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知识和实践作文 知识和实践的名言名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知识和实践作文 知识和实践的名言名句文案:
裴斯表洛奇齐曾经说过:“知识和实践就像做手艺一样,两者必须结合”。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多动脑筋勤思考,还要实践。
一帮参加高级职业培训的企业骨干聚合时,有人提议去游泳,但是遗憾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水,于是请了国家游泳队的教练来现场培训,教练想了一个主意说教大家学救人。于是大家都下了水。两天后,本会游泳的人多了不少花样,不会游泳的人也能在水中游而不沉底了。但有个小伙子却一动不动,教练问他为什么不下水。小伙子说教练根本没有教大家学救人,也没有教学游泳。这个小伙子只知道观察别人的行为,却不能自己尝试着去做,所以到头来他什么也没学着,还是不会游泳。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要积极地去实践。
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了解“天之高”“地之厚”,必须“登高山”“临深谷”。“不登”“不临”是无法了解“天”“地”的情况的。人们想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实践。过分强调知识而轻视实践,人就会丧失实践的能力。知识是虚的,通过实践,知识才落到实处。只有付诸行动,认真实践,所学到得知识才不至于成为空洞教条的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说的。可是却偏偏有人喜欢纸上谈兵,结果害人害己。赵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赵王中秦王反间计,让他替廉颇为赵将。赵括是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的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后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赵国亡国。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由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指导的战争才是胜算大的。像廉颇随时赵国老将,作战知识也学不如赵括记诵丰富,但是廉颇有着攻池掠地的丰富战争实践经验。他带兵打仗所依靠的主要不是从兵书上背的而是实战的积累。而赵括却上的恰恰是实践。可见,实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时间是知识的基础,是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知识起决定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也不能因此轻视知识,导致实践过重。所以说,实践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正闪光的知识。
知识和实践作文 知识和实践的名言名句文案:
理论是由前人对于自然界和社会总结规律得出来的,理论是从实践中得出来,也用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但是要先有实践再得出理论更有科学系。
人类的开始以捕猎为生,没有文字的利用,为了更好的了解生存的环境人类不断探索总结得出一定的理论成果。由现象得出理论来,如孟德尔的杂交豌豆实验,在多年的实验现象中得出“基因”规律,并不是现在教学现有理论指导后在进行实验,让人们带着验证的思维去运用然后感觉自己掌握本知识,其实不然。做实验时不可能每个人的步骤现象完全相同,可能得到有偏差,但是大家都以自己没见过许多人认可的答案作为要求,没有了探索精神,以理论套实践,这是目前了流行的实验操作。局限了思维能力,实验的原理已知,实验操作统一,实验原料已配好,就按照步骤办事,然后实验的结果也是统一的已知,大家都做得正确……
可是收获得还是理论,看似的实践。学习一节课20分钟左右就可将一名科学家研究一生的成果学完,这理论太强大了,直接运用理论来实践,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吗?我心里很是疑问。学习阶段有限,节约时间,不要犟,伟人给出的答案都用了几代人了,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这样难以得到突破的发展,以实践得出理论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未知结果得到的结果才算自己的成果,才能对自己的实践过程更加全面的分析,才能有更好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更有对未知的探索好奇心,敢对未知的事进行实际操作,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现在所面对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现结合更好的去了解知识,掌握知识,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再结合理论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知识和实践作文 知识和实践的名言名句文案:
关于读书与实践的名言警句 1、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2、舞剑是一回事,作战是另一回事。 3、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聪明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1、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2、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13、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1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5、荆条编小篮,看着容易做着难。 16、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17、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8、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9、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回智。 2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3、读书不想,隔靴挠痒。读一书,增一智。 24、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25、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 2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7、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28、万事莫如亲下手。 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1、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32、经常出门的孩子,比父母知道的多。 33、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34、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3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6、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37、有钱难买经验多。 38、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39、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 4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1、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42、有知识不会运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种。 43、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44、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南斯拉夫谚语) 4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6、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4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9、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5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宋]朱熹 5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6、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57、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58、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59、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60、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6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朱熹 6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63、见识,见识,不见不识。 64、打铁才能成为铁匠。(法国谚语) 65、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国外) 66、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68、站在森林外边,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69、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7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7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74、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7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6、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77、闭眼怎看三春井,出水才看两腿泥。 78、不爬崎岖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7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8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8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85、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清]陆陇其 86、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87、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 88、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89、人在山外觉山小,人进山中知山深。 9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知识和实践作文 知识和实践的名言名句文案: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告诉你。”是呀!知识是学来的,更是“行”来的。“实践”常常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通向成功之路的铺路石。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正是通过实践获得真理的。有一次,富兰克林带着儿子到空旷地带做风筝实验。他举起装有金属条的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飞跑。当风筝被放上高空时,天空中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他们一起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有一种麻木感。于是,他将风筝线的电引入莱顾瓶中。他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进行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通过实践,富兰克林证实了“雷电”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非“天火”。从而不仅消除了人们的恐惧心理,还发明了避雷针,造福于全人类。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不能完全迷信书本和权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孟子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在父亲的启示下就懂得了“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更不可少。有一次,李时珍听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4、5尺,叶像茄子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他找到后,在做掌握曼陀罗花毒性测验时,有联想到本草上关于大豆有解百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实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能解毒的。
人非生而知之,要求得真知,一靠学习,二靠实践。李时珍和曼陀罗花的故事更证明了“理论来源于实践”。有时候,书本上的知识或他人告诉自己的知识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或系统完整的。我们只有通过亲自实践,亲身探究,才能使所得到的知识更加完善,更加准确
知识不仅是学来的,还是实践来的。只有在学中行,行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善于实践的习惯,这样才会明白更多的道理,也才能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