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

2023-03-17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4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

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中国人都很喜欢唐诗,我也不例外。现在,我已经能背一百多首诗啦!
小时候,我还不认几个字,经常是妈妈教一句,我学一句。到我认了一些字的时候,可我却是个大白字先生,经常认错字,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呢!
有一回,在学《前出塞》的时候,我一本正经地读:“泰”时明月汉时关,妈妈说不对。我又读:“奏”时明月汉时关,妈妈说错了。我问妈妈这个字到底怎么读,妈妈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我一查,哦,原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啊!
还有一回,在学《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我把“西出阳关无故人”读成了“西出阳关无敌人”,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叫我再看看。哦,原来多了一撇呀!
读了这么多诗,我最喜欢的诗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很长,读起来琅琅上口,还很有气势。我不但经常边加动作边背诵,而且还能在琴上一边弹曲子,一边吟唱,好像看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我很喜欢唐诗,希望以后也能写出精彩的诗,成为一位诗人。

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寒假里我有气无力地读着古诗,因为晚上睡得太晚了,所以白天就没精神,直打瞌睡。
不一会儿,“呼呼”我就趴在桌上睡着了,转眼间我来到了唐朝,那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街上只有一些穿着长袍的男女,忽然李白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赶紧跑过去,偷偷地跟着他,只见李白游玩到了庐山,他见庐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飞流下来的瀑布,美极了,就诗性大发,张口就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我随口就接着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李白大吃一惊,回头看我,吓得我连忙跑下山来。
“醒了,吃饭了!”耳边传来熟悉的叫声,原来我做梦都在背唐诗啊!

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

古诗故事新编(周记)
重庆市巴蜀小学三年级三班陈俊竹
开学后,老师新教了我们两首古诗,一首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另一首也是唐朝的著名的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为了加深对古诗的印象,所以我编了两个故事来帮助记忆和理解,请看:太阳公公爬上山一天,太阳公公起床了,就爬山锻练。爬到半山腰,看见许多小朋友也在爬山。白云遮住的房子,在半路上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山路很陡峭,有的小朋友摔跤了,也有小朋友看了看天空白云在飘动,吓唬得不敢再爬山啦。忽然,小朋友们停住了步子,观看树上半山的枫叶,觉得这枫叶比春天的鲜花更鲜红。于是,太阳公公吟诗一首,以鼓励小朋友们:《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朋友们被诗中乐观上进的精神鼓舞,在太阳公公的陪伴下,一鼓作气攀上山峰。月之姑苏夜船月亮阿姨飘飘升上来了,看见乌鸦在鸣叫,渔船上的渔火星星点点,布满江畔。江对岸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清霜满天,枫叶落绿树枯,显得很冷清,很寂寞。忽然,寺里悠然的钟声响了,倒把月亮阿姨吓了一跳,不想到这一刺激,还激出了月亮阿姨灵感,赶忙跑回去西边的家,挥毫写了一首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指导教师:舒娅
投稿:2003-10-30

学唐诗的故事作文 文案:

我读过许多国学经典故事,比如:《曹冲称象》、《完璧归赵》、《姜太公钓鱼》……但是,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不爱读书,他经常逃学。有一次,李白在城外闲逛时发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的铁杵,他询问后发现原来老奶奶要把这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忍不住嘲笑老奶奶,但老奶奶微笑着摇摇头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为什么铁杵就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李白听了老奶奶的一番话感到很惭愧,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李白,从那以后,李白再也没有逃过学,每天特别认真的学习,终于成了一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心血,才会有收获,只有经过不断磨砺后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好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想到自己每次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急于救助于家长,没有耐心和恒心,我要向故事中的老奶奶学习,做事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也要向李白学习,做一个知错就改,坚持不懈的人。我相信:“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学唐诗的故事》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唐诗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唐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