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

2023-03-18 综合文案 类别:读书笔记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

《到长安去》这本书,说老实话,一开始看到新书推介的时候,我以为是一本翻译简牍里的故事并加以润色的读物——微博上这种形式的科普确实也有很多。但是收到书之后,从看到目录的那一刻起,我就突然明白,我对它的性质,做了谬之千里的判断。
怎么形容这本书呢。可能在我心里,已经把它当做了一门汉代历史通选课的教材课本,八个单元分别讲八个专题,涉及到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两周讲一个单元的话,正好一学期刚好讲完——我也特别想建议萌萌去一些开设了选修课的高中开这么一门课,因为实在太合适了。整体看来,八章的内容非常整饬,而每章内部的设计就有意思了。每一章都是以一个故事作为第一部分。这个故事,跟我曾经设想的“翻译并略加润色”不同,基本上都是基于几种不同的史料文献的,称得上大胆的文学创作:比如把两个出现在不同简牍中,或者本身不处在同一时代的人物拼合到一起,发生一些看起来非常自然的碰撞。这些故事的可读性蛮强,也不需要什么知识储备,如果用话本小说的术语来说的话,可以被视为“入话”,或者再换一种说法,它们可以被视为在诗经中就极其常见的起兴。而第二部分往往是基于第一部分,它们叙述“入话”故事的文献来源,并围绕这些文献进行一些释读或者补充说明。从第一部分进入第二部分的过程,可以视为由文本本身,进入到对题材的“本事”进行探讨,这在一般对古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也是常见的展开思路。而第三阶段,则又更深一步,进入了对于社会生活史的某一专题的阐释——这些专题并不是直接与第一部分的故事相关的,但是与它必然有某些内在的联系,比如从一个负责饮食的婢女讲到汉代饮食,从一个兵卒的故事讲到汉代的军事制度,如果说第二部分带有古代文学的研究思路的话,第三部分则是纯粹史学思路的,是排比证据,以各种细节勾勒出几条大的脉络。所以虽然篇幅上的平衡控制得很好,但实际上,每一章的第三部分,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为什么说适合做教材呢?因为第一部分的文学创作,适合当做课前自己阅读的预习材料,上课时用半堂课,以第二部分带着学生回顾一下故事,讲一些背景知识,然后可以用一堂半的时间来讲第三部分的历史知识。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安排得明明白白;如果用个老词,就可以说是,粲然可观。
由于三部分的性质迥然不同,所以其间的文风也有显著的差异。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虽然也有些带有想象与抒情意味的感慨,但是总体来说是以学术语汇为主。而第一部分的措辞,就很有特色了。其实第一部分的故事并没有选择非常浅白晓畅的语言,而是颇用了一些直接从汉代习语或名词搬过来的词汇,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甚至有一些可能会引发歧义。这种隔阂感,或者说“拗”的感觉,可以说是在写作中有意为之的,因此在字里行间的语气与描写,也都顺应着这种疏离。然而其中的情感却是充沛的——虽然并不一定激烈地表达出来,无论是悲是喜,总有种影影绰绰触碰不到的感觉,但是,隔着文字的重重帘幕,你仍然能看到舞人的身影,感觉到人物,乃至作者的喜怒与喟叹。怎么说呢,这种文风,给我一种看日本作家所摹写的中国古代故事,又被重新翻译成中文后的文本的感受——事实上,看完第一个故事的第一段文字,我的脑海里就跳出了芥川的《杜子春》。萌萌曾经在我炫耀收到书的微博下面说起过一些他在遣词造句中所追求的兴味,从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他确实是,相当成功地达到了。
其实我国史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秉持着以重视“劳动人民”为出发点的史观。然而现在看来,那所谓的“劳动人民”,其实仍然是洪流,是概念,是大趋势,是用现代的碗去装起的古代的水。以史为鉴,照出的终究是照镜子的人本身,而不是这碗水里本身的一条条鱼,一根根水草。我们仍未能从中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小人物的面貌。重视“小人物”,研究具体的社会生活,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思想上的变化导致的——就好像一个人突然有一天在重看《神雕侠侣》的时候,想到了“被杨过背在背上当箭垛子的那个完全没有面目的襄阳小兵,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一方面也是研究材料的丰富导致的:考古文物,图像资料,各种介质的文献记录——比较早的比如甲骨和简牍,比较晚的比如墓志,造像记和敦煌等地的文书卷子,在近年来得到了比较集中的整理,可以并且理应得到善加利用。个人是无法代表历史的——连皇帝和最重要的将相都不行,一个普通人当然更不值一提。但是,小人物就像摔碎的镜子,哪怕只有小小的一个碎片,仍然能够折射出一些时代的面貌。这些年来,物质史也好,社会生活史也好,医疗史也好,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到长安去》可以说是非常明确地体现了对物质史和社会生活史的关注,也体现出了这些领域的一些大家学者对作者的影响。它勾勒出一个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甚至鸡犬之声相闻的汉代,而这些,往往是正式的历史课本里不去讲的。非常感谢萌萌注意到这些微不足道的人物在历史中的偶然的身影,像发掘文物一样小心翼翼地扫掉上面的土,将一个个碎片捧出来,用石膏为模,把它们复原成带着色彩和气息的形象,我从中不仅感受到了切实的历史信息,而且感到了作者的心意——他在对人物的经历和情感的设置中,表现出了令人动容的善意和悲悯,哪怕是在历史的大洪流中毫无还手之力,看起来只能随波逐流任由碾压的,再平凡甚至卑微不过的人,也会在故事里有那么一瞬间,松一口气,展露出一个笑容。而我常常就在这时,和他们一起微笑起来。这些笑容与第三部分里真实的,客观的,不带感情的数字和表格列在一起,让我想到我曾经那些看史书看到嚎啕大哭的夜晚。重视事实,保持客观,但是绝不忽视情感和人性,一个研究者对史学的责任感和爱,可能就从这几件事里表现出来。
说点题外话。作为一个文献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到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区别和关联。目前出土简牍中的两大类内容,一类是抄写某些重要(甚至已经亡佚的)古代典籍的内容,一类则是法律、政令之类的文书或者是书写者个人记录之类的内容,前一种可能是古典文献学所关注的对象,可以与现有的定本文献进行对勘,甚至借以推翻现代学者对于某些典籍的认知;而后一种则为历史文献学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与识字释文后直接当作史料用于历史学研究的历史文献学来说,其实古典文献学的一些内容——比如校勘异文,比如具有固定格式体例的提要的撰写——容易被认为是纯技术性的,带有“匠气”的工作。甚至不只是旁观者有这种态度(比如很多学校不把文献整理当做可以参加考核算成工作量的科研成果),连研究者自己可能都会被这种观念影响,在文献整理中渐渐变得机械,“唯手熟耳”而不自知。最近几年的文献整理工作中,我常常有这种感慨。所以看着这本书里关于释文的内容,我也是一直在想,文献整理,不论是出发点,目的还是关注对象,都不仅仅是文献,或者说文字的本身。文字的准确,是为了更加准确地显示出作品的原貌,作者的理念,或者直接表现出某些历史真实。文献工作绝不是一项可以不走脑子的工作,不管是古典文献学,还是历史文献学,都是一样。所以我常常说,文献工作就像是法医验尸,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团乱麻难以辨别的死掉的文献,但我们所能做的,绝不是按照流程量量伤口称称重量记录一下数字就完了。把支离破碎的尸块——其中甚至可能混杂着不止一具尸体——清理,区分,辨别,按照人体的结构排列,标示出具有什么部分,缺少什么部分,并且判断出死因,归纳出脉络,清清楚楚地交给警察去作为破案的依据,是我们的工作,它是以清晰的,一以贯之的学术理念为支持的工作。啊,不过跟尸体对话什么的实在是有点太主观太半仙儿了,没有那个学术能力的话还是不要学了否则容易剑走偏锋。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点。从看到“到长安去”这个书名,到看完了其中关于海昏侯女儿的那个故事,我脑海中始终响着两千年后,远在异国他乡的另一个姑娘的呐喊,“到莫斯科去!”——同样是从都城迁徙到外省小城的官员的女儿,全都是在美好的年华感到艰辛,乏味和不甘,同样是心心念念地想要到都城去,却始终未能成行。在那一刻,海昏侯的女儿,和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似乎产生了异世同调的共鸣。所以说,如果你被这个故事打动了的话——9月20-24号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了解一下?大导的剧哟!现在可能还能买到票哦!(你这个不分场合夹带私货的脑残粉给我闭麦!!闭麦!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著作,从中获取的不仅仅是慷慨激昂的三国英雄故事,更从刘备的经历中,我明白了“欲惊人者、必先厚积”的道理。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年少时的刘备便心怀大志,他曾指着一棵古老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年仅23岁的刘备便走向了他传奇的一生……
《三国演义》回回都堪称经典,而令我最受益匪浅的就数《三顾茅庐》这一回了。然而故事发生的背景恰恰是刘备不太景气的一段日子: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三顾茅庐的故事闻名遐迩,在这儿我也不必多说。可刘备的这三次来访却在不经意间为后来他创立蜀汉,并在历史上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做下了必不可少的铺垫。回想当年艰苦的少年时光,又看到眼前官渡之战的种种失败。此刻的刘备却并没有懊恼自弃,而是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徐庶的良言,不顾前两次来访诸葛亮之居吃的闭门羹,依然恭恭敬敬、求贤若渴。最后打动了原本“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了。刘备的坚持不懈的毅力值得后辈深思与学习。
苦心人,天不负!尽管之前的种种不如意,但刘备没有轻言放弃,努力尝试,请到贤才,也因为自己的礼贤下士,获得各种领域奇才的鞠躬尽瘁,最后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在生活中这个道理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平时的学习过程就是我辈拼搏努力,惜时如金,厚积之大好时光,然而每一次的考试也就是我们一鸣惊人之际。让我们奋发学习,克服重重困难,挂云帆、济沧海!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成绩不尽人意,拖了其他几门课程的后腿。我想到平时背单词草草敷衍,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便后悔不已。于是,改过自新,那时正值寒假,早晨我早早起来,迎着冬日里直窜的冷气,开始背诵英语单词,冷了、累了,便以刘备的故事来鞭策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开学考试中我的英语成绩一鸣惊人。
学习固然如此,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到这种精神,披荆斩棘,一路成长,一路欢唱! 翻阅古今,纵览青史,薄发者必厚积,方能一鸣惊人,有所成就!而在《三国演义》中,在千古风流人物刘备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

今天,我读了歧路亡羊这篇文章,感触颇深,这篇文章讲的是主人公杨子的邻居丢一只羊,然后请了许多人帮忙找羊,可是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他们不知从哪条路去追,所以就回来了。由此杨子引发出了我们学习,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追的,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这一道路。
读完这篇文章,我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虽然是一个简短的故事,但道理却很深刻。它让我认识到了,在做学问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方向,确定好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把握好自由方向,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去努力;如果朝三暮四,三心二意,就会误入歧途,半途而废,最终什么都学不成学不精。
人生的歧路不是更多吗?
仔细想想,人生其实只是一场没有好坏对错的选择游戏。人的一生就是一系列选择的集合,人们在不断地作着各种选择,却从来不知道选择是对还是错。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此生既不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加以修正,没有标准,不存在比较,又何来好坏,对错之分呢?
然而有人却总是想分辨出好坏,比较出对错,因而这些人总是在懊悔,总是在怨恨;总是在做出各种选择的同时,又在做着同样多的假设。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假设的情景,而在于现实的存在,成不了画的草图可能就是传世之作;遇事不要有任事的懊悔,不要有任何的怨恨;在决定之后,就不要再做任何的假设。
谋事在天,成事在天,凡事,尽力就好。

《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 到长安怎么走文案:

我喜欢写诗,更喜欢研读诗,尤其对卓有成就的诗人特别关注。耿翔便是其中之一。
耿翔与我既是陕西老乡、又是同龄人,而且是多年来无话不说的挚交好友。他咸阳师专中文系毕业,当了中学教师,因为才华横溢,先后调到咸阳市文联、陕西日报社工作。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获奖。
这些年耿翔一直走着一条卓然不群的道路,他坚实有效的写作,使他成为新乡土诗歌的领军人物。耿翔的诗,绝大部分是写长安的,纵横驰骋,上下几千年,长安成了他怀古的神圣之地。其实,长安所有的生命,都折射着文明的曙光。每一块秦砖汉瓦,都是长安文明的一部分。他通过对现代长安的观察,以及对长安古遗址的理性思索,从而引起了他对长安一种历史变迁的深度思考。长安的进化,或多或少影响着生活在长安的人们,包括思想、神态、性格、灵魂等。而在耿翔的诗歌里,发掘的是长安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历史与文明的对比。耿翔的《长安书》《马坊书》系列组诗对生命内在疼痛的悲悯与体恤、对民间情绪和乡土气息的把握上表现出良好的诗性品质,在喧嚣的尘世作生命的还乡。
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如果每一个旅行者都想融入长安这座城市文明的记忆里,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当长安积淀着文明的种子时,它将在历史的古城墙下生根发芽结果。而耿翔却以一种精湛绝伦的诗歌艺术,来呈现长安沉积的美感和文明。
耿翔的诗歌从早期的现实关怀,逐渐转向对更为深广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生命意义的寻根,在自然、历史、现实、文化建构的心灵空间的感应契合中,在对民族文化,民间文化资源的体认和提升中,交织碰撞出独到的体验与思想的亮光。对于向往长安的人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梦想?
而一只飞鸟
读破天空的隐痛,让我躲开
一些人的目光,去看另一些人
从怀中掏出远行的灯火。这些年在长安
只要我抬头,就有一个人的影子
或一个人,执意诵诗的声音
穿过上帝手种的粮食,占满我
丰收的天空
——《这些年在长安》
耿翔如一只飞鸟,漂游在长安的天空里。隐藏在天空里的疼痛,还是在他的目光里蜷缩在另一些人怀中的灯火。他在长安的这些年里,总是有一个人的影子穿过诗歌的天空,沾满耿翔丰收的天空。一个人的影子是谁呢?应该是这些年漂泊在长安的耿翔吧。这些年在长安,耿翔又是怎样读懂长安的隐痛呢?又是怎样在长安的天空上诵出诗歌的声音?
耿翔回到了另一个长安。这是他给予古都长安最大的构想,这也是他关于对长安最好的钩沉。走过长安的人,或许都是以一种虔诚的心态去观察和崇拜一座城市,然而耿翔不,他以独特的文学思维和心灵感悟,写出的是一座文明结合的古今城市。在长安的土地上,他是一个默默的旅行者,以细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视觉,用诗歌传神般地叙述出一座城市的旧梦与现实。他的诗里处处流露出对一座古城细细的意象剖析。
我不得不说耿翔是一个天生的音乐聆听者。他对音乐的敏感,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对生活的积累。这种敏感来源于他童年时代放羊的经历。童年的往事,没有被一阵一阵的风吹走,而是被一阵一阵的风吹回到长安的黄土上。音乐来源于哪里?音乐里唱叙着怎样的故事?在荒凉贫瘠的黄土上,音乐来源于黄土高原上从羊鞭上发出的声音。他感动于顺着羊鞭末端流淌出来的声音。他感动于对童年往事深刻的沉积。
“我坐在被雪埋得很虚的山坡上,除了羊蹄踩雪的声音,万物中更多的声音,几乎都被雪冻僵了。羊有多少寂寞,我就有多少寂寞。我只有倾听,在羊蹄踩雪的声音之外,挣断头发地倾听。就在我鞭子一扬的时候,一种隐秘的声音,通过长长的鞭梢,传至我的耳朵。那是我从未听过的一些声音,它让我坐立不安,它让我血流加快,它让我骨头发热,它让我神不守舍。我不知道,宇宙的深处,也有自己的声音,也有用声音,构架生命的信息桥。”(耿翔散文集《采铜民间》)。
当我读完这段绝妙的美文后,我被耿翔身处的雪景深深吸引住了,在他放羊的童年里,当他扬起羊鞭的时候,他便聆听到一种隐秘的声音,这种声音来自雪原上没有被寒雪冻僵的声音。一个放羊的少年,在茫茫的山坡上是如此的寂寞和沉静。寒冷的雪坡上,留给他的是多种声音。而通过鞭梢打出来的响声,却引起了一个少年深沉的细细聆听。这种特别的羊鞭声,在风雪交加的山坡上,转化成耿翔心灵深处天籁般的音乐。这也足以看出耿翔对声音的敏感和独特的挖掘。当他沉浸在这种隐秘于羊鞭末梢的声音时,他发现了声音里所隐藏的音乐情感。这种声音也构成了生命里对音乐的欣赏艺术。
耿翔近期的诗歌超越地域特征和故土情感的表层特征,进入生命和哲理的叩问。其独特的视角、宽广的情怀,使古老的“长安”这一诗歌题材进入一个更为宽阔的审美地带。在他的作品中,还蕴涵着一份浓厚的乡土情结。他对故乡的爱和回忆,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故乡是他的根,始终是他梦里的影子。耿翔说:“遍地响动的庄稼杆,有一棵,就是我咬牙站着的父亲。抬起头,为你泪流满面。”我不得不为他这样的陈述而沉思不语,而且在他的诗歌里获得一种高度的乡土之情。当他远离故乡,踏进长安的土地时,他就把故乡带到了长安,也把那些久远的往事带进了长安的背影里,也把那些忧伤的诗歌带进长安的残缝里。
他用史诗般的语言,讲述一座古城沉积的文明遗址和内心深处情感的感受。作为一个从秦岭黄土上成长起来的男人,他把童年的记忆埋藏在黄土的深处,他把诗歌插在长安的瘦骨里,他把长安沉积在灵魂的血液里,他把唐朝演绎成一曲哀伤的秦歌,他把丝绸披在长安裸露的骨架上。
在耿翔的心灵中,诗歌成了灵魂的依托。诗歌可以无声,但他却把无声的诗歌插进长安的缝隙中,挤出另一个长安。他总想回到过去的长安,寻找唐朝、寻找诗歌、寻找丝绸、寻找大雁塔、寻找半坡遗址。
雁已离去。仓皇之中
我被一位僧人,锁在露出黄昏的
塔顶上
风的冰冷,把长安的影子
突然吹回到唐朝
把我一直疼痛的目光,也撒盐般吹到
一卷羽毛和经书上
守在清净的塔顶,我想借一双佛手
独自抚摸,唐人的喧哗
与骚动
——《雁塔,雁已离去》
读到这样如此史诗般的精品,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重现。雁已离去,只有留下黄昏里的耿翔,让他在塔里抚摸唐朝。风把长安的影子吹回到唐朝,把他的目光锁住在一卷飘落的羽毛和尘封的经书上。这也隐隐约约折射出耿翔对唐朝的追忆以及对唐朝的沉思。唐人的喧哗与骚动,也反映出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之痛。
如果一座城市的文明遗址,只是单一地呈现给人们一种视角上的独特,那么,文明古址的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在古城遗址文明的背后,用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去还原的话,那么,遗址里藏有的文明就必然有了另一种生命力。而耿翔的诗歌就能这样,体现一座古城文明的物质价值和精神深度。
西望长安的
一道大门,被一群怀抱丝绸的人
最先推开,也被一群放下
土地的人,接着推开
我的怀中,没有一卷丝绸
我的背上,没有一垄土地
谁能替我,指点消失的土门
而一片被雨雪,淋出一个人泪水的长安
流落在一页纸上,有我推开
土门时的手印
也有我,开怀坐在城墙上
吹皱的一段埙声
——《土门》
读这样的诗歌似乎回到长安的土门下。土,作为长安厚重的自然之物,它本身就是历史的印证。怀抱丝绸的人,最先推开长安的大门。接着是放下土地的人。而耿翔却没有丝绸和一片土地,只是在一张纸上流落泪水,借助一片雨雪推开长安的土门。然后又怀坐在长安的城墙上,吹皱一段埙声。当耿翔打开土门后,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又是怎样一种在诗歌里述说长安的土门呢?
耿翔的诗句,极具穿越时空的能力。在长安的时空里,寻找另一个长安。他找到了,并写成诗歌,让长安在一张张白纸上压缩成一幅苍凉浪漫的诗卷。长安,是一部历史的史书,更是耿翔灵魂里挥之不去的梦。他对长安的深度思考,延伸为一种对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史学剖析,延伸为一种对灵魂和生命的独白。
两个误了,返回乡下收麦的人
抹一片长安的夜色,把身上最刺眼的
伤口,包扎起来
——《两个误了返乡的人》
当他行走在长安的夜里,他却发现了两个误了返乡的收麦人,用一片长安安静的夜色,把身上最刺眼的伤口,在返乡的时候包扎起来。作为返乡的人,而在古老的长安城里,折射游荡在长安的艰辛和繁重。
在他的诗歌里,总是会提到唐朝的诗歌。诗歌,是唐朝的诗歌。他把唐朝诗歌里的意象转化成长安的意象,而且嫁接到一个时代的盛世哀痛声中。唐朝的诗歌,蕴藏了一个朝代兴亡的缩影。他对长安的历史情感是深厚的,也是真挚的。诗歌里的长安,在耿翔的印象中,封存了关于一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当他读到唐朝的诗歌时,他也就读懂了一个时代的乱世与繁华:
一卷丝绸,又一卷丝绸
从一群舞蹈者手上,我奋力接过来的
长安,像一卷写在丝绸上的
唐诗——《长安:丝绸或唐诗》
唐朝的诗歌是一个时代的亮点。而一卷卷丝绸则是长安亮丽的嫁衣。丝绸,也是高贵的象征。当耿翔接过丝绸之后,长安却又像是一卷刻在丝绸上的唐诗。在他的诗歌里,丝绸或唐诗,深深地沉积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繁华。丝绸或唐诗,都是长安文明的存证,同时也是耿翔诗歌里的意象。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是一个朝代文明高贵的象征。在耿翔的诗歌里,丝绸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也紧裹着一个朝代的疼痛。他把丝绸当作长安的彩缎,覆盖遍体鳞伤的秦岭古道。把一卷卷丝绸披在长安的城墙上,弥补一种残缺的文明。而他却用理性的诗歌,叙述一卷卷丝绸沉积的物质文明。
沿着平原的出口,长安春蚕
在谷雨中铺开的桑叶上,尽情倾吐着
东方的丝绸,并且向西
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千年过后,吐丝者的灵魂
还在平原上转世?寻着长安
失去的机杼之声,我大声责问
满脸苍茫的关中。在它断流的河湾上
一棵桑树,像一位幽怨的
蚕妇,只有守在荒芜里
而我抚摸过,丝绸的目光
也被她刺疼
——《长安春蚕》
丝绸是被春蚕吐出来的。在历史的文明中,丝绸披上了东方文明的颜色,沿着丝绸之路走进另一个繁盛的国度。一条向西向西的丝绸古道,衍生了东方文明的亮光。蚕妇,只是守在荒芜的桑树下,把丝绸的目光刺痛。他由一卷卷丝绸,联想到桑树和幽怨的养蚕妇,从而说明丝绸的文明里沉积了太多太多的沧桑。
耿翔,回到另一个长安。在他的诗歌里,始终没有偏离关于长安真实的叙述。他笔下的长安,永远是一座最好的精神家园。历史的烟云,在长安的天空里残照着梦中的古城墙。长安的箫笛里,吹奏的是恨一场痛一场爱一场梦一场的秦剧。而他在长安的土地上,始终是一个用诗歌素描的隐者。
我不是旁观者,执意跟在
这群外乡人的身后
听见他们,裂成瓷片的嘴唇里
浓重且急促,是保存完整的乡间语言
藏下伤疤,我贴紧骨头的温暖
此刻,被身边的黄昏点燃
又被身边的
乡音,彻底熨平
——《打工者的黄昏》
黄昏的长安,留下一群打工者的黄昏。在耿翔的视线里,一群打工者,竟然吸引了他的灵魂。在一群打工者的身上,突显一种语言上的隐痛,隐现出一种乡情乡音的痛感。在耿翔与一群打工者之间,由一种语言而引起灵魂的自责。浓浓的乡音,拉近了耿翔与一群打工者之间的情感沟壑,却让长安的黄昏多了一群打工者的身影和疼痛的意象。
他对长安的叙述和追忆,通过沉重的诗句娓娓道来,而且把长安写得如此富有美感。他诗歌里的意象,真实地折射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厚重。长安留存的遗址,在他的诗歌里衍生为一种厚重浓郁苍凉的意境。长安古城堆积了文明的残片,而当一种理性的诗歌,叙述长安的文明和遗址,从而使他的灵魂带上沉重的伤痕。
耿翔的诗里,总是蕴涵着对长安的敬仰和感怀,总是蕴藏着对长安文明的理性思考。他依靠诗歌,把灵魂裸露在长安的呼吸里,聆听一种久远的唐音。他不仅想回到唐朝的长安,而且还想用丝绸缝补唐朝缺漏的天空。他把丝绸和经书当作长安的载体,通过丝绸来裁剪一件长安的嫁衣,通过经书来净化灵魂的杂尘:
西风古马
告诉我那个诗歌的长安
很像丝绸一样被风吹落
只留下一幅唐诗的地图
让我打开不同于今天的
田园或者酒肆
找到一些诗人
该种谷时种谷
该饮酒时饮酒
该吟诗时吟诗
——《长安杂记》
诗歌的长安与耿翔的长安相距千年。而且唐朝的诗歌在历史上永远是一座文学高峰。而丝绸却也是历史文明的产物,可以与唐朝的诗歌一起构成历史的地图。而耿翔通过时空的转化,从而拉近了诗歌与长安的距离。唐朝的诗歌意境丰富,在耿翔的诗行里,找到了一些种谷饮酒吟诗的诗人。从而使西风古马在诗歌的长安,成为历史的又一种意象。
耿翔把长安的历史转化成一种诗歌影像,而且交错着现代长安的素描。在他的笔下,似乎能找到关于长安所萌生的历史旧事,似乎能找到关于对长安所沉积的文明残证。历史留下来的都是沉默不语的古迹,而长安留下来的却是一种古老和现代之间的较量和对比。而在文明的影子里,长安始终是一座亮丽的东方古城。
他在大雁塔里构造的意境,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景。梦回唐朝,梦回到半坡遗址。在长安古城堆积了历史的残证,那些久远的岁月,在长安没有留下什么,都从大雁塔顶的黄昏里飘走。大雁塔里的佛语经书,究竟隐藏着一方怎样的灵魂净土?究竟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神密往事?究竟隐藏着一种怎样的文明演变:
半坡,盛在陶罐里的半坡
画在鱼纹里的半坡,被谁抱在怀里
又放置在水边?借助雨声
一块残缺的人面鱼身陶片,告诉我
半坡上的秘密
一只泥做的埙,藏在
斜织的雨丝里,一曲比一曲
吹奏得隐秘
而雨中的半坡,献出睡莲
把一位女子的身影
锁定在独木桥上。她骨质的手镯
在河流拐弯的地方,碰响我的目光
碰响,半坡上的草木
开出的花朵。沿着雨丝的角度
我发木的手指,从他身后
触摸天空的高度
——《雨中的半坡》
这样的诗歌艺术不仅蕴涵着文明的伤逝,以及陈述了半坡遗址里所呈现的景象。他把雨中的半坡加入了诗歌的元素,并且把自己的感受逐渐升华。由一种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和心灵美。而使雨中的半坡构成一幅沉积多元意象的诗歌组图。半坡遗址本身就是历史的存证,而当耿翔走进半坡遗址的时候,他却由眼前的景物逐步扩大半坡的深度,然后在文字描摹下,通过真实的视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打造雨中半坡的诗歌之美。吹奏的埙歌,又会刺痛谁的目光?通过一个独木桥上的女子来刻画半坡遗址历史文明的魅力。而耿翔的目光被一个伫立沉思的女子所吸引,半坡上飘起的雨丝,半坡上的秘密,最后他用一双发木的手指触摸到天空的高度。
耿翔在他的诗歌里,让我读懂了古城长安,也让我读懂了耿翔。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到长安去》读书笔记》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