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转让,联系QQ:105765989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

2023-03-18 高一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

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

很佩服古人的智慧,造出了那么多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词语,什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什么“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等等等等。现在想想,真的够生动,够形象,够逼真。
又到除夕,心头却倍增感慨。一来感觉时光的确过得飞快,而且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转眼,我的人生就即将过了四十个除夕了。人一辈子能过多少个除夕呀!不知不觉,我的人生行程已经过了一半,甚至是一半多了,可能。虽然感慨似水流年,但这辈子觉得自己活得也算是很幸福了,内心里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真的已经很满足了。
只是放假这段时间以来,多数时间是和女儿宅在家里,几乎都是坐在电脑前学习新教育或和女儿一起看看电视剧,看看书之类的,很少出门。我呢,一来对于家务是比较懒的,二来,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是先生亲力亲为,在先生的眼里,我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连买菜这些小事,他几乎都不放心我,说我不懂,不会买。又因我爸妈年前早就打算,打算今年让我们一家三口去家里过年,所以,我就更不需要去市场买些什么鱼啊、肉啊了,等等。说起这些,我竟有点羡慕起“教育在线”上好友们忙着在商场、市场购物的热情和忙碌了,真的。除了偶尔窗外的鞭炮声告诉我们已经要过年了,其他的倒也没有多少新年的预兆或气氛。所以,对于过年,我倒觉得没有多大感觉。
要说感觉,那就是伤感多一些。就像今早,凌晨醒来,忽然感觉今天是除夕了。除夕,按传统,是要贴春联、放鞭炮,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包饺子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
可我这时偏偏想起的是三十多年前的除夕,想起了那些不完整的模模糊糊的点点滴滴的除夕记忆。应该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家的南屋还是那种旧的草房子,泥墙,草顶的那种。我模糊地记得,我们一家人在奶奶的那间空旷的屋子里,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火,烧的有棉花枝、稻草、玉米秆、豆秸或麦秸等。我们围着火坐着聊天,可能也会烤花生或红薯吃。现在想想,那时我们才叫真正的守岁,才是真正红红火火过大年。而今天,奶奶家的那几间茅草屋,后来又改成瓦屋,以及奶奶家的那两扇老式门上贴着的春联,现在却只是成了我脑海中支离破碎的回忆了。而那些曾经美好的回忆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今日,我脑海中都会闪现这两句诗。而在几年前,我的爷爷就已经去世了,现在还剩下已经九十三高龄的奶奶。奶奶的身体一直还算康健,现在跟着我爸妈过。我偶尔回家给她老人家买点好吃的,至于穿的,前几年,我还经常给她老人家买,可近年来,一是奶奶几乎不出家门,她的衣服也的确不少了,二是我姑妈也经常给她买,我给她买,她也总是不要,而是送给我妈穿,所以也就很少买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儿时的回忆里,我幸福美好的童年回忆里,几乎都被奶奶这个伟大的人物所占据。我觉得,我今天的善良的品性,一定是奶奶的熏陶和感染。我的童年时期,几乎是跟奶奶一起度过的。

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

小花出生在除夕夜。那夜千家笑语,万家灯火,人人都说她是个有福气的丫头,会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好运。一派祥和绚烂的烟花照亮了小婴儿的脸,她对着初见的世界,竟咯咯地笑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小花家似乎不知怎么就成了村里光景最好的一家。因为庆祝的不仅仅是春节,还有小花的生日。从来舍不得吃的肥美鸡鸭在“难逃一死”,变成让人垂涎三尺的佳肴、大红色的春联、窗花挂在家门口,贴在窗户上,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不绝于耳,家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每到这个时候,小花红扑扑的脸像刚熟透的晶莹的蜜桃——她太兴奋,太迫不及待地去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和朋友玩耍累了,小花坐在田埂上歇息,夕阳把她的影子拉的很长,不远处是她的家,她还可以看见家人为新年忙进忙出的身影,她乐了,向家那边跑去,边跑边想:我要快点长大,让我们家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幸福。时光荏苒,小花八岁那年家中又添了一个弟弟,小花和家里人很开心。幸福的歌谣却在这年开玩笑般戛然而止,而飞来的横祸使这个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家更苦不堪言--爷爷喝酒后在回家的路上摔倒,脑袋落在尖锐的石头上,生生砸出一个洞。城里高昂的医药费让家里债台高筑,再加上多了一个弟弟要养活。爸妈犹豫之后,打算双双外出打工。离开那天,小花觉得是她最黑暗的一天,曾经明媚的笑脸蒙上了一层灰,变得暗淡。她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疼得纠成一团,她跑过去,拉着妈妈的的衣角问:“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妈妈摸着她的脑袋说:“过年我们就回来了。”她心中熄灭的火苗倏得熊熊烧起。过年,成了她最期待的日子。白驹过隙,他们离开五年,小花都出落得亭亭玉立。每天她都会帮着奶奶烧柴做饭,唱着曲儿哄弟弟入梦,坐在瓜架篱落下对着日历算着过年的时日。她用一双巧手剪出许多好看的窗花,一些贴在家里,一些拿去市集上卖,卖得的钱去置办年货,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奶奶笑话她:每到过年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她知道她只是想努力为家里增添一点年味,让在外奔波劳碌一年的父母感受到新年的喜悦。今年除夕,年夜饭后,小花一家打开老旧的电视剧,践行看春晚的传统。突然,父亲感慨道:‘’现在的娃娃都觉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啰。‘’小花听了后十分惊讶,问道:“可我为什么觉得年味越来越浓了?”爸妈都笑了,笑中既有欣慰又有苦涩。在小花眼中,年味是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家人团聚的温暖,年味是她浓烈思念的抚慰。那些我们拥有的不屑在意的东西,富足的生活,家人的陪伴,却是千千万万像小花这样的孩子奢求的渴盼。珍惜年味,珍惜拥有一切。

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

小时候每逢过年,大人们就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在厨房里奔波,一会儿又在堂屋里穿梭,一会儿又用沾满浆糊的手去开那布满蒸汽的锅盖,一会儿又跑去“嗒嗒嗒”的用菜刀将饺子馅剁的碎碎的……反正孩子们是自由了,现在大人们没时间去管孩子们,我感觉没什么区别,我爸妈并不限制我玩耍的时间。于是我便穿了妈妈刚买给我的那件缀满铜钱的红袄,然后把手向后一背,圆滚滚的就是颗饱满的豆子,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放炮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事。你一听,噼里啪啦的响成一片,就说明大家开始下饺子了。我就领着一群小喽罗去找“幸存者”。我们一般都是先捡,然后剥了红色的炮衣,把银灰色的炮灰往地上一到,擦亮火柴,向上一搁,“腾”地一声,一瞬间火光耀眼,又在一瞬间消失不见。我记得有一次,我把很多炮灰堆在一起,刚把火柴放到上面,就只听“哧”地一声,空中升起了一朵小蘑菇云,我当时特别兴奋,以为自己搞出了什么名堂,现在想想,还是能体会到当初的那份愉悦。
一向贴对联都是爸妈的任务,但是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少了我呢?当然那些正式的对联是不会让我贴的,妈妈特地给我一张“出门见喜”的对联,我很乐意这门差事。于是我也学着大人们的模样,用筷子蘸了浆糊,抹在对联上,再小心摊匀,两只手拎着两角来到门外,往墙上一摁,捋一捋,便平平整整。爸爸看见了总说:“嗯,比我贴的还好!”我的自豪感别提多膨胀了。
说到吃食,我就口水横溢了。妈妈不是大厨,但是总会变戏法似的给我们做些好吃又新鲜的东西。我很喜欢妈妈炸的面果,金灿灿的,泛着诱人的光泽,散发着醉人的芳香……然而我更喜欢的是炖土豆。妈妈告诉过我,炖土豆是很有学问的,然后原料,火候等等一大堆讲究,这就是她每次炖土豆都要花很长时间的原因吧。妈妈炖土豆前都要准备晒干的红辣椒,还有刚摘的花椒,以及桂皮,八角……然后一切材料准备齐全了,她才开始做,往往这个时候我就等不及了。耐心的等下去,直到闻见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那就开始大吃吧!嗯……土豆的糯,鸡肉的多汁,青菜的清新,汤的浓郁……真是极品享受!
而我已经不是孩子了,童年也离我越来越远,我只能依稀望到她若隐若现的影子,愿她永远不会走远。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 文案: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非常重视。
除夕,是春节中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欢的食物“鸡蛋饺”、“糯米丸”、“豆腐丸”。这些是宁波吃不到的今年,我依然在老家安徽过年。
除夕早上,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卖食材和过年的一些小玩意儿,当然也有我最喜欢的“冰糖葫芦”,这在过年时最能吃出年味。中午,终于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和妈妈还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厨房里“奋战”,你能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和剁肉声。我帮妈妈准备材料,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饺子。
“豆腐丸”是这样做的:奶奶拿来一块专门的布料,把很多豆腐放进布料里,然后扎起来,不让豆腐渣流出来。奶奶把包着豆腐的特大布料放进一个大盆里,然后用手使劲地揉捏。原本完好的方块豆腐瞬间“变身”成了豆腐泥,屋里充满了豆腐的清香。等豆腐被奶奶的“柔拳”捏得粉碎了,就可以搓丸子了。妈妈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姜放进豆腐泥里,一起搓成丸子。丸子很难搓成,每次我都搓不好。不过我不灰心,还有“鸡蛋饺”等着我制作呢。
做“鸡蛋饺”虽然简单,但非常有乐趣。我先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锅里,等它变成一张薄薄的鸡蛋饼以后,就可以把肉馅抱起来了。等合起来的时候再用鸡蛋把它们黏上,这是防止肉馅露出来。可别以为这就包好了,还要用热水煮一会儿,因为如果肉馅没熟会吃拉肚子的。怎么样,你们没吃过吧?晚上吃年夜饭,到处都能听见鞭炮的声音,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
正月初一,新年新气象。我们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门前放爆竹,邻居们的家门前也陆陆续续地响起了鞭炮声。第二件大事当然是去爷爷家拜年,还要说一句吉祥话。桌子上有糖果、饼干、花生糖。这些是必须的。客人来的时候,桌子上要放上家乡的茶水。
早上要吃饺子。奶奶说:“有一个饺子里有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了,他这一年就会有好运。”我和爸爸都想吃到那个“特别”的饺子。可是后来我和爸爸都吃撑着了,还没吃到。最后是爷爷吃到了那个“特别”的饺子,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
点评: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


结语:《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寻找除夕的童年记忆》作文应该怎么写吧!