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作文 古诗的教材分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作文 古诗的教材分析文案: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包括《咏柳》《小池》两首古诗。两首古诗虽然文字不多,却把美丽的自然景色描绘得非常形象生动。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
全诗的大意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
《小池》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述了初夏时节荷花池塘的美丽景色。这首诗先写泉水细细地流,好像泉眼在怜惜它们,树荫映在池水里,好像非常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再写蜻蜓早早飞到荷塘,停在刚钻出水面的尖尖的荷叶上,好像被小荷叶吸引来的。诗人在描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凡景物时,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赞美了初夏季节荷花池塘美丽的景色。
(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作文 古诗的教材分析文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学生动脑想办法。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生(齐):登到最顶层!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三、指导朗读古诗。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四、学习古诗。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3、读一读前两句来。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1、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2、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3、学生练读。4、自由背诵。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最后老师祝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2、揭题:指课题,齐读。谁知道诗题的意思?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②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指名读(2)男、女生赛读(3)全班齐读(4)师配乐读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②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师解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四)吟读:细品诗韵,抒发胸臆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生读。(1)学生交流。(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3)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4)写一写(5)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6)个读、配乐朗读。(7)背诵: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谁能将古诗背诵下来了呢?(五)拓展:赠送诗文,课外延伸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六)、作业1、背诵《望庐山瀑布》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9.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3.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出示黄山图片)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每年有很多中外游客去那里游览观光,那里的景色非常秀丽神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奇。)你能给“奇”组个词吗?(神奇、奇怪、奇特、奇形怪状等。)二、识字指导。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2本课识字法:(1)形近记忆。“区—巨、它—安”字形相近。(2)字谜记忆。仙:一个人,在山边。(3)多音字记忆。“都”和“弹”。(4)熟字记忆。生字与熟字组词,便于记忆。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巨石、脖子、著名”等。3检查识字情况。(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2)指出多音字“都”、“弹”。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5认读生字。6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7组词。三、初解文本。1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学生齐读课文,老师适当给予指导,查其错误。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6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四、朗读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感情。(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共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怪石非常有趣。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2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一句。)(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①形状像桃子;②大;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④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3)这段话中的“好像”能不能换成是“是”、“犹如”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齐读第2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五、课堂小结。学习第1、2自然段后,同学们对黄山的奇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就是“怪”“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来欣赏黄山的奇特、有趣。第二课时一、上节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读了课文,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欣赏了奇特有趣的仙桃石。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山其他的奇石,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朗读感悟。1“猴子观海”。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2)抓住动词“抱”、“蹲”、“望”体会,这是用拟人手法把猴子写成人了;“一动不动”又把猴子与石头联系起来。(3)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翻滚的云海呢?仿佛在想什么?谁能把猴子想的说一下?(4)指导朗读。2“仙人指路”。(1)自由读,抓住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仙人指路”写具体的。(板书:更有趣)(2)你们能通过课文的描述把仙人的动作表演出来吗?(3)这真是有趣的巨石,现在大家能读出更有趣的语气吗?3“金鸡叫天都”。(1)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描写“金鸡叫天都”有趣的句子。学生交流。(2)这么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同学们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自读体会。(3)引读: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4学习第6自然段。(1)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介绍了哪些奇石?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2)作者是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5指导朗读全文。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大家有没有对黄山的奇石感到叹为观止呢?其实,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或者电视、网络上去领略它们的风采。10.日月潭【教学目标】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教学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引出话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同学们都去过什么地方?(学生畅所欲言)2.同学们去过的真多啊。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日月潭旅游,可以吗?3.书写课题。齐读两遍。重点强调一下“潭”字的写法。(边写边强调“潭”的写法)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赶快在文中找找答案)同学们找的又准确,找的速度又快。表现不错。接下来认识生字。2.出示字词认读。(1)(带读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出示字词(不带读音)(3)出示字:a.同桌互读、齐读。b.重点强调:“展纱绕胜省盛”都是翘舌音。c.来读一遍。我指哪个同学们来读哪个?d.你找找哪两个字的读音相同。胜和盛同音是?四声。省是?三声。)3.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认识这些字的?4.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巩固一下刚才学的字词,看谁读的又准又有感情。三、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出示我会写的字“环绕隐约茂盛岛纱胜省展建”12个字,学生自由读。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呈现字之后先找同学来说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走一走纠正学生的坐姿)5.展示,同桌之间互相评价。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1.出示课后“读读记记”(1)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2)扩展填空五、再次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生字词。2.师:看来同学们都记住了课文的生字词,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景色。二、朗读悟情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1)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一段可以看出来?是啊最后一段:出示: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风光秀丽)(3)指导朗读。过渡:因为日月潭景色美,吸引了这么多的中外游客都游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日月潭风光秀丽的句子,并读一读。3.全班交流。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谈体会。(2)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3)那你知道日月潭周围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名胜古迹那?结合图片理解。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谈体会。(2)日月潭的水很深,你们猜猜日月潭会有多深,一个一个的猜。(3)你们见过碧绿的湖水吗?结合图片理解。(4)日月潭的形状。学习第三段(1)你还从哪段体会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第三段)谁也找到这一段了?找到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2)那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名谈体会。(3)这些词语表现了清晨的日月潭的什么特点?(4)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学习第四段(1)中午的日月潭给人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学生读句子谈体会。(3)师:这是一种清晰的艳丽之美。(4)雨中的日月的美景又是什么样子的那?找个同学来回答一下?a.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b.童话中的仙境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理解)c.指导朗读。三、拓展运用1.出示三、四段2.分男女生读三、四段3.你发现这两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4.对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你们能不能按时间的顺序来完成下面的题目,如果能用上文中的词语就更好了。5.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学会这种按时间的写作方法,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话中经常运用。四、总结全文1.齐读课文。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把你学到的能不能讲给同学听?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抄写生字词。3.仿照课文第三、四段,写写你喜欢的地方的美丽景色。11.葡萄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9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教学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2.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2.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1.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2.检查生字词: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葡萄干有名。(三)精读感悟1.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抽读;齐读。)(2)利用互联网搜索图片,学生认识实物。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学生赛读)葡萄沟有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大声地夸一夸葡萄沟(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体会景美、人美(1)这么惹人喜爱的葡萄种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呢?(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用“茂密”造句。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多美呀!请同学们带着凉快、惬意的感觉,美美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3)如此茂盛的枝叶结出了怎样的葡萄呢?学生各抒己见。借助互联网搜索图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用词造句。谁能把葡萄的美读出来?(学生赛读)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五光十色的葡萄,这么美的葡萄你想吃吗?(想)你们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因为——(指名学生接读)你从文中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女生齐读)葡萄沟不仅景美,人更美,让我们由衷地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3.体会葡萄干有名葡萄沟的葡萄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制成葡萄干)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学生自主发挥)葡萄沟的葡萄干既鲜又甜,让我们用甜甜的语气再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赞: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四)总结延伸: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个好地方,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五)书写生字1.观字议字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2.按分类书写(六)作业回家当一次小导游,把葡萄沟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你爸妈。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3、引入新课。二、识字加油站。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三、字词句运用。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2、试着说一说。3、学习句子:(1)弟弟的鞋像鸟窝。(2)爸爸的鞋像小船。4、读词语: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6、学生全班交流。(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2)云朵像羊。(3)枫叶像邮票。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二、学习留言条。1、阅读留言条。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三、学写留言条。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2、学生写留言条。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第三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二、我的发现。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4、全班交流。三、日积月累。1、出示名句:(1)桂林山水甲天下。(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3、看谁能熟读成诵。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四、我爱阅读。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2、自由读,想一想:(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3、请同学汇报。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作文 古诗的教材分析文案: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1古诗二首咏柳》示范课教案_17
《咏柳》
教材分析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天,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通过课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咏、妆、丝、涤、剪、裁”这6个生字,会写“碧、丝、绿、妆、剪”这五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
通过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在字。
2.通过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吗?《草》《春晓》《村居》。那在诗人贺知章眼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咏柳》。
2.齐读课题,揭题。(咏:歌咏,赞美。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3.了解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少年时就以诗文出名。除了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等广为传颂。那么,贺知章为什么要写《咏柳》这首诗呢?课件出示写作背景:据说当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当时正是早春二月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在自家的旧宅外,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柳芽初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起,于是提笔写下《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据说,这是千百年来最好的一首咏柳诗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读好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感受诗韵
1、学习本课生字“绿、碧、妆、丝、剪”重点指导“碧”书写,课件出示生字。
2、课件出示古诗《咏柳》。
3、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如“绦、裁”。
5课件出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分节奏。
5师范读。
6师生齐读,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非常好!大家已经能正确、流利的诵读了。
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那诗人是怎么来赞美柳树的呢?
1、课件出示一、二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指名有节奏地朗读这两句。
(1)说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如:碧玉、妆、绿丝绦)
(2)师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总结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你从这两句话中的哪些字或词语能感受到柳树的美?
师:一树就是满树、许多的意思,万条是表示数量很多。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叶说成碧玉,把柳枝说成绿丝带。
(4)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一、二两句。
师过渡:这细细的、嫩嫩的柳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4.学习第三、四两句诗
(1)课件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问: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
生:这细细的、嫩嫩的柳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师:把春风比喻成了剪刀,它会裁剪柳叶。写出了春天柳树的动态美。(这两行诗写得很有意思,就像是作者自问自答。)自己试着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2)师小结:作者把满树的新叶比喻成“碧玉”。把随风舞动的柳条比喻“绿丝绦”。多么贴切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剪刀。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合理的想象,把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3)春风还带给了大自然什么样的变化呢?(嫩芽吐出来了,花红了、草儿绿了……)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
学生1:看到岸边一排排柳树,发出新的绿叶。就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垂下来。
学生2:我眼中的这幅画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柳树把自己打扮得特别美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面上还应该有春风姑娘,她在天空中微笑着,把绿色泼洒给大地。二月春风,万条柳枝,组成了一幅这样美丽的早春图。
6.面对此情此景,让我们带着对柳树的赞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再来读这首诗,做到把握节奏、读出韵味。(会背的可以背哦。)
四拓展情境背诵
1、如果我是你的妈妈,你怎样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呢?
2、如果我是你年迈的奶奶(耳聋),你会怎样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呢?
3、如果我是你风趣幽默的姐姐,你又怎样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呢?
五总结学法——古诗学习六步骤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想诗境、悟诗境、练诗笔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咏柳》一诗,背给家长听。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咏柳》一诗的大概意思。
3、收集赞美春天的诗句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碧玉绿丝绦赞美柳树
咏柳
春风剪刀歌咏春天
(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作文 古诗的教材分析文案:
《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小精灵儿童网站]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语文S版)语文教材分析4古诗两首》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