识、技艺以及为人师表,但个人的领悟与否则在“习”中体现出来,例如孔子对于颜渊的溢美之词毫不吝惜,特别是关于好学方面,其缘由是颜渊能够自
己揣摩,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一语中的。而习,当作温习、思考解,如果扩大一些,习还应该包括践行,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曾子说,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传不习乎?”至于之后儒学的“知行”范畴,也该包含着学习这一内容。孔子时代的学与其之后的学不同,习,自然也不相同。流传到如今,学习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知识方面,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评价标准,考试制度则是这一标尺的具体体现,但这一标尺并没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导致着知与行的分离。
学与习的分离,知与行的分离在西方哲学中并不在意,如西方哲学对哲学家的评价不在于其人品如何,而在于其著作、成就如何,为师不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为人不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做事不一定要符合社会规范,哲学家的论述可以与其行为无关,如此等等,儒家与西方哲学的对比,引导出“内圣”与“外王”的两个方面出来,两者虽不是各擅胜场,但都属于社会的各取所需,都具备合理性。儒学更注重于内圣,因而体现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对于先生、典籍的理解,尽力去为之寻找出合理性,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老师所说、典籍所述有所不同,则首先把责任归之于自我的愚钝,如是而为可以达至内圣获得区域性地声望,不过在怀疑、创造方面则有所缺失;西方哲学的内圣并不在理论视野,即使专门的伦理学也只是属于“元伦理学”,在善、正义、美德等几个范畴的根本来源上打转,没有对人的基本和终极要求,根本上仍然属于哲学的范围,宗教的道德规范相对来说框得过细,“原罪”的前提并没有把人的完善放在其
中。儒学与西方哲学各有缺失,但是否会互补?我认为难度很大,毕竟儒学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西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大的社会环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学能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西方能认同儒学的责任与义务。全球化的局面下,兴许有可能性,但并不乐观。
论语作文 论语原文文案:
论语的名言
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1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1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2、仁以为己任。——《论语》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5、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1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
1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9、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2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2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论语作文 论语原文文案:
论语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今天小编整理了文学常识之论语给大家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兒,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更多热门文章:
1.中国古代十大名相
2.有关于四的文学常识大全
3.盘点语文中学生必知的文学常识
4.文学常识:常见借代词语
5.2016年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6.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
7.高考语文复习:常见的文学常识
8.小学文学常识: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9.2015外国名著文学常识汇总
10.2015中考文学常识填空题积累(带答案)
论语作文 论语原文文案: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 敬鬼神而远之
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6 未知生,焉知死
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 不患人之不己知
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11 无可无不可
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4 吾日三省吾身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 不迁怒,不贰过
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 小不忍则乱大谋
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 朽木不可雕也
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8 子不语:怪、力、乱、神
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0 仁者,其言也切
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2 邦无道,危行言孙
33 知其不可而为之
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 君子有三戒
37 乡原,德之贼也
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40 不学诗,无以言
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2 有事弟子服其劳
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5 礼,与其奢也,宁俭
4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2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53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1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62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3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6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8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7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4 当仁,不让于师
7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76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7 三月不知肉味
78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79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0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81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82 过犹不及
83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84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6 道不同,不相为谋
87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8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9 虽蛮貊之邦行矣
90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91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92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94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95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96 近者说,远者来
9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8 名不正,则言不顺
99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作文,希望在写《论语》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论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