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

2023-03-21 初二作文 类别:其他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

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曾多次遭受被贬,仍乐观的对待生活。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先是进京应试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遇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接着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可还朝后,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开京了。
元丰三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苏轼本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正是因为如此,他说的那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对皇上不忠。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苏轼才上任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这一事件之后,苏轼被安排坐牢一百零三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之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但苏轼没有灰心,仍然苦中寻乐,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苏轼的一生,任途坎坷,但他的内心却无比乐观坚强,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照亮未来,惠及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这怎么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

我所了解的苏轼:他,是一个大才子。享年六十四岁,生于北宋时期。
他为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他的字、词、诗、画为我国的文学做出了贡献。不仅如此,他还在杭州西湖修筑了“苏堤”,为我国水利工程作出了贡献。
宋神宗执政时,在苏轼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苏轼到任职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获得“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最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苏轼的人生就像足球场上被人踢来踢去的足球。
为什么苏轼会修筑了“苏堤”呢?原因是苏轼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到了杭州当太守。于是就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尽管苏轼一直身处逆境,但却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让苏轼在最危险、最艰难、最应该悲观的日子里还能笑得出来,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笑。这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苏轼。

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

在900年以前,一位几经颠簸的大文学家。思想家。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死在了一条返京的客船上,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这一年,他64岁。他就是—苏轼!
那年他和弟弟还有老父亲一同赴京赶考。本因拿得“状元”而归,却被主考官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改成第二。从此,颠沛流离的一生拉开了序幕。这一年他21岁!
从我们现在看来,苏轼在政治上无疑是失败的,他幼稚的像一个儿童。但在我看了,这反而是一种伟大!在那个年代,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用自己的才华,忠君报国,留下百世芳名。可是造化弄人,当他守孝六年,在外地当了几年太守以后进入朝廷之时,正式新旧两党相争激烈之时。他在当太守时总结出:新政,不太成熟,反而对民有害。于是,他坚决反对新政。可是新政的后台老板是宋神宗,他这样做无疑是拿鸡蛋去碰石头。在利益和信仰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后者!结果和他恩师欧阳修一起被贬出京。几年后,王安石被赶下台,当当年一同被贬出京的司马光当上了宰相,他本可以一展才华。可是他在被贬的这几年中又认识到新政的好处,他又一次站在了信仰这边。
可是,就是这样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却造就了另外一个苏轼。在他这些漂泊的日子里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写下了一篇篇绘制人口的千古名作,并在“唐宋八大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留下了“东坡居士”的美名!
虽然自己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可是在作品中却一次次表达出了自己的乐观和坚强!例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日耳”。告诉了我们美景无处不在,只是少了欣赏的人罢了!
这就是苏轼,一个乐观。忧国忧民的人。他用他的人生建立了一座指向标,指引我们向前去!

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 我所了解的苏轼400字文案:

相信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苏轼是豪放的,就如《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一样。他诗词虽豪放,命运却坎坷,但又是幸运的。
苏轼,字子瞻,又名和仲,世称苏东坡。这个看似平淡的名字,却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
苏轼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曾在凤翔、杭州、密州等地任职。相比于平民老百姓,他已是幸运。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大赦北还是病逝途中。
观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年少时当官,后又连连被贬,为何因。在苏轼的中年,他终于醒悟:他的坎坷,皆因他自己的嘴。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他即不得旧党眷顾,又不得新党接纳,只因他的咄咄逼人,口无遮拦。
虽然苏轼被贬,居住条件艰苦简陋,但仍乐观幽默,豪放旷达。根据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苏轼的爱妾朝云答道:“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即刻捧腹大笑。
苏轼被贬,却在这大仙大落中变得沉稳。在这坎坷的命运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圆滑。这,便是我印象中的苏东坡。


结语:《我所了解的苏轼(2)》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我所了解的苏轼(2)》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所了解的苏轼(2)》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