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端午之情作文 端午之情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端午之情作文 端午之情味文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常把我抱在腿上,哼唱这样的歌曲。那时候,粽叶飘香,香飘万里。
每年的端午节,是我和弟弟最快乐的日子。妈妈一早就在我们手腕系上红、白、黑、蓝、黄五色丝线,弟弟天真无邪地问:“妈妈,这是干嘛的?”“这是长命缕,这和门头上面的艾蒲一样,是用来驱邪的。”我们顺着妈妈指的方向看去,门头上果然有着碧绿一片,淡香袭来,入人心扉。
吃过早饭,妈妈忙开了,准备包粽子。那早晾在水盆中的粽叶,有着青黛的肤色,青涩的芳香,细长的叶子柔柔地静躺在水中,一漾一漾,如同一位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水中勾勒纯洁的图画。
妈妈的手灵巧极了,白花花的糯米、碧澄澄的粽叶在她手中像变戏法似的完美结合在一起。妈妈边包粽子,边给我们讲起端午的来历,那个爱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屈原,那滚滚流淌的汨罗江水,那无数百姓美好的怀念和祝福跃入我心怀。一只只玲珑可爱的粽子更像小船,载着我对诗人屈原的思念飘向远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对妈妈教给的这首诗句不甚了解,可是,端午节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熏陶,已深深印入脑海。
那就是不断追求与热爱!
端午之情作文 端午之情味文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也叫端午。 每到这一天,家家门上挂菖蒲,艾叶,村子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姑娘们早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缝成形状各异的小袋。小袋李塞进裹着香料的棉花,再把袋口的线一抽,就成了一只只香袋。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老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 妇女们在端午前一天就把浸泡过得糯米,用一张张手掌宽的竹叶包起来。包好的粽子有斧头粽、狗头粽、尖角粽等,这是按形状来分的。至于白米粽、枣子粽、赤豆粽、猪肉粽,那时按用料分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屋里就充满了糯米和竹叶的清香。熟了熟了,妈妈拿起一只,让孩子们先分着尝尝。这热腾腾的粽子,比任何东西都要好吃。 我国南方不少地方还要在这一天赛龙舟。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船舷两边整齐地坐着准备大显身手的小伙子,他们穿着彩衣,扎着彩巾,双手握着木桨。号令一响,几十支木桨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哗哗”划动,龙舟像箭一般飞快驶去。岸上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热闹极了。 老人们会在这一天深情地讲起屈原的故事:包粽子,划龙船,用自己的方式来缅怀着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来到汨罗江畔,听着那锣鼓喧天的喊声,闻着那浸满肉香的粽子,手拿艾草,我不禁泪眼朦胧了,我仿佛看到屈原他披散着头发伫立在江边,他凝视着这东流的江水,想着楚国的万千文,望着楚国人动荡的江山,楚王的无能,朝廷的腐败,楚国的庸政使他痛心,他一次次的忠告没能为楚王敲响警钟,无奈心中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报无门。他恨老天眼瞎,万般恐绪堆积心头,最终都随着那滚滚的江水而消失。夕阳将世界染成鲜血般的颜色,仿佛在为屈原的死去而叹息。不错,屈原虽死,然而他的那一片爱国心却深深感动着每一代人。在今天的重阳,我要缅怀他,他的爱国精神将永存在人们心中。
端午之情作文 端午之情味文案:
悠悠粽香,代表的是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端午节的背后有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在楚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爱国才子,他为人正直善良,嫉恶如仇。在祖国沦陷时期,他挺身而出敢于进谏,不料此番忠言却被奸臣排挤。他被流放到远方,后又听闻楚国被灭。悲伤心痛之余夹杂着些许气愤,一气之下,屈原抱石投进汨罗江。一些村民看见了,连忙前去打捞,可半天也没能发现屈原的尸体。于是,村民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受到鱼儿的噬咬,便用竹叶包着糯米投进江里一遍,以便让鱼儿不会挨饿,也便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起初这只是一种习惯,后来,便流传成了至今的端午节,再后来并具体到了日子—五月初五。
端午节习俗不少。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简粽”用竹叶包裹糯米缠好,便成了粽子。
正当端午节时,便会有几个粽子端上餐桌。竹叶的清香,糯米的香甜,粽子总是带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轻轻拨开竹叶,娃娃一样白的糯米团便露了出来。轻轻咬一口,我仿佛去了汨罗江畔看到了悲愤交加的屈原正要跳江。刹那间,我仿佛明白了:什么金戈铁马,什么仰天长啸,什么生死气魄,什么气吞山河,都不如屈原的一次为国捐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奔腾的河水清澈见底,却再也洗不清一副为国尽忠的赤胆忠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屈原不正是那个英雄吗?明知是昏君,却仍然掏尽了心肺,维护国家,正直的人终遭奸人陷害,没了屈原的楚国也变成了“纸老虎”,很快便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无影无踪。
忽然我从遐想中惊醒,原来粽子早已被我吃完。可我却久久不能从回味中自拔。沉浸在粽子那一分清甜中,更沉静在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中。
春去秋来,我已经走过了许多个端午节。每一次的粽子,都能给我留下永久的回忆。我要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做一个像屈原一样爱国的人。
端午之情作文 端午之情味文案:
【粽香飘飘传千里】
五五端午,为纪念大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个传统节日。
相传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们怕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赛龙舟。千百年来,吃粽子,赛龙舟,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时候,每逢端午,奶奶都会自己动手包粽子。爸爸妈妈不准许我吃现成饭,总让我给奶奶打下手。洗粽叶、调粽馅、包粽子、绑粽子…….妈妈帮着调馅,奶奶负责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则端着一大盆水洗粽叶。“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别弄湿衣服了。”“知道啦。”身后总传来奶奶不放心的叮嘱。洗完整齐放进小盆子里,我打起了帮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奶奶,我来帮你。”“好呀,来这边坐,我来教你。”我撸起衣袖,打算大干一番。“丫头喜欢那种馅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着这片粽叶。”…….只见奶奶手中左转一下右转一下,一个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模样,刚塞好馅,叶子一滑全散了,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的小模样不禁笑出声来。
妈妈也加入了包粽大军的队伍。
“先这样在这样,好啦”……我开始认真的学着。虽然包出来的粽子形状特别,不成模样,但这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却包含着来自一个家人的爱。端午未至,粽香却早已传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温馨气氛。又是一年端午,却与爷爷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怀恋故乡。
年幼时的美好画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时光有情让粽香悠扬;岁月无情让两鬓斑白。想吃粽子却又觉得无味,是因为这没有爱的味道吗?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总有这浓浓的爱的清香。
粽香飘飘传千里,思恋遥遥万里传。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端午之情》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端午之情》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之情》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端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