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 高中语文论语君子之风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 高中语文论语君子之风文案:
第六课君子之风
引人入胜
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有人说:“绅士风度是外国有钱人在讲究;而君子之风却是人人适用,无论是穷是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看来“君子之风”比“绅士风度”要好得多,它适用范围更广。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
……[课前预案]……
一、文言知识
(一)正字音
孙以出之(xùn)一箪食(dān)曲肱而枕之(gōng)虎豹之鞟(kuò)
(二)通假字
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谦逊。)
2.女奚不曰(“女”通“汝”,你。)
3.知者不惑(“知”通“智”,智慧。)
4.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与”通“欤”,语气词。)
(三)一词多义
①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②夫子自道也(说)
道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⑤任重而道远(道路)
⑥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主张,思想)
①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诚信)
信
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确实)
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信任,相信)
④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副词,诚然)
①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庸俗浅薄)
鄙
②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
③子路性鄙,好勇力(粗野)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轻视)
①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
质
②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本质)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底子)
④质明,避哨竹林中(副词,刚刚)
①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②礼以行之(介词,按照)
以
③孙以出之(介词,用)
④有杀身以成仁(目的连词,来)
⑤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于“而”)
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介词,把)
而
①曲肱而枕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②不义而富且贵(连词,表转这关系)
③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关系)
为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作为)
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语气助词,呢)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饭疏食,饮水(吃)
不义而富且贵(守道义)
(2)名词的意动用法
曲肱而枕之(以……为枕)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为乐)
耻恶衣恶食者(以……为耻)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曲肱而枕之(使……弯曲)
(五)古今异义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六)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仁以为己任
何以文为
2.状语后置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3.主谓倒装句
贤哉,回也!
4.省略句
未足与议也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七)成语积累
1.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2.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3.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4.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5.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6.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7.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8.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9.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二、预习思考
1.君子必须具备哪些道德素养?儒家是怎么看待“义”和“利”的?
请你思考:
【答案】(1)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安贫乐道,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2)儒家主张见利思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
2.阅读6.11、7.16、7.19、6.23章,说说“乐”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乐”?
请你思考:
【答案】(1)“乐”是什么?他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
(2)怎样才能获得“乐”?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
……[课堂学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阅读8.7章,思考:曾子论述士求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提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弘”,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宏大的气度,目光远大而包容一切。
一是要“毅”,就是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拔的毅力,果敢的决断,目光犀利而处事利索。
有了这两个条件再持之以恒,死而后已,或许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而称为君子了。
2.孔子非常重视“义”,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提示】孔子认为“义”是一个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要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来谈论它,靠诚信来成全它;“义”是原则性问题,谦逊是方法问题,信是结果问题。另外,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
3.孔子为什么高度评价颜回?
【提示】孔子称赞颜回是一位安贫乐道的君子,非常形象,粗疏的饭食,简陋的住处,别人难以忍受这种生活境遇,而颜回胸怀大志,孜孜以求,并且表现得自得其乐,这正是孔子主张安贫乐道的最好体现。
(二)细节探究
1.阅读7.16和7.19章,思考: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
【提示】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境界。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提示】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⑴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烟云;⑵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⑶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3.你还知道哪些安贫乐道的例子?他们快乐的本源在哪里?
【提示】陶渊明、刘禹锡等。快乐的本源在于精神家园的固守。
4.在孔子看来,对富贵钱财的态度应该怎样?
【提示】作为人,对富贵钱财的态度应该是:可以追求,但不能以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去换取,这就是孔子多次强调的“非文不取”。不义之财应该视如浮云,浮云虽空,或可为大自然增一景;不义之财,越重则日后所受惩罚越大,这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你如何看待文与质的关系?
【提示】先生说:“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未免粗野)。文采胜过了朴质,则像庙里的祝官(未免虚浮)。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君子:文质兼美,表里如一。)
君子是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品质追求。他并不以某个人的言行为唯一准则。事实上,只要我们着眼于当下,在品德与才能方面,全面而科学地要求自己、设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人。那么,“我”就已经是一个“君子”了。
(三)思维碰撞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
【提示】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还有不少商人、企业家昧着良心、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
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2.孔子眼中的“君子”是怎样的?
【提示】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四)熟读成诵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二、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题目。
大丈夫之志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探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帽子
B.富贵不能淫淫:放纵
C.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志向和操守
D.往送之门,戒之曰戒:告诫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3.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答: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点拨】以上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解释和古今异义词的区分。实词的解释应结合上下文语境,“丈夫之冠也,父命之”中的“冠”应为动词,行冠礼。古今异义词的辨识要求有一定的文言底蕴和敏感度,经过辨别,不难区分。第3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提炼,第4题考查翻译。参考译文如下: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答案】1.A(冠:行冠礼)
2.D(A.古义:指成年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B.古义:你家,指女子的婆家;今义:女方的家。C.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一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要有坚持这种志向的气节操守。
4.(1)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2)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在贵族政治未崩坏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礼、乐等等,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是没份的。那时有知识技能的专家,都由贵族专养专用,都是在官的。到了贵族政治崩坏以后,贵族有的失了势,穷了,养不起自用的专家。这些专家失了业,流落到民间,便卖他们的知识技能为生。凡有权有钱的都可以临时雇用他们;他们起初还是伺候贵族的时候多,不过不限于一家贵族罢了。这样发展了一些自由职业,靠这些自由职业为生的,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便是“士农工商”的“士”,这些“士”,这些专家,后来居然开门授徒起来。徒弟多了,声势就大了,地位也高了。他们除掉执行自己的职业之外,不免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来了。这就有了种种看法和主张。各“思以其道易天下。”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
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是孔子。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蹇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他自己作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有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所谓旧文化、旧制度,主要的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创造的。继续文王、周公的事业,便是他给他自己的使命。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
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凡事只问该作不该作,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计利。这样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他想着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都是名不正的缘故。君没有君道,臣没有臣道,父没有父道子没有子道,实和名不能符合起来,天下自然乱了。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他是给封建制度打了个理论的根据。这个正名主义,又是从《春秋》和古史官的种种书法归纳得来的。他所谓“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为作,就是理论化旧文化、旧制度,要将那些维持下去。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便在这里。
(选自《经典常谈》)
1.诸子百家是怎样兴起的?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之际,本来属于贵族阶层末一级的“士”,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形成了以自由职业为特征的诸子百家。
B.贵族政治崩坏以后,那些有才能的人由贵族沦为平民,后来借助开门授徒的等方式,重新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些人就是诸子百家。
C.随着贵族政治崩坏,原来由贵族专养专用的有才能的人,因贵族失势而流落到民间,靠卖知识技能、开门授徒为生,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
D.春秋,战国之际,有才能的人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开门授徒,对当时的文化制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诸子百家。
2.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A.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是一个“老教书匠”,弟子三千,为社会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招收来自社会不同层级的学生,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
C.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开中国讲学和游说之先河。
D.孔子一律教学生读《诗》《书》《礼》《乐》,而且使《诗》《书》等成为儒家的专有品。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封建时代的学者热衷于政治,不愿走西方自然科学的道路,对天文、算数、医学等自然科学,很少有人肯潜心加以研究。
B.诸子百家里只有儒家始终守着《诗》《书》《礼》《乐》,其他各家都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倡导更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学说。
C.宋元以来,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礼法要求,并不是孔子礼教思想的精神,而是统治者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作的曲解。
D.当今世界,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儒学思想的核心——“尚德”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推崇。
4.怎样理解“正名主义”,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答:
【答案】1.D(其他三项概括有信息缺漏)
2.D(答非所问)
3.B(说法绝对)
4.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佳作T型台]……
举手投足之间
(2008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
你知道“君子”的含义、“高贵”的概念吗?
请原谅我这样直白地问你。你身上破旧的衣衫,我没有看见;你足下锃亮的鞋履,我不曾注意。我只想知道,昨天你施舍给乞儿的那一枚硬币是不是在下蹲后轻轻放入他的破碗;今天你鼓鼓的皮包中,有没有为楼下流浪的猫咪准备一捧米粒。
我想知道,你站在这个喧闹而又寂寥的世间,是高贵地弯下腰,还是卑微地仰着头。弯下腰,伸出手,这是一个多么谦卑恭顺的姿势,却又是人性高贵的君子一个多么温暖的手势。
我和许多人、和你一样,被汶川一震震碎许多奢华的念想。电视里反反复复地播放,志愿者们穿行废墟间、帐篷间、病房间,弯下腰,伸出手,去拥抱孩子们泪痕纵横或木然痴然的小脸。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 高中语文论语君子之风文案:
《论语选读》课文知识点梳理
——依最新高考大纲要求(部分课文大纲不做要求)
第一课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导百姓,用制度礼义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1.“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2.民生与教化
孔子的天道观是唯物的,崇尚自然的。他不会高唱仁爱的赞歌而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何异?
4.正己——率先垂范,克己奉公。
以德治国,首先治理者要有良好的的道德素养,以德服人,百姓才会信服。因此为政者经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要带头向善,百姓才会蔚然成风。
5.“均”的含义
孔子提出“均无贫”的主张,其实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与后来的“均贫富”的含义是不同的,“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实际含义是在劫富济贫。
第二课克己复礼
1.“礼”的内涵
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制度之礼。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
二是个人之礼。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成为了压迫百姓的手段。
2.“礼”与“仁”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3.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4.“孝悌”之情
孝,指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根本,本立则人道以生。一个人在家中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就不会犯上作乱,就可以使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得到保证。
孔子认为,要想在父母面前时时表现出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也就是说“色难”。在现实生活中,对父母的孝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孝”,深层次的精神的孝是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真正的孝心须是发自内心的,像宰我,即使强迫他守孝三年,也是徒有虚名而非真正的孝。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著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
第五课仁者爱人
1.仁的内涵
“仁”作为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与孔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礼”,是《论语》的基本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对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搞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保证。
孔子对“仁”的论述贯穿在《论语》中,概括一下“仁”的内涵,其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等。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
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本区别(一强调等级、一强调平等),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沦,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儒家讽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
但是孔子对“仁”的理解也不片面,他也肯定管仲统一、匡正天下的“大仁”学习并全面正确地理解和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在今天,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每个人都能“我爱人人”、“我为人人”,那么也必将“人人爱我”、“人人为我”
2.忠恕——推己及人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与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3.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如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另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第六课君子之风
1.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2.“浮云”的比喻义
浮云游离无根,来去匆匆,表现孔子轻视不义之财的高贵精神;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如过眼烟云;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3.义利观——见利思义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倡导“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本的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4.仁者和智者
孔子所说的“仁者”和“智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
第八课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党”,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是要胸襟宽广,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惟私利是图,互相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根据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为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友也应有度。“规过劝善”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感情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间的交往应遵循适度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2.交友三原则:
①友好交往,②诚信交往,③适中交往。
3.矜而不争
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4.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相对而言,道家的“以德相报”显得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当是比较高的境界。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闻斯行诸”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可谓抑扬得当,不失时机,效果理想。
2.启发式教育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体现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3.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指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两者是有所区别的。
4.述而不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
1.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为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说“高山”,就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2.用行舍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最为精练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里面所蕴涵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3.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来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用得着礼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跟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和孔子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的风貌却跃然纸上。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有时候,杀鸡用一用牛刀也未尝不可,虽然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也应该与治理一个国家同步,因为其性质是一样的,总是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在下位的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只要目的能够达到,用鸡刀牛刀有什么关系呢?孔子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向学生们宣布自己的错误,足见孔子知错就改,从善如流。
4.墙
子贡在回答叔孙武叔“子贡贤于仲尼”时把自己比做一堵齐肩高的墙,人们只需在外面把头一伸,自己内部的一切就尽在眼中了,而孔子则不同,他的“墙”非常高,如果你找不到门进去,里面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你根本就不知道。叔孙武叔之所以说子贡比孔子贤,是因为他只能看到子贡这个“矮围墙”里的东西,孔子的“围墙”里有什么,他连门都没有找到。
所谓“深见者深,浅见者浅”,对于我们而言,当尚未进入一个门时,切勿妄加评论,以免贻笑大方。
第十三课沂水春风
1.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之志及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子路是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自己三年努力而达到大治。他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的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有大政治家的气魄。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他从老师的笑中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懂得了“为国以礼”的道理,因此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并且还只能解决吃的问题,礼乐教化的事有待君子来解决。可见他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
曾皙:温文尔雅,谦恭安详。他的理想是礼乐治天下,即实行“仁政”,实现太平社会。他的志向最为高远,且性格放达洒脱。
2.吾与点也
曾点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等世俗的东西和救世为民之志向全抛之脑外。这对久在政治、官场、交际生活中浪迹的孔子来说,是一种自然回归,对政治生厌、理想破灭的孔子来说是一种放松和解脱,但是孔子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理想的人,难以抛弃自己的追求,只能向往而已,所以引起了他的赞赏和感叹。
其实曾点所向往的正是孔子所希望的在礼乐治理下的盛世景象,人民自乐,安享生活,看似简单平常,却是尧舜也难以达到的。真正的政治家不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也不追求个人的丰功伟绩,而是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独赞曾点,表现了孔子性情中率真、诚恳的一面,因为这也是自己穷其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当然里面也还有一份自己的理想实现不了的喟叹。
3.《沂水春风》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能结合自身,拉近与学生距离,表现平等,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发言言志。
对学生回答善于区别评价,即使对令他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而用神情来表达。肯定赞扬也用“喟然叹曰”表达,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第十四课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强调取两用中——温和的处事原则。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强调“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
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孔子“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含,但又坚持道德原则,做事、考虑问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称之为“乡原”,贬之曰“乡原,德之贼也”。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 高中语文论语君子之风文案:
《论语》探究题整合
第一课《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
第二课《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第五课《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第六课《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八课《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观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师生关系
第十三课《沂水春风》:礼乐治国
第十四课《中庸之道》: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再将《论语》探究题专题整合如下:
(一)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二)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四)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五)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六)你认为孔子说的“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七)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克己复礼”相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八)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九)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十)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十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章),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十二)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十三)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十四)“鄙夫可与事君”章,“夫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十五)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事君数”章和“子贡问友”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十六)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十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八)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十九)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
(二十)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你的感受。
(二十一)《沂水春风》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二十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二十三)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参考答案】
(一)可以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
(二)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如章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
(三)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
述而不作——①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②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③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
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礼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四)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孔子认为: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而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就在于此。
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六)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很大不同。“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七)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章),还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章),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看来,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章,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八)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而后世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九)“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十)“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十一)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仁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十二)儒家墨家都主张关爱别人,但孔子的仁爱,是以爱自已为前提(孝悌为根本),然后将这种爱一层一层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推及到万物。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爱.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我相,无人相的爱,虽然墨家还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却充满了无比伟大的宗教情怀。
总之,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十三)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
“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①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的“过眼烟云”;②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③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十四)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
“患得患失”其实也是一种人类的普遍弱点,不达到一定的道德修养层次,是很难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完全避免患得患失的心情的。如果因此而将患得患失的人说成是“鄙夫”似乎也不很妥当,其实有几个人在面对职业、事业、甚至爱情的选择时,可以完全杜绝患得患失的心情呢?
在今天,共同“事君主”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但是共同“事老板”的机会还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他是否可以和鄙夫共事呢?我的看法和孔子完全不同。君子能和君子共事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如此的幸运。那么一旦我们遇到了不是君子而属于鄙夫的同事,我们就不能一起共事了吗?我们会因为有鄙夫的存在而放弃继续在这里工作的机会吗?显然不能。所以除了放弃之外,我们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将鄙夫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君子,二是将自己变成和鄙夫一样的鄙夫,三是各自保持自己原来的属性。
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但可以和鄙夫共事,甚至还可能让鄙夫改变为君子。
(十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如果把“敬之”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了着落。
(十六)“周而不比”的表现:友好交往(与人为善)、诚实交往(讲求诚信)、“适中”交往(和而不同),不结党营私,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十七)“是知也”有两个含义:(1)具有自知之明,这是智慧的表现。(2)知自身所不知,是将此不知变为知的起点,通过努力就可以将不知变为知。从哲学上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至少包含两个哲学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
(十八)“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章),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难与言”的互乡人进步(章),这些都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
(十九)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
(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
(2)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3)曾点所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4)曾点志趣高远,胸怀怡然,较之另三个同窗驰心政务,已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
(分析:(1)(2)两种均有一定说服力,较为直接的应该是第一种。另外,孔子对曾点肯定,意味着对另外三子的不满。)
(二十)暮春忙碌之余偕好友出游,在春风吹拂中赏明丽之景色,好友畅谈友谊、理想,描绘未来人生蓝图,其情真挚,其乐难忘。
(二十一)(1)人物神情风貌:①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而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②冉有的谦虚:“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③公西华的谦退:“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④曾点的从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首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⑤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对四个弟子逐一启发诱导;“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喟然叹曰”(真情互动)。
(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
(3)对比手法的运用:“率尔——铿尔”、“哂之——喟然”、子路——曾点、孔子对子路曾点志向的不同态度。
(二十二)“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之道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它是一种温和主义,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其内涵是:(1)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中道的标准是仁义之道。(2)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论。(3)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最大特色是人情与道理的协调,这是一种理性精神。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二十三)“均无贫”、“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事君数,斯辱矣”、“求也退,故进之”等,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论语》高考章节内容总结回顾: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 高中语文论语君子之风文案:
宽则得众。
诗三百,思无邪。
不学礼,无以立
仁以为己任。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命里没的,强要不得。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子曰:“道听而涂(通“途”)说,德之弃也。”
子曰与人为善取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没有知识却又不去学习,能不担心吗?学习到了知识了,却不落实到行动上能不担心吗?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也。”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主忠信,毋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暴虎冯(通“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yù)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里是时间之海,清风徐来,水落石出,银色的月光下,世界亮如白昼,群山与大海在这澄澈的月光下彼此共鸣,一种潮湿而深沉的气氛,无数的星辰从大海的涛涛白浪中升起,星空显得非常遥远,而我就站立在这海岸边,立在无涯的时间之海尽头,消泯前尘,湮灭往事,我不是我,我不再是我,肉身腐朽,沉鱼已自行落入无涯深渊,只有超物质的精神的我,站在这里,而这里不过是时间的缝隙既没有来路也没有去处,但是奇怪的是我并不绝望
这里的“道”其实也可以说成道德.人类对道德的信仰其实一般有三种境界.第一种,也是最低的境界就是不相信道德会给人带来好处,所以也就不守道德。不相信做好事有好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好人,所以干脆就不做好人。第二种,也是觉大多数人的境界.有淳朴的道德信仰。相信好人有好报。所以谨守道德.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不相信道德会有预期的好结果,但是即使如此,他仍然还要做个好人,仍然谨守道德,做好事,不求回报。能达到第三种境界人,可谓少之又少.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才会真正知道,道德就是一个人的天命。是一个人不可回避的义务。做道德的人就是做自己。跟别人无关,跟成功无关,跟功力目的无关.实行道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成全自己.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君子之风》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