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作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品是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作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品是文案: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诗词人名号出生生平背景作品风格代表作其它1、李白盛唐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嫡(dí)出:由正妻所生的孩子,一般家业或者王位都由嫡长子继承。庶(s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2、杜甫唐朝由盛转衰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备】《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3、苏轼1037~1101宋代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首次进京应试,就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一时声名大噪。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备】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曾任职杭州,疏浚西湖,筑造“苏堤”,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4、陶渊明365年—427东晋末期南朝宋初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着,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5、王维701年-761唐朝、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相思》、《山居秋暝6、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河南荥阳。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备】《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7、辛弃疾1140年-1207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着名词作有《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备】《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李清照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9、孟浩然689-740唐代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春晓》、《过故人庄》、《临洞庭上张丞相》、《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10、岑参cén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人称“岑嘉州”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后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11、王勃649-676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水身亡,年仅二十七岁。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着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滕王阁序》12、陈子昂(661-702),字伯。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被誉为诗骨。所作《感遇诗》和边塞诗,其内容丰富,刚健朴质,现实性很强,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以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扫荡齐梁余风,开启了一代新风。《登幽州台歌》。13、王之涣(688-742),字季陵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与王翰、王昌龄被称为边塞三王。以描写西北边疆风光着称,其诗气势磅礴,音韵优美。绝句成就很高,可惜流传的作品很少,但篇篇堪称佳品。《登鹳雀楼》、《凉州词》14、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绝句与李白齐名,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绝句与李白齐名,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出塞》、《闺怨》15、高适(702-765)字达夫年少穷苦落魄,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写了大量边塞诗,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气势雄浑,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感情真挚,富有浪漫主义特色。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别董大》16、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张文道合一,在文章内容上提倡言之有物,在形式上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文风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与柳宗元合称韩柳。《早春呈水部员外郎》。17、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用比兴寄托手法,为时人推崇。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风格刚健爽朗,讽刺辛辣有力。《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竹枝词》。18、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诗意境深沉,情致委婉。幽峭明净,风骨凛然。《江雪》19、元稹(779-831)字微之早年家贫。举贞元九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与白居易同为早期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诗亦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无论是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还是诗歌艺术,元稹都远不能与白居易相比。《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
20、李贺(790-816)与李白、李商隐被称为唐诗三李,人称诗鬼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在语言形象上精思独造,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形成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雁门太守行》、《南园诗》21、杜牧(803-852)字牧之,人称杜紫薇,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一类是豪迈的,另一类是香艳的。前者以咏史抒怀为主,豪爽清丽,自成风格。后者受晚唐诗歌辞藻华丽的总趋向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备】《清明》、《山行》、《泊秦淮》、《赤壁》、《赠别》、《江南春》但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22、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而她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被人嫉恨,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23、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擅长律、绝,想象丰富,富于文采,构思精密,形象优美,情致婉曲,多有清词丽句,具有独特风格。常用含蓄手法,把深厚的感情细致而又曲折的表现出来,耐人回味,能引起人们不少联想,感悟力强。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24、李煜(937年―978年),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然没有摆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备】《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被称为“千古词帝”。(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25、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备】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26、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投身军旅,因此写了大量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的爱国诗篇。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抗敌理想屡屡受挫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热爱生活的他也留下了大量充满闲情逸趣的田园诗歌。另外,陆游年轻时曾和前妻唐婉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悼念前妻的诗歌,情真意切,令人动容。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作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品是文案: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汉族,河南巩县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李商隐,字义山,故又称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元稹(zhěn)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
友。元稹名作有传奇《莺莺传》、
《菊花》、
《离思五首》、
《遣悲怀三首》等。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白居易,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与同期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作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品是文案:
一、作者及作品风格
1、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
2、王昌龄(?-约756)陕西西安人,也有说是山西人的。开元进士……因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吕丘晓所杀。起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宫怨之作。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清莲居士。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仅一年余就离开长安。安史乱中,曾为永王李麟幕僚,因李兵败,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化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4、刘长卿(?-786)字文房,河间人(今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州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诗多政治诗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
5、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在长安寄居近十年,安禄山之乱中,官左拾遗……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晚年出蜀,病死湘江途中。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6、岑参(约715-770)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情词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7、司空曙(?720-790?)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旅情思,或表现幽寂的境界,或直书哀愁,较长于五律。
8、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曾被贬二十三年,后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上书。诗歌通俗清新。《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9、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10、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死时仅二十七岁。诗歌长表现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化传说,创造新奇瑰丽的诗境。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
1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西安)人。当官经历略。后人称“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名诗《赤壁》在含蓄而又精警地议论中流露出对周郎只是运气好的看法)诗歌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如《山行》)
12、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一生因受牛李党争的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太多,意有隐晦之病。
13、皮日休(约834-约902)字逸少,后改袭美,湖北襄阳人。部分诗篇暴露统治阶级腐朽,反映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
14、聂夷中(约837-884?)字坦之,河东人。家境贫寒,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伤田家》、《公子行》等,描绘农民疾苦和豪族生活的淫奢,语言通俗,为晚唐诗中优秀之作。
二、作品训练
昼居池上亭独吟①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②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注:①刘禹锡,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在二十三年的被贬期间,倍受打击,却仍然抗历不屈。②机,指“机心”,世人为了争权夺利,机心百出,刘禹锡无意于此,所以说“机已息”。
【问题】从本诗颔联和颈联中,你可看出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意象)?请结合两联诗具体赏析。
【参考答案】颔联着一“看”“想”字,一实一虚: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他静静看去——从蜜蜂勤劳勇敢中得到启示;“鹤仪形”也就是君子的仪形。这两句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来自比,表明自己的态度。颈联进一步刻画诗人自我形象。“法酒”是为了调节精神,“清琴”是为了陶冶性灵。两联表达了诗人勤劳勇敢,进德修身的精神。诗人虽被排挤虽很苦闷,但在寂寞苦闷中仍追求正直高尚的人格的一个伟岸形象。
竹枝词九首①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问题】1、本诗前两句的景与后两句的抒情之间主要是什么关系?
托物其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满”和“拍”可展开,这两句写景,景中也含又女主人公的复杂感情。)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意象?
【参考答案】语言清新简洁,格调明朗自然,就像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媚动人。“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的少女心绪,同时含有怕他变心的淡淡清愁,就像绕山流淌的江水一样无尽无休。全诗表现了初恋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
附: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套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问题】请简要赏析一下全诗。诗无达诂,本诗可引起你哪些联想?(不低于80字)
【参考答案】①“欲抑先仰”或“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表现手法。前两举句几乎用矜夸的口吻,用“不论”“无限”突出蜜蜂占尽风光,后两句一跌,将“尽占”二字一扫而光,引人思考。②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前三句叙述,末句议论反问。“百花成蜜”已够辛苦了,却来一反问,反复咏叹,令人感慨不已,而诗人怜悯之意则不言而喻。③寓意深远,可以多解。A、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像那种“终朝敛聚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似的人物。B有人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像那种“终日辛苦不寻常,为它人作嫁衣裳”似的人),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无情讽刺。
①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②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③夷歌数处起鱼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④漫寂寥。
注:①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略蜀地,而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相继死去。②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③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④谩,任便
【问题】胡应麟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之一,请你谈谈本诗如何扣题?联系相关诗句,说说景物与作者情感的抒发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诗人围绕题目“阁夜”,从几个重要侧面书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又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事。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笼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近之概。
首联诗人面对“岁暮、霜雪、寒宵”之寒冷凄怆的夜晚,怎不感慨?颔联用“鼓角、五更、声悲壮”等意象的组合,自然传达出兵革未熄、战争频仍的气氛;而下句天上玉宇无尘,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两句一对比,就把诗人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在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的伟丽景色中蕴涵诗人深沉悲壮之景。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颤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骚头落水中。
采莲曲王昌龄
菏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题】白居易和王昌龄在诗中都写到了采莲女,两首诗在选取意象和手法上都有一些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看看两首诗的“情趣”是否一样,并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两首诗都以“采莲曲”为题,都以荷叶、荷花、池塘为背景来描写人物。
白诗刻画了一个遇见恋人娇羞腼腆的采莲女的可爱形象。“低头笑”的那种娇羞,特别是最后一句玉簪落水的细节:是不小心,还是故意?她的恋人会有何表现?全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王诗营造了自然环境与采莲女浑然统一的整体背景,然后写了诗人的一个错觉:令人想见十亩荷瑭,荷花盛开,菱歌四起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景。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①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剩南②陌碾作尘。
注:①陂,池塘,水边。
②陌,田间小路。
【问题】请指出本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王安石托物言志。一二句侧重写景水映花影,花傍水开。三四句借景抒怀杏花即使被风吹作雪飞,也不零落路上,遭受践踏。诗人借杏花来抒发自己坚贞不屈的顽强意志,表现了即使处于逆境也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问题】请指出本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首联扣题,以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的情景来反衬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翠竹。后两句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营造了诗人与翠竹物我相亲的意境,寄寓了诗人对幽竹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赞美。
题扬州禅智寺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杜牧因弟弟眼病急剧扬州禅智寺。唐制:“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满百日而离职。
【问题】请简析本诗写景特点以及作者的心境。
【参考答案】抓“蝉躁”“秋”,蝉躁从听觉的角度反衬禅智寺的静,秋雨秋风则烘托禅智寺的冷寂;青苔、白鸟从视觉的角度暗示禅智寺的空寂人稀;“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才明暗的角度写静;最后把热闹的扬州与自己只能在禅智寺的静寂中凄凉度日作对比,突出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之情,写景中蕴涵了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问题】本诗画面优美,引人入胜,请简析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参考答案】画面优美,引人入胜: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微雨笼罩,那透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披离的蔷薇、双双戏水的鸳鸯的景物一组合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还可从色彩层次、动静角度深入赏析)
但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第三句是作者“志”披露的关键。“尽日无人看微雨”,隐然还有一个尽日看雨之人,他是何等的百无聊赖;菱叶、浮萍、鸣莺,蔷薇是诗中人在细雨纷纷之下的无奈选择,再加上戏水的对鸳鸯,反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寂寞。
马诗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房星,指马,是天上的星宿。
【问题】请指出本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用托物言志中的拟物的手法写人。前两句点明马的身份,后两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马的素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显示马在困境中仍保持骨力坚韧的美好品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境况凄凉的怨愤之情。
添字丑奴儿.芭蕉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问题】请分析本词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本词与《声声慢》有相似之处,整首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叠语的应用不仅有一种音乐上的回旋之美,更进一步的表达了词人强烈的感情。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请赏析作者的“梦”,在词的表现方法上,该词呈现何种风格?
【参考答案】可能是理想,追求三山的理想。本词有豪迈词风,可从相关意象中看出。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作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品是文案:
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渲染
此词从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作品名称,青玉案?元夕。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解及译文。①青玉案:词牌名。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辛弃疾。贺铸。黄公绍。李清照等人都写过。②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③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④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⑤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⑥凤箫:箫的名称。⑦玉壶:比喻明月。
⑧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宋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观灯》:“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⑨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宣和六年正月十四夜。奉圣旨:宣万姓。有那快行家手中把着金字牌。喝道。“宣万姓!”少刻。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⑩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古时“他”“她”不分通用?千百度:千百遍。?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整个晚上。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找到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站立在灯火零落之处。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
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着。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用一首的诗最能反映:“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林升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的谴责。
又有宋徽宗《在北题壁》”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辛弃疾是宋代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郭沫若的对联对辛弃疾做了很好的概括:“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泄沓的南宋时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点评赏析及名家点评。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
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
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
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众里寻他千百度”: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
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
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
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
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
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
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
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本是描写相思诗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第二境界的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
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
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明卓人月《古今词统》:星中织女。亦复吹落人世。清陈廷焯《云韶集》:题甚秀丽。措辞亦工绝。而其气仍是雄劲飞舞。绝大手段。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艳体亦以气行之。是稼轩本色。
作者简介。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为豪放派爱国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
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
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内容仅供参考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