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世界湿地日作文 世界湿地日2023年主题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世界湿地日作文 世界湿地日2023年主题文案: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以下是历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
1997年: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
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
2000年:珍惜我们共有的国际重要湿地
2001年:湿地世界——一个等待发现的世界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04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为了明天的鱼类
大家现在知道了吧,所谓的世界湿地日就是让大家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现在森林、湿地和海洋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大家不好好保护,湿地就会加快减少,就会有一系列的生态危机,我们面临的,是更大的灾害。
现在的伐木工人越来越多,我们也更加的依赖森林了,木制的筷子、根雕、木制的拐杖……森林正在日益减少,我们的生活,却因为森林变得欣欣向荣,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世界湿地日作文 世界湿地日2023年主题文案:
每年2月2日别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米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湿地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被人们比喻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
为了保护湿地,18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称作《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6年10月湿地公约第19次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世界湿地日作文 世界湿地日2023年主题文案: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 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世界湿地日作文 世界湿地日2023年主题文案:
中国天气网综合报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并每年都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采取各种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湿地。
2015年2月2日是第19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我们的未来”,口号是“加入我们”。
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米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
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湿地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据统计,全球40%的物种生活在淡水湿地中。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湿地被专家们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
湿地还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在孕育和丰富地球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家对湿地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成立了湿地保护机构和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等。我国在湿地保护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全国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别再在沼泽里打上桩基盖大楼,别再把工业园开进湿地,别再让影视剧组到湿地拍摄,别打湿地“生态牌”搞旅游开发,别再做以满足地方GDP增长而伤害“地球之肾”的蠢事。这显然也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同时,一方面是相关审批和监管等部门也应该负起责任来,对肆意践踏湿地的行为应该依法严厉查处,不能再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湿地问题,并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湿地队伍中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们“地球之肾”再受到人为的伤害。
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
潘塔纳尔保护区位于巴西中部地区,面积达2500万公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栖息着1000多种动物,其中包括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167种爬行动物和35种两栖类动物,而且有不少是珍稀动物和濒临灭绝动物。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群,湿地、稀树草原、亚马孙和大西洋雨林4种在南美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并存。此外,这里分布着大量河流、湖泊和被水淹没或部分淹没的平原。由于潘塔纳尔沼泽地自然条件特殊,生物种类繁多,2000年11月,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同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自然遗产名单。
潘塔纳尔沼泽地位于总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的巴拉圭盆地,其中3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巴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巴西中部的马托格罗索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的87个城市。
亚洲之最——大美额尔古纳根河湿地
额尔古纳的根河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自然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
根河湿地保护区占地12.6万公顷,属于根河、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处,是包含河道及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的特大泛洪平原,并形成为一个三角洲,也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
根河湿地旅游区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区西北郊,距市区3公里。这里可身处山顶高端,鸟瞰地形平缓开阔的湿地全貌,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从其中蜿蜒流过,形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湿地景观。根河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弯弯曲曲地在平坦的草原上流淌,由于曲流的裁弯取直,而形成了多处大小不一的湖泊错落在七彩斑斓的林草湿地上,就如颗颗钻石镶嵌串连于艳丽的织锦上。(整理:于淼 文章资料来源于百度、湿地中国等地)
世界湿地日历年的主题
1997年: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aSourceofLife)
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forWetlands,WetlandsforWater)
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andWetlands:theVitalLink)
2000年: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CelebratingOur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
2001年: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World-AWorldtoDiscover)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Water,Life,andCulture)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Wetlands-NoWater)
2004年: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FromtheMountainstotheSea,WetlandsatWorkforUs)
2005年: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CultureandBiologicalDiversitiesofWetlands)
2006年:湿地与减贫(WetlandasaToolinPovertyAlleviation)
2007年:湿地与鱼类(WetlandsandFisheries)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HealthyWetland,HealthyPeople)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Upstream-Downstream:Wetlandsconnectusall)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Wetlands,BiodiversityandClimateChange)
2011年:湿地与森林(Wetlands and The Forest)
2012年:湿地与旅游(Wetlands and Tourism)
2013年:湿地和水资源管理(Wetlands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4年:湿地与农业(Wetlands and Tourism)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世界湿地日》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界湿地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世界湿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