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卷答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卷答案文案: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
一、找出每组中加粗字不正确的读音。
1.哎哟(āi)喷香(pēn)______
2.伊犁(yī)圈养(quān)______
3.安娜(nà)晃眼(huàng)______
4.蜷缩(quǎn)叽喳(zhā)______
二、读拼音,写字词。
1.他看见guāiqiǎo________的女孩走过来,piězuǐ________笑了。
2.小男孩从钱xiázi______里拿了一把yìngbì______装在dōu______里。
3.爷爷māpíng______一张纸,zhàn______上墨写起了大字。
4.hěndú______的巫婆戴着wéiqún______炼药,谁敢kēngqì______呢?
三、判断各组词语中加粗字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1.厨房橱窗()
2.生锈绣花()
3.柔美揉搓()
4.抽噎呜咽()
5.差别出差()
6.搅拌饺子()
四、在横线上填上ABB式的词语。
______的火炉______的蜡烛______的窗户
______的邮差______的流浪儿______的眼睛
五、判断下列关于四字词语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鱼贯而入”“泪水如雨”都含有夸张的修辞手法。()
2.“臭味相投”“游手好闲”一般用来对人进行批评或指责。()
3.“郑重其事”“若无其事”意思相近。()
4.“东窜西走””成群结队”都含有一对反义词。()
六、填表题。
作品作者文章的主题、写法《卖火柴的小女孩》()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和对冷酷社会的()《凡卡》()使用了现实生活、()、()交叉呈现的写法《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记叙了()、()、养牧种植、()、()五个部分《汤姆·索亚历险记》()文章体现了汤姆()、()的性格特点
七、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
1.面对难以接受的困难,我们会说:“只有那些________的人,才能________,迎来光明。”面对处事简单粗暴的人,我们会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而是________。”(补充名句)
2.山洞内地形太复杂了。(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和汤姆“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用上相同作用的引号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外国文学作品________要解决人物名字难记的问题,________要了解作品中国家的政治文化特点。________这样________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填关联词语)
八、参与“读外国名著,看广阔人生”读书活动,回答下面的问题。
活动1:制作名著书签。
1.在书签上用一句精练的话写出你对某部外国名著的评价,如“《安徒生童话》是献给世界儿童最好的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探寻标题奥秘。
2.请从下面的话题中选择一个,在横线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A.《鲁滨孙漂流记》翻译成中文时,有人曾建议取名为《荒岛求生》,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B.《爱的教育》又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选择话题(),我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3:话题交流辩论.
3.有的同学认为中国文学名家辈出.作品浩如烟海,根本读不过来,没有必要读外国作品。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画直线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可知,小女孩先后擦燃了五次火柴,在幻象中分别看到了火炉、________、_________和奶奶,说明了她在生活中缺少________、食物、快乐和__________。
3.把画“﹏”的句子和“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对比阅读,注意加粗的词语,说说你的体会:_______________。
4.读画“=”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特点是()。
A.完全用幻想来曲折地反映生活
B.实写和虚写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
十、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老人与海(节选)
前情回顾: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并绑在了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老人为保护战果已经与鲨鱼进行了多次搏斗。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是的,是城市的灯火。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听到它们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朝它们的头打去,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棍子脱手没入了水里。
④他从舵上猛地扭下了舵把,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鲨鱼们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鱼肉已经被吃光了,这下子完了。他拿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舵把“啪”地断了。老人就把手里的半截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⑤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⑥老人回到船艄,发现他手里的半截舵把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用来掌舵,小船顺着航线驶去。渐渐地,他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⑦“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
2.阅读第②段,归纳老人不希望再与鲨鱼搏斗的原因。(至少写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④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鲨鱼对老人的进攻的?老人对付鲨鱼的场景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与海》发表后,人们评价老渔夫是“不败的失败者”。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各项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老人已经84天没打到鱼,仍然出海,说明他倔强、顽固、不正视现实。()
(2)老人多次击退了鲨鱼,但最终大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副鱼骨头,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失败。()
(3)老人在猎物保卫战失败之后说,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精神上的胜利,他保持了重压之下不败的风度。()
(4)老人又老又倒霉,但在奋斗的过程中,他却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子。()
5.现实中的我们也会遇到挫折或失败,读了《老人与海》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
外国名著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阅读外国名著,能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也能感受到别样的人情冷暖。请用书信的形式向父母介绍一下自己对某一篇(部)或者某几篇(部)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要求:叙述清楚,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一、1.pēāàǎn
二、1.乖巧撇嘴2.匣子硬币兜3.摩平蘸4.狠毒围裙吭气
三、1.√2.√3.√.1.×5.×6.√
四、示例:暖烘烘明晃晃黑糊糊醉醺醺脏兮兮笑眯眯
五、1.×2.√3.×4.×
六、安徒生同情强烈不满契诃夫回忆书信笛福遇险上岛建房定居救“星期五”回到英国马克·吐温敢于探险追求自由
七、1.勇敢镇定熬过黑暗锤的打击水的且歌且舞
2.示例:山洞内岔道横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来找路,也不一定找得到。
3.示例:我们班最“愚小可及”的就是学霸李超了。
4.示例:不但……而且……只有……才……
八、示例: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勇敢男孩的成长教科书。
2.B题目应是文章的眼睛,能最大限度地透露出文中的信息。“爱的教育”这个名字更好地反映了文中的内容。
3.我认为不对。文学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我们应该尽量打开视野去学习、吸收,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小的范闱内。
九、1.承上启下2.烤鹅圣诞树温暖亲情
3.示例:小女孩畏惧爸爸的无情,不敢抽出一根火柴,但是面对奶奶的时候她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从鲜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对亲情的渴望使她忘记了一切。
4.小女孩死了,她在这样冷酷无情的世界中得不到幸福,只有死去是幸福的。
5.B
十、1.美海明威
2.示例:老人不希望再与鲨鱼搏斗的原固有孤身一人、天黑、没有武器、浑身伤痛。
3.第③④段从听觉、视觉、感觉几个角度写出了鲨鱼对老人的进攻,又从动作、心理两方面写了老人怎样对付鲨鱼。
4.(1)×(2)√(3)√(4)√
5.示例:面对现实中的挫折或失败,我们不应该灰心丧气,失去战斗的勇气,要振作精神,全力以赴去和挫折、失败抗争,做一个顶天证地的人。
十一、略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卷答案文案:
参考答案:
一、1,理论观测猜测拍摄考察抵御磁场因素
2.(1)居然(2)果然(3)俨然
3.(1)别出心裁(2)前功尽弃(3)大步流星
二、1.D2.C3.B4.C5.A
三、1.(1)列数字(2)打比方(3)举例子
2.示例:一个人想活下去,就要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
3.(1)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络用语也逐渐发生。
(2)③④②产生
4.胜日寻芳泗水滨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
四、ōfèngchǎgē
2.正好为玩竹节人提供了条件喜悦
3.佩服
4.毛笔杆纳鞋底的线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将鞋线一松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五、1.(1)兽皮或是动物的筋兽皮
(2)纤维动物性纤维植物性纤维人造纤维更强韧,更具有弹性
2.A
3.(1)√(2)√(3)×(4)√
4.加点词是表示顺序的,可以使文章叙述衣服发展进程时更清晰、更有条理。
5.C
六、略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卷答案文案:
参考答案:
一、1.C2.B3.B4.C
二、1.C2.D3.A4.A5.C6.C7.B8.C
三、1.千门万户、徘徊、匆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不知秋思落谁家
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四、1.样式繁多,但限于标示姓名等实用内容。
唐宋
文人用印已经非常普遍,文人印真正走向成熟。
2.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
3.B
4.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也是汉字“京”的艺术字体
5.D
五、1倡导人们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2.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3.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举例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4.(1)减少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意思对即可)(2)示例:①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②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③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六、1.A
2.D
3.D
4.D
5.示例:遇到困难,不应当害怕,应该迎难而上,想法设法,克服困难。(答案不唯一)
七、略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 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卷答案文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基础百花园(41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
【更】①gēng②gèng
万象更新()更正()更加()
【铺】①pū②pù
铺天盖地()店铺()铺张()
【哄】①hōng②hǒng③hòng
哄堂大笑()哄骗()起哄()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三、给下面汉字换偏旁变成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再组词。(3)
板______()傲______()喝______()
泳______()桥______()要______()
四、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3分)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A.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B.歌曲诗文的段落。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A.指云南昆明。B.指春天的京城。
3.“截”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割断,弄断;B.量词,段;C.阻拦。
截头去尾()截住他()
一截木头()斩钉截铁()
五、用“√”画出括号中搭配恰当的词语。(3分)
(美好美丽)的日子(甜甜甜味)的感觉
(大批大额)的工匠(雄浑雄厚)的歌声
(神秘秘密)的微笑(鲜亮鲜明)的性格
六、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0分)
()七八()万()更新()然不同
()灯结()哄()大笑能()善()
两()三()青面()牙优哉()哉
1.这只小牛()地在河边吃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上处处
(),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的。你如果想要获得登上巅峰的快乐,就应当加倍努力。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句子加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这苹果不大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14分)
八、日积月累。(3分)
1.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人思念家乡,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欣赏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老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中的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腊八粥,吃到嘴里,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八儿的肚子撑成了一面____________。藏戏更具特色。它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面具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舞蹈动作、唱腔可以__________,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十、主题交流。(4分)
话题:移风易俗之我见有些古老的风俗已不符合时代精神,传递的并不是正能量。你觉得哪种传统风俗有改变的必要?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5分))
十一、课内阅读。(12分)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1)擢:______________(2)素:______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_(4)脉脉:___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关于这些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A.这些叠词的运用使整首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
盎然。
B.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
女对丈夫的________之情。(3分)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13分)
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安塞腰鼓!
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2.5分)
A.骤雨一样B.乱蛙一样C.斗虎一样
D.旋风一样E.火花一样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找)的特点。(4分)
3.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用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习作展示。(20分)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最具特色的风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①①②①②①①②③
二、搅拌吞咽汤匙摆摊眨眼灌水朴素
栖息
三、示例:贩小贩熬煎熬褐褐色
脉脉脉含情轿轿车栗板栗
四、
五、美好√甜甜√大批√雄浑√神秘√鲜明√
六、零碎象截张彩堂歌舞面刀獠游
1.优哉游哉2.张灯结彩3.截然不同
七、1.北京的春节,怎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呢?
2.示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4.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5.示例:这苹果不大好吃。这苹果不大,好吃。
八、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甜甜
腻腻小鼓唐东杰布夸张象征随意发挥
十、示例:清明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烧纸祭奠先人的风俗。这种风俗不仅破坏了环境,还有可能会引发火灾。纪念先人的方法有很多,如扫墓、献花等,希望大家崇尚更健康、更合理的纪念方式。
十一、1.(1)伸出,抽出。(2)白皙的。(3)形容清澈。(4)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2.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A
3.牛郎织女思念
4.主要描写的是织女。能体现织女情感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十二、
2.排比、拟人壮阔豪放火烈
3.感叹好喜爱、赞美
4.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
十三、思路点拨:①选取家乡最具特色的一个风俗来写。②结合这一风俗的主要特点来进行介绍,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重点介绍清楚一两个特点即可。③可引用与这一风俗相关的传说故事或文史资料来进行介绍,增强文章的底蕴。例文略。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2019年人教版语文达标测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