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 黄耳传书道理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 黄耳传书道理文案:
黄耳传书:黄耳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拼音】huáng ěr chuán shū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
【典故】
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晋书·陆机传》
【释义】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近义词】黄耳寄书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 黄耳传书道理文案: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 黄耳传书道理文案:
【注音】tiānxiàwúshuāng
?
【成语故事】黄香是古代有名的孝子,他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出处】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史记·信陵君列传》
【解释】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独一无二
【相近词】独一无二、天下第一、出类拔萃
【反义词】数不胜数
【成语例句】
◎若云什么什么主义就是"一家独有,天下无双",别党别派挂不得的,那在"中华民国"这大招牌上加上这笔花草则更糟。
◎富春江的山水,实在是天下无双的妙景。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 黄耳传书道理文案:
梦熟黄粱
【注音】mèng shú huáng liáng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出处】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孟轲隐几,梦熟黄粱,庄周梦蝶正颠狂,周公事业成何望! 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
【解释】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相近词】一枕黄粱、黄粱梦
纸上谈兵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空谈
【相近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成语造句】
◎ 虽然几家领军企业也曾不止一次坐论行业标准的制定,终是纸上谈兵。
◎ 离开土地农业而言乡村,实在是一句滑稽的话;离开乡村而言乡村教育,更完全是纸上谈兵。
◎ 比起一些有才又有经验的导演,虽各方面条件都好,却往往纸上谈兵,我是很钦佩祖慧的勇气的。
言必信,行必果
【拼音】yán bì xìn , xíng bì guǒ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
【出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用法】作宾语、主语、分句;指言出必行
【近义词】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相反词】背信弃义
【成语示列】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白头如新
【拼音】bái tóu rú xīn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邹阳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入死囚牢,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信表明忠心。他列举了荆轲、卞和、李斯等事例,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梁孝王深受感动并释放了他。
【典故】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释义】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相识已久但不相知
【近义词】白头而新
【成语举例】而八年之间,语言不接,吉凶不相问吊,反有白头如新之嫌。 宋·陈亮《与应仲书》
饮马投钱
【拼音】yìn mǎ tóu qián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为人十分清廉的安陵人项仲山,清廉得让人发笑。每次在渭河给马喂水时,都要投入3枚铜钱,表示不敢妄取占便宜。
【出处】唐·徐坚《初学记》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卷六引《三辅决录》
【释义】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贪便宜
【示例】汉刘宽责民,蒲鞭示辱;项仲山洁己,饮马投钱。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
两贤相厄
【注音】liǎng xián xiāng è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手下大将季布的母弟丁公是项羽手下的大将。丁公为项羽攻打处于困窘中的刘邦,把刘邦围困在彭城西,短兵相接。刘邦急了,就与季布找到丁公,希望不要两贤相厄。于是丁公带兵退去,刘邦才得以解围。
【出处】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解释】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举例】撒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