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历史典故大集锦作文 历史典故大集锦手抄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历史典故大集锦作文 历史典故大集锦手抄报文案:
【出处】《诗经·大雅·抑》。
【释义】投:投入,送给;报:回赠,得到。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暗含投入少、回赠多之意。
【历史典故】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卫武公带兵勤王。周平王东迁之后,任命卫武公为周王朝的卿士。当时王室衰微,社会矛盾尖锐。卫武公就写了一首诗来劝告周王朝的贵族们要修德、守礼。其中第八章说:“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是说:修明您的德行,使之尽善尽美。好好审视您的仪态举止,不失去威仪礼貌。没有过失也没有残害,少有不为人所仿效的。有人赠我桃子,我回送他李子。后遂以“投桃报李”指礼尚往来,相互赠答。
【成长心语】
礼物是传达感情的桥梁。礼物可表示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或感谢、或祝贺、或尊重、或友情。人情往来中,最好的礼物是那些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价值而耐人寻味的礼品。所以,我们选择的礼物必须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并使受礼者觉得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以达到增强情谊的目的。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知“礼”之后,即懂得进退之道、处世之略,使你在人生奋斗的旅途上减少严重的伤害,得到较多的帮助,所以说,礼虽不大,用途不小。
历史典故大集锦作文 历史典故大集锦手抄报文案: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释义】鹏:传说中的大鸟;程:路程;万里:远大。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理想宏伟,前程远大。
【历史典故】
传说,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里有一种鱼,其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鲲变成了一只大鸟,就是鹏,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开双翅,宛如遮天的乌云一样。
大鹏鸟乘着旋转的狂飙盘旋向上,搏击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它乘着旋风,直向高飞去,扶摇直上,冲入云霄,一下子就可以飞出几万里。如此远的距离,大鹏鸟要过半年才能飞回到原来的住所休息。
沼泽中有只小小的雀儿,看见大鹏在高飞,不以为然地笑笑说:“它将飞到哪里去呢?我跳跃飞腾,悠然向上,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这也是极得意的飞行啊。它飞飞向几万里外的地方,是为什么呢?”
后来,人们常用“鹏程万里”作为祝贺或自勉的话。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道:“九万里风鹏正举。”
【成长心语】
俗话说:“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就不会奋发向上,也成不了一个有成就的人。立志是成功的起点,一个人只有具备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才会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志有高下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就像登山一样。有的人发誓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却只想攀上丘陵。登高山固然辛苦,只要坚持到底,必能如愿。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岂是登丘陵的人所能感悟和企及的?唯有具备远大的理想,经过努力之后,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因为伟大的动力来自伟大的目标。
历史典故大集锦作文 历史典故大集锦手抄报文案: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鼓:敲战鼓;作:振作;一:第一次。指战斗刚开始时士气最旺盛,现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劲头十足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
【历史典故】
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曹刿主动请缨,迎战齐军,两军对阵于鲁的长勺。齐将鲍叔牙轻视鲁军,下令击鼓进军。庄公准备擂鼓,曹刿说:“不可。”齐国人擂了三次鼓后,曹刿说:“可以擂鼓了。”这时,鲁军战鼓擂响,同时下令冲杀,鲁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来,杀得齐军全线崩溃、落荒而逃。庄公准备赶车追击齐国军队,曹刿说:“还不行。”下车看敌军的车印,登上车的高处观望敌军(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国军队,大获全胜。战胜敌军之后,庄公问曹刿原因。他回答说:“战斗,打的是勇气。擂第一次鼓时鼓舞起士气,等再次擂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耗尽了。敌方士气耗尽,我方士气充盈,所以能战胜他们。齐国国强兵厉,我怕他们故意逃走,恐有埋伏。直到我看他们的车印杂乱,战旗倒拖,才下令追击他们。”
【成长心语】
曹刿准确地利用了人们作战的心理,把自己军队的士气提高到最强,把敌军的士气消磨到最弱,这样,利用自己的强势,打击对方的弱势,从而一举战胜了对手。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趁一开始情绪高涨时全力以赴,这样就能把事情高质量地完成。如果拖拖拉拉,事情反而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也会逐渐衰退,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历史典故大集锦作文 历史典故大集锦手抄报文案:
杨修自视甚高,经常以自己的智慧揣摩曹操的心意。“一合酥”、“门中有活”的故事,无不体现了杨修的智慧,但也因此引起了曹操的猜疑。
一次,曹操带兵攻打汉中,不料却吃了败仗,只好先驻扎在斜谷界口,再作打算。曹操心里盘算着当下的情形,不能进又不能守,进不好取胜,退又丢面子。正当犹豫不决的时候,厨师送来一碗鸡汤,里面有几块鸡肋,不禁引发了曹操的感触。就在这时,夏侯惇来问夜间口令,曹操不加考虑地说:“鸡肋!鸡肋!”杨修听到这句口令后,便开始收拾行李,做好回家的准备。夏侯惇看了十分不解,便问杨修为何。杨修说:“鸡肋者,吃它没肉,丢它可惜。我们现在进不能取胜,退又怕惹笑话,丞相刚才说鸡肋,一定是准备回去了,所以我先收拾行李,免得到时手忙脚乱。”曹操知道这件事以后,嫉恨杨修看透了他心意,便借口杨修扰乱军心,将他以军法处斩了。
一天,曹操见到杨修的父亲杨彪,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问:“您最近身体不舒服吗?为什么瘦得这么厉害呢?”杨彪没有正面回答曹操,而是说:“匈奴贵族金日殚乃汉武帝的近臣,他的两个儿子深受汉武帝的喜爱,还被接到宫中抚养。后来,金日殚察觉他的两个儿子婬乱后宫,就把他们杀了,免得生出祸患。真是惭愧啊,我没有金日殚那样的先见之明,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让他落得如此下场。大人,不知您见过田里的老牛没有?它们耕完田后总是和小牛腻在一块,还不时地用舌头舔着小牛,看到这样的场景,总是会让我想起我的儿子!”杨彪一边说,一边流泪。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历史典故大集锦》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典故大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历史典故大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