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参观黄埔军校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感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参观黄埔军校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感想文案: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则是校长。军挽救中国的危为宗旨,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精神,锻造出一支新型的军队,培养出一大批军政人才,在打倒军阀、抗日侵略等战争中下了赫赫战功。
我们不仅参观了史馆,还参观了群英馆。
群英馆里有42幅油画,救国英雄们的风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最喜欢赵一曼的幅画。赵一曼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生,是一位女革命先锋。在1935年11月,抗日战争中被捕并英雄就义,壮烈牺牲。历史风雨再现,我心情十分复杂,有敬佩,有惋惜。
通过这次参观,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靠的是千千万万个人民和革命先锋。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它
参观黄埔军校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感想文案:
刚刚看完中山大学,我们又奔向了黄埔军校。转眼之间,就到了黄埔军校。走进校内,只见有两个站岗在门口。门上白色大匾牌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走进黄埔军校校内。走进大堂,只见里面有着4副对联,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两副对联,这两幅对联分别是“武可文可可武可文,文能武能能文能武。”“国父中华创共和,炎黄大帝开天地。”看完对联,我就去了黄埔军校的展览馆,里面有着黄埔军校的军人们的一件件事迹,还有着各个英雄用过的用具。我清楚的记得我在里面看见了一把佩剑,还有杯子和肥皂盒,杯子和肥皂盒可都是以前陶瓷的,有着金黄色的外壳颜色,十分的漂亮。展览结束后我们又去看了黄埔军校以前的学生的教室和寝室,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里的校长办公室。看过介绍,我才知道,这是蒋介石的办公室,只见里面只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后面一个书柜,在桌子上还有一瓶花,简朴而整洁。继续向前走,我看见了长官们的用餐房,那可比我们的用餐房可是差远了,这还是长官们的用餐房。可见当时的环境是多么的艰苦啊!但是里面的碗筷都放得整整齐齐。难道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还不好吗?看寝室,四个人一张大一点的床。我们现在可是两个人就可以睡那么大的一张床啊!但是他们的床也一样,也是摆地整整齐齐,一床床被子可都是有棱有角。走到了会议室,只见里面又有一幅对联“立马定中原,登高望远海。”的对联。再继续走下去,到了学生们的自习室,看了介绍以后,我知道了他们自习是从7点到9点。里面还有学校给他们购买的书本,可以供他们学习和参考。一看时间已经4:00了,我要回去了。看着黄埔军校,我挥挥手,告别了黄埔军校,而黄埔军校依旧威严地挺立在哪儿。
参观黄埔军校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感想文案: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码头隔江相望。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十余人,随摆渡而前往参观了绿树丛中静谧的军校旧址。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的大字。走进首道校门,具有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群映入眼帘。房屋很高大,因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俗称走马楼,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二门之内,前后四进,东西两边各有四栋房子,形式一致,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来到黄埔军校,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携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这天的中山大学。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那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十分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
走过蒋介石的校长会客室,对面墙上的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上书“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遥想当年,蒋介石或许曾透过山墙眺望校门前波涛奔流的黄埔水面,不忘戎马军机,力求问鼎中原,一统天下,最终却是黄梁一梦。
即将走出军校大门的时候,注意到门两边的内壁上高挂着的八个木质条幅,上方用黄色的烫金字书写着四副对联,左右各两幅,从右向左依次是“炎黄大帝开天地,国父中华创共和”、“军政行伍文韬莫测,官兵运筹武略堪夸”、“军政诹诚为祖国,校园训诂报精忠”和“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这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时海内外的“黄埔人”捐赠的。最后这一联抒写的是黄埔军校不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备。其实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仅有风云战将,也不乏文坛巨子,如教官中的沈雁冰、郭沫若,学员中的臧克家,均属一代风骚墨客。
回到的路上,脑中浮现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数段场景,随之浮想,不管是之后的文匠还是武将,也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参观黄埔军校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感想文案:
7月11日我们学校协办进行为期两天的黄埔军校夏令营军训活动,爸爸妈妈都鼓励我去,起初我不怎么想去,但是经过我的思想斗争后,最后还是决定去。
我等呀!盼呀!终于到了7月11日,我背着一个大书包早早的回校,和同学一起去黄埔军校。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军训,我们顶着烈日在操场上进行基本操练。在军校里许多艰难我们都熬过来了,使我最难忘的是我和梁嘉欣英勇的玩水上活动。 第二天的中午,黄埔军校组织我们到其他的军校练器械。我们班乘坐的车子在半路上坏了,修了半天都没修好,我们在埋怨、讨论,老师急忙去打电话,过了好久一辆车子才开过来。到了那里每一个器械都已经排满了许多同学,只有水上活动没人去,于是我们请求教官让我们去,最后教官答应我们了。教官答应后却没有一个同学敢去,只有我和梁嘉欣去过关。我先走,梁嘉欣跟在后面,其实我的心里也很害怕,如果掉下去了怎么办。第一关我们俩顺利的过关了,我的心好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到了二关我心里又多了一块石头,第二我们又顺利的过关了,第三关我在最后的时候不小心脚一滑就踩空了,差点就掉进水里了,我脑子一转想到了用脚甩过去,所以才大难不死,经过这次惊心动魄,我就更加小心了。最后一关,正走到半路,教官叫我们回军校了,这让我们进退两难,最后我们决定下水往前走,幸好水不深,我们没有淋湿身子。
经过这次军训,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我从来没有这样尝试过这种辛苦。我认为这样的夏令营活动很好,因为这种活动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我们在黄埔军校呆了两天,在这两天里,我们在这生活、军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这渐渐产生了好感,我永远不会忘记了这里!
结语:《参观黄埔军校》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参观黄埔军校》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参观黄埔军校》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