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

2023-03-18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

每年的7月28日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忌日。因为,在1976年7月28日那场惨绝人寰的地震灾难中,24万2千7百69个生命被无情地吞噬了。自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唐山大地震是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瞬间自然灾害,世界上很多社会学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都曾从不同的视角留下了这一场灾祸的真实记录。但是,在国内70、80年代的生人中,却有很多不知当年悲情者,就是一些年长者,也或多或少淡忘了那令人心悸、惨不忍睹的一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们国家历史教育上大大地的缺憾。
对于自然灾害,当今国际社会都有了“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共识。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羁绊,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国人很少或不重视预警机制,这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了相应的提高,所以国内很多城市和地区建立了相对健全的预警机制,以防范自然界可能和将要出现的各种灾害现象。从一个宽泛的角度去审视,这是社会长足进步最为直观的体现,严格地说,也是国民享有一定程度上生存安全保障的权利,所以,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本身蕴涵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实际上,自然灾害有其不可抗拒的因素是妇孺皆知的,但同样的天灾,一个预警机制健全和管理有效的政府,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其危害程度,也可使社会形态和民众心理得以保持稳定,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有深刻教训的。
对自然灾害抵御,我们还曾有过极其幼稚的认识。我至今非常清晰地记得当年的一些口号:“他来一次地震,咱来一次革命”、“它震它的,咱干咱的”、“泰山压顶不弯腰,大庆红花照样开”……这在今天年轻一代的眼中,这样的语言实在是很可笑的,甚至是不可信的,但在当年那个泛政治化的社会形态中却是事实。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还拒绝了国际社会惯例性的自然灾害援助,这让全世界都难以理解。
当时《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上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自力更生的救灾努力说明了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说明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当时中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团还散发了这篇社论,并委婉地谢绝了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提出的由联合国提供的援助,这真是“闲庭系吗不胜悲”!当然,今天我们绝对不会再有这样的愚蠢行为了,但之所以要重提这段可悲可叹的往事,主要是让国人不要忘却我们曾经有过的民族性、国家级的幼稚!
但愿国人都能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因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抑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及勇于反省,才会有不间断和真正的进步。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

“为了胜利,为了胜利……”看了纪录片为了胜利之后,在离开影剧院时,我喃喃自语。
影片忠实地记载了这四大抗日重大事件: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以及1945年日本投降事件。在血与火,泪与情,爱与恨的交织中,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基本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抵抗日本侵略者艰苦卓绝的历程。
61年前的8月,中国人为胜利狂喜,也为苦难悲泣。是否还记得那场战争?是否还了解那场辛酸的战争?历史过去了,而记忆还在……
安静的剧场里,大家还沉浸在对历史的思考中,空气弥漫着压抑的情感,我心潮澎湃!抗战胜利是我国近代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举,既有些喜悦,又有些悲痛,有些气愤。喜在我国人民经过了十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胜利了;悲在为了这个胜利牺牲多少仁人志士,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这一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七七事变中,一位位不屈的战士倒在充满血腥的泸沟桥上,石狮子仿佛也在为他们哭泣。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竟视中国人的生命为草芥,进行了一次次的杀人比赛,将手中的屠刀向无辜的中国人挥去……。几年之后,当我们举国欢庆,庆祝抗战胜利时,可现在的日本政府高官却供奉着战犯的神位,毫无歉意,可见他们依然猖狂。
往事依稀,现实催人。澎湃的心在激昂中渐渐趋于冷静。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又有多少呢?“抗日战争”对一些人来说,不过是一个词罢了,他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命是革命先辈抛头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也许我们除了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了解这段艰苦的历程之外,更要紧的是要踩稳脚下的土地,以执着的干劲和高昂的斗志去开创新的胜利!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paralight>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奴役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历史学家的评论一针见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就军队装备而言,日本海军吨位为190万吨,是中国0倍~30倍。日本作战飞机有2700架,而中国仅有305架。拥有近百万之众的中国陆军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本1个师的武力装备,在战争之初相当于中国1个师武力装备的3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国的8倍~9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鏖战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车,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战死疆场。据统计,仅仅是中央军校1929年至1933年毕业的25000名年轻军官中,就有10000名牺牲在全面战争爆发的前4个月,阵亡的比例高达40%。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aralight>
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丧失殆尽。
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5.86亿吨,粮食5.4亿吨,木材1亿立方米。要知道,1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26年的工业总产值,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paralight>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 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人物文案:


结语:《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牢记并反省自身失误的历史》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