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

2023-03-22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1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

【导读】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最初确定于4月5日清明节,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为3月12日。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

今天是植树节。放学后,小明和小红他们俩扛着学校发的树苗,来到小山坡上种树。小明双手紧握铁铲,在地上用力地挖呀挖,挖得满身大汗,汗水湿透了衣裳。他的手也起了水泡。真辛苦呀!他心里埋怨道,休息一会儿吧!但一想到校长说的话:同学们,你们要认真种树,并把小树照顾好!等它们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环境和空气一定会变得比现在更好。
人们的身体就会更健康。好好干吧!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他又似乎浑身上下充满了劲。过了一会儿,一个大坑呈现在他们眼前。他们把小树苗小心地放入坑里,扶正了。小红去提来一壶水,往里面倒入一点,让根湿润一下。小明把土培上。小红又把壶里剩下的水全浇下去。水壶太重了,她的手提得又酸又痛。
但她咬咬牙,吃力地、小心翼翼地倒着水,生怕浪费一滴水。小树苗咕噜咕噜地喝得真高兴。风一吹来,它左右摇摆,好像在对他们俩点头致谢,说:谢谢!有了你们的辛勤劳动,我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我一定会好好地长大,将来为人们遮风挡雨。他们俩看见小树苗稳稳地站着,高兴地说:小树呀小树,你放心,我们会经常来照看你。
为你浇水、施肥、捉虫。让你好好地长大。回家的路上,他们俩不时回头看看小树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想起今天做了一件保护环境的大事,他们觉得高兴又自豪。

绿色家园_植树节手抄报作文 绿色家园植树节手抄报上面的字文案:

【我国植树节的由来】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队伍中来。同学们也要积极投身到植树的活动中,争取每位小朋友每年都能够亲手种一棵树!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植树节标语口号】
如果你在今天植了一棵树,两年后的今天它可实现你一个愿望还按什么按?难道用一只拇指也能植树?
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树节快乐!
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爱我长沙山水洲城,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XX的一草一木。
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要想富,多栽树。
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生儿生女靠教养,植树造林靠抚育。
【世界各国的植树节】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植树周活动。如:
中国: 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
日本: 每年春季开展植树节和绿化周等活动。绿化周包括街道绿化日、宅旁绿化日、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学校绿化日、绿化树木保护日等;
朝鲜: 每年3月2日为植树节;
蒙古: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印度: 在每年7月第一周开展全国植树节活动;
斯里兰卡: 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9月17日为植树节;
泰国:每年的国庆节(12月5日)为植树节;
菲律宾: 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约旦:1月15日是植树节;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树节;
埃及: 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美国: 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
巴西: 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
墨西哥: 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 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 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 每年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 每年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意大利: 每年1月21日为植树节;
保加利亚:每年的4月2日至8日举行传统的森林周活动;
瑞典: 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芬兰: 6月24日是植树节。
在上述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
【植树的好处】
1.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一辈子。
2.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3.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这样树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
4.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还专门规定了在三月十二日这天为植树节。植树造林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
5.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现在,我们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植树造林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