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2023-03-22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嘀、嘀、嘀”联络员的QQ提示音响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有事做了!接乡政府的通知,今天下午4:30分前将精准扶贫户中有车、有什么的、有什么的等等数据,要全部核实并从精准户剔除后上报,不按要求报的要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工作队员们听了,都说工作量相当的大。一说到责任,大伙儿都有点紧张,心里有些忐忑,不按要求做呢无法上报数据,按要求做呢无法面对扶贫户。由于昨天加班到12点才把精准户纸质和电子版材料整理好的,今天本来准备休息一下的,不料联系员的QQ嘀嘀声完全打消准备休息的念头。
队长在旁边若的所思、若的所想,让大家都提提意见,应该如何办是好,他还开玩笑地说“元芳,你怎么看,想必其中必有蹊跷”。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前期工作没把关好就应该直接剔除去;有的说不用核实了,因为这是大数据筛选出来的不会错,可以直接剔除了;但有的又说如果不经过询问直接剔除的话,村民总会或多或少有些怨言,若处理不好还会引发不可调和的矛盾。等每个队员都发言完毕,队长最后发言,他意味深长地说,还是毛席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呀!言外之意,看来是要分组核实了。意见统一后,我们将队员分为三组,然后按照分组名单逐一打电话核实。
忙碌节奏启动了,一时办公室里热闹非凡,有的说藏语,有的说汉语,有说的藏汉双语的,我想我只会说汉语,这项工作对于我肯定有难度。硬着头皮,试打一个,当电话接通时,我傻了,对方真的用民族语言讲!我用汉语反复讲,他也是用民族语言尽力的猜,讲了半天,我俩不在一个“频道”上,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双方在电话挂断前唯一能听懂的就是一句不是自己本民族语言“Bye Bye”,真有些哭笑不得。我不得不暂停工作,只能求助其他队员完成任务,我告诉队友用我的手机打,话费我出,一声哈哈,使我茅塞顿开,真正明白了机关与基层区别,他们不拘小节、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当时,我感觉一时无用武之地,只能在队友旁边积极配合、加加水,在这样尴尬工作环境中、在队友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工作任务,也深刻地感受了一次患难见真情的含义。
下午2:00,工作继续加紧进行,各组核实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和分类,并进行讨论确定如何上报,大伙一想到要承担责任,就心里都有点发虚,大家都认为要严格按照要求上报,不然后续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很多很多,因为来自村民的许多个“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可能答不上,如处理不妥,又会对前期工作进行否定。经过大家的最后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相关数据如实上报,但要详细写明原因。接着大伙就在有车原因上进行重新分析:有的是用于供养学生读书、有的是用于养家糊口、有的是当农用车拉肥料、有的是为了就医看病方便等等。这时,村里的副主任发言了,他说:“我们村民有车不是用来炫耀的,不能与城里的车相比,车是我们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生活必需品、是生产工具,有车了结束人背马驮日子,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副主任一席接地气发言,队员们都默默赞同了,但谁都不愿意表态,都有所顾虑。这时,队长大声地说,都不敢表态,我先说“就按规定时间、合情合理原因分析,如实上报”。最后,截至下午4:30前准时圆满完成上报数据的任务。
晚上,静静躺在床上,回忆起整个过程,有些事情让我汗颜、有些问题让我刻骨铭心,深刻体会到在基层需要我们有更多奉献、更多担当的精神和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需要带着感情、真心善做、将心比心,在工作中粗中有细、细中带粗和粗细结合,才能融入到基层,更好为基层服务。
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遍访工作、回头看工作、年终慰问工作、短期项目实施沟通和落实等一幕幕酸甜苦辣的工作浮现在我脑海中。说说其中一个老党员让人“心酸”、感动的事情吧!我们进行年终慰问时,我和同事到一位近70岁老党员家中,这位老党员患有风湿病,腿脚不方便,当我们慰问结束后离开她家时,老人家步履蹒跚地非要送别,到门口时说了一不是很流利汉语,听了让我们很心酸的话:“我有病,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见到你们了,谢谢!谢谢!感谢党!感谢领导!”听了这位老党员的话,我和同事的心情非常沉重。我认为这是一个老党员发自内心对党表达信任之音、对国家干部表达感谢之情。像这样心酸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也还有很很多,我深深被他们质朴感动、被他们善良而感染、被他们真情而感化,进一步激起了在今后工作中倍加努力和珍惜机会,不辜负乡亲们期望,为达到“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牵”目标而不懈努力。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午饭过后,大家都忙着写各自的材料,谁也顾不上谁。这时,汤满下村民小组的贫困户汪国英来了。汪国英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扎西培楚在重庆邮电大学读三年级,女儿七林卓玛在云南中医药中等专业高校读二年级。记得邓主任之前说过,汪国英靠自己一人在城里打工,供养着两名学生在外读书,我知道在这样一个家庭要供出大学生有多么的不容易。前些年,她因某些特殊原因离婚回到汤满村,家庭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但她硬是咬紧牙关、节衣缩食,供一双儿女读书。唐主任对她说,你很了不起,在生活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培养了两名学生,虽然现在日子过得还是有些紧张,但是你两个孩子都在读书,等他们毕业以后日子会好起来的。汪国英家目前没有发展短期产业的条件,在唐主任与邓主任的商讨后,决定以教育扶持的方式给她家3000元,以此鼓励她家脱贫致富的决心。汪国英接过唐主任手中的钱,一个劲的表示感谢。
今天的这一幕让我感触很深,的确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这种改变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是一时的改变,而是长久的改变,只有这样才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按照我和唐支书昨天的计划,我们今天要去看看香竹林的古茶树地。香竹林村位于勐永镇东方距镇政府23公里,属高寒山区,全村国土面积29.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4℃,年降雨量846.2毫米。这里远离市区、没有工矿企业的污染,比较适宜种植生态茶叶。
我们昨天晚上在老支书家聊天,老支书就抓了一把茶叶在茶壶中开水冲泡,我接过老支书的一杯茶水,茶水翠绿、香气扑鼻,喝到口中回味无穷。我问老支书这是双江的冰岛茶吗?老支书说我们怎么喝得起冰岛茶,这个茶就是我们香竹林本地土生土长的大叶茶。好久以前就听人说香竹林的茶叶好喝,今日得品尝了香竹林茶叶的香醇和回甘后果然是好茶,这就勾起了我一定要去到茶树生长的地方,看看那传说中的香竹林古茶树。由于香竹林的历史也就300多年,但是香竹茶叶的历史就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到底是先有人类居住后有茶叶还是先有茶叶树后有人类居住,这个话题今天还在争论不休。12点半,我们吃过响午就出发了。一路上青山绿树、鸟语花香,心情好极了,不知不觉就走了两公里多的路程。由于香竹林严重缺水,山上见到最多的是勤劳勇敢的香竹林人民群众为了种植农作物发展生产,为了人畜饮水生存下去人们修建的露天水池和水窖,所以我们只见青山不见绿水,但是这里的树木和竹子却生长旺盛。唐支书介绍说,我们香竹林虽然严重缺水,但是我们今年还是种植了甘蔗、玉米、核桃,特别是种植了烤烟,我们在去年400亩的基础上今年又种植了300亩,完成了700亩的烤烟种植,靠的就是老天下雨和人们修建的露天水池、水窖的水进行浇灌。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了传说中的千亩古茶树群落。放眼望去,只间高矮不平、粗细不一、错落有致的茶树一山连着一山。这些茶树主要集中在大寨子组和元宝山组的山坡上,从一排排整齐的茶树排列就可以看出,这些茶树都是人工种植的。在茶叶地的旁边就有三家茶叶加工厂正在热火朝天的加工茶叶。唐支书说,这些茶树都已经划归到各村组的农户家了,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清洁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照射,这里的茶叶非常的有机生态和绿色环保,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春天的每斤茶叶可以卖到好几百元,最好的甚至卖到了一千多元,每年都可以给农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我顺手摘了一片新嫩的茶叶放进口里细细品尝,口腔里一开始有一股鲜叶的清香,接着是有一点苦涩的感觉,再过一会是一股甜甜的回甘、回味无穷、太奇妙了!
但愿我们香竹林人民的生活就像这里的茶叶一样,先苦后甜,回味无穷,和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作文 驻村普查工作日记范文文案:

5月的阿东,咋暖还寒。一早起来,我和兴娥忙活着把面条煮好,收拾好水杯、笔记本。今天,我们要和镇上、村上的同志一起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工作,得早点做好准备。
锁好驻地的大门,我们沿着村子的水泥路往村委会去,门口的大爷热情地和我们招呼,小学校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牛车、马车缓缓的驶过,那几只最初看起来很凶的大狗散漫的走着,好像很享受这初夏的晨光。
到了村委会,大队人马还没到。我们便一路走到村头,透过晨曦的薄雾,俯视着村子的全貌,脑子里不禁遐想联翩。阿东村委会是我们市政协的扶贫帮扶村,属冷凉山区少数民族村委会,全村辖阿西者、阿东、阿支朵、旱谷地、摩龙、请歹、请待岗、岔河、九道沟、偏箐10个自然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59元,远远低于全镇、全乡的水平。
贫穷无外乎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提起外部的环境,我不禁想着来阿东这一路的各种岔路、弯道,上个月我们去岔河、九道沟看陈村长他们修的机耕道,一路上,我是深深地被他们驾驶摩托车的技术折服了,想着上不去的地上去了,想着下不来的地也下来了,那些路确实够惊险。而自身的因素呢,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意识淡薄,各种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很普遍。
交通不便这一大难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到各村走访时,我们看到政府正在进行通村及村内道路硬化,新建的公路基本已经修到了各村寨,目前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也在进行中,阿东的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大有改观。
想到这个地方的农民几乎是以烤烟和油菜籽种植为主,没有其他产业带动。我想阿东虽然气候冷凉,土地不肥,却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二、三月来的时候,阿东的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加上独有的地势,一圈圈地从山顶铺到山脚,那样的韵律美绝不亚于城里的金鸡峰丛,而且因为气候冷凉,花期更长。四月的阿东杜鹃花开疯了,漫山遍野都是,红的,白的,黄的,也不亚于贵州的百里杜鹃。听说七月的阿东更有味,是野生菌的世界。这样的阿东,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是不是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呢?
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原来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村委会书记李宪好他们已经集中到村委会了。沿路走下来,经过了两栋快要竣工的楼房,这是新建的村委会和村卫生所,老村委会早已破旧了,整个村委会都没有卫生所,市政协到阿东调研走访后,及时协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和卫生所,下个月应该就可以用起来了。到时候,村民们商量个事也有个好环境,看个病、拿个药会方便很多。近段时间,市政协正在为阿东的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协调资金。
到了村委会,大家都聚集齐了,大概有十来个人,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直接联系阿东村,这次“回头看”的工作由他来牵头。我们围成一圈,商量这次工作的方法步骤。这次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全面核实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确保挤出水分、补上漏洞、找准对象。
我们分三个组三个片区对建档立卡户逐户逐人进行核查,我是家平副镇长这组的,我们负责阿东村、阿支朵和阿西者这个片区。同行的还有镇上的一个女同志,一会功夫就熟了,她叫杨琴,和我差一个字,她们刚从铁山那边做完“回头看”工作,很有经验。我们小组先是来到一家农户,老两口都很和蔼,“子女离你们远吗?经常来看看吗?你们家新建房快动起来了吗?国家补助的4万元能帮上大忙呢,场院的硬化每个平方给一包水泥的补助,最多能给80包!”家平和张金泽一边和老人聊天询问,一边宣传扶贫政策。“4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是我们三年的纯收入呀,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连声说着。
经过一家农户时,大家仔细询问后,村上的同志说:“这家房子也建了,还有机动车,要剔除出列,不算贫困户了,后面有两家确实很困难,等下我们去看看,把他们补上去。”
这时候正值中午,阳光辣毒,在阿支朵,顺着公路,一片高大的核桃林出现了,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我们在走访中边看、边听、边问,对贫困对象逐一核查。一个大妈走过来跟我们说,“我想问问,我老头子身体不好,能不能给我们落个贫困户,政府补助个油啊、米啊,我也可以帮补点。”大家耐心地跟她解释,贫困户需要的条件,贫困户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哪些,她这才明白了,原来政府不是给贫困户送点日用品,是要盖新房,找致富路,脱穷根,而她们家并不想盖房,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
来到彝族村寨阿西者,顿时感觉到精准扶贫的热潮扑面而来,年初来时的泥巴路已成记忆,崭新的通村公路让人止不住惊叹道路的修建速度。破烂的木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易地搬迁新建房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盖着烤烟的薄膜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的发着光芒,分外美丽。崭新的电烤房格外引人注目,电烤房建设也是市政协在阿东协调的项目,我欣喜地了解到,阿西者现在已经建好了15座电烤房了。
下了坡,往右手边一看,一排排白墙蓝门的临时板房映入眼帘,我们几个进了村长李见高家,李村长是个肤色微黑,高高壮壮的彝族汉子。他和村子里的另一名男子与我们核对贫困户的资料,我跟他说起,前几次来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彝族服装很漂亮,他们的妇女很美丽,他们村子变化得让我认不出了,我还把乡村旅游的想法傻傻地说了。村长他们听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里屋端了一大盘瓜子放到我面前。正聊着,发现坐在旁边的杨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是呀,精准扶贫要掌握第一手详实的数据,可是辛苦了基层的同志了。
出了阿西者,已接近黄昏,我们三组人马全部到阿东汇合,大家互相交流着贫困户的核实、增减情况,看着这一张张亲切又有点陌生的面孔,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精准扶贫来到这里,我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也不会认识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吧?这真是,为阿东扶贫而来,与阿东今生结缘。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