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 了解杜甫草堂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 了解杜甫草堂文案:
我如何也无法想像,一个生活并不宽裕的人,如何能够写出一千五百多首诗句,并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具有史诗意义的巨作,我更想像不出,当年的大诗人怎样生活在成都郊外的草堂里,秋风秋雨中,吟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在当世之时,地位并不高贵,声名并不显赫,生活的压力对于诗人而言,是个大问题,他是现实的,他不能像达官显贵那样悠闲地在自家的庭院里散步,也不能像太白那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也许并没有想到用自己的诗歌去换点什么,不能像自己的祖父那样恃才狂傲,他面对的只是不间冷冰冰的草堂,一所简简单单的茅屋。
我们并不因为他的穷困潦倒去反衬他的伟大,更不必说伟大的艺术家多是穷困的、清高的,我想我们应该去赞美的是那样的一个时代,国力强盛的唐帝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皆的作诗的习惯,诗人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从青莲的诗句中体验到了唐人的浪漫,又从子美的诗句中感受到了生活中无限的苍凉,一个伟大的时代浓缩在二个人的诗句中,更准确地说,浓缩在唐诗三百首中,而杜甫,无疑是其中最为浓重的一笔。
一场安史之乱,唐帝国的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二,诗从从盛唐中一路走来,历经三代,饱经苍桑,生活的无奈与寂落溢于诗表,而从这些诗句中,我们更看到了诗人伟大的人格,穷困潦倒而心系天下,中国文人向来有心系天下的宏愿,但生活困苦而依旧可以守此志愿,少之又少,或许只有子美与陶子了吧,而这也正是他引起后世文人共鸣的原因之一,后世像尊崇圣人一样推宠杜甫,其伟大的人格精神是其中重要原因,理学宗师朱熹更是将之与诸葛亮、范仲淹、颜真卿、韩愈并称为中国五君子,尽管在中国传统思想领域,人人皆可以为圣贤,但真正可成为圣贤的民间人士除了子美估计找不出别的人了吧。
中国人自古喜欢诗歌,从诗经到汉赋,从汉赋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哪个不是文学史上的奇葩,在诗的世界里,我们有自己的偶像,有自己推崇的仙人、圣人。
现在成都的杜甫草堂是经过数次重建、多次修复后的现状,包括解放后的大规模扩建,到现在,俨然成了一个博务馆,但是当年的草堂也许根不就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现在的草堂早不是当年的草堂了,现在的草堂或许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能让我们无限联想的纪念堂,而最为真实的是这块地方,这个当年杜甫生活过的地方,因为诗人的许多作品都出自这个地方,诗人在这里生活了五年之久,相对于漂泊的诗人而言,这已是相当长了,于是后人,尤其是文人更将这个地方奉为“圣地”。
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 了解杜甫草堂文案:
草堂即事[唐]杜甫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 了解杜甫草堂文案:
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 了解杜甫草堂文案: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希望在写《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文人圣地-杜甫草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