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第一次“跪年”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次“跪年”作文 文案:
余忆童稚时,我常听到“拜年”二字,却从没拜过。至于怎么个拜法,更不大清楚,只知拜了年,就有红包可拿。
所以,当外公要带我去拜年时,我是又惊又喜又疑惑:怎么拜呢?顾名思义,大概是一人坐中央,边上燃几烛,点几束香,然后叩首磕头……拜年也差不多吧!于是,我便忐忑不安地出发了。
去舅舅家的路不长,可我却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到。
舅舅家挺热闹,处处跳动着欢乐的音符。舅舅坐在正堂中央,右边——一束束香正冒着烟,像在娓娓叙来一段古老的传说,红烛正淌着血一般的泪……哟!还真像那么回事,我不禁一阵窃喜。这天然的布景也给我平添了几分信心。
“别愣着了,快给舅舅拜年啊!“外公催促道。我向外公保证似的点点头,外公满意地笑了,像只老猫。
我蹑手蹑脚地来到舅舅面前,舅舅笑逐颜开地望着我,笑容灿若菊花。忽然,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那情景真像一个罪犯正痛哭流涕地认错。我隐约地觉察到,外公不再笑了,皱着眉,呆愣愣地望着我;舅舅也收起了灿烂的笑容,脸上写满了问号;众人的脸色也“晴转阴”,个个呆若木鸡地睁着大眼睛。
顿时,我脸红到耳根子了,感到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我心里打着点点小鼓:“怎么了?我做错什么了吗?”我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可很不幸,没有地缝!“算了,磕完头再说!”我想。
于是,按照电视剧里的情节,我弯腰,俯身,贴地,毕恭毕敬地磕了个响头。磕完一个,却还觉不够:一个响头怎好意思拿红包?欲要磕第二个响头时,舅舅方才“醒”来。他赶忙扶起我,半恼半笑地问道:“你这孩子,喜庆日子的,你给我磕头干啥?”
“拜年呗!”
“有这么拜年的么?”
“不‘拜’怎么叫‘拜年’呢?”我反问道。
舅舅哭笑不得,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拜年不是说一定得‘拜’,而是指亲友之间互相赠予美好的祝愿。同样的道理,观察一种事物,不能仅从片面分析,被表象所蒙蔽。要培养一颗聪慧的心,善于揭开表象的面纱,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去挖掘事物所蕴含的内涵……懂了吗?”
我点点头,确是似懂非懂。但在以后,我却愈加懂得舅舅那席话的含义……
第一次拜年就此落幕了。
生活就像一串风铃,叮叮当当,从不休停;第一次拜年则是吹动风铃的那缕和煦的微风,轻轻一吹,就能奏出华美的乐章……
第一次“跪年”作文 文案:
过去,逢大年初一,作晚辈的或年少的小字辈们,一大早要来给长辈的跪地磕头,行礼拜年。我不知这规矩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可能对此印象深些。
小时候,我在农村里还见到过这样的礼节,城里不多见了。城里的人们大多是到长辈家里串个门,鞠个躬,问候问候,说些祝福拜年的吉祥话。
过去,人们期盼过年,过年可以痛痛快快地吃上肉,也能吃上饺子了。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春晚,也没有听说过“禁放”这个词。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比赛似的“砰、啪”放起鞭炮来。越是临近年关,鞭炮声更是不绝于耳,年味十足。到了初五,俗话叫破五,鞭炮会响得更密集起来。直到过了十五六,鞭炮声还稀稀拉拉的。
过去的大年初一,年长的早早起了床,家里已收拾的干干净净,桌上摆放些花生、大枣、核桃、瓜子、水果糖,也有的摆上几盘像样的凉菜,比如凉拌莲菜、姜末变蛋等,摆上筷子、小酒壶、小酒杯,以及香烟、火柴等,以便招待来拜年的客人,觉得这样才体面。那时,大人们给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大都是分钱、毛票,也有给几元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变化,有了电视,也有了春晚,好多人热衷春晚这道“大餐”,乐此不疲。再后来,家庭装电话的多了,人们带BB机的,使用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的多起来,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短信拜年,电话拜年成为时尚。
如今,人们使用电脑、手机的那是越来越多,人们竟使出了许多的新花样来,拜年,微信拜年,声音图片都能用上。即便相隔千万里,足不出户,也能把亲情传达给远方的亲人。
其实,无论怎样的拜年,不光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亲情。倒不如把对亲人的关心、关爱多在平日里体现。尽管现在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但愿亲情会越来越厚。
第一次“跪年”作文 文案:
听爸爸妈妈讲,改革开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们就穿上一身土里土气的花衣裳,到晚辈那里磕三个头,说句:“给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压岁钱。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经济条件不断提高,所以,拜年时还带一些礼物,以表寸心。农村的人们其实方式不变,但压岁钱提高到了1—5元钱。
近几年,从城市到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话。每到过年的时候,各家的电话都响个不停,虽说祝福的话语不长,又没有上门拜访亲切,但表达了人们那颗真诚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买了手机,短信拜年这一新时尚潮流席卷面来。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在接到很多人发给他短信之时,很快学会了发短信。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电话薄,全身投入地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短信,回短信。由于他打字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话给别人发短信:“祝猴年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爸爸也接到了别人给发的信息,例如文超叔发来的:“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整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还有:“我送你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个幸福,一个美满等。不瞒您说,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条短信,发了一百多条短信,怎么样,厉害吧!
我想,接下来的拜年方式可能还会变化。明年可能用可视手机直接对话。还可能是网上拜年等。
通过拜年方式不断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更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灿烂似锦的明天。
第一次“跪年”作文 文案:
和北方不一样的是家乡的春节来得要晚一些,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几才开始的。这时,大家都忙着在大扫除,用掸子扫去灰尘,将窗帘。床单等都刷洗干净,家里一定要显得干净整洁才行,好迎接小年的到来。
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天一黑,鞭炮声就响了起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灶前点几支蜡烛,求灶王爷保佑希望一年平安。
腊月二十九之腊月二十七,是大家最忙碌的几天了。因为这几天就要把年或准备好,家里要准备一些水果。瓜子和糖,用来招待客人。除了要准备这些东西之外,还要将过年时用的。穿的等预备齐全,已在过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和除夕这三天,家家就都开始团年了,外地打工的人,都要赶回家,吃这顿团年饭。街上到处都飘着酒肉的香味,家家都杀鸡宰羊,赶做年菜。然后,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初几里,大家就开始拜年了。拜年,就是给自己尊敬的人家里去拜年,送上一份份精美的礼品,说上一句句温馨的祝福。然后主人家就会拿出一个大大的红包,表示自己的心意。
元宵节到来了,这一天我们是要吃汤圆的,吃汤圆就是为了让一年能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有时,还要在其中一个汤圆里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有硬币的这个汤圆,就意味着你的这一年能有好的运气,真是太有趣了!
元宵过去了,年也就完了,我们也又要去上学了,大人们也都忙别的去了,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第一次“跪年”》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跪年”》,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第一次“跪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