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

2023-03-1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

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

2012年11月22日,李安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热映,影片上映四天便赢得了过亿票房。少年派与孟加拉虎在海上共度两百余天的漂流故事,更是深深震撼、征服了所有观影人的心灵。
影片上映前三天,有记者采访李安,解密了他和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原来,这部倾注了李安四年心血的力作,其实是他的一部半自传体电影。这既是少年派如何在绝境下寻求生存的故事,更是李安本人如何寻找勇气,让自己在逆境中坚强活下去的故事。为了点燃生活的希望,少年派饲养了心中的猛虎;而李安,则选择了征服自己的怕水症,为自己展开了别样的潜水人生……
“悍妻”也治不好的“恐水症”
1954年10月,李安出生在台湾屏东。父亲给他起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他父亲死里逃生来到台湾,所乘坐的轮船就是“永安号”。然而很少人知道,这位“安”公子曾经也有非常不安的时候——直到30岁前,他都极度怕水!怕到什么程度呢?洗脸时,毛巾要拧得干干的;洗澡只能是淋浴,而且每次不能超过五分钟,时间长了会晕眩。老友们都笑话他上辈子是猫投胎的,和水有仇。
只有弟弟李岗知道,李安的怕水症是因他而吓出来的。1965年秋天,因父亲工作调动,李安和李岗从花莲转读台南小学。在一片用闽南语交谈的氛围中,只会说国语的李安兄弟俩显得格格不入。一天傍晚,7岁的李岗被群孩子捉住,要把他推进水里,正在到处找弟弟的李安见了,一个箭步冲上来,却被其他孩子抓住手脚,倒提着抛进了小河深处。不会游泳的李安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幸好没过多久,一个路过的行人听到李岗的哭声,把李安捞了起来。
从被抛入河中到获救,前后不超过五分钟。然而这五分钟对于10岁的李安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他昏迷、发烧、呕吐,反反复复折腾了两三个月才好,从那以后,李安有了见水就头晕的毛病,打死不上游泳课。
1983年,李安和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生物学博士林惠嘉结婚。这位李太太是个性独立的女人,她不介意丈夫成天蛰居在家当家庭主夫,但却相当看不惯李安见了水就像看见老虎一样的怯懦神情。林氏治疗方案的第一招,是从浴缸洗澡开始。她又拖又拉,又哄又劝,还特意穿一身清凉比基尼大施诱惑。谁知道李安一看满浴缸热气腾腾的水,腿就先软了,宁肯蹲在地上耍赖也绝不跨进浴室一步。看到丈夫像个小baby一样既惊恐又无奈的眼神,林惠嘉只好鸣金收兵。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新婚没多久,小两口有了一次回台湾探亲的机会。林惠嘉算好日子,兴致勃勃与李安乘火车到新北市,这一天是新北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成百上千的“湿身”男女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认识不认识的都用水枪、水桶热情“招呼”,小两口被浇了一身凉水,林惠嘉哇哇大叫“爽呆了”,回头一看李安,堂堂七尺男儿竟脸泛青灰,缩在墙角瑟瑟发抖。林惠嘉长叹一口气,把他塞进计程车带回家。
这之后,什么养金鱼、敷面膜、找心理医生治疗、请算命先生编瞎话恐吓……种种招数都用尽了,李安的怕水症却更加严重,甚至连碗都不敢洗了,把林惠嘉气得直翻白眼。
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李安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他不但决定要征服自己古怪的“怕水症”,而且还要去学潜水!
像腌萝卜一样学会潜水
1985年2月,李安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中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奖项,美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经纪人当场与李安签约,劝他留在美国发展。意气风发的李安没想到,这一签,竟会让他坐了六年的冷板凳!
最初的日子里,李安拿着剧本开始跑影片公司,两个礼拜跑了30多家,得到的答复永远都是:修改、等待、再修改、再等待……
就这样,半年过去,李安“安”不下去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仿佛自己就会被无边无际的黑暗给吞噬,那种极度的没安全感简直和溺水一模一样。凌晨3点,被失眠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李安翻身下床,给李岗打电话。畅聊中,兄弟俩第一次说到了二十年前的那次溺水:“我在水里独自挣扎了不知多久,水……无处不在地灌进身体……濒死的感觉,我一生都会记得。”
李岗沉默片刻说:“有时,人要勉强下自己的。你总要敢于面对某些东西,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它们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李岗的话让李安联想起白天一个制作人对他的剧本作出的点评:“李,你太东方,太克制了!做电影要的是疯狂,你不合适!”
李安霎时如同醍醐灌顶:为什么他的剧本不受欢迎,就是缺少了一种把人逼到极致的东西!他当即决定尝试一把,他问李岗:“我想学潜水!”李岗大吃一惊:“你疯了!”
抱定了决心的李安打开电脑,预订了一月后去马来西亚西巴丹岛的潜水课程。而这当中的一个月,就是李安预留给自己征服“水”的时间。
第二天,他搬回了一张超大号的大水床。轻轻一碰,水床就像波涛翻滚的海面,起伏动荡,躺在上面更有一种在海上漂浮的感觉。李安绕着水床走了三圈,鼓足勇气,闭上眼睛往床上一坐,“啊”的一声惊叫,火烧火燎般地弹了开来。
等到林惠嘉下班回家,看到李安奄奄一息地匍匐在一张陌生的大水床上,不禁又好笑又心疼,这书呆子是哪来的毅力,把自己往死里整!
一个月后,战胜了水床和浴缸的李安独身一人出现在了西巴丹潜水学校。潜水教练马修是个不苟言笑的黑瘦小伙子,给李安发完厚厚六本PADI潜水教材后,没作任何交代。李安的潜水第一课就像是腌萝卜,被丢进又咸又苦的海水里浸泡。他在池子里吐得上气不接下气,马修却视若无睹,只有瞄到李安呛水了,才一伸手把他捞起来,清理好海水池,又把“萝卜”丢进“坑”里。
泡了三天,李安脱了层皮,又红又痛,然而更惨烈的训练还在后面:乘船出海。在快艇上乘风破浪的快感放在李安身上,那就是折磨。他双手死死抓住船舷不放,整个人完全是晕死状态。马修有时叫他:“嘿,醒醒!”李安配合地抬一下头,马修便又放心地继续掌舵。
说来也奇怪,在这种身心饱受摧残的状态下,李安的神智反而出奇地清醒,灵感更是纷至沓来。从前被毙掉的剧本纷纷在他脑海中走马灯一样地闪回,那些百转千回的情感冲撞、大喜大悲的人性更迭,统统都有了新的诠释。
又经过两周多炼狱般的呼吸和动作协调练习,马修宣布李安可以正式开始浮潜了。那一天,李安在马修的帮助下缓缓潜入水中。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心里有着非比寻常的宁静,从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他此时有种上帝与他同在的踏实和空灵。水在他眼里,也不再是能吞噬生命的怪物,而像是母亲的双手在温柔抚摸着他……1米,2米,3米,耳朵里传来汩汩的水声,李安仿佛进入一个神秘的异度空间。
突然,好像有什么东西从脸庞擦过,李安睁开眼睛,原来是小丑鱼!第一次透过潜水镜看着水中世界,竟是这样的流光溢彩、如梦如幻!没有语言,没有听觉,唯有眼睛和心灵静静地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和不可思议。
那一刻,纠缠在他身上多年的关于水的梦靥就此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于人性的永恒思索。也许,勇敢面对生命中的一切,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吧。
每一次都是在冒险
挥别马修,李安回到家里继续当他的“家庭主夫”,此外就是大量阅读、看片、埋头写剧本。有了成功征服大海的经历,一直不爱和外人打交道的李安甚至还走出门去,帮人家拍拍小片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
和以往最大不同的是,李安不再把“吃闲饭”看作是痛苦难当的事,而认为它们是通向电影圣殿的阶梯——当他在船上吐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他害怕的不是水、也不是自己做不了电影,他害怕的只是未知的和不了解的东西,是这些带给他恐惧。那么,不了解的就去了解,未知的就安静等待,这样不很好吗?
想通了这一点,李安更加觉得自己是有使命的,他不仅要做电影,还要借电影把中西文化贯通起来,让所有人都了解。就像他曾经畏之如虎的水的世界,其实是那样多彩多姿。
1990年,厚积薄发的李安完成了《推手》和《喜宴》的剧本,它们都是以家庭为切入点,讲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冲突,讲述两代人之间的爱与妥协。两个剧本双双获奖,并得到了台湾中影制片公司的赏识,投资了1350万台币拍摄。电影上映后取得了票房奇迹,并相继斩获金马奖、金熊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几乎一夜之间,李安就成了蜚声国际的知名大导演。
就在大家纷纷准备为他庆贺时,李安却奔往泰国潜水了。马修告诉他,在西巴丹海域,潜下4米,可以看见海星和竖琴珊瑚;如果想看见鲸鲨,就要去泰国的斯米兰群岛,潜到水下18米。想看到更多的风景,就必须潜得更深。
就这样,李安从一个恐水症患者,变成了热爱潜水的人。几年时间,他潜遍了巴厘岛、红海、大堡礁、关岛还有印尼的蓝礁海峡,取得了18米初级潜水执照。每当事业出现瓶颈,或是人生有了新困惑,李安都会选择潜入海底找答案。
1997年,李安策划《卧虎藏龙》,在新疆进行前期拍摄的过程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最后,他把自己丢到加勒比海潜水喂鲨鱼——当然,是拿鱼来喂。为此,他参加了专门的喂鲨培训,出发前还给家人和公司写好了遗嘱。
那天,李安穿着10公斤重的锁子甲潜水服,背负着15公斤重的氧气瓶,下潜到15米下的珊瑚礁与鲨鱼群“相会”。刚开始,李安放鱼放得太快,鲨鱼们急不可耐,着实把他吓得够呛。接下来他放慢节奏,缓缓向面前的大家伙递出一条鲱鱼,趁鲨鱼吞食的当儿,还壮着胆子伸手摸了摸它的头。
透过锁子甲,李安仍然能感觉到它牙齿的惊人力度。这次潜水喂鲨的经历实在让李安难以忘怀,当他升上水面,拍片带来的压力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2000年,《卧虎藏龙》一炮打响,让李安如愿捧得奥斯卡小金人,老朋友徐立功向他祝贺时笑称:“这可是你玩命喂鲨鱼拼回的奖,值得!”
200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买下了畅销小说《少年派》的电影版权,而这部发生在海上的纯意识流小说由于缺乏故事性,就连小说作者本人都认为它不适合拍成电影。经过几轮近乎苛刻的挑选,公司把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郑重交到李安手上——他们认为“李安的每一次拍片都像是一次冒险,而他总能精彩地活着回来。”
李安接到任务也确实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他报名参加了墨西哥海底洞穴潜水。在那里,李安仿佛看到了地球的最深处,也深刻感觉到自己和人类的远古祖先血脉相连:一名当地向导告诉他,海底洞穴是在最后的冰河期由于冰的作用而形成的,存在于整个尤卡坦半岛的下面。而这些洞穴,以前是玛雅人的饮用水蓄水池。
他们潜进其中一个洞穴,李安看到的是一片荒凉,仿佛那里就是生命的极限;来自深水的非比寻常的压力,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极限。在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中,李安不断追问自己:人的内心要强大到什么地步,才能在面对宇宙洪荒的时候不发疯、不绝望,才能把一切熬过去?正是带着这一追问,李安在历经四年、改稿400次的基础上,拍出了拷问全世界灵魂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拍完少年派,功成名就的李安又悄悄躲开宣传期,奔赴在前往帛琉潜水的路途上。就像他早已打通了中西文化的任督二脉那样,李安也已参透了潜水与电影之间的隐喻,他的人生,幻化和升华都在每一次潜水与拍片当中。他导演了无数精彩的电影,而潜水则导演了今天精彩无限的他。

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

北京时间2006年3月6日上午9点,从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传来令每一个华人振奋的好消息,华人导演李安凭《断背山》获最佳导演奖,这是李安导演第二次在奥斯卡奖项中问鼎。正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如今奥斯卡都似乎非他莫属的局面,实在是李安多年来慢工细火不骄不躁的必然结局。
不过,除了李安的获奖,李安的国籍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人关注。在美国发展多年的李安,至今未加入美国国籍。不少人曾发出这样的声音:像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干嘛不加入美国国籍甚至其他国籍呢,如果他加入了外国国籍的话,不是更利于他的发展了吗?事实上李安是这样想的吗?让我们看一看李安导演的经历:李安是一个在有着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传统中国文化的浸染不仅影响了他的性情,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正是这样的土壤成就了李安导演一生的追求,“我的根在这里,我的事业在这里,我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里的一切。”当李安面对媒体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语时,不是让许多忙着更改自己中国国籍的人汗颜吗?
让我们为有李安这样的中国人而喝彩!李安,你是好样的!

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

拥有思想
蒙田曾说过,“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这是人类全部的尊严”;蒋方舟,新青年一代领军人物,响当当的喊出了“忠于内心,清醒成长”的口号;大名鼎鼎的导演李安,更是用他十四年的时光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向我们诠释思想的力量……作为独立个体——人,我们得有自己的思想。
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诚然如此,没有思想者,如同一具行尸走肉,飘飘然而无所依。在哲学的世界中,有思想力的人是时代的引领者。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颇有见地地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见,思想的重要性。
在列夫托尔斯泰临近暮年的作品中,有部很薄很感人的小说《伊凡—伊列区之死》。讲述的是主人公伊凡—伊列区的可悲人生。之所以可悲,是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追求别人心目中的荣耀,地位,权势而活,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自己,当他发现这一切时,为时已晚。在他拼命追求,拼命向上攀登的时候,他失去了自己的内心,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就如他的婚姻,他从未与妻子相爱过,只是别人觉得他俩般配,他便娶了她。当他奄奄一息的躺在病床上时,他是孤独无助的,他的妻子,他的所谓的朋友都抛弃了他。只有他自己明白这一切的缘由。跳出小说,社会中何尝不有许多这样的人呢?如果能有自己的思想,坚持内心,何故如此呢?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处便是人类是有思想的。思想可以来源于信仰:少年派,就因着对生命的信仰,最终才能冲过一切苦关,获得新生;思想,可以来源于敬畏;生命是独特而宝贵的,当余华小说《活着》的主人公富贵经历过一切不幸后,活着,过他自己思想的生活就是最好。思想,可以来源于阅读。如当今很多人所说,阅读不应带有功利性,而是为静心,与自己内心对话,追寻内心的思想。那么,你就会有:天地之宽广,万物欣然之感了!
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拥有思想,生命便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 李安导演简单介绍文案:

20岁才能看懂电影,38岁才拍第一部商业电影,45岁才对父亲说:“我找到职业了!”50岁还经常为不知如何拍戏而哭泣。2013年2月,59岁的华人导演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二度拿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被问及成功的经验时,他以一贯的慢强调说:“我笨,笨让我时刻警觉,充满斗志,关键是,笨让我慢下来,而电影需要慢心态!”
老爸的笨儿子
1954年,台湾屏东小学老师杨思庄挺着7个月的大肚子,急急下楼,一不留神摔倒在楼梯上。巨痛袭来,丈夫李升将她送往医院,检查表明,大人伤得不轻,但孩子没事!杨思庄惊叹孩子好皮实!李升则担忧,该不会是脑袋不灵光,感受不到痛吧!一语成谶,孩子生下来后,果然反应慢,说话慢吞吞,行动慢吞吞,身高变化也极为缓慢,任凭李升夫妇求医问药也无济于事。
这个取名叫李安的孩子,反应慢不说,性格还特别倔。小学一年级时,一次跟父母到别人家做客,他不跟这家的小孩玩,却盯上了他的狗。大人们说话正欢的时候,突然听到李安一声惨叫,冲出来看时,狗死死地咬住了李安的头部。父母魂飞魄散,将狗打走,而李安的眉骨处和脸颊已经被狗尖利的牙齿刺穿,血流满面。
主人家十分过意不去,不明白平日里十分温和的狗,为什么突然野性大发,他们活活地将狗打死。李安听说狗死了,便跑到埋狗的地方竖起了一根棍子,主人问为什么,李安说:“我来把棍子还给它!”
原来,那天狗坐在一根棍子上,他奇怪那是根什么样的棍子,便去抽,狗却以为遭到攻击,所以张口就咬。狗主人伤心地说:“这狗相当于我们半个儿,你早说啊,我们以为它得了狂犬症才打死它的!”
被冤死的狗,在李安脸上留下了两个疤,脸颊处的疤痕歪打正着,凹进去像个酒窝,以后只要听别人说:“李安,你酒窝真好看时!”,他都会冷冷地纠正:“是疤!”
李安读初中时,在中学当校长的李升,费钱费力,对儿子进行各方面的培养,然而李安成绩差到极点。一直到磕磕绊绊上了李升当校长的台南高中,李安都看不出有什么理想,他不仅在家里不跟父亲说话,在校园里看到他,都远远地绕开走。
高考的时候,李安果然没有考取。李升强硬地逼着他复读。他给李安请来家教,一对一辅导。其中辅导数学的,是一个年轻老师,他喜欢艺术,经常跟李安一起听古典音乐,有一次,还带他去看瑞典导演拍的电影《处女泉》,第一遍,李安没看懂,然后再去看一遍,李安还是不懂,问老师什么是表演。老师举例:表演,就要装,装得越像真的,就越是好戏,生活跟戏相反,越装别人越讨厌你!李安疑惑道:“我从来不装,也没人喜欢,难道我过的不是生活?”老师觉得他问得有意思,这孩子只是看上去笨,思维倒很奇特。
但第二次高考,李安的数学居然只考个0.67分!李升失望透顶,老师也难以置信,而李安连生气的机会都不给大人,他消失了,让大家上天入地寻找,好不容易找到时,他对快急疯的李升说:“我要去学戏,学表演!”
虽然,李安考上了戏剧学校,李升却感到很伤心。有一年暑假,李安参加了环岛巡回公演,累得又黑又瘦。父子俩吃饭,李升就开训:“什么鬼样子,巡演跟跑江湖耍马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将来当戏剧教授?”李安回应:“戏里边,爸爸打儿子,如果一个耳光下去,儿子马上认错,就不算好戏,要看好戏,儿子就不能认错,就是要跟爸爸吵,然后再冲出去,我如果什么都听你的,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戏看。”
李升气得直瞪眼,杨思庄赶紧安抚丈夫,觉得至少李安和他们恢复对话了,身高也长了不少,反应是慢点,不过为了理想还是很能吃苦的。
妻子的笨丈夫
1977年,服过兵役,谈过一场失败恋爱的李安,违背父命,申请到伊利诺伊大学戏剧系就读。一次留学生聚会,大家讲起申请留学的经历,李安说他邻居家的孩子读的是伊大,说戏剧系有一栋很大的剧院,非常神秘,就是为了看这个剧院,李安才申请到这来读表演的。
一个叫林惠嘉的台湾籍女生猜李安肯定去过剧院了,哪知李安回答说:“还是没有,我没想过到美国来,是要用英文表演的,而我的英文刚够上市场买个菜,所以压根没有分到表演组,而是导演组。”林惠嘉听了发笑,于是好奇导演课的内容。李安说:“我不知道,我是来学表演的,为什么要听导演课?”林惠嘉觉得这人真够笨的。
好在林惠嘉是一个特别的女孩,学生物药学的她,认为李安像显微镜下的细胞一样,每一点细小的变化,都会真实地表现。她爱上他笨笨的努力和真诚。恋爱后,李安的笨拙可没少带给她麻烦。在他终于想清楚了要去纽约学电影导演后,两人便有了离别,这还不说,李安玩命地学习,学到兴奋处,不管是凌晨还是深夜,都会给林惠嘉打长途电话。
林惠嘉在电话里批评他吵了她的瞌睡,他承诺不再打,但下次依然如故。弄到后来,林惠嘉接他的电话,都只“哦哦”地回应。1985年,李安向林惠嘉求婚,但婚后,李安一直没有拍片的机会,刚开始,他还经常谈理想,窝在家里写剧本,到后来就发展到只知道做饭带孩子了,好不容易变开朗的性格,又逐渐自闭。到38岁时,李安已经吃了6年软饭了,大度的林惠嘉也着急起来了,一方面,做药物研究收入并不高,她独自养家特别艰难,另一方面,李安经常长时间发呆,这样下去,他不垮也要疯掉。
看在他曾拿出过两部优秀毕业生作品的分上,圈内的朋友帮忙,帮他谋了个副导演的差事。不料在片场,李安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思考,一句话都不说,想得太投入时,连走路都横着走,不是撞倒东西,就是撞到人。而当他认为想明白了时,就找到导演,说这个情节应该这样处理而不是那样,下个镜头应该怎样等等,说到激动处,恨不得将导演从椅子上拉起来,自己一屁股坐下去。
很快他被降格成帮忙看器材的。然而,李安胆小,一次到纽约东部一栋大空屋去帮人守夜,周围治安不是太好,他吓得直哆嗦,生怕抢匪闯入抢劫,此后再也不干守夜的活,接着去干剧务,负责挡围观的人,李安面相不凶,身材跟高大的美国人相比,十分悬殊,所以他的挡根本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一次一个非裔女人见他走过来,凶他:“敢挡?我找人揍你!”李安乖乖走开。再后来,李安沦落成做苦力了,拿沙袋、扛机器,有点技术含量的事,都没有他的份了。
1990年,李安创作的剧本《推手》获得台湾政府最佳剧作奖,他获得了40万奖金,他决计用这笔钱拍电影。但钱远远不够,为了节约成本,布置场景时,他把自家的家具全部搬了去,并向林惠嘉保证说,保证完璧归赵。但是他后来在导戏过程中,却导出了一场家庭冲突,让演员把那些家具砸了个稀烂。因为家里连吃饭的桌子都没有了,又挨了林惠嘉一顿臭骂。
1991年,电影《推手》拍摄成功,可如同李安对细胞完全不懂,林惠嘉对电影也不懂,她根本不知道金马奖是个什么玩意,骂李安说:“你得奖我也这么过日子,不得奖日子照样过,什么戏不戏的!”她甚至也不知道柏林的金熊奖是什么级别,所以当李安第二部独立执导电影《喜宴》柏林拿奖时,半夜接到他报喜讯的电话,她照样训斥他,吵了她的瞌睡。
李安挨了妻子的骂,也不争辩,反而头脑冷静下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这以后每次得大奖,他都回家求老婆骂一骂,说是做收心操。
圈内的笨导演
李安出名了,1994年,美国电影公司想找他翻拍名著《理智与情感》。李安做了许多努力,让制片人相信他能行。1995年,这部电影在英国开拍,阵容非常可观,男演员是休·格兰特,有学问不说,当时还红得发紫,女演员是艾玛·汤普森,毕业于剑桥,刚刚得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还是当红编剧。
电影开拍后,场面根本不受控制,不仅不断有人跟他理论甚至争吵,休·格兰特还完全不听安排,要他站东,他偏站西,李安一说话,他就搞怪,摆明不把他这个华人导演放在眼里。艾玛因为是电影的编剧,非常自负,根本容不得李安对剧本做任何改动,甚至连用来拍电影的马,也极不配合,不断地放屁,演员们好不容易入戏,它屁一放,现场又十分混乱。
拍摄进展非常缓慢,预算不断增加,电影快拍不下去时,恰逢李安一个朋友前来探班,这人完全是圈外人,对电影不懂,但看了毛片后,他对李安说:“你把格兰特放到其他演员对面去拍,而不是让他们并排表演!”李安不懂得何故,但是死马当活马医,就照办了,结果格兰特果然听话了,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安不解,问朋友,对方说:“这还看不出来吗,他就是讨厌你把他当普通演员看待,明星要讲明星的味,他永远享受视觉的焦点,不愿意跟人并排表演,你只琢磨电影,不琢磨表演电影的人,这怎么行呢?!”朋友甚至还帮他对付了那匹爱放屁的骏马,那马就是吃了不对路的食物,肠胃胀气才那样,而李安居然连这种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
因为面对的都是人中精英,戏拍到最后,李安唯一把握的原则是慢,让自己慢工出细活,让别人没法挑剔。结果,电影拍出来后,叙事风格也慢,情感的克制和释放都拿捏得很好,倒是很符合原著的精神,成了一部低投入高收益的经典作品。电影成功上映后,李安才确定自己在这条路上可以走得更远,他给远在台湾的老父亲发去短信:“我认为,我找到可以做的职业了!”
2001年,一部加拿大作家杨马特尔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风靡全世界,许多制片人和导演,都盯上这部小说,但是直到2009年,都没有人能将它搬上银幕,因为小说除了讲奇幻的海上漂流经历外,还包含深奥的宗教和哲学故事,拍摄它既要先进的技术,又要深刻的内涵,有人断言,这是一部最难影像化的小说,不可能拍成电影。
可总有人想挑战不可能,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吉尔·内特就是一个,他找到同样喜欢挑战不可能的李安。两人一拍即合,草签了协议后,李安即兴冲冲率领一班人马,来到台湾台中的水湳机场,开始在这里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以模拟各种海上环境,包括平静无波的海面和波涛汹涌的海上风暴。
水上摄影棚开建后,他又带领另一拨人马,前往印度海选男主角,为了找到心目中的带有笨笨纯真的少年,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面试了3000人,才找到了理想演员苏拉。
李安带着苏拉回到台湾,午夜,电话响起来,是监制盖布勒,她说:“大佬们决定退出,停止拍摄吧!”李安猛拍脑袋,这才想起自己签的是临时协议,最终拍摄方案还得有福克斯公司的两个主席拍板。而这两个大佬认为这部前期水上拍,后期要高精尖3D制作的电影,很有可能超支。
李安傻了眼,演员苏拉说:“你说过的,派不仅是靠本能活下来,更靠信念活了下来,他不相信也不接受严酷的现实,所以才没有精神崩溃,你要我做派,你自己也要做派才对。”李安连连称是,立即买机票飞往洛杉矶,说服福克斯两主席跟他进放映室,给他们看了沉船戏片段和苏拉的试镜片段。片子看完后,两个主席说:“你把7000万美元的预算再砍点,我们就同意!”倔强的李安说:“如果两位愿意再追加3000万,将会看到更好的片子!”
最终他很牛地带着1亿的预算,开始了新的拍摄征程,直至最后斩获高票房以及2013年的奥斯卡大奖。
得奖后,李安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是个笨人。他说:“这绝不是谦虚,我没有天分,只有傻劲,电影需要傻劲。在这个世界上,像我这样的,傻傻地努力,笨笨地坚持的人不少,幸运的是,上帝最爱这样的笨小孩。”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导演李安:战胜恐惧的潜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