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

2023-03-2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坐∶同“座”,座位
2、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倪∶同“睥睨”,斜视的样子
3、辞决而行决∶同“诀”
4、北乡自刭乡∶通“向”
二、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古,拜两次。今,第二次拜。
2、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古,谦辞。今,因胆小害怕无法做某事
5、公子颜色愈和古,脸色,神情。今,①有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指脸上的表情
6、让魏公子曰古,责备。今,①补征;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②请③把东西给人
7、愿枉车骑过之古,拜访。今,经过或过错。
三、词类活用。
1、仁而下士: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
2、留军壁邺:名词作动词,驻扎
3、大会宾客:名词作动词,宴请
4、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作动,袖里藏着
5、不敢以其高贵骄士:形作动,傲慢地对待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使动,使……高洁
7、公子从车骑,虚左:使动用法,使……跟从;使……空着
8、为能急人之困:为动用法,为……着急;或者意动用法,以……为急
9、公子怪之:意动用法,以……为怪
10、却秦存赵:使动,使……退却;使……存活
11、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动,使……站立着
12、侯生乃屏人间语:使动,使……退避
13、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使动用法,使……退却
14、厉兵秣马:名词作动词,磨;喂
15、自迎夷门侯生:名词作状语,亲自
16、皆谦而礼交之:名词作状语,以礼
17、以便国家:使动用法,使……方便
18、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
19、且公子纵轻胜: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0、吾攻赵旦暮且下:名词作动词,攻下
21、弃之降秦:使动,使……投降
22、今公子有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
23、此五霸之伐也∶动词作名词,功业
四、一词多义
1、故
(1)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2)复饮如故:原来
(3)故久立与其客语;朱亥故不复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故意,存心
(4)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5)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所以
(6)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事物
(8)君安与项伯有故:旧识;旧交
(9)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仍,还是
2、引
(1)公子引车入市:带领(2)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3)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4)为公子先引:引路
3、就
(1)乃谢客就车:上,登上(2)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3)使归就戮于秦:接受(4)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赴、趋(6)瞬息可就:完成
4、乃
(1)公子于是乃置酒;乃谢客就车;乃请宾客:于是,就
(2)嬴乃夷门抱关者:是
5、辞
(1)辞决而行:辞别(2)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4)近日奉辞伐罪:命令
(5)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
6、兵
(1)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兵权
(2)勒兵:军队
(3)得选兵八万人:士兵
7、过
(1)愿枉车骑过之;不宜有所过;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臣所过屠者朱亥:前往拜访;探望
(2)行过夷门,见侯生:经过
(3)公子过谢侯生:前往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责备
(5)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超出,胜过
(6)微二人,寡人几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犯错误,错误
(7)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超出,胜过
8、以
(1)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欲以观公子;臣以此知之:因为
(2)实持两端以观望;过客,以观公子;王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来
(3)世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认为(以……为\/\/以为)
(4)譬若以肉投馁虎:用
(5)欲以客往赴秦军:和
(6)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以公子贤,不敢……;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以公子之高义;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7)以为小礼无所用:认为
(8)以至……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在;来
9、为
(1)封公子为信陵君
(2)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为了
(3)为寿侯生前:给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是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结为
(6)如姬之欲为公子死:为了
(7)赵王所为:作为
(8)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做
10、让
(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责备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退让;谦让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11、微
(1)(侯生)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秘密,偷偷
(2)微风鼓浪:微小;轻微
(3)微斯人,吾谁与归要没有,要不是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要没有,要不是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精妙:
五、重点字词
1、致食客三千人:招来
2、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方圆
3、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做侵犯的打算
4、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问候;给、送
5、侯生摄敝衣冠:整理;破旧的6、愿枉车骑过之:希望;委屈;访问
7、微察公子:暗暗地8、遍赞宾客:引见、介绍
9、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备办;舍身投入;一起
10、侯生乃屏人间语:使人退;偷偷地11、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12、我岂有所失哉:过失、错误13、然公子遇臣厚:对待
1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遗憾15、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献
16、如姬资之三年:蓄积17、勒兵:检阅
18、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驻扎19、且公子纵轻胜:即使
20、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果真21、将兵十万:率领
22、旦暮且下:将要23、已拔赵:攻克
2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都;情况25、公子勉之:好好努力
26、天下莫不闻:没有人27、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本来
28、顾未有路耳:只是29、夺晋鄙军:军权
30、西却秦:打退31、公子亲数存之:亲自;多次;看问
32、公子过谢侯生:辞别33、请数公子行日:计算
六、句式
1、欲以观公子:欲以(之)观公子2、遍赞宾客:遍赞(于)宾客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
4、可使击之:可使(之)击之
5、为大梁夷门监者:判断句6、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定语后置
7、诸侯敢救者:定语后置8、公子何以知之:宾语前置
9、何功之有哉:宾语前置10、尚安事客:宾语前置
11、请救于魏:状语后置
12、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状语后置
13、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状语后置
14、此五霸之伐也:判断句
15、不能得之于王:状语后置
16、如姬父为人所杀:被动句
17、而如姬最幸:被动句
18、赢乃夷门抱关者也:判断句
19、何泣也:宾语前置
20、何如哉:宾语前置
20、此人力士:判断句
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判断句
2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判断句
2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

课题:《信陵君窃符救赵》《井陉之战》
第一课时文言实词
复习目标:
1.掌握“故、引、就、辞、存”等重要实词的常见含义。
2.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实词的含义。
【知识再现】
复习《信陵君窃符救赵》和《井陉之战》两篇课文,30分钟内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找出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9、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2、俾倪故久立10、详应曰:“诺”
3、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11、背水陈
4、公子与侯生决12、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5、禽夏说阏与13、东乡坐
6、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14、兵法右倍山陵
7、必为二子所禽矣15、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8、亦已罢极16、诣荥阳以距楚
二、找出词性活用并总结规律
1、留军壁邺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2、如姬资之三年4、引兵东
小结:
1、不敢以其高贵骄士3、公子从车骑,虚左
2、臣修身洁行数十年4、为能急人之困
5、公子怪之
小结:
1、走芒卯3、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2、公子从车骑4、侯生乃屏人间语
小结:
1、北救赵而西却秦4、欲东下井陉击赵
2、皆谦而礼交之5、鼓行出井陉口
3、北击赵、代6、师事之
小结:
三、解释一词多义
1、故:①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②故久立与其客语③今公子故过之
④朱亥故不复谢⑤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
2、引:①公子引车入市③复引车追问侯生
②公子引侯生坐上坐④为公子先引
3、就:①乃谢客就车③金就砺则利
②赢欲就公子之名④使归就戮于秦
4、辞:①辞决而行④近日奉辞伐罪
②无一言半辞送我⑤臣等不肖,请辞去
③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5、存:①公子亲数存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却秦存赵④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四、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并加以解释
1、以公子为长者
2、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3、其实不过数千
五、找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欲以观公子
2、遍赞宾客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4、可使击之
小结:
1、请救于魏
2、何功之有
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4、何以加之
小结:
1、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2、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3、成安君,儒者也
小结:
1、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必为二子所禽矣
3、广武君策不用
小结:
1、汉之败却彭城
2、魏王盛兵蒲坂
3、禽夏说阏与
4、聚兵井陉口
5、新喋血阏与
6、坚营勿与战
小结:
看看我的复习效果,能得多少分?
同桌交换批改,每小题1分,为你的同桌打出得分:
【方法归纳】
一、字音推断法
根据字音,可发现通假关系,利用通假关系,再联系上下文推断,有时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例“或至涂而反”(2001年上海春招试题)“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再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再如2004年湖北卷“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二、字形推断法
汉字大部分为形声字,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可以从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陈涉世家》中“适戍渔阳九百人”,“适”从“辶(辵)”,表行走之意。又如“振长策而驭宇内。”(贾谊《过秦论》)的“策”,从“竹”,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又如“不刊之论”“刊”从“刂(刀)”,与刀有关。
三、成语推断法
成语是前人留下来的保贵财富,成语中的许多字词带有古代汉语的本意,借助熟悉成语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来推断实词含义,不失为良策。
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中“速”字,我们可联系成语“不速之客”,成语中“速”为“邀请”之意,由此我们可根据上下文推出文言中“速”为“邀请、招致”之意。“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四、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这类句式一般上下句结构整齐,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我们根据这一规律,有时很容易推出实词的含义。
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戒奢以俭”的“以”字的含义,我们根据这一规律,“奢”与“俭”相对,“以”与“戒”相对,“戒”为动词,“以”也应当为动词,我们再根据上下文,可推测出“以”为行,用之意。
五、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这一点古今是相通的。
例2009年高考重庆卷“规小得而大失者也”中的“规”,由“规小得”和“大失”的转折结构可知,“规小得”为动宾结构,从而推断“规”为动词,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而确定为“谋求”之意。
六、语境推断法
词语具有多义性,但是,在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思是唯一的。实践证明,把握语境,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的确是明确词义的好方法。试解释下文“廉”的含义: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要解释“廉”的含义,需要整体把握上下文的语境:有人说郭的儿子要杀郭,皇帝要杀郭的儿子,皇后表示怀疑,皇帝经过“廉”之后,发现郭果然冤枉。在这个语境中,“廉”的含义,就可以明确为“调查”。
【合作交流】
在理解实词方面,你还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请与组内同学分享。
【学以致用】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
2、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2010安徽卷)
3、周穷振乏,家无余财。(2008广东卷)
4、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5、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2008全国卷1)
6、以杜金人窥伺之意。(2008全国卷1)
7、乱而继迁薄我,必败。(2010江西卷)
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列传》)
【温馨提示】以上结合高中课文与高考试题,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都能很好地解决。但方法仅仅是方法而已,“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平时不注重文言实词词义的积累,任何方法都是徒劳的。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注重词汇的积累是关键。
第二课时文言虚词
复习目标:
1.掌握虚词“以、为、而、乃”的用法。
2.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用法。
【知识再现】
一.写出“为”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封公子为信陵君6.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公子为人仁而下士7.如姬为公子泣
3.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8.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4.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9.以为小礼无所用
5.侯生遂为上客
二.写出“以”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以为小礼无所用7.欲以客往赴秦军
2.以怨魏齐故8.以至晋鄙军之日
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9.自言罪过,以负于魏
4.诸侯以公子贤10.以信为左丞相
5.客辄以报臣11.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渡军
6.实持两端以观望12.诣荥阳以距楚
三.写出“而”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3.而公子亲往车骑
2.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4.而诸侯敢救者
四.写出“乃”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4.信乃益为疑兵
2.公子乃自骄而功之5.乃敢引兵遂下
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看看我的复习效果,能得多少分?
同桌交换批改,每小题1分,为你的同桌打出得分:
【方法归纳】
一、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用“焉”作例子来说明。例“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的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而“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中的“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二、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三、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四、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句,“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再如“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语法结构,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持璧却立”不会是连动结构,作谓语,由此可见,句中“因”的用法作“于是、就”解。
五、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为承接,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为转折,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说明判断不准。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月,亭长妻患之患:厌恨
B.众辱之曰众:众人
C.数以策干项羽干:求取
D.与语,大说之说:同“悦”,喜欢,高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晨饮蓐食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B.①王曰:“以为大将”②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C.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D.①汉王之入蜀②上未之奇也
3.以下六句都是萧何的话,分别编为四组,全是希望汉王重用韩信的一组是()
①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③顾王策安所决耳④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⑤虽为将,信必不留⑥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困惑与感悟】
在运用以上方法判断虚词用法时,相信你已经有了一些收获,还存在哪些困惑?
【温馨提示】高考考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我们可从两个角度把握考纲要求:一是“常见”,明确了考查的范围,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共列举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虚词,是高考的主要考查内容;二是“在文中的用法”,强调“在文中”,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虚词用法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对虚词用法进行单纯记忆。因此应对文言虚词考查,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阅读实践,把虚词放到语境中去把握。
第三课时拓展提高
复习目标:
掌握相关的文化常识及成语。
完成相关的素材积累,能够活用课文素材。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题
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A.安釐(xī)王俾倪(pìnì)摄(shè)敝衣冠(guān)
B.执辔(pèi)馁(něi)虎椎(zhuī)杀冠盖相属(zhǔ)
C.嚄唶(huòzè)屏(bǐng)人间(jiān)语北乡(xiàng)自刭
D.韊(lán)矢曾(zēng)无一言半辞勒(lēi)兵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引:拉;赞:赞扬
B.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数:多次;故:故意
C.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勉:努力;从:随从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闻:听说;资:蓄积
3.下面选项中加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袖四十斤铁棰B.留军壁邺
C.久立公子车骑市中D.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4.下列各句中的“之”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皆谦而礼交之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③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④于众人广坐之中⑤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⑥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⑦吾固知公子之还也⑧而公子亲数存之⑨如姬资之三年
A.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D.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
5.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A.行过夷门,见侯生B.愿枉车骑过之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6.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加线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例:愿枉车骑过之
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②魏救不至③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④则席地倚墙而坐⑤公子怪之⑥北救赵而西却秦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D.③⑥
7.选出“所以”用法不同的一项()
A.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B.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D.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8.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B.何功之有哉?
C.公子畏死邪?何泣也?D.公子亦自知也
9.选出“为”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封公子为信陵君
A.桀溺曰:“子为谁?”B.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C.公子起,为寿侯生前D.子墨子解带为城
10.下例各项中“辞”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其文约,其辞微
A.于是辞相印不拜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C.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D.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11.下例各项中“独”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A.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C.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D.独不怜公子姊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他端:别的办法。
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资之:出钱悬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14.下列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称代赵平原君“赵胜”
B.公子患之,数请魏王称代前文的“邯郸旦暮降秦”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称代下文的“虎符”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称代前文侯生“无一言半辞送我”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17.阅读材料中的两个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壁,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18.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楚相亡璧:丢失B.因而数让之曰:谦让
C.始吾从若饮:你D.我顾且盗而城:你的
19.下列各项加线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始速祸焉
B.此在吾术中而不悟\/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C.以子之材能\/举以与人
D.张仪之来也\/句读之不知
2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B.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
C.因而数让之曰D.子毋读书游说
21.下列各项中代词指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得此辱乎—此,掠笞数百B.赖子得显—子,苏秦。
C.子为我阴奉之—之,秦王D.今君已用—君,秦王。
2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
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
C.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
D.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壁,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且盗而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文中常用“曰”、“言”、“云”领起所说的话,据此,可在其后点冒号、前引号,再据文意确定后引号的位置。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
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
1234567891011
二、三、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无无
17.阅读材料中的两个句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壁,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且盗而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陵君窃符救赵》练习题答案
一、1A2A3C4B5B6D7C8C9D10D11D
二、12D13B14C15B16B
17①公子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急难的品质表现在哪呢?
②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还要门客做什么呢?
三、18B19B20D21A22A
23翻译见译文
四、曰:“者,曰:‘道。’曰:‘之,鸡,年,已。’义,矣,年?”
参考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和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候,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
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整理文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整理Lll
一、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同“锧”,承斧的砧板。
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同“否”
3、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4、召有司案图同“按”,察看、查明。
5、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6、设九宾于廷同“傧”。
7、秦自缪公以来同“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9、请奏盆缻秦王同“缶”,盛酒浆的瓦器。
二、古今异义词
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嫔妃姬妾左右:侍从
2、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点给……看
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
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第二年
5、于是相如前进缻上前进献。
6、宣言曰扬言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属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乃使其从者衣褐。穿
2、舍相如广成传。安排……住宿
3、怀其璧,从径道亡。怀揣
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二)名词作状语
1、赵王于是遗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2、怒发上冲冠。向上
3、卒廷见相如\/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4、间至赵矣。从小路
(三)形容词作动词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2、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
(四)使动用法
1、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2、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
3、大王必欲急臣使……着急,逼迫
4、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5、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五)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四、一词多义
1、负:
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幸:
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②大王亦幸赦臣幸而
③则幸得脱侥幸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某处
3、以: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介词,把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为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介词,因为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连词,来
4、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趁机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③相如因持壁却立于是,就
5、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开弓
6、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拜访,探望
7、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五、文言句式
(一)被动句: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二)省略句:
1.传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3.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4.今臣至,大王见臣(于)列观
(三)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设九宾于廷③故燕王欲结于君
2.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3.宾语前置:
①何以知之?②君何以知燕王?
(四)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1.完璧归赵——形容将别人的东西完整的归还给别人的意思。
2.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
3.负荆请罪——负:背着。荆是落叶丛生灌木。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4.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5.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韩愈和贾岛)
七、难句翻译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如果(我们)要把(和氏璧)给了秦王,秦国的城池恐怕(还是)得不到的,(我们)就白白地被欺骗了。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和氏璧),以此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4.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害了强大的秦国(对我们)的友好感情,(这是)不应该的。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这是因为我们)尊重大国(并且)以此来表示(我们的)敬意啊。
6.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秦王)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安排蔺相如住宿在广成宾馆中。
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臣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以国家之急为先以个人仇怨为后啊!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信陵君窃符救赵【文言知识点总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