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

2023-03-16 高考作文 类别:读后感 6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

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

读了《莫高窟》这篇课文,我心中燃起莫名的“怒火”。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莫高窟是历经很多朝代的建设,花费了几百年才慢慢建成的,但是因为斯坦因的到来,令莫高窟变得不再那么完整,因为他用刀将很多精美的壁画刻了下来。王道士发现的藏经洞,洞内珍藏的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珍贵文物,大部分都被斯坦因拿走了,只有剩下的很少一部分陈列于北京故宫处。如果你去过莫高窟,你会发现壁画都是残缺不齐的。不过,唯一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些被抢走的文物,在国外依然被保存的完好如初。而国内如今的莫高窟由于游客不断增多,造成环境污染等,壁画的颜色逐渐变得深了。一想到大量的文物被盗走,我心中就充满了愤怒。然而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总不能跑到国外和别人再打一仗将文物拿回来吧。我们要让后代看到我们国人智慧的结晶,虽然壁画残缺不齐了,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学习,可否找到方法将残缺的壁画恢复,将原来变深的壁画颜色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让我们的后代看到一个“崭新的”莫高窟,让后代知道中国人的信仰是不会破灭的。另外我们也要学习国外如何才能更好的保存历史文物,让历史文物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变,让更多的后人可以欣赏前辈们的智慧成果。我们在参观旅游景点和欣赏历史文物的时候,要努力保护景点的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吃零食,让景点和我们自己的家一样干净美丽。与其无用的“怒火”,我们不如用行动来改变这一切,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让莫高窟重新昔日辉煌。

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

他——余秋雨,着一身远行的装束,单身孤旅,站在古人曾经驻足的方向,打量着历史悠久的自然景观,静听着穿越千百年的风声鸟鸣,用纸笔叙述着它们背后历史的沧桑,历史已然无法改变,但遇见,就是最美的安排。遇见余秋雨,莫高窟遇到故知。他用略显伤感忧郁的笔触,写着莫空窟经历的不愿回首的过往和爱恨交织的历史。王圆箓——一个小小的道士,发现了莫高窟,那时的他无知而又愚昧,无数壁画,多少塑像,被石灰刷白,让铁锤损毁。那每一刷,每一锤都仿佛戳在我的心尖,生疼却无奈。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二日,王圆箓挖出了一个满满实实的藏经洞,发现了这个满载沧桑历史的洞窟!可他不知藏经洞的价值,一场天下最不公平的“买卖”开始了。王圆箓在国外冒险家斯坦因的翻译蒋孝琬的劝说蒙骗下,将稀有珍贵的文物以极少的价钱卖给了斯坦因。且因此,形成惯例,各国冒险家如鬼魅纷至沓来,恐吓欺诈,无所不及。我的心就被这钝刀慢慢割剐,如此清晰却无能为力。就这样佛教的经卷文物被悄悄转移,国家的瑰宝艺术被渐渐破坏。多少次,我的心痛得无力面对,再无读下去的勇气。那么多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文物,离开故土,散落他乡。造成这一切的,是王圆箓的愚昧贪财,是外国冒险家的阴险狡诈,更是清朝政府统治的黑暗腐朽。当朝政府封闭落后,不思进取,任由八国联军肆意掠夺和欺凌、侵略和践踏,中国人过得那样卑微,中华民族过得那般毫无尊严!我内心深处的哭诉,像一匹伤痕累累的饿狼,在黑夜里无助的哀嚎。如今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在世界大舞台上,尽情绽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欲振我国威,耀我中华,唯有我们年轻的一代奋力拼搏,传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让中国这一头东方雄狮傲立世界之巅。“万里敦煌道,度迹迷沙远。”暑假,与父母去往莫高窟,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踏入每一个洞窟,望着精美绝伦的壁画,撼动人心的佛雕,那一刻,若跨越时空。几代人细心呵护着她美丽的容颜,无数次濒临毁灭的洞窟“起死回生”,莫高窟壁画、塑像保留的成功,离不开守望者们鞠躬尽瘁地无私奉献,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些阳光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代代佛像壁画在石窟里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苦涩着,牺牲着,与中华历史接通了血脉,直到成了一部由坚石雕刻,画笔绘成的华美篇章。遇见战乱,遇见无知,固然难堪;遇见知音,遇见盛世,美好可期!“壁画世无双,形颜映紫光。悬宫居国粹,舞女踏云祥。聆听琵琶曲,祈求社稷昌。琳琅看不尽,瑰宝五洲扬。”惊喜,相逢,在书中;惊艳,相见,在敦煌;与你跨越时空,听你悠悠讲述无尽过往,畅谈无限未来……

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

虽然这本书我读不太懂,只挑了几篇感兴趣的细细读了读。本来我以为是游记,但细细看,表面是写美景,其实也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能反映作者的生活、思想。
《莫高窟》让我更深地了解了当时人民的愚昧,王圆禄的滔天罪恶,认为墙上的壁画很是难看,所以刷了白白的漆,洞窟内终于像一个人住的地方了,但是,莫高窟原本纷繁的内心逐渐走向空洞与苍白;因贪财,把经书壁画,卖给外国人。这是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其中我读的最多的是《江南小镇》这篇。文中描写得很美,但作者好像还是掩盖不住心中的苦闷。想到这种平静想到的苦闷。精致的石桥,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轻盈的炊烟,再看看那水中倒影着的柳树、房子,一切都显得格外幽静,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一种回到家中那般安闲,那般享受。与世隔离,没有喧嚣,没有竞争,没有艰险,如同作者之说,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不屑于荣华,因此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
这让我想起了我去乌镇游玩时看到的。去乌镇的路上,已是细雨绵绵,烟雾朦胧,并不像无锡那样灰蒙蒙。第二天,地上湿湿的,空气里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我们去了西栅。来到那,租条小船,渔夫为我们划船。左看看,右看看,黑色的房子衬着碧蓝的天空,没什么阳光,让人心旷神怡。再加上没什么人,更显自在。
下了船,走在深青色石板路上,窄窄的小弄堂,周围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高高的门槛,古色古香。周围的房子,都是些小铺子,不管大小,每个里面都济济一堂。这时,阳光也来凑热闹,更显生机。
现在的无锡,已早已不是这样的,也许余秋雨描写的才是最真实的江南小镇,我虽生于江南小镇,但现代化的进程早已冲刷去了小镇原有的古韵,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镇的模样。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这本书。它不是愉悦的游记,是苦涩与辛酸。

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 文案:

他开始动身了,余先生来不及阻止他,我也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王道士到底是来了,他背对着历史,我看不到他的眼睛,揣测不出他作为一个凡人的内心。余先生说他穿着土布棉衣,畏畏缩缩,原是一个逃荒的农民。我说为什么要“畏畏缩缩”呢,有人要伤害他吗,还是正因为没人伤害他才使得他如此恐慌?
道士,当了佛教圣地的家,在莫高窟,敦煌文物藏在那里,或是葬在那里。大漠孤烟,它们寂寞得如同守护他们的僧侣。直到有一天,等来了命中注定的“伯乐”—斯坦因。是的,一叠银元,成交,五箱经卷。余先生说他怕自己的笔会不沉稳,所以只能简略地说。说年份,说人物,说交易双方的“货物”,没有说盈损。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后人承受不住,这一刻不能沉稳的岂止只有笔!
吁—,车队出发了。余先生说斯坦因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但我不相信斯坦因会在乎那个流血的民族,在他看来那鲜血淋漓的伤口也许是咧开的艳唇,是在感谢上帝敦煌文物终于等来了“知音”,而他则是成全中华文明的英雄。不知那头拉牛车的黄牛是否因为这次的货物多了几分历史尘埃的重量而比以往走的缓慢些。
合上书卷,掩面沉思。这是一场文化的苦旅,那个苦旅的道士真的是个罪人吗?我听不到回答,这次连历史也犯了难。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是来逃荒的,来时没有任何恶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他的饥饿命令他走下去,走下去。或许正是莫高窟看到了他的苦难,也看到了自己在大漠中无望的未来,才自动裂开一条缝,将自己所有的宝物全赠予他,以便让它们逃离这寂寞荒凉的沙漠。而它们自己也宁愿漂洋过海,浪迹天涯,再不愿忍受这被遗弃冷落的日子。这原本只是一场可爱的赌气啊。
既然是赌气,那么气消后,哪怕再不羁的游子也会思念故土吧。敦煌文物此时一定在伦敦博物馆里焦急地等待着我们接它回家,可回家的路是如此的遥远,而我今生最怕的就是让人失望两次。只是于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只好站在泛起淡淡青苔的拐角处,抚摸着莫高窟古老的伤口,轻轻安慰道:莫高窟,莫高哭。
山东菏泽定陶县一中高二:李伟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无用之“火”——读《莫高窟》有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