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游虎丘作文 游虎丘小记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游虎丘作文 游虎丘小记文案:
国庆长假的第一天天气出奇得好,我和妈妈商量去苏州虎丘游玩。
一路上,妈妈就开始跟我聊起有关虎丘的历史。虎丘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吴王的父亲就埋在山上,有一只老虎在那里“锯于其上”因此叫“虎丘山”简称“虎丘”。
虎丘山不高,但有许多参天大树,我们沿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看到了“断梁殿”,继续往前走,就会看见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写着“试剑石”三个大字,妈妈告诉我这是当年吴王阖闾用剑辟开的石头。我走近一看,哇!石头中间真有一个大缝。我想:吴王的剑真锋利呀!我们再沿着石阶往上走,来到了虎丘塔,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是八角形的,有七层,听导游说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起塔身就开始向西北倾斜,到了五十年代政府请来了古建筑专家进行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塔。现在被人们戏称为“中国比萨斜塔”,看完虎丘塔,我们往山下走去,来到剑池边的平台,那里热闹非凡。许多游客驻足观看,走近一看原来是景区安排的歌舞表演,演员在台上穿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演出结束时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愿离开,我们感叹民间传统文化多么丰富呀!
宋代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是憾事”。我很高兴,没有遗憾,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旅行。
游虎丘作文 游虎丘小记文案:
今天,向东舅舅从太仓来苏州玩。我推荐舅舅去虎丘。
到了那里,我们和导游阿姨一起踏入虎丘。走在石阶路上,我感到心情舒畅。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块石头边上围了一群人,经导游阿姨介绍才知道这是“枕石”,传说山神常躺在这里睡觉,这块石头又经过风雨的磨砺,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我们不知不觉地踏上了一条林荫路,导游阿姨指着路边一块石头说:“传说吴王得到雌雄双剑之后,为了试剑,到虎丘来找试剑石。他找遍了整个虎丘都没找到,最后,看到路边的这块石头,他非常高兴,就把这块石头劈开了。”听了导游阿姨的介绍,我当时想,原来许多景点都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啊!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剑池。我告诉舅舅:“传说土地山神一起花了一亿年的时间炼了一把山土巨剑,不小心掉在这里,变成剑池。”
导游阿姨接着说:“是的,这剑池虽小,可是有两丈多深呢!”大家听了,都夸我是第二导游。
到了虎丘的顶峰,我们看到了苏州的标志——虎丘塔。据说它已有1040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斜度达2。1米,仅次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我们都很担心它哪天会塌下来,但导游阿姨解释说,科学家认为这座塔还可以在这里矗立几百年。更有趣的是,砌成塔的砖都是彩色的,这是因为这座塔经过多次修缮,由于不同朝代用的砖颜色不一样,塔也就变得五颜六色了。
最后我们到了“望苏台”。我向舅舅介绍说:“望苏台原来并没有名称,也不像现在这么有名,后来李白在这里写下了一首诗——《望苏台》,所以它就名扬四海。以前在这望苏台上能看到苏州古城的全貌,现在随着苏州城市的扩大,虽然不能看到整座城市,但还能看到苏州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游虎丘作文 游虎丘小记文案:
今天是我们和台北小朋友一起联谊的第二天,老师告诉我们会去苏州的虎丘游玩。真是太棒啦,虎丘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我的心儿早就飞向了目的地。
太阳很辣,天气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火热。来到虎丘的门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小庙,正当我心里纳闷时导游却告诉我们原来这座庙与虎丘有着很大关系呢。从前有个当地的小孩看到这座庙就说好似一只老虎:两个圆窗子像老虎的眼睛,一个门洞像老虎的嘴巴,而远处的虎丘塔就像老虎的尾巴,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虎丘了。噢,我恍然大悟,原来“虎丘”是由这个故事得名的,真是太神奇了!
我们沿着人群再往里走,又见到了许多的景观,有憨憨泉、枕石、试剑池、千人石……,当然令我感到最雄伟、壮观的是虎丘塔了。站在高处举目远眺,虎丘塔有七级八面,虽然已经倾斜,但还是威风凛凛地矗立在那里,好像在对我们诉说着它的历史。听导游讲: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虎丘塔是宋代的古塔,建于959年,落在于961年,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在1956年塔内还发现大量的文物。但是经历了多次火灾和地基下沉后,虎丘塔也出现了倾斜,被喻为东方的比萨斜塔。可为什么独独这个塔会出名呢?原来虎丘塔用的全是砖,没有一根木头,而且只要动一下,它就可能不保了。
听了这么多,我猛然想到:古时候没有现代的一些科技,不知古人化费了多大的心血与艰辛才能把这些砖砌成一座另人瞩目的塔,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再见,虎丘,你让我们又一次领略到了祖国的神秘宝藏。
游虎丘作文 游虎丘小记文案:
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记得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这个双休日,好不容易让妈妈带我到了苏州,虎丘是一定要去的。
下车之后,站在山门朝远处眺望,只见林木郁郁葱葱,万绿丛中偶尔出现一点红色的焰火,那大概是枫树吧。寺院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风韵别致。虎丘山并不高,在这里见不到起伏的山坡,也没有嶙峋的山崖,完全不像我到过的一些名山大川,高峰突起山岭连绵。在古老的苏州,古老的虎丘能有诺大的名声,并不是因为景物,而是因为历史传说。
这短短的一段山道上,就有东晋憨憨僧开凿的憨憨井,有吴王阖闾的试剑石,还有一块“枕头石”,说的却是风流才子唐伯虎在此休息的事。我最喜欢试剑石了,一块大石头从中裂开,裂开的断面笔直光滑,传说吴王手持莫邪剑经过这里,看到这块石头光滑坚硬,决定用来试试手中的宝剑,于是挥手一劈,这块石头就从中裂开了,两千年风吹日晒,没有变样。这条裂缝有三个指头宽,一米多长,如果合拢来还是一块完整的石头。我走过去用手摸了摸,然后竖起手掌当做宝剑喀地一砍。妈妈笑了:“你你手刀很厉害啊,石头都劈开了。”
走到山道的尽头,空阔的地方有千人石。北面的石壁上镌刻着“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这是颜真卿的手笔,我揣摩了一番,果真是铁画银钩,非同寻常。沿着石壁旁的小道一脚跨进洞门,迎面就是森森的寒气,一泓碧波轻轻荡漾,剑池很小,但深邃不可见底,四周石壁合抱着,剑池狭窄犹如一把长剑插入石壁。相传两千多年前的一代霸主吴王阖闾就葬在这里,陪葬的有鱼肠剑和其他宝剑三千把。我问导游:“这个传说是真实的吗?”导游说,1955年的时候,苏州市政府为了抢修虎丘古塔,曾抽干了剑池池水,终于找到了阖闾幽宫的墓门。我好奇把手伸到碧水里,感觉到秋天泉水的清冷,心里却为那三千多把宝剑感到惋惜。
虎丘最有趣的是斜塔了,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达两米多,号称世界第二斜塔。我站在塔下往上观望,感觉那塔正缓缓地向我倒来,吓得我赶紧把眼光移到别的地方。听闻在塔中曾经发现许多罕见的艺术珍品,然而我们进塔去没看到什么艺术品,四壁都是空荡荡,上面有一些裂痕。虎丘塔不准游人攀登,据说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斜塔正在维修中。我又站到远处观望,虎丘塔在周围高大的树木中并不显得突出。我看过许多雄伟的宝塔,从来没有像虎丘斜塔这样寒碜的。可它却那样闻名,不知是因为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是那“斜”得巍巍欲倒给人的视觉带来美感呢?
虎丘的地方虽小,却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着实让我着迷。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游虎丘》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游虎丘》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虎丘》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游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