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真有趣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吴鹏程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因为生活中处处都能学到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学好数学还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特别是经过认真思考做出数学难题时,心里的那种兴奋和愉快比考一百分还高兴呢!
我特别喜欢研究有趣的数学题,研究这类题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给我带来许多的快乐。比如,有一次我在课外读物上看到了这样的一道数学思考题:妈妈比女儿大24岁,6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各是多少岁?刚一看到题目,我不禁连声说:“简单,简单!”老师说过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线段图的帮助解决。说干就干,我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画出了线段图。多出的2倍就是大的24岁,女儿12岁,妈妈36岁。我再给老师炫耀的时候,老师让我再读一遍题目,并把6年后圈了起来,我顿时明白了我计算的年龄是6年后的年龄,所以今年女儿6岁,妈妈30岁。
学好数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用一个杯子往一个空瓶里倒水,倒进3杯水,瓶子和水共重440克,倒进5杯水,瓶子和水共重600克,问一个杯子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我认真想了想就算了出来,600克-440克=160克就是2杯水的重量,160克÷(5-3)=80克就是一杯水的重量,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一杯水重80克,一个空瓶重200克。瞧!我说得没错吧,学好数学是多么有趣呀!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想像我一样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呢?
数学真有趣!在生活中,处处能用到数学知识,我要认真学数学,多动脑,勤动手,尽情享受数学带给我的快乐!
指导教师:王晴
找规律巧计算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汤智暄
好多数学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
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这又使我想到一题.木匠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6分钟。如果每锯一次的时间相同,那么把这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锯成3段只要锯2次,锯一次是3分钟,锯6段只要锯5次需要15分钟.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指导教师:王晴
计算周长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蔡鹏威
不同的解题思路,将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用一种方法,得到一个结果。在我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妈妈为了巩固和检测我学过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有关的习题,题目是:“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图形
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2X6=12(厘米)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别的办法吗?”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又画出了图形:这样拼的话,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4×6=24(厘米)16+24=40(厘米).
妈妈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全面啊!”是的,我一定要学会用多种思路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指导教师:王晴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建高楼要画几何图,发射火箭要经过无数的计算。
我们一般加减乘除都是由0~9十个数字构成的十进制的算是组成的,而电脑里却用了二进制。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直到我做了这道题目:小明有511块糖,分别放在9个盒子里。你只要告诉他糖的块数,(不多于511),他就可将几个盒子里的糖全部拿出,凑成你要的块数,这几个盒子里各有多少块糖?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样也想不出来。我只好一个一个排,排了5个后,我发现是一个很有规律的数列:1.2.4.8.16.都是这个数乘2得到下一个数的。我照着排下去:1.2.4.8.16.32.64.128.256,刚好为511,原来电脑里面有二进制是因为可以算出所有数呀!
我有看到了一种问题-----“牛吃草”。一牧场上的青草匀速的生长,可供27头牛吃6天,工23头牛吃9天,18头牛吃了6天后增加了12头牛,还要几天吃完?牛吃草有原有量和增长量,一部分牛吃原来就有的草,一部分牛吃长出来的草,吃增长量的牛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的吃,而吃原有量的牛吃完了就没有了,所以应先求原有量和增长量,27×=162(份),(将牛一天吃的草视为一份),23*9=207(份),207-162)÷(9-6)=15(份),增长量为15份,162-6×15=72(份),原有量为72份,18头牛吃6天,共吃72-(18-15)×6=54(份)草,54÷(3+12)=3.6(天),答:还要3.6天吃完。
书上也是可以获得知识的。书的页码也有学问。如:甲.乙两册书用了8642个数码,且甲册比乙册多20页,甲书有多少页?首先要知道1~页要1×9=9(个)数码,10~9需要2×90=180(个)数码,100~999需要2700个数码,(2700+180+9)×2 8642个,所以甲乙书都印到了四位数。20页有20×4=80(个)数码,甲书有(86742+80)÷2=4361(个)数码,4361-(9+180+270)=1472(个)数码,1472÷4=368(页),999+368=1367(页),答:甲书有1367页。
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小论文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数学小论文,感谢您的阅读!
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它:哪种优惠更省钱;运货需要运几次;哪条路最短……我觉得,要想学好数学,就要有找出题中的陷阱的本事。
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解一道题:一幢高59米的楼房,一楼的层高是4.6米,其余每层的层高都是3.2米。这幢楼一共有多少层?
我想:这和线段图算端点是一样的。先用总高度59减去一层的高度4.6,再用得数54.4除以其余每层的层高3.2,最后用得数17加上一层和一个1,得18米。于是,我举手把我的想法告诉了老师。
老师说:“错了,这和算端点不一样,‘有’18层,可实际可以住人的,只有17层。”
我恍然大悟:我中了陷阱!看来我还得好好磨练自己,让我能找出陷阱啊!!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小论文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数学小论文,感谢您的阅读!
等差数列的小发现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你做一个有心人,并且善于总结,总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规律。这不,今天,我在做课外习题时,就有了下面一个小发现。
最近,老师刚给我们讲解了有关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为:1+2+3+4+5……+97+98+99+100=?老师讲解的算法为:1+2+3+4+5……+97+98+99+100=(1+100)100\/2=5050,当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心想以后碰到这类题目我也可以做了。
但是,在做到具体习题时,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在做习题时就遇到了一只“拦路虎”:1-3+5-7+9……-1999+2001=?
咋一看到这道题目,我首先就懵住了,后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这是等差数列,要求出答案,只要把加的部分和减的部分求出,再求差就行了,即,1-3+5-7+9……-1999+2001
=(1+5+9+……+2001)-(3+7+……+1999)
但是,在计算1+5+9+……+2001,以及3+7+……+1999时我犯了难,因为它与老师的例题不相同,此时,我才感觉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方法,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学习老师的例题,并竭力回忆老师讲解的过程:1+2+3+4+5……+97+98+99+100=(1+100)100\/2=5050中,该公式的基本算法应该为:(首项+末项)数列个数\/2;对于从1开始的并且数列之间的差为1的数列而言,其数列个数为最大的数,那么,对于不是从1开始,并且数列之间的差不是1的数列如何计算数列的个数呢?我陷入了迷茫之中。
这时,爸爸进来了,见我在思考问题,便也加入进来。爸爸循序渐进的启发我:
1)1、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
2)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
3)0、1、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
4)2、4、6、8、10总共有几个数?
5)6、8、10总共有几个数?
在我计算出结果后,爸爸又要求我分析它们之间的规律,并用公式来表达计算结果:
经过好一会儿的脑力激荡,我终于理清了头绪,找出了计算数列个数的基本公式:即,
数列个数=(末项-首项+差)\/差,
采用该公式,可以验算上面几道题的计算结果:
1)1、2、3、4…·8、9、10的个数=(10-1+1)\/1=10
2)2、3、4…·8、9、10的个数=(10-2+1)\/1=9
3)0、1、2、3、4…·8、9、10的个数=(10-0+1)\/1=11
4)2、4、6、8、10的个数=(10-2+2)\/2=5
5)6、8、10的个数=(10-6+2)\/2=3
这样等差数列和的计算公式可以改写成: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
于是,习题答案很快就计算出来了:1-3+5-7+9……-1999+2001
=(1+5+9+……+2001)-(3+7+……+1999)
=(1+2001)-(3+1999)
=2002-2002
=1001。
做题目时,只要肯思考,任何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