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

2023-03-22 小升初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

相传越王伐吴,吴国都城被围,弹尽粮绝,城中饿死不少人。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国家苦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粮食。”他死后,人们将信将疑去挖城墙,挖了三尺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解除危机,赢得了胜利。原来伍子胥早在造城墙时,就未雨绸缪,做好了战时储备。此后,每逢过年,吴国人都会做年糕以纪念伍子胥。而这一习俗流传至今。福州人很重视年糕,在除夕吃团圆饭前,祭祖时都要将年糕摆上。俗话说:“吃了年糕,步步登高”年糕谐音“年高”,意为新年进步年年高。
每到腊月廿七的时候,我们家乡随处可见“嘿,嚯!”的打糕声。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专门用来打年糕的石槽。石槽是方形的,高约一米,中间有一个圆形的槽。我们家这个石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记得前年寒假,我们来到外婆家过年,到了家后过了几天,正巧碰上了打年糕。外婆先把一大袋糯米淘了淘,加了许多水,分5份装到了电饭锅里。等糯米全煮完后,外婆把熟糯米都装到一个干净的桶里。然后指挥我们搬出石槽,用清水把石槽洗净,又拿出一根很大很大的木锤,我举了举,大约有20千克重。外婆把那桶糯米全倒到了石槽里,又加了两碗热水。然后外公举起锤子,用力一砸,那团糯米就有了一个很深的凹坑,然后那凹坑又慢慢地不见了。
我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外公又打了几锤后,我主动要求外公给我锤子,外公说:“你还小,等长大了再来。”听了这话,我可不高兴了:谁是孩子,我才不是孩子呢!我立马拿起锤子,用力往上举了两下:我力气大着呢,我可不需要你同情!外公说:“那好吧,你就拿去锤吧。”我高呼:“万岁!”便举起了锤子,锤起糯米来。
才过了几分钟,我感到胳膊越来越酸,最后竟有胳膊要断了的感觉,这比我打羽毛球20分钟还累。我只好放下锤子,沮丧的坐到凳子上休息。头发就像淋了雨一样湿,不过歇了一会就感觉好多了。于是我又拿起锤子用力砸。经过我的反复锤炼,终于把石槽中的糯米砸成泥状。
外婆把一袋白糖和一袋红糖递给我,我用锤子把糖和糯米慢慢混合,最后打成了棕色,这时的糯米团黏黏的,打的时候需要不时地刮下黏在锤子上的糯米。最后,我把糯米打成了一团棕色的光滑的面团,我从面团上捏下来一块,放到了嘴里,甜甜的,很粘牙,非常好吃。外婆拿来一个圆形的模子,我们把面团放到了模子里。过了一会,面团成了型,非常像我的生日蛋糕的形状,我们把芝麻和红枣放在年糕上面做装饰。
最后,外婆把面团放到蒸锅里,蒸了十分钟后,我们就把年糕拿出来,用绳子一块一块地切下来,我吃着自己打的年糕,心中感到非常高兴。
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只有付出辛苦,才能品尝自己辛苦努力劳动出的果实。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美。劳动为别人带来幸福,为自己带来健康。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

家乡的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就连过年的习俗也给别有一番风味。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挂上通红的灯笼,鞭炮也想得和打雷一样。有的鞭炮震耳欲聋;有的鞭炮清脆响亮;有的鞭炮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整个天空照得跟白天一样。家家户户还燃起了篝火,不是为了取暖,而是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五六点就起来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的,感觉大锅子里煮出来的水饺格外的香,是过年的味道。吃完水饺,大家都走街串巷给自己的长辈拜年,互相问候,十分亲切。“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恭喜发财财进户,迎春接福福盈门。”、“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每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要重新贴上一幅对联,当一幅幅火红的新对联贴在门口时,就预示着今年更加喜庆!当然,更不能少了贴福字,福字必须要倒着贴这也预示着福到家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重要的日子,每个人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吃饭。因为正月十五是个月圆之日,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我们的家乡习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你们的呢?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

家乡的风俗习惯_450字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好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五年级:尹浩楠2014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 家乡的风俗叙事文600文案:

家乡风俗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如今,无论什么人走进一个什么地方,都会被那里的美景、吸引,我的家乡---鄂城,有着独特的风俗,其中,属元宵节最热闹,最引人入胜!
元宵节,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呀!这不才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向菜市场奔去,我家也不例外,你瞧!妈妈正在和“魔鬼”做斗争呢!我抢!我,呼呼,终于战胜了这名顽强的魔鬼。
回到家,妈妈拿出准备好的“锅碗瓢盆”,只听“哗”的一声,元宵下锅了!!(⊙v⊙)嗯?什么味道?真香呀!原来是元宵好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元宵,顾不上烫,也顾不上斯文,放入嘴里,轻轻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心里洋溢着一种既美好又满足的感觉,屋里被幸福、快乐所包裹着。
晚上一家人吃饱喝足后,来到江边游玩。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人们温暖的心房!咦?这些灯上怎么有字?原来是“猜灯谜大赛”呀!瞧!那每一个灯笼上都“雕刻”着“中国五千年文化”,那小小的灯笼像萤火虫般吸引着人们,让人们聚在一起,使这里充满着笑声与欢乐!!
看!星星在天上眨了眨眼睛,他把自己的祝福送给人们,将自己的希望洒向人间。整个大地都被这节日的气氛所包裹,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元宵节喜庆的色彩!!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叙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家乡的风俗-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