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

2023-03-19 中考作文 类别:抒情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风采,各式各样的服装,各色别致的民居,还有丰富多彩的饮食……而我要介绍的是勤劳、勇敢、强悍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蒙古人的嗓音很清澈,蒙古人的歌声很优雅,而最令人赞不绝口的是蒙古人的骑术。
在大草原上放眼望去,可以看见一匹匹飞掠过去的影子,不要想便知道,有人在骑马。他们把五颜六色的马鞍穿在马儿的身上,一跨到马背上,只听一声“驾”,马儿便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他们坐在马背上一会儿直身,一会儿侧卧,足以显现他们的高超骑术。
诶?哪里传来的香味?哦,原来是蒙古人在接待客人。来客人时,一般家庭均备蒙古馅饼和大米饭,称为两道菜,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但蒙古人最爱吃的食物是手抓羊肉。做法很简单,在一个大锅里,把洗好的羊肉放进去,再加一些调料。在锅里翻过来,覆过去。做好了尝一口,真是“此肉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品”啊!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披着大袍、绑着腰带、穿着靴子呢?
当然就是我们少数名族中被称为“马背名族”的——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这56个名族中的一朵“奇葩”,有着一段美丽浪漫的传说。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仙女们却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并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说到蒙古的仙女,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蒙古族那美丽的姑娘。它们五官精致,眼睛大而深邃,长发乌黑,瞧上一眼就能被深深地迷住。蒙古族的姑娘性格豪爽直接,敢爱敢恨,天真又直率。而蒙古小伙子也是十分俊朗,热情奔放。除了蒙古姑娘小伙的美貌,蒙古族的服饰也让他们锦上添花。蒙古族人民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蒙古族服饰除长袍外还有腰带、靴子、首饰等,更显示出蒙古人服饰的与众不同。
而蒙古人所住的蒙古包也是别具一格。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蒙古包还有两大特点:适合自然环境、适应游牧搬迁,十分的方便。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常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这些纯天然奶招待客人,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在蒙古遨游一番,定能品尝到不少新鲜天然的奶。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

新疆是天马的故乡。天马,这赋以美喻的名字,其实指的就是奔驰在草原上的世界名马——伊犁马。伊犁马以它那雄壮俊朗的身姿而闻名天下。
这次去新疆旅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骑马,去真正地认识马。那天刚好我们要去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观赏天鹅湖,中间经过一片沼泽地,要骑马过去。这真是天赐良机,我欣喜若狂,连忙疾步如飞地奔过去,挑了一匹棕色、高大的马。那优秀神俊的身姿格外惹眼。只见它含情脉脉地望着我,头不停地点,似乎在向我行注目礼。使我对它产生了亲切感。在马夫的搀扶下,我迅速地跨上马背,两只脚夹着马肚子,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策马扬鞭的感觉。突然,它两脚腾空,马头抬起来,左右摇摆,好像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差点把我摔下来。吓得妈妈大惊失色。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出了一身冷汗。这时,马夫用手温柔地扶摸着马头,好像默默地跟它商量,然后轻轻地把我的包拿下来,减轻它的重量。马儿立刻变得温驯了。哦,我醒悟过来,马儿也有自尊的,也有脾气,我们事先没跟它“商量”,就施加压力,它就发起性子来。马夫说:“马儿是通人性的,你不善待它,惹它生气,它就会把你驮到马厩里,它回来了,你却回不了家。如果善待马儿,那么它就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即使你喝醉了酒,不省人事,只要随便躺在马背上,不管路途多遥远,它都会把你送回家。我们哈萨克族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彼此有深厚的感情。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马夫的一番肺腑之言令我感动,也使我对马更加的热爱和依恋。我轻轻地抚摸它头上的一撮毛。它像好朋友似的,带着我在草原上奔跑。马儿的鬃毛随风飘扬,尾巴甩得高高的,风在我耳后“呼呼”地响,那感觉太爽了。我骑在马背上。放眼望去,碧波万顷的湖泊,翩翩起舞的天鹅,一望无际的草原,那明丽的绿色从我的脚下一直涌到天边,还有它的一览无余,它的坦荡无垠,它的广阔博大,给我带来的是多么的惊讶和兴奋。
骑着骏马驰骋在草原上,我真想放开喉咙对群山呼喊:草原上的马啊!我热爱你,大自然啊!谢谢你给予我这美的享受。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文案:

踏上蒙古等游牧民族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辽阔而又美丽广阔的大草原,点缀着数以千计的蒙古包。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毡包等。蒙古族称格尔,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希望在写《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