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 中俄边境旅游区导游词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 中俄边境旅游区导游词文案: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中俄界河旅游区考察游览。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中俄界河旅游区与俄罗斯赤塔州的五个市区相邻,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区内有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即黑山头口岸和室韦口岸。黑山头口岸位于额尔古纳市政府所在地拉布达林镇西30公里处。额尔古纳市境内西部、北部,中俄边境线长671公里,蜿蜒曲折的额尔古纳河勾划出了中国雄鸡状版图上的巨冠轮廓,河的西岸为俄罗斯联邦,东岸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县级市——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从历史的深处呼啸而来,它是一条河,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段历史。公元一世纪,拓跋鲜卑的祖先走出嘎仙洞,曾在这里至呼伦湖一带长期居留,之后西迁南下,在今呼和浩特南部和晋北创建了北魏王朝。隋唐时期,蒙兀室韦部落在这里生息繁衍。公元十三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在额尔古纳河畔秣马厉兵,遂统一蒙古诸多部落,进而征服欧亚。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确定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自雍正五年(1727年)起,清廷沿额尔古纳河右岸先后设置18座卡伦(哨所),其中14座卡伦在额尔古纳市境内。界河风景区远离都市喧嚣和工业污染,处于草原和森林的衔接地带。界河旅游区内,河道蜿蜒曲折,滩岛星罗棋布,河滩两岸溪流纵横,沼泽处处,灌木丛生,具有典型的湿地特征。游人沿界河中心岛(中国领土)柳丛和水草穿行,会不时惊起水鸟振翅飞上天空。中心岛是集特色餐饮和娱乐、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场所。俄方小镇近在咫尺,房屋街市历历在目。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在河边劳作、垂钓、游泳,戏耍的孩子们向游人挥手致意,偶有中、俄边防军巡逻艇与游艇擦舷而过。一水分两国,纵目览两岸,已成为界河景区的特色。沿界河东岸驾车旅游,在界河中流线东侧乘船观光,可欣赏异域风光,体会纯正的俄罗斯民俗风情。中俄界河旅游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旅游精选项目之一,现已成为内蒙古东部旅游精品线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朋友们,让我们尽情领略界河及其两岸绚丽的风光吧。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 中俄边境旅游区导游词文案: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片纯洁的净土,那就是喀纳斯,她美丽、富饶而神秘。 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百花园、哈流滩大草原,还有那久居林中的图瓦人,无不使人留连忘返。每年6月,百花园山花烂漫;7月,白桦林青翠欲滴;8月,漫山遍野牛羊成群;9月,秋高气爽黄叶满枝头。世界上再也没有哪块地方比她宁静,再也没有哪片湖水似她那么柔情。哦,喀纳斯,你是人间仙境,我梦中的情人 … … 时至中秋,我陪同《上海航空》的朋友再次踏上了喀纳斯的土地。 旅行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两天近16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喀纳斯的门户——贾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风吹来,松涛阵阵。由大气环流带来的大西洋的暖湿气团经过万里跋涉抵达喀纳斯,每年给喀纳斯带来多达 1066毫米的充沛降水。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有近800种珍惜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里是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国境内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亚泰加林自然保护区,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云杉、冷杉、白杨、白桦以及珍贵的新疆五针松。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喀纳斯地区人迹罕至,珍贵的物种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喀纳斯风景区可以用一山、二湖、三湾、四迷、五个唯一来概述: 一山,即阿尔泰山友谊峰。 友谊峰海拔4374米,终年积雪,巍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北端,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发源地。 二湖,是指喀纳斯湖和白湖。 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环抱,湖面最宽处约2600米,湖水最深处188米,湖水面积约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犹如一个长长的豆荚蜿蜒流淌在长约25公里的喀纳斯峡谷里。当年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西行来到喀纳斯,被喀纳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动,遥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峡谷中变幻莫测的319个湖泊,欣然写道: 谁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友谊峰脚下。 三湾,指的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风景区之首,喀纳斯河水流经此河段骤然变得宽阔平静,形成一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现了一个小岛,远看酷似一条高大的剑龙,尾巴高高翘起静卧在湖中心。 由卧龙湾前行1公里就来到了月亮湾,喀纳斯河水流经这里形成了一个长达4公里长的“之”字形,河湾静谧的好似一弯月牙,河水随着一日之间光照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最绝妙的是河中心的两个河心洲,酷似两只仙人的大脚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五个大脚指头。传说,这两个大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在此涉水过河时留下的痕迹,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转场路过此地的牧民下马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由月亮湾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湾,这里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河水将河心洲分成若干个小岛,岛上郁郁葱葱地生长着稀有的云杉、白桦和落叶松。河水流经这里变得异常平缓,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这里犹如仙界一般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纳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长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图瓦人来历之迷。 喀纳斯“湖怪”之迷:传说喀纳斯湖有“湖怪”,当地图瓦人放牧的牛、羊、马、驼去湖边饮水时,常被拖进湖中作了点心。“湖怪”常常在天刚亮或黄昏时出现,至于“湖怪”长的什么样,谁也没有看到过。 据说,有一个图瓦牧民去亲戚家喝喜酒,回家时已近黄昏,路过喀纳斯湖下马转身冲着山林小解,忽然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赶忙回头,发现他的马不见了,湖面上隐约看到一对 “212”小汽车车灯般阴冷的大眼睛缓缓沉入湖中。 他惊得酒醒了一半,连忙向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喊:“212”把我的马吃掉了!村民们听说后,纷纷组织起来,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大钓钩,用一头牛做诱饵,用牛皮筋编成绳,绳的另一头套上了二十匹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终于有了动静,一声令下,二十匹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马口吐白沫,绷断了牛皮绳,连“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没有见着。 新疆大学生物系曾经组织考察队,于1985年7月20日,在观鱼亭上用高倍望眼镜观察到身长约15米的大红鱼,最多时一群竟达68条。但是喀纳斯湖有没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千米枯木长堤之迷:在喀纳斯湖的北岸,有一条一米多高,2000多米长的枯木长堤。这是喀纳斯山上的树木枯死后滚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当湖水上涨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带,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谊峰山脚下形成一条千米枯木长堤,为什么这些枯木不随波逐流顺水向下游漂流呢? 至今仍然是一个迷。据说,是这些枯木留恋曾经生养它们的故土喀纳斯而久久不愿离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海拔1954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于湖水酷似牛奶,远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纳斯湖后,染的喀纳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纳斯之迷。l 图瓦人来历之迷: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战西域,他的次子察合台派遣了一支先头部队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后来,这支队伍在阿尔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秘地消失了。现在,在喀纳斯湖畔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他们以山林为家,以放牧、狩猎为生,砍来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剥下厚厚的兽皮抵御严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调制出香喷喷的奶酒,他们不与外族通婚,不与他人争斗,他们以图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为自己的先祖,古训说牢记祖先的名字是每一个图瓦人子孙的责任,他们世代悠闲地生活在喀纳斯这片世外桃园中,被称做“林中百姓”。今天,在喀纳斯生活的图瓦人约有1400人,其中有700人居住在喀纳斯湖畔的喀纳斯乡,其余人生活在禾木喀纳斯和阿尔泰的深山老林中。 喀纳斯居住着一位神奇的老人,名叫额尔德什,今年65岁,他生在喀纳斯,长在喀纳斯,深爱着喀纳斯,他用喀纳斯湖边采来的苇草制作出一管“苏尔”,他能用“苏尔”吹奏出美妙的音乐。我们围坐在额尔德什老人身边请他吹奏一曲,他说:“吹吗? 好!吹。”额尔德什老人吹奏的是他最拿手的——“美丽的喀纳斯”。只见老人双目微闭,将“苏尔”竖起来贴在唇边,随着气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动,那美妙的笛声充满了整个木屋,一瞬间,我们仿佛来到了蓝天白云下,来到了美丽的喀纳斯湖畔:山风吹过,树叶婆娑,湖水荡漾,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在生长,虫鸟在鸣唱,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 … 笛声停住了,万籁具静,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泪珠。
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怀抱,在神奇的额尔德什老人身边,我感到了神的存在,我听到了天籁之声。默默地接过老人递过来的“苏尔”,它出奇的轻,薄薄的笛身,细细的笛管,仅开有三个孔,长约五十厘米。我们一边传看着这件奇妙的乐器,一边向额尔德什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您在吹奏这首曲子时想到了什么?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从小生长在喀纳斯,我看到天神将雨滴洒向人间,雨滴飘飘荡荡落到了树上,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又顺着树梢滑落到大地,雨水渗入泥土,顺着山谷汇集成涓涓溪流,最后流向喀纳斯湖。风吹来了,湖面碧波荡漾;太阳出来了,树木使劲地生长,整个喀纳斯充满了生机。我吹奏这首曲子时,这些景象就在我的眼前,每天,我都要上山去看那些树,它们是和我一起张大的,有些比我还年长。 老人异常兴奋,话匣子打开就象额尔齐斯河的河水滔滔不绝:我想教我的儿子学习吹“苏尔”,但是他总是学不会,他是小学的老师,他有工作,很忙。看来“苏尔”的演奏技巧快要失传了。 如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比喻为一只昂首报晓的雄鸡,那么,喀纳斯就是雄鸡高高翘起的灿烂夺目的尾翎。 这里有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大河——额尔齐斯河; 这里是南西伯利亚泰加林在我国唯一的自然延伸地;这里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 这里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集地;这里的额尔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苏尔”吹奏三重和弦的人。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 中俄边境旅游区导游词文案: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世界遗产”——颐和园。我是这次旅途的导游叶叶,大家可以叫我叶导游。在参观之前,我请你们遵守两点:1、请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2、不要乱涂乱画。希望你们旅途愉快!
我们先来到有名的长廊,你相信吗?它有七百多米长,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成的。瞧,绿漆的柱子,红漆栏杆,一眼望不到头,每一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游客们,你们现在可以拍几张照片。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万寿山的脚下,大家抬头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物耸立在半山腰上,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登上了万寿山,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客们,你们觉得像不像?
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湖中心有个小岛,只要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你们想去吗?那好吧,我给你们一个小时半时间欣赏,好吗?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洞桥,叫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你们有可能不相信吧?
好了,我该说的都说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还多着呢,你们可以拍几张照片做纪念,希望你们去细细赏游。
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 中俄边境旅游区导游词文案:
在阡陌纵横的长江中游,辽阔坦荡的鄱阳湖盆地中央,矗立着一座景色绮丽的天然乐园,这就是素以“奇、秀、雄、险”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庐山,她那巍巍的山体、飞湍的瀑泉,扑朔的云雾、灵秀的山城、冰川的神韵、别墅的风采、宗教的神秘、秀丽的自然风光给多少中外游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这座深邃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山留下大禹治水的遗迹,文人墨客的吟咏,游僧名士的探访,诗文游记的传颂,西式别墅的音符,铸就了其沉淀的“历史灵魂”。据地史书记载,庐山曾有敷浅原、天子都、天子鄣、南鄣山等称谓,又有匡庐、匡山、康山等别称。匡庐何来?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匡俗的人,携兄弟七人寓隐庐山,结庐修道,后得道成仙。周威烈王慕其才学,派使者去请他们回朝为官,只见到残存的茅庐,唯庐独存,故得名“匡庐”。宋朝时,因避宁太祖赵匡胤的名字,将“匡山”更名为“康山”。庐山名称,正式见于司马迁《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他记载了庐山这个名称,但没有作更多的说明,可见在那时庐山已是一座闻名于天下的名山了。
庐山集历史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宗教名山为一体,它作为一座历史名山有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很多文人墨客在庐山留下了耳熟能详的诗篇。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第一次上庐山的时候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百旋,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陶花园里可耕田”。他们道出了庐山自然美的真谛。
匡庐奇秀甲天下,灵山多秀色,庐山瞬息变幻的庐山云雾,云海、瀑布云……被称为庐山一绝。三叠泉瀑布一直是令多少游客向往的地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最鲜明的特征是她的文化。文化是庐山的灵魂所在。
庐山1982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以世界文化景观的殊荣被收录世界遗产名录当中。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给予了高度面准确的评价,认为“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2004年3月庐山首批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在地貌学上称为“地垒式断块山”,1921年李四光来庐山考察曾断言庐山是中国东部第四季冰川遗址最典型、最完整的山体。
庐山作为政治名山,自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于1895年11月29日,由九江道台与英国驻防九江领事签订了《牯牛岭案十二条》,“租借“庐山牯牛岭的长冲谷999年,每年租金12000文银。强租长冲土以后,李德立等人又组成牯岭公司,将长冲土地划号出售。自开发以后,相继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兴建别墅1000余栋,庐山别墅群可谓是庐山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如今的牯岭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飞湍的瀑泉,扑朔的云雾、灵秀的山城、冰川的神韵、西式别墅的华章……无一不是中华民乃至整个人类生命的古今交汇,精神凝聚,文化升华的展现。它将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集于一身。在游人的眼中,文人墨客的笔端,日益苏醒、灵动、闪光、丰满……构成一幅幅动人画卷。从1927年开始,每至夏季,南京国民政府的党、政、军要员们纷纷来山避暑。林森、汪精卫、宋子文等政府要员在山上都有自己的别墅。蒋介石把庐山作为“夏都”期间留下了一连串的政治足迹。在“美庐”别墅召开了十一次重要会议,史称“庐山会议”。会议涉及到外交、财政、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1937年7月17日发表“庐山宣言”国共两党一致抗日。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他在庐山开设军官训练团主要是训练民-国-军队上样以下、少尉以上的中下级军官,但也有少数高级军官参加受训……
导游词作文200字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中俄界河旅游区导游词》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